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研究于山西吴城地区对4种鸮形目鸟类的生态习性进行了研究,旨在积累该地区鸮形目鸟类的生态学基础资料。利用样线法记录迁徙时间,并收集繁殖季栖息地、巢卵特征的数据资料;利用食团内容物分析法分析食性。结果表明不同年份红角鸮、长耳鸮、短耳鸮的迁徙具有相似特点,均是北迁持续期时间短、间隔时间长,南迁持续期时间长,间隔时间短。红角鸮与纵纹腹小鸮在巢址选取、育雏行为等方面存在差异,营巢地更接近居民区的纵纹腹小鸮的繁殖成功率相对较高。4种鸮形目鸟类均以小型哺乳类和鸟类为主要食物,此外也取食少量昆虫和部分家畜、家禽。不同物种之间需求的重叠会导致种间竞争的增加,考虑到鸮形目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偏低的种群数量,应对其加以关注并实施保护。  相似文献   

2.
旨在通过对山东南四湖自然保护区野生鸟类种类、数量、居留型和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以期为野生鸟类调查及疫源疫病监测奠定数据基础。2018—2021年采用样线法和直接计数法对山东南四湖自然保护区内鸟类进行监测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5目43科129种,数量34700只。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为青头潜鸭(Aythya baeri)、白鹤(Grus leucogeranus)、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监测种类最多的为雀形目(Passeriformes)共74种,占比57.36%;监测数量上鹤形目最多(47.40%),其次为雀形目(30.02%),雁形目(16.57%);优势种为白骨顶(Fulica atra)、红头潜鸭(Aythya ferina)、白鹭(Egretta garzetta),麻雀(Passer montanus)。鸟类构成以迁徙鸟为主,春、夏季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鱼塘湿地生境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最高,自然水域最低。本研究获得了区域内野生鸟类生物多样性基础资料,为未来野生鸟类调查和疫源疫病监测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雁形目鸟类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和科学研究价值,部分种类已被驯化成为重要的家禽,然而雁形目内部物种之间的关系仍存在许多争议。本研究利用线粒体RNAs序列标定雁形目部分鸟类的分歧时间,旨在进一步查明该类群系统进化关系。首先, 采用酚仿法分别从太湖鹅和朗徳鹅血液中提取基因组DNA,PCR 扩增获得线粒体RNAs基因序列。 然后,从GenBank 中提取10 种鸟类线粒体DNA的同源序列,以鸵鸟为外群,采用贝叶斯法结合RNA结构信息重建系统发生关系;最后,以黑雁属与雁属的分歧时间为锚定点,利用r8s软件分析了雁形目物种间的分歧时间。 结果表明,中国鹅与欧洲鹅的分歧时间为0.61百万年,番鸭与家鸭的分歧时间为15.5百万年。依据家鹅祖先分歧时间,联系当时发生的地学事件,作者认为家鹅祖先物种分化与更新世冰川运动有关。研究结果有助于我国水禽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冀西北地区3个裸燕麦(莜麦)品种,4个不同播期的灌浆进程进行了拟合,对获得的曲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裸燕麦灌浆进程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K值的大小与产量的高低没有直线相关性。(2)中等生育期品种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受播期的影响最大,长生育期品种受影响最小。(3)随着播期的延后,短生育期品种和中等生育期品种表现为先增产后减产,而长生育期品种的产量则持续降低。(4)最大灌浆速率出现在灌浆中期,中期的千粒重增加量最高,约占总灌浆干物质积累量的58%;前期次之,后期最低。(5)该地区各品种裸燕麦均为最大灌浆速率出现在8月中旬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淮河流域(安徽段)重要湿地鱼类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淮河流域安徽段共采集到鱼类65种,隶属于8目17科,其中鲤形目39种,鲈形目12种,鲶形目和鲑形目各4种,鳉形目和鲱形目各3种,鳗鲡目和合鳃鱼目各1种。淮河流域安徽段的鱼类可划分为中国江河平原鱼类复合体、古第三纪鱼类复合体、南方平原鱼类复合体和海水鱼类复合体4个区系。本文还分析了该地区鱼类资源的现状,并就进一步加强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褐林鸮羽毛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选择鸮形目鸱鸮科的褐林鸮作为研究对像,观察了翼和背部的正羽、腹部的绒羽和面部的羽毛。结果表明正羽的羽枝呈覆瓦状倾斜排列,有钩羽小枝的小钩弯曲度较小与无钩羽小枝扣合不太紧密;绒羽的节状羽小枝只在羽轴中部的羽枝上出现,节呈三角形。首次报道了鸮形目的面部羽毛微观形态,羽枝上无羽小钩或节,纤毛瓣状镶嵌在羽枝的梢部。  相似文献   

