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脉动燃烧器与常规的稳态燃烧相比它具有高效率和低污染的特点,已被应用在加热、干燥及消毒领域中。进气单向阀的工作性能对脉动燃烧器的自激、自吸的工作特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脉动燃烧器压力特性的分析试验,研究进气单向阀膜片厚度对脉动燃烧器工作性能的影响,以期为脉动燃烧器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沼气燃烧器燃烧性能参数优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沼气燃烧器进行燃烧参数优化的试验研究,明确各参数对燃烧性能的影响规律,为进一步设计和改进沼气燃烧器提供基础技术参数。试验通过采用多因素多水平设计,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热负荷、热效率与试验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并通过等值曲线曲面分析了试验因素对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以及之间的交互作用,最后经过对试验结果的回归分析和参数优化,得到了沼气燃烧器的最佳工作组合为:沼气流量3.0m3/h、喷口直径6.0mm、一次空气量系数0.61;并且进行了验证,得出的实际值与预测值非常接近,表明了优化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对于挥发雾化式燃烧器,蒸发雾化是燃烧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燃烧产物的成分和燃烧器的功率。本文应用WALLFILM模型原理设计并改进了燃烧器雾化系统,利用CFD软件仿真并分析了雾化区域断面上的静压强分布,并用试验验证了改进结构的蒸发率,由试验结论可以得出,旋流动量矩所形成的涡流中心的低压效应可以明显地改善燃油蒸发量,在旋流进气的方式下,本结构较好地实现了挥发雾化。  相似文献   

4.
汽车燃油加热器雾化系统是燃烧器的关键装置,工程设计上需要有足够的雾化能力来满足燃烧功率,同时还需避免产生大量积碳,以满足加热器长期使用和免维护的要求。本文通过仿真燃烧器进气射流速度场和静压场,从燃烧器稳焰燃烧原理的角度,分析了雾化装置产生积碳的机理,并通过试验给出了满足工程应用的数据,对燃烧器雾化装置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生物质颗粒燃烧器燃烧不充分及燃烧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小型生物质颗粒燃烧器。该燃烧器换热量为0.5 t/h,进料量为20kg/h,并采用三次配风系统,设置7个配风口。本研究对小麦、玉米、水稻3种作物的秸秆制成的生物质颗粒燃料进行了锅炉换热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小型生物质颗粒燃烧器采用的三级配风系统配风均匀分布,满足燃料的充分燃烧;3种颗粒燃料燃烧效率均在95%以上,最终的结渣率均不超过5%,燃烧产物达到环保标准。该设计为生物质颗粒燃烧器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燃气茶叶杀青机的结构及茶叶杀青过程入手,分析燃气茶叶杀青机制造和使用两方面的节能途径.提出生产企业可从排气扇工作时间控制、燃烧器工作时间控制、燃烧器出口与杀青滚筒的间距、杀青机的保温、燃烧器出气口形状改进等方面对燃气茶叶杀青机产品进行优化设计并制造,以有效降低燃气消耗率的建议。指出操作者可从单次杀青量、通气窗开启时间、燃烧火焰控制、杀青温度、杀青过程的操作方式等方面寻求节能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提高YJP-Q系列车用加热器用燃烧器性能,通过台架试验对燃烧器做了外筒至热交换器壁面不同距离、燃气回流罩至导流体不同距离和燃气回流罩缩口不同直径对比试验,还做了导流体上轴向进气孔不同孔径及喇叭筒前端进气槽不同进气面积对比试验,以及燃烧器单内筒、单外筒和双筒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燃烧器外筒至热交换器壁面15~30 mm为宜;各种直径的燃气回流罩均在距导流体100 mm处热功率和热效率最大,但排放中HC较高;回流罩缩口直径以功率论102 mm为最好,89 mm略次,但89 mm综合性能较好;燃烧器使用单内筒或单外筒,因热辐射有短路损失而较双筒燃烧器热效率低7%左右;燃烧器喇叭筒进气槽和导流体轴向进气孔直径过大时,易影响火焰的稳定性,使燃烧噪声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ITAS燃烧器在鑫源公司造纸法再造烟叶项目上的应用情况,包括ITAS燃烧器的工作原理、技术控制特点以及调试流程,并结合实际应用情况探讨了常见的故障及解决方案,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抗结渣生物质固体颗粒燃料燃烧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秸秆类生物质颗粒燃料灰含量高、灰熔点低而导致燃烧过程中易结渣、燃烧器易熄火、燃烧不稳定等问题,采用多级配风原理,设计出高效双层燃烧筒装置,实现三级配风,同时研究了螺旋清灰破渣机构,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器。采用玉米秸秆颗粒燃料和落叶松木质颗粒燃料进行了燃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燃烧器的多级配风结构和破渣清灰机构设计合理,燃烧效率达到91%,能够有效地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灰渣排出,结渣率明显下降,实现了连续稳定燃烧。与瑞典PX-20型燃烧器相比,以玉米秸秆颗粒为燃料时,本燃烧器燃烧效率提高了9%、结渣率降低了25.94%,燃料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0.
脉动气流的喷雾干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脉动燃烧器产生的高频脉动尾气流对NaCl溶液进行了喷雾干燥试验,应用激光粒度分析仪(PDA)和激光速度分析仪(LDA)等测试装置对干燥器内的液滴粒度、速度和温度分布进行了在线测量,并对其干燥过程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高温、高频振荡气流下的喷雾干燥的蒸发速率提高2.5倍。  相似文献   

