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甘肃省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及分区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区域脆弱生态环境现状及特征,在分析脆弱生态环境影响因子的基础上,以甘肃省14个地区(地级市)为评价单元,建立了甘肃省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值。通过计算生态环境脆弱度进行分级,分区评述了不同脆弱生态环境区主要问题及其成因,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该项研究对甘肃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水土流失严重的毕节地区为例,选择与水土流失最为密切的影响因子,即自然干扰因子(包括多年平均降雨量、山地面积比重、平均坡度、森林覆盖率、喀斯特面积比重)、社会干扰因子(包括垦殖指数、农业占GDP比重、农业人口密度)、水土流失景观格局因子(包括极强烈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强烈水土流失面积比例、中度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土壤侵蚀模数、中强度石漠化面积比例)等指标,构建毕节水土流失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对分析(SPA)方法,对毕节地区8个县市进行了生态环境脆弱度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毕节地区8个县市中,有轻度生态脆弱县1个、中度生态脆弱县市6个、重度生态脆弱县1个。  相似文献   

3.
聊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对实现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聊城市作为研究区域,在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从影响土地生态安全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3个方面选取了20个指标,构建了聊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目标方差和变异系数求平均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根据加权求和方法计算出分县(市)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得分,对聊城市各县(区、市)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了分级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除东昌府区和高唐县的土地生态安全处于良好级外,其余6县(市)均处于风险级。通过分析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对研究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性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该提出了评价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数学方法,并对黄土高原105个水土流失重点县进行了脆弱度指标计算。以脆弱度指标为依据,对黄土高原105个县生态脆弱性进行了分区、按其脆弱状况,划分为强脆弱区;中脆弱区;轻脆弱区3个区。  相似文献   

5.
宁夏限制开发区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分类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乡镇为基本研究单元,选取生态压力、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3个因子对宁夏限制开发区的生态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其区域发展模式。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显示,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生态脆弱性可分为极度脆弱、高度脆弱、中度脆弱、低度脆弱共4个等级,其中,极度脆弱区面积达到研究区总面积的51.76%,高度脆弱区占21.15%,中度脆弱区占15.56%,低度脆弱区占11.52%。针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状态提出了5种区域发展模式(即以生态补偿为主体的发展模式;以生态移民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型发展模式,以生态草畜业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和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环京津地区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生态亚区空间尺度,将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划分为7个生态亚区,应用生态补偿优先级模型,对环京津地区73个县(市)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优先级进行了计算,并从环京津地区整体、生态亚区、县(市)3个空间尺度分析了环京津地区生态补偿的优先领域。结果表明:环京津地区生态补偿优先级总体较高,且西部山地丘陵地区的生态补偿优先级明显高于中东部及东南部平原地区。不同生态亚区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差距不大;而不同县(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差异明显,最低的涞水县为2 440元·hm?2,最高的滦南县达10 060元·hm?2。各生态亚区中坝上高原草原与农业生态亚区、永定河上游间山盆地林农草生态亚区、冀北及燕山山地落叶阔叶林生态亚区应优先获得生态补偿;各县(市)中位于研究区北部的丰宁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等9个县(市)的生态补偿优先级较高,应优先获得生态补偿;而位于东部及南部地区的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等49个县(市)应率先支付生态补偿。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经济补偿强度模型相比,量化了区域间生态补偿的迫切程度,能够较好地反映环京津地区生态经济关系,对于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土地资源高持续效利用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水土保持功能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山西省不同水土保持主导功能区生态脆弱性状况,利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成果及相关数据,采用主导因子分析、专家评判分析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评价山西省不同行政县(市)生态脆弱度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水土保持主导基础功能区生态脆弱性的分布特征,讨论山西省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及措施。结果表明:1)山西省不同水土保持主导基础功能区的生态脆弱性具有明显的差别,其脆弱程度表现为拦沙减沙区(强度脆弱)〉土壤保持区(中强度脆弱)〉防风固沙区(中度脆弱)〉蓄水保水区(轻中度脆弱)〉水源涵养区(轻度脆弱);2)山西省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土壤保持-中强度脆弱区、拦沙减沙-强度脆弱区和防风固沙-中度脆弱区应以做好综合治理工作为重点;在蓄水保水-轻中度脆弱区和水源涵养-轻度脆弱区应重点做好预防保护和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8.
利用现有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指标和2014年水土保持统计数据,对临汾市17个县(市、区)的水土保持功能区和生态脆弱性等级进行了划分,分析了生态脆弱性特征及水土流失现状,并对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国土空间治理时代,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优化国土空间结构、提升国土空间功能的重要举措。针对西北生态脆弱区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的理论创新与实践需求,该研究以县(区)为基本研究单元,将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分析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结合起来,探索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程度差异的西北生态脆弱区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思路与方法。对甘肃省的案例研究结果表明:1)除食物供给服务外,全省县域水源涵养服务、固碳释氧服务和土壤保持服务的总供给均大于总需求,但供给与需求存在明显的空间不匹配问题。2)甘肃省存在"高供高需""高供低需""低供高需"和"低供低需"4种供需匹配类型,但各项生态服务的主导供需匹配类型主要以"高供低需"和"低供低需"为主。3)依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差异及供需匹配类型,将甘肃省划分为绿洲保育、固碳提升、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4个生态修复大区,并按照自然地理特征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将4个大区划分为10个亚区,同时提出不同区域相应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中国长江、珠江上游的生态屏障,贵州省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问题突出,目前仍有3.27万km2石漠化面积需要治理。据贵州省林业厅统计,贵州是世界上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省有78个县(市、区)境内石漠化严重。其中,中度石漠化  相似文献   

