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经济全球化推动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各国人员、技术、信息、文化的交流,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与东盟在农业领域的成功合作堪称为典范.  相似文献   

2.
国际条约视角下的东盟一体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67年成立的东南亚国家联盟(以下简称东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又一重大标志,它表明东南亚区域经济发展到集团化阶段。东盟与此前的欧盟以及后来的北美自由贸易区,被称为世界主要的三大区域经济集团。东盟从成立到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制约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盟货币合作问题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最适度货币区域理论为基础.运用对外经济开放度、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要素流动性、货币政策目标等几项标准分析了实现中国东盟货币合作可行性,并对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进行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往来和各方面合作处于不断升温的趋势.中国“泛珠三角”区域和东盟在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方面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和互补性,其农产品无论在质量和产量方面,均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农业发展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境况中,如何抓住机遇,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在世界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力,发挥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成为各国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东亚合作进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巨大工程,东盟作为东亚合作的主要推动力量,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推动东亚合作的核心和关键。但是,从东亚合作的发展态势来看,东亚以及东盟内部的政治经济状况决定了东盟主导地位的不稳固性。东亚合作的主导权仍将是大国和国家集团之间进行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2005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降税进程全面启动后,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的大门已经打开。根据比较优势,东盟方面主要竞争优势是热带水果,而我国则主要是温带水果。双方在品种上存在很大的互补性,以山东、陕西、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在中国市场上见到来自东盟的水果已经不再稀罕了。随着合作进程的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在2010年1月全面建成。事实上,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中国  相似文献   

8.
东盟——中日韩果品企业家圆桌会议不久前在西安举行。这个旨在积极实施中国政府和东盟10国签署的“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加强东盟——中日韩果品合作贸易,加快东盟水果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圆桌会议取得的直接成果十分惊人:短短两天内,贸易总额就超过了4亿元人民币。然而。无论是政府代表还是企业界人士,都没有把这4个亿的贸易合同挂在嘴边.他们共同关注的话题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9.
11月1日,首届中国-东盟农药贸易管理论坛在南宁召开。来自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各国农药管理部门官员、国内外农药生产和贸易销售企业人士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与会人员普遍认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农药在东盟国家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与东盟地区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合作关系越来越密切,促使越来越多的东盟留学生前来我国高校学习和交流,从而推进了我国高校的国际化进程。以高职院校的东盟留学生教育为例,近几年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合作办学项目明显增多,东盟留学生人数也不断上升。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东盟留学生教育还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对留学生的管理和教育经验比较少,课堂教学仍需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为此,本文从高职院校留学生课堂教学角度出发,探索和研究留学生课堂教学的改革方式,以不断完善和优化东盟留学生教育模式,从而促进高职院校东盟留学生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湖南省紧紧抓住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战略机遇,扩大在东盟国家的市场空间。湖南省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2个先进省份之一,在2019年9月举办的第4届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上与东盟各国分享了做法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与广西新农业体系基本框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结合"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对广西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广西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广西构建新农业体系的必要性,提出在广西新农业体系中将水稻、玉米两大粮食作物种植业、桑蚕业列入战略产业和将水产、畜牧、甘蔗、水果、蔬菜、中药材、花卉等产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的理论设想,以及促进战略产业和重点支柱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东盟自由贸易区(ASEAN Free Trade Area,简称AFTA)于1992年提出,现包括原东盟6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和4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共10个国家,陆地总面积为450万平方公里,人口5.3亿.早在1999年,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铬基就曾在马尼拉召开的第三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中国愿加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正>农业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中最早受惠的领域。自贸区的建成,给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农业合作带来更多机遇,农产品贸易和投资  相似文献   

15.
东盟文化素养是影响东盟小语种专业学生发展的软件,东盟小语种专业的学生不仅仅要掌握好专业语言,更应对所学语言的国家文化有深入的学习和了解,从而提高其自身的东盟文化素养和综合文化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东盟文化交流的实践和体验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促进。  相似文献   

16.
东盟水果产量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基于小波分析的灰色系统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东盟水果产量变化趋势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东盟水果产量总体上随时间呈指数增长,并以13年为最明显特征时间尺度的周期波动变化;东盟水果产量长期增长趋势变化对水果产量变化趋势影响最大;在品种结构、区域分布及面积和单产因素方面,东盟水果产量长期增长趋势和周期波动均具有非对称特征;灰色关联性分析显示香蕉产量长期增长趋势变化、印度尼西亚的水果产量长期趋势变化和水果单产长期趋势变化对东盟水果长期增长趋势变化的影响程度最大,菠萝产量周期波动、印度尼西亚的水果产量周期波动和收获面积周期波动对东盟水果产量的周期波动最为敏感。未来几年东盟水果产量仍将保持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7.
菠萝是东盟各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中国与东盟就菠萝产业的交流日益频繁。东盟菠萝种植主要集中在泰国、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4国,它们的产量占东盟总产量的94.76%,出口量占东盟总出口量的93.96%。分析了从1987~2017年东盟主产4国的种植演变,发现均成波动上涨趋势。并用此数据预测了主产4国2020年的产量。提出新常态下中国与东盟就菠萝产业的合作机遇与挑战并行。  相似文献   

18.
<正>按照《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规定,2010、2015年中国将分别与东盟6个老成员、4个新成员建成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的绝大多数产品将实行零关税,双方的贸易将实现自由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西农垦管区对东盟各国的贸易总额中,农产品占28%以上比重,零关税政策对广西农垦农产品加工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深入研究这一政策下广西农垦农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自2003年建立以来,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已成亚太地区最具实质性内涵和活力的伙伴关系之一。关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研究文献整体上处于一种研究内容浅显而且分散的特点。从法律条文及政策建议解读、中国—东盟自贸区国别或地区关系、中国—东盟自贸区产业合作、贸易效应、综合研究五个方面对中国—东盟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是较为全面的。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在冷战后奉行大国平衡战略。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打击下,东盟内聚力下降,成员国之间矛盾增多。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进一步向美国倾斜,日本对东盟的经济影响增强,中国在地区事务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