7.
邢开成  龚宇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363-363
沧州东部滨海湿地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鸟类资源,是候鸟南北迁徙带与东西迁徙带的交汇点,也是东北亚内陆和太平洋西岸鸟类迁徙通道上的重要“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由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自然降水锐减,温度升高导致蒸发量增大,干旱情况加重,沧州地区东部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就其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受到的影响状况以及相关的积极保护行动等方面进行较系统的阐述,并从生态保护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远景规划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疆农垦科技》2011,(5):74-74
小母牛一般在6~12月龄初次发情,此时发情持续期短,周期也不正常,生殖系统及其机能仍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还不适于繁殖犊牛。公、母牛在8~12月龄的性成熟期,已具备了生育能力,但此时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如果配种受孕,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发育及今后的配种繁殖,还会缩短利用年限,后代的牛活力和生产性能也低。所以此时不宜配种,生产中应注意避免野交乱配。  相似文献   

9.
试试看     
小母牛配种最佳时间小母牛一般在6~12月龄初次发情,此时发情持续期短,周期也不正常,生殖系统及其机能仍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还不适于繁殖犊牛。公、母牛在8~12月龄的性成熟期,已具备了生育能力,但此时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如果配种受孕,会影响它们的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瓠瓜三种类型8个品种进行温床和冷床发芽试验及苗期生长观察,瓠瓜不同品种对低温反应不一,其中不同瓜型间差异大,同一瓜型内差异小;在长棒形、短棍形、牛腿形瓠瓜品种中,长棒形品种耐低温能力最强,瓠瓜品种的耐低温特性应作为选育设施专用品种的关键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1.
早熟油桃在浙中的气候生态适应性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探讨短低温型早熟油桃在浙江中部的气候生态适应性,为促进浙江中部鲜桃发展,增加果农收入,推广鲜桃新品种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浙江中部气候特点,在2000—2006年对短低温型早熟油桃千年红、丽春、曙光、早红宝石进行引种试验【结果】当地冬季温度能满足油桃花芽分化的要来,千年红、丽春、曙光、早红宝石的果实成熟期在5月中旬到6月上旬,能避开干旱、台风等气象灾害影响。果实品质和原产地相近,裂果率低在5%以下,病虫害轻,商品率在90%~95%,同时因本地水果还未上市,经济效益显著【结论】千年红、丽春、曙光、早红宝石能适应浙中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在浙中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小麦穗分化过程中的光温组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米国华  李文雄 《作物学报》1998,24(4):470-474
在Conviron生长箱控制条件下,利用6个来自不同生态区的春小麦品种,研究了4种光温组合下(高温长日,高温短日,低温长日,低温短日)穗人化期持续天数与积温的反应,结果表明,日照对缩短各穗分化期起主要作用。(2)温度对光周期反应有强烈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长日照下。高温加快生育进程,短日照下,高温使短日抑制穗分化效应更为显著,常导致幼穗中途死亡,低温虽然延缓了小麦的生育进程,但却可以减轻短日对穗分  相似文献   

