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利用生物反应器接触培养法增殖笃斯越橘丛生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又称蓝浆果,属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李亚东,2001),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中国野生笃斯越橘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地区(李亚东等,2001)。笃斯越橘果实具有营养保健作用(李亚东等,2004),包括消除眼睛疲劳、软化血管、增强人  相似文献   

2.
为选育出能自然越冬的蓝莓新品种,针对国外蓝莓品种的生长适性、开花结果规律、花器特征、花粉特性进行研究,并与乡土笃斯越橘进行杂交授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笃斯越橘与蓝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正交、反交均能授粉;美登×笃斯越橘效果较好,实际平均授粉率为60.7%;人工控制授粉获得的种子发芽率为28%,自由授粉获得的种子发芽率达到64.3%以上。  相似文献   

3.
大兴安岭地区立地条件对笃斯越橘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笃斯越橘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栽培驯化提供参考依据,针对大兴安岭笃斯越橘的4种典型立地类型:水湿地无土壤层类型、水湿地有土壤层类型、水湿地沟谷草甸类型和山地类型,研究大兴安岭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着生基质的有机质含量、氮含量对笃斯越桔的株高、地径、果实大小、单果质量等指标的影响,以及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4种立地类型中,不同立地类型间的有机质含量和氮含量差异显著,并且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818;不同立地类型间笃斯越橘的氮含量、株高、地径、果实横纵径和单果质量差异显著,其中笃斯越橘叶片氮含量与茎段氮含量、根段氮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06、r=0.854;4种立地类型的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氮含量均能满足笃斯越橘正常生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的开发利用笃斯越橘并保护其珍贵的野生资源,开展笃斯越橘播种育苗试验。研究表明赤霉素5000 ppm溶液里浸泡28 h,笃斯越橘种子发芽率可达97%;草炭土6∶细沙3∶松针1(加0.5%硫磺粉)为最适的播种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笃斯越橘的生物学特性、种苗繁育建设目标,提出了良种繁育示范内容、示范基地建设等笃斯越橘种苗繁育内容及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笃斯越橘根系内生真菌的多样性、侵染率、侵染结构及宿主矿质元素含量,明确内生真菌侵染对笃斯越橘矿质元素的影响。【方法】以大兴安岭山地、水湿地冻土、水湿地有土壤3种立地类型的笃斯越橘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生物学高通量测序技术(ITS)分析笃斯越橘根系内生真菌多样性,使用多元统计分析法,研究内生真菌侵染率与宿主矿质元素间的相互关系。【结果】1)大兴安岭地区笃斯越橘根系内生真菌多样性(H'=3.58~4.36)及侵染结构(根外菌丝、胞间有隔菌丝、胞间无隔菌丝、胞内菌丝团、表皮细胞缺失)较丰富,侵染率较高(54.98%~68.09%);笃斯越橘根系内生真菌具有立地类型特异性,其中水湿地有土壤类型和山地类型以Phialocephala为优势菌属,而水湿地冻土类型的优势菌属为Meliniomyces。2)3种立地类型中,笃斯越橘根系内生真菌多样性、侵染率均以水湿地冻土类型最高,山地类型次之,水湿地有土壤类型最低,笃斯越橘N、K、Ca、Fe元素的丰度与根系内生真菌多样性及侵染率呈现相同的趋势。3)根系内生真菌侵染率与宿主植物N、P、K、Ca、Fe元素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Zn元素呈极显著负相关(r=-0.944~(**))。【结论】内生真菌对笃斯越橘矿质养分的积累有显著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推测内生真菌侵染是影响笃斯越橘矿质元素含量的重要因子,环境条件是影响笃斯越橘根系内生真菌多样性和丰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根据根河市笃斯越橘天然分布现状和长春市人工蓝莓引种良种情况分析,提出笃斯越橘基地建设工程设计的区划、总平面设计、主要生产工艺和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8.
以大兴安岭野生笃斯越桔和越桔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26个林业局野生笃斯越桔和越桔资源调查,查清其分布范围、面积、蕴藏量及生长环境等情况,总结出大兴安岭地区野生笃斯越桔和越桔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根河地区自然、社会条件分析,根据笃斯越橘市场需要量较大、经济效益良好,而野生天然笃斯越橘日益减少的实际情况,提出笃斯越橘良种培育的可行性方案,做出前景分析。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具有国内独一无二的野生蓝莓资源优势和绿色生态优势,随着蓝莓产业化项目的逐步实施,蓝莓产业必将成为大兴安岭主导产业的最佳替代产业之一。一、大兴安岭蓝莓产业现状大兴安岭是矮丛野生蓝莓笃斯越橘的集中产地,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在笃斯越桔天然群体果实性状变异分析的基础上,系统进行林分类型间植株生长、单株结实量的对比分析与综合评价,确定"白桦+赤杨+柴桦+柳树+笃斯越桔+越桔+杜香"、"白桦+柴桦+柳树+笃斯越桔+杜香"及"白桦+柳树+笃斯越桔"林分类型内的笃斯越桔为优良群体。综合考虑植株生长、单株结实量、果实类型及果实性状的变异程度,初步认定:生长在"白桦+赤杨+柴桦+柳树+笃斯越桔+越桔+杜香"林分类型内的笃斯越桔为优异种质。同时,创新提出优异种质组织培养规模化苗木繁育的关键技术,为笃斯越桔遗传改良和优异种质的创新利用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2.
采用清除OH.能力、清除O2-.能力、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和还原能力对笃斯越橘花色苷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笃斯越橘花色苷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是天然抗氧化剂潜在来源。笃斯越橘花色苷含量与OH.清除率、O2-.清除率、抗脂质过氧化抑制率和还原能力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29、0.9700、0.9530、0.9807),呈明显的量效关系。OH.清除能力、O2-.清除能力及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的IC50值分别为28.53、123.32、55.64μg/mL。  相似文献   