11.
针对炉灶一体式生物质气化炉燃气压力小、低位热值偏低的特点,设计了与气化反应器配套使用的灶头装置,并对该灶头进行了燃烧热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灶头可保证生物质燃气稳定燃烧,二次风流量为0.0128m3/min时,热效率高达36.58%,火力强度高达2.85kW,且无回火和黄烟现象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器的推广应用十分迅猛,但生物质颗粒燃烧器进料机构的研发不够重视,直接影响燃烧器性能的稳定与否、利用效率的高低及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阐述了生物质颗粒不同进料方式及各自的特点,重点归纳了常见生物质颗粒进料防回火机构的类型和特点,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为颗粒燃烧器进料机构的合理设计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煤粉燃烧器的应用,大大降低了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成本,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是加热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的一次飞跃。对雾化燃烧器炉膛进行改装后,通过实际生产验证,取得了初步成功。文章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论述:燃烧器的燃烧方式;燃烧炉膛;煤粉供应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介绍所研制的车用小型气暖加热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
喷油助燃再生DPF过滤体入口废气温度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DPF喷油助燃再生的工作原理,在考虑过滤体内沉积微粒氧化反应次模型的基础上,以壁流式蜂窝陶瓷过滤体为研究对象,建立柴油机稳态工况下过滤体入口孔道的再生简化模型。考虑到柴油机中小负荷排气富氧条件,通过无量纲化,结合DPF的排气背压模型,得到了喷油助燃再生DPF时过滤体入口端所需的温度条件。试验表明,以该条件获得的理论过滤体入口废气温度所对应的喷油率来调节燃烧器功率可顺利实现DPF的再生过程,为DPF喷油助燃再生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热解焦油燃烧试验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质热解焦油作为热解炭化或气化过程的副产物,难以去除且危害较大。通过对热解焦油的理化性质分析,发现其具有较高的热值,燃烧后可以为热解设备提供热源,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针对热解焦油雾化效果差、直接燃烧不稳定等问题,设计了二次雾化喷嘴,并提出一种生物质热解焦油伴气燃烧的工艺;采用一定量的热解气作为助燃剂,为热解焦油燃烧提供稳定的火焰,设计了热解焦油燃烧试验系统。燃烧试验表明,该燃烧器的焦油燃烧量为20~55kg/h,达到设计要求。当雾化空气压力为0.6MPa、热解焦油压力为0.2~0.4MPa、热解气压力为0.3~0.5kPa时,燃烧器燃烧稳定,火焰明亮。通过烟气分析仪发现燃烧烟气中CO和NOx含量较高,表明在燃烧室中的一次燃烧并未达到理想的燃烧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正 《湖南农机》2016,(3):55-56
针对目前我国在沥青混凝土骨料烘干加热技术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的现状,文章从骨料的特性、燃烧器的选择、干燥滚筒的设计及除尘系统的选择等因素进行分析,为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的节能减排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对干燥滚筒的设计开发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柴油机喷油助燃再生系统微粒捕集器油气匹配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自行设计的微粒捕集器(DPF)喷油助燃再生系统,对燃烧器内以不同油气比混合燃烧后气体与柴油机排气混合形成的高温废气温度进行试验研究,并采用过滤体孔道内的热再生模型,对DPF喷油助燃再生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DPF再生试验数据吻合良好.根据再生过程的仿真结果,以怠速工况下DPF再生时过滤体壁面峰值温度、温度梯度及再生时间等为条件,研究喷油助燃再生方式下燃烧器的油气配比问题,怠速工况下再生时油气比取0.025~0.016时能够实现合理匹配.  相似文献   

19.
4YF-1300型大方捆打捆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玉米秸秆的打捆压缩特性和直燃发电对秸秆燃料规则捆型上料系统的要求,对打捆机的传动系统、物料捡拾和喂入系统、机械式预压缩室、压缩机构以及液压密度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参数计算.采用合理的捡拾喂入参数、二级预压缩原理和双液压油缸及其反馈控制系统保证了机器作业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4YF-1300型大方捆打捆机样机的打捆率达到了97.2%,规则捆包率为94.4%,捆包密度达到了190~210 k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