13.
准确掌握黑土区典型区域耕地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松嫩高平原黑土区的典型区域——黑龙江省巴彦县为研究区,运用通用流失方程(USLE)、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及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从土壤侵蚀和土壤重金属污染两方面评价研究区2009年耕地土壤生态环境质量,分析其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土壤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特征为一等地所占比重最高,依次向二、三、四、五等地递减,质量较差的耕地土壤主要受重金属污染的影响;耕地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的高低主要与土壤类型、坡度坡长及Cd、Hg两种重金属元素污染存在密切的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18个乡镇耕地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差别较大,万发镇、富江乡和德祥乡的耕地土壤生态环境质量最好,巴彦镇和兴隆镇的部分耕地因受到Hg元素的污染,红光乡的部分耕地因受到Cd元素的污染,导致其耕地土壤生态环境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宁夏高酸苹果生产基地规划的科学性,分析‘澳洲青苹’在各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在调查国内‘澳洲青苹’种植区生态气候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其生长发育特性,利用宁夏各地的气温、降水、日照时数、无霜期、活动积温和土壤类型等资料,分析‘澳洲青苹’对宁夏气候、土壤条件的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宁夏引黄灌区由于日照充足、热量资源适合,加之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生态条件适宜栽植‘澳洲青苹’;中部干旱带的北部地区热量资源略显不足,加之土壤相对贫瘠,较适宜栽植‘澳洲青苹’;而中部干旱带南部和南部山区由于无霜期短、活动积温显著不足等条件限制,不适合种植‘澳洲青苹’。研究结果可以为‘澳洲青苹’生产基地的合理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生态聚类模型的上饶市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华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1):165-170
为更好地协调上饶市农业诸方面的关系,充分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和利益可持续发展,就必然要走生态农业之路。利用生态聚类模型的绝对距离法对该区域主要农业指标进行了归类分析,找出各子区域之间在农业发展上的优劣之处、所处阶段及可优化的方面。结果表明,谱系图λ值位于区间[1.58,4.26]内,跨度较小,说明各县区农业指标综合差异化程度不显著,农业总体发展水平相对均衡。分析发现,该区农业增长动力主要受四大因素影响:经济辐射和科技创新,旅游集群效应,城市工业发展及自然要素,并以农业综合实力高低将该辖区分为领先、较高、一般、较低4组,各区组间的优势农业类型和发展水平差别较大。尽管各县市发展各有特色,水平不一,但依托地方优势产业和条件建立现代农业模式,走生态发展和谐之路是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为补充和完善鸭绿江下游鱼类资源状况的基础资料,了解近年调查区域的鱼类组成特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地现场调查与渔获信息采集的方式,于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对鸭绿江下游(丹东段)的鱼类种类组成及其区系特征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发现鱼类33种,其中鲤形目最多(12种),鲈形目次之(8种);鱼类区系组成较为复杂,土著鱼类占优势,温水性鱼类占优势,喜稳水或缓流水的鱼类占优势;鱼类区系在洄游习性、适温性和摄食习性上表现为不同的生态类型。鸭绿江下游丹东河段鱼类群落表现为河口鱼类群落类型,部分物种种群数量急剧减少、迁徙或者消失,鱼类种质资源较为珍贵,建议进一步加强鸭绿江下游的生态环境保护,注意水质污染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天津市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农田土壤镉的积累特征及其生态风险,对天津市郊西青、东丽、北辰和津南四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330个农田土壤样品中的Cd含量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天津市郊四区中土壤Cd含量范围在0.07~3.89 mg/kg,均值含量为0.33 mg/kg,高于天津土壤Cd背景水平,已经有明显的积累现象。四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北辰所有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Cd含量的变异系数普遍较小,为0.24~0.34,而东丽菜田、大田和津南菜田、园田土壤Cd含量变异系数较高,均在0.9以上,各样点之间土壤Cd含量变化较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内同一种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Cd含量分布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同一区域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Cd含量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四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农田土壤Cd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全部监测点位中,有4%的监测点位处于轻微的潜在生态风险,36.3%的土壤Cd处于中等生态风险水平,而16.2%和15.9%的土壤Cd达到了强和很强的生态风险水平,7.6%则达到了极强的生态风险水平,应采取积极措施对强生态风险水平以上的农田土壤区域进行治理和修复。  相似文献   

18.
湖南油茶害虫风险性评估及危险性等级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系统明确湖南地区油茶害虫的主要种类,以2011年6月—2013年8月湖南省油茶害虫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估分析法、害虫风险指数加权法与经验公式法,从害虫分布区域、危害程度、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和防治处理难度5个方面(包括16个风险因子)对危害油茶的172种害虫的综合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估。将湖南省油茶害虫划分为4个级别,茶籽象甲Curculio chinensis、黑跗眼天牛Bacchisa atritarsis、油茶毒蛾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为危害油茶频发性成灾的害虫;茶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油茶织蛾Casmara patrona、油茶尺蠖Biston marginata、油茶叶蜂Caliron camellia、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广西灰象Sympiezomias citri、油茶堆砂蛀蛾Linoclostis gonatias、油茶金花虫Colaspoides opaca、茶长卷叶蛾Homona magnanima为高危害虫(偶发性成灾害虫);并列出了14种中危性害虫,其他均为低危或无危害虫。根据害虫的危险性等级,对油茶害虫的防治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株洲霞湾港典型植物重金属分布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给重金属污染区域的植物恢复提供参考依据,采集了株洲市霞湾港14种典型植物及其土壤,研究了植物中重金属的分布、污染、迁移和积累规律,发现不同典型植物在重金属污染区域的生存特点,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根据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研究了植物中重金属的分布和转移规律。结果表明,多数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都明显偏高,潜在生态危害依次为Eir(Cd)>Eir(Pb)>Eir(Cu)>Eir(Zn),其中以Cd污染最严重。植物根茎叶中的重金属含量因重金属元素的不同而不同,在根茎叶3个部位中,均是Zn的含量最高,其次是Pb。商陆、苦楝和葛藤对Cu、Cd、Pb、Zn的富集能力很强,可以作为治理此4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富集植物;牛皮消和藜对Cu、Pb、Zn的治理能有一定效果;马兜铃和臭牡丹则能够作为Cd、Pb、Zn重金属污染生态治理的参考植物。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研究水葫芦生物学特性的多态性,以期为研究生态学特性和合理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来自鱼塘、污水沟、池塘和清水饲养的水葫芦植株,分别观察根、茎、叶的形态、大小,记录数据并拍照。【结果】水葫芦在有根系和不带有根系的情况下都能萌发新根。水葫芦叶片形态具有多态性,多态性的表现程度应与养殖的水质相关。水葫芦的叶片生长具有多态性,有独立成叶的或是带有包叶等,并且其中部分叶片在生长过程能形成新的根状茎,长出上长下短的新根,从而发育成新株。【结论】水葫芦具有很强的生长能力,其生物学特性具有多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