13.
以蓝莓果渣为原料,研究熊果苷的适宜提取条件。试验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从蓝莓果渣中提取熊果苷,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适宜的提取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熊果苷提取的适宜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0g/mL,超声时间40min,超声功率400W,在此条件下,熊果苷提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对黑龙江省蝶类调查与分类的基础上,进行了几种蝶类的生物学特性观察与人工饲养试验,总结了适宜在北方大量繁殖用于人工饲养观察的蝴蝶种类。为建设适宜北方生态旅游的蝴蝶观赏园,大力开发特色养殖产业和发展旅游业服务。  相似文献   

15.
木兰科植物是植物王国中的国宝。闽北野生木兰科植物资源丰富,共6属17种,占福建省野生木兰科植物总数的85%,在调查分析这些野生木兰科植物资源种类、地理分布、主要生物学特性、观赏特性、用途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6.
蓝莓开花结实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4个蓝莓品种开花结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花期在13—20d,时间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之间。果实生长发育有2个高峰期。海岸的平均单果重最大,高达2.55g;蓝雨最小,只有海岸的50%。蓝雨果实可溶性总糖最高,达到21.43%,分别高于奥尼尔、夏普蓝、海岸29.4%、25.0%、20.0%。蓝雨、海岸两品种花青素含量较高,分别达到1.699mg/g、1.681mg/g,比奥尼尔、夏普蓝高21.7%-68.8%,是提取花青素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7.
贵州越桔资源的栽培技术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越桔进行繁殖技术研究的同时,结合贵州省现有的植物标本和有关文献,对贵州省越桔的种类、分布、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简要介绍了它的利用价值、繁殖技术和栽培技术措施。对贵州越桔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郝朝运  刘鹏 《林业科学》2007,43(7):86-92
七子花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目前仅间断分布于我国的浙江和安徽二省.为揭示其濒危原因,从地质历史时期的植物变迁、现代地理分布与资源状况、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及人为干扰的影响等方面对以往研究进行总结分析.研究表明: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可能导致七子花分布区大幅度缩小和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加之后来人为干扰严重,从而造成如今资源稀少且呈片断分布的现状;种群片断化过程中的建立者效应和瓶颈效应造成了七子花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和种群间明显的遗传分化,并可能由此产生了有性生殖障碍,降低了其生态适应能力,即使强度不大的人为干扰,也对种群的生存构成威胁.因而在目前状态下,建议在种群规模大、遗传多样性高的七子花分布地设立自然保护区或保护点进行就地保护,对生境退化、规模较小的种群采取迁地的保护措施,并通过人工繁育七子花幼苗扩大种群规模.  相似文献   

19.
笃斯越桔硬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笃斯越桔硬枝扦插,用生根剂处理插穗,并在不同的基质上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笃斯越桔硬枝扦插用河沙作为基质最好,生根剂ABT处理的插穗生根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