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盆景素以诗情画意见长,优秀的作品耐人寻味,发人遐思。要使作品产生这种艺术魅力,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艺术创作原则,灵活地运用艺术辩证法,处理好景物造型中的各种矛盾,达到既多样又统一的效果。“师法造化”是盆景创作的重要原则。它是指观察、学习自然,掌握其规律,从中吸取创作原料,使作品真实地表现出自然景物。在师法造化的基础上,还须对表现对象进行分析、研究,抓住景物特点,“繁中求简”,使作品更加集中和典型。  相似文献   

2.
中国山水画是以笔墨写自然之形,传自然之神;盆景是以石块、树木、配件等物塑自然之形,也传自然之神,二者可谓异工同曲。盆景的内涵是诗情画意,它要求与我国的诗画一样,要形外有神,为了达到神似的效果,还可以遗其一部份形似。以制作题为《海岛晨曦》的水山盆景为例。其中,“晨曦”是神,这个“神”,是要靠石块、水和配件等物的“形”来体现的。一般用红色的石块  相似文献   

3.
“构成”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分为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三大类。艺术家为了体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美学主张,在一定的空间中安排布置表现对象的点、线、面、形、色等物质因素及其关系,使若干个别的形象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即“构成”。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主张“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即自然物与艺术家融为一体。“意境”这个美学概念,源出于此。“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盆景,只有通过艺术构成才能成为艺术品,才会有意境这个艺术的最高境界。自然构成的“盆景”(实际是盆栽、盆植),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只有艺术构成的盆景才有双重的价值,即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当前,我国盆景倾向崇尚自然美。这是时代潮流和现代审美意识产生的影响。但是盆景界有一些人(这些  相似文献   

4.
我的恩师贺淦荪先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倡动势盆景,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之路,并留下了精辟的论述:“树石盆景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一传自然之神,二传作者之神,两神于一体。融作品思想性、艺术性于一炉,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过去的盆景分类,忽视了树石结构的盆景类别简单地称为石上式、附石式,不是归类于树桩盆景,就是纳入山水盆景或水旱盆景。  相似文献   

5.
盆景之所以称为艺术,就是因为制作者把精神灌注于普通的树石中,用作者之“神”照亮树石,使这些普通的材料从平淡的外貌中产生深蕴的情趣,达到质的飞跃。有人把盆景称为“缩小的自然”,我想这只说对了一半。盆景,要传自然之神,但关键是要传作者之神。因为我们欣赏盆景作品,除了领略大自然的风采之外,更重要是要透过表面的观感刺激,而进入一种更深层次的精神境界,那就是在思想上受到某种启迪,或者在精神上达到某种默契(尽管有时是不自  相似文献   

6.
盆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它的具体形象,来源于自然,但又不是机械模仿、纤毫不差,盆景中的山光水色,树木姿态,是为了创造理想的境界,表达美好的情思。“神”是要表现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树木盆景造型要因时因材施艺,多种技法并用。既要能表现出本树种的品种特性,又能使艺术作品存创作过程中得到升华。一传自然之神,二传作者之神,融二神于一体。最后使作品达到自然神韵和写意效果合而为一的艺术境界,这样的作品才能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8.
壮哉,神女峰     
山石盆景创作一直沿袭“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比例,以使盆内景物之间互相谐调,从而达到“自然缩影”的艺术境界。而《神女峰》(《中国花卉盆景》90年1期插四)一作则突破了这传统原则,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神女峰的雄奇、俊秀,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壮哉,神女峰。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盆景艺术流派纷呈,各具特色,其共同的气质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刚毅的浩然之气、生机蓬勃的向上之气以及在社会变革中反映出的师法自然与天人合一的创新精神。其民族气质表现在作品中,恰如其分地将人生的伦理与盆景艺术的审美观念相结合,既有不完全的原始气息和书卷气,也有滚滚而来的具有鲜明时代感的优美与壮美的融合气质。集自然美、情操美、社会意识美于一体的盆景作品,总会给人以精神上的满足。  相似文献   

10.
盆景是绘画的立体化——当属造型艺术范畴,而不是绘画的附庸;是诗的形象化——充满诗情画意,但不是诗的图解:是音乐的空间化——节奏、韵律是她内在的素质,但音乐并非其母体;是自然的缩影——她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因而若放大“缩影”却不等同于自然。可以说,盆景是人化的自然之精品。这也许更恰当地揭示了盆景艺术内在的美学本质。所谓“人化的自然”,是对自在状态自然付诸人的意志后的成果,其间经历了选择、取舍、改造、提炼、概括、夸张、变形、想象等过程,显示了人的智慧,抒发了人的感情,表现出艺术家的“自我”——独具匠心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1.
盆景与中国山水画都是具体和形象地反映某种自然景观,创作的题材都来自于大自然。画家作画要饱览自然、风景,“胸有丘壑”,盆景创作亦然。盆景这一古老的艺术,长期以来受着中国山水画及其画论的影响。譬如山水画中有“高远”、“深远”、“平远”的画法。盆景中也有“三远”的做法。中国山水画中的若干构图法则,诸如“主次分明”、“细节  相似文献   