11.
户用“猪-沼-果”生态模式经济评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对江西省赣州市户用“猪 沼 果”生态模式和单项脐橙生产经济评价结果表明 ,投资建设户用“猪 沼 果”生态模式财务净现值为 2 870 4万元 ,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38.8% ,动态投资回收期为 6 .99年 ;单项脐橙生产财务净现值为 2 4 998万元 ,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34.77% ,动态投资回收期为 7.5 4年。“猪 沼 果”模式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2.
所谓“翻滚侵蚀”,就是指坡耕地土壤在受到人为外力的作用下,而产生向下翻动、滚动和下切的侵蚀现象,其主要发生在坡耕地的耕作上,当在坡耕地上耕作时,每趟一遍地,其土壤就向下翻滚一点和下切一点,当坡度越大其翻滚的程度就越大,也就是说产生的翻滚侵蚀就越大。这种“翻滚侵蚀”现象在山区、丘陵区、漫川漫岗区的坡耕地耕作中是十分突出和十分严重的,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它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3414"肥料试验模型拟合的探讨   总被引:174,自引:2,他引:174  
以UNDP95-98年在河北唐山进行的27个3414冬小麦试验为例,研究了三元二次施肥模型与一元施肥模型对3414肥料试验结果的拟合情况。结果表明,三元二次施肥模型进行拟合试验成功率仅为56%,而采用一元施肥模型可以对全部试验进行数据处理。在同一试验中,与一元施肥模型相比,采用三元二次施肥模型计算的推荐施肥量偏高;根据一元施肥模型拟合计算分别有15%、44%、67%的点不需要施用N、P、K肥,而采用三元二次施肥模型则无法获得这一信息。因此,在3414试验中,一元施肥模型是三元二次施肥模型拟合的一种很好补充和优化手段。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数字土壤”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数字土壤"的渊源、定义、功能以及如何建设我国的"数字土壤"进行了讨论。"数字土壤"渊源于"数字地球",是土壤学科发展的产物、是土壤科学与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融合的必然趋势,是一种进行土壤科学研究的现代技术体系;"数字土壤"具有管理与提供土壤科学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制作士壤专题图、指导土壤调查、查询与传播土壤信息、构建运用模型、土壤质量预警等功能;历史土壤调查资料是研制我国"数字土壤"的骨干材料;中国需要同时研制不同精度的"数字土壤";"联合共建",是建设我国"数字土壤"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利用池杉(Taxodium ascendens)耐水淹的特性,开发了“池杉-鱼-鸭”共栖的生态农林业生产模式,经过连续8年运行,发现在该模式下单位面积平均经济收益是无树鱼池和无鱼池杉林的3倍以上;同时,试验林区招来大量鸟类,形成了一个人造的鸟类生态环境,改善了生态景观和降低了当地农田病虫害防治成本。该生产模式在亚热带和暖温带水网地区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6.
准确统一“日光温室”定义的商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日光温室是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温室建筑型式,适合中国国情,在我国北方地区有较大的发展。围绕日光温室的学术著作、论文以及国家和行业标准也有大量出版,但对日光温室的准确定义却五花八门,缺少统一的内容和定义方法。该文从日光温室的特征出发,分析了目前流行日光温室各种定义方法的优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统一的定义方法,并对其英文翻译方法作了分析和定义  相似文献   

17.
“长治”工程自1989年启动实施以来,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近9万km2,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长治”工程建设重视发挥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的领导协调作用,坚持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依靠制度对项目严格管理,为全国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借鉴作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各地要抓住机遇,重点做好5项工作:进一步依法加强监管力度,遏止新的水土流失;进一步抓好以“长治”工程为龙头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作;进一步发挥长江流域水热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工作;进一步发挥各级水保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连续2年的定位试验,对坡度为8-20°的旱坡地"作物-植物篱"系统能流特征如能结构、能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作物-植物篱"系统产出能和输入能的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主要受到植物篱子系统类型的影响.与大面积旱坡地传统农作物生产系统如"小麦/花生(或玉米)/甘薯"比较由于果树、草本等植物篱的冠层及根系在形态和空间分布上与作物的异质性,形成了对光、热、水、土、肥等资源的连续、多层次的利用,因此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光能利用率、人工输入能效率,耕地单位面积总产出能也会增加,坡度越大,相对增幅亦越大;由于能极显著减少无机能施入量,这有利于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②"作物-果树类植物篱"系统输入能总量和有机能输入量大幅度增加,因此有利于优化输入能结构,促进坡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集约高效农业发展.③"作物-草本植物篱"系统人工辅助能的输入量大幅度下降,由于它所需投入能少,有机能耗和无机能耗均低,人工输入能效率很高而生物产量也较高,并且它们提高了与其间作的其他作物的能量产投比,因此提升了整个系统能量产投比率;由于保水固土的生态功能显著,使它能在四川广大山地、丘陵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3S技术的安徽省景观生态分类系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3S技术对安徽省多数源进行信息的取得到分项数据层,然后按照景观生态三级分类方法和指标体系进行数据处理,集成、形成三级景观生态分类系统,并对各眩观类型编码,建成安徽省景观生态分类编码系统和图例系统。  相似文献   

20.
韭园沟示范区项目实施运行实践证明,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人制是完全可行的,实行工程招标投标制的作用和效果非常明显,实行工程监理制作用也比较明显。但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实行项目法人制和工程监理制在操作上还不够完善,而实行工程招标投标制还存在着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