12.
盆景造型艺术的取形用势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盆景造型理论中谈到了“形”和“势”,并强调:在制作山水盆景时,其立意和布局,也像画山水画一样,讲究“取形”和“用势”。在盆景造型中,“形”即是可见山石、树桩的具体外形,取形就是构思选择适合盆景造型的这种“具体外形”。不能为取形而取形,取形只是手段,目的在于用势,势是盆  相似文献   

13.
扬州,曾是历史上文人墨客的云集之地,有着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风俗人情,加之其独特的艺术审美观,盆景艺术的发展,也因而有其独特的追求。情景交融,田园风光,天趣盎然,生气勃勃,这可说是扬州盆景作者们不约而同的一种追求吧。扬州的树桩盆景,早期曾以“云片”造型而闻名。其平稳严整的功力,精扎细剪的技巧,藏露有致的自然风韵,都曾使人叹为观止。尤其“一寸三弯”的精湛技法,根据“树无寸直”的中国画理。对自然景物作了高度的概括表现。  相似文献   

14.
因形赋意与因意选材,谁主谁宾,至今还争论不已,各抒己见。我以业余盆景爱好者的身份参与这个讨论,就一管之见请教于同好。绘画、根艺、盆景等,它们的许多艺术原理是一致的,相通的,可以互相引用与借鉴。可是,它们在具体创作的过程中又各有不同的特点,各自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有人说盆景既然是艺术品,是创造,就可以象绘画那样“随心所欲”。持此见者,其将“因意选材”放在盆景创作的主导位置上,这在理论上说是站得住脚的。在实际创作中亦可找到这样的例子,如仿古诗古画创作的盆景作品,并且在这一类  相似文献   

15.
盆景是大自然中美好景物的缩影,创作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首先要熟悉大自然的风光,才能创作出盆景佳作。这盆自然千层石中间主树是两棵小真柏拼接而成的,树高仅30厘米的树冠平整严实,结顶自然,层次分明,低矮稳健,根似鹰爪苍劲自然。大树下的杂木小树给人沧桑的感觉,野丘下的小草翠绿茂盛.古松下的老人优哉游哉。  相似文献   

16.
雷柏阳先生在贵刊1996年第6期《关于盆景的“意境”和鉴赏标准》一文中,几乎把盆景艺术在创作过程与欣赏活动中的意境全否认了;把近几年国内各名家所创作的具有意境美的作品,简单化地看成是以题名取胜而已。笔者对此不敢苟同。盆景的题名,是中国盆景的特色和组成部份。题名的深入浅出、意蕴含蓄,体现出创作者的文化艺术修养。作者借助题名来传达作品的内容,概括景观特色,深化意境,使欣赏者顾名思义,顺藤摸瓜,如揭帘幕,见题名而省悟到寓托在景物中的内在意象。如《骄杨颂》,创作者心有成竹,借物寓情,立意塑造了一株轻扬向上、绿染重霄九的珍珠黄杨的英姿飒爽  相似文献   

17.
盆景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因材施艺、因形赋意的造型艺术。盆景就其词意而论,可理解为:盆中有树(或石料等),树(或石料等)能成景,景中有情,情中寓境,而且这些环节一脉相承,一气呵成。只有这样才合艺术法度,得自然真趣,才能算为名副其实的盆景。简言之,即是由景——情——境。一、盆景艺术中的“工”这是相对于“意”而言的。就象国画中的工笔画对于写意画一样。盆景中“工”的艺术特点是整齐划一,法度严明,姿态端庄,具有鲜明的具像美、装饰美和通俗之美(见右上图)。人们在盆景创作过程中常常有意识  相似文献   

18.
“西山青影落秋江”是元代著名画家倪云林《秋亭嘉树图》中的诗句。盆景作者从该画取意,以水旱盆景的形式,努力表现倪云林“余之画不过逸笔草草,聊以写胸中逸气耳”的创作思想。如何表现“逸气”?作者知道倪云林的画,素以“天真幽淡为宗”,于是他首先选择长1.09米,宽0.22米的窄长的汉白玉盆,便于效仿国画长卷之形,以表现南方山水秀润多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从历届全国及省级盆展中,我们高兴地看到盆景艺术从形式到格局都具有新的突破。不少作品都以较强的艺术内涵而倍受人们的青睐。在立意布局上,已不满足于靠简单规范的形式表现景物,而以明确的主题喻示其艺术底蕴,向更高层次的意境深度开拓。如上海段子敏的《丛林狮吼》,以“狮吼”为鲜明主题,用太湖石为素材,“狮尾”部栽植小叶虎刺,点出丛林景观效果。该作品大胆采用艺术的奇特手段,既体现出“雄狮”猛健的壮观神韵,又具有浓郁的山水风情,把自然美与艺术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布局独特,立意新奇,使人顿足留连,耳目一新。盆景和中国画异曲同工,讲究“意在笔先”,但创作所采用的材料不同,能表现的意境深度也各有差异。中国画是平面构图,而盆景创作则是利用具体材料表  相似文献   

20.
盆景六忌     
长期以来,人们在创作盆景和欣赏盆景的过程中,总结出盆景培育造型中有六忌。 1.忌主宾不分盆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能有一个主体,其余客体都要服从这个主体。在布局时,首先要用各种方法,使主体突出,宾主分明。否则必然平淡。 2.忌疏密不当。疏密关系是盆景布局中的又一矛盾。如果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