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就是利用机械将作物秸秆直接粉碎,均匀地抛撒地面,然后深翻覆盖入土的一项技术。1988年新城子区就开始引进试验,至2004年,先后引进各类型秸秆还田机155台,累计作业面积超过1万km^2。实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秸杆机械化直接还田技术,就是在谷物收获后,采用秸秆还田机械将收获果穗后留在田间的作物茎秆就地直接还田的一项农机化实用技术,它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持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近20年来,山西省在玉米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方面已经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技术模式,小麦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技术也已日趋完善。现就2种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介绍如下。1.高秆作物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的3种主要模式及工艺(1)直接粉碎还田模式和工艺。①技术原理。采用秸秆粉碎机直接将收获后…  相似文献   

3.
机械化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应用效果浅析吉林省大安市农机推广站秦国宝用地养地,培肥地力是粮食丰产的基础。采取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来不断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是促进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措施。吉林省大安市自1990年开始推广这项技术,先后从四平联合收割机厂引进推...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运城市坚持不懈地推广小麦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小麦休闲期旋耕覆盖还田技术和玉米秸秆粉碎旋耕覆盖还田技术,全市机械化秸秆还田的实施面积逐年增长,2011年全市小麦秸秆直接还田面积已达27.2万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运城市坚持不懈地推广小麦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小麦休闲期旋耕覆盖还田技术和玉米秸秆粉碎旋耕覆盖还田技术,全市机械化秸秆还田的实施面积逐年增长,2011年全市小麦秸秆直接还田面积已达27.2万hm2、玉米秸秆直接还田面积已达16万hm2,分别占种植面积的80%。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的实用农机化新技术,介绍了秸秆还田的方式、秸秆还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阐述了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的实施技术、技术规范、配套技术,分析了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的效益及效果,提出了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山西省狠抓了机械化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逐步拓宽了机械化直接还田的渠道,由单一的机械化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方式逐步发展到机械化整秸秆耕翻还田、机械化秸秆覆盖还田、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等多种机械化秸秆直接还田方式,示范推广面积累计3100余万亩,累计推广还田机具5000余台。但是.就全省总体而言,秸秆利用率还很低,各地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焚烧秸秆的现象,严重地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影响了交通。为此,省政府办公厅向全省各地市县发出了《关于切实加强机械化秸秆直接还田的通知》,提出以下六项措施:  相似文献   

8.
详细介绍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秸秆粉碎还田、秸秆整株还田、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的作业方法、实施步骤及注意事项,论述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应用效果及作用,建议扩大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主要是通过农用机械将玉米整株秸秆或者粉碎后的秸秆,进行地表覆盖或者埋入土中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中最简单、便捷和高效的利用方式,是东北地区重点推广的技术。秸秆直接还田,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培肥土壤地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同时还能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东北地区主要的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模式有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翻埋还田和秸秆碎混还田。系统阐述了三种还田技术模式及配套机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机械化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技术,就是用秸秆粉碎机将摘穗后的玉米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撤在地表,随即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一项农机化适用技术。新乡市从1989年开始试验实施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技术,1993年初具规模。1993年~1996年连续三年对机械秸秆粉碎还田地块观察测试,秸秆还田使  相似文献   

11.
一、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还田技术就是利用机械、人工将农作物的秸秆粉碎加工,直接或间接的转化为肥料,实现农作物秸秆的科学利用。秸秆还田一般指小麦和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就是将已经摘穗的玉米秸秆(含水量65%~75%)在田间用机械直接粉碎并均匀撒于地面,然后机械耙切耕翻。秸秆还田减少了焚烧秸秆的现象,避免了环境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了地力,经研究部门多点测定:连续还田2年~3年,一般能增加土壤有机质0.06%~0.1%,速效磷含量提高33%~45%,速效钾含量提高25%~30%,含氮量增  相似文献   

12.
秸秆还田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广泛地应用,如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行应用秸秆还田技术.所谓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就是用秸秆粉碎机将摘穗后的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并均匀地抛散在地表,随即耕翻入土,进行残茬处理,使之腐烂分解;或者通过深耕,直接将农作物秸秆深翻还田,以实现大面积培肥地力目的的一项农机化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13.
针对绥中县蔬菜保护地因连年生产,大量施用化肥而造成的土壤肥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以及当地玉米秸秆利用率低的情况,引进了保护地秸秆还田技术.介绍秸秆还田技术的操作要点和主要作用,分析该技术推广应用后取得的显著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辛集市是一个推广玉米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技术较早的市,加之近年来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其它产业,玉米秸秆基本得到了有效地综合利用.但是,在"三夏"期间,小麦秸秆的焚烧现象还时有发生.为此,辛集市农机局千方百计为农民出主意,想措施,积极引进和推广一些新的农机具,来进行小麦秸秆的处理和利用.  相似文献   

15.
秸秆粉碎还田机甩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是一种有效、直接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而甩刀是秸秆粉碎还田机中最重要和关键的零件,直接影响秸秆粉碎质量和整机性能.通过对秸秆粉碎还田甩刀的形状、速度、数量、排列、耐磨性及刀辊平衡等方面进行全面综述与分析,指出其存在主要问题,为设计与改进秸秆粉碎还田机提供了指导方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东北一熟区、水旱轮作稻区、双季稻区三大稻区的水稻秸秆直接还田配套机具的研究进展,从水稻收获、耕整地两个作业环节指出各区域实施秸秆还田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及待解决问题。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稻秸秆直接还田配套机具已经基本满足农艺要求;东北一熟区的秸秆直接还田仍存在很多问题,由于秸秆韧性强、秸秆量大,造成秸秆粉碎抛撒不均匀问题,导致后期整地困难及春季泡田搅浆后秸秆漂浮严重问题,仍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南方双季稻及西南稻区由于地势限制导致的机收水平低问题,也同样限制了水稻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水稻秸秆直接还田技术配套机具发展建议,以期为下一步研究解决稻田秸秆还田关键机具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主要是指机械化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技术.它是以机械的方式将田间的农作物秸秆直接粉碎并抛撒于地表,随即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它对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土地肥力,减少资源浪费,促进粮食增产增收,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秸秆直接切碎还田技术是目前有效利用秸秆,解决烧秸秆问题的重要途径。1998年,我们积极研究秸秆还田技术工艺,并与行政措施、资金扶持相结合,取得了较好成效,全市推广玉米秸秆直接切碎还田2.5万hm2,占种植面积的80%。但在推广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  相似文献   

19.
小麦联合收获秸秆切碎直接还田是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能有效解决小麦秸秆就地焚烧现象,并能增加土壤肥力,促进粮食增产,是解决农村“三大堆”问题,实现村容整洁的有效措施。在去年引进示范的基础上,今年安装小麦秸秆切碎器200余台,实现小麦秸秆切碎直接还田作业面积近2000公顷,遍及全市4个区县20个乡镇80个村,达到了预期的推广目标。  相似文献   

20.
整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试验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试验与应用研究山西省农机推广站张培增整秸秆直接还田是近几年山西省原平、忻州等市县,在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机械化秸秆直接还田新技术。其技术要点是将摘德后直立于田间的秸秆,直接用高犁柱深耕犁翻埋到土壤中。主要工艺为:人工摘穗一高犁柱犁深耕翻埋秸秆一冬浇或镇压一旋耕或缺口耙整地一播种。忻州地区农机局在农业部农机化司支持下,组织原平、忻州两市于1991和1992两年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1993年进行了0.33万公顷的推广试验,1994年已达0.4万公顷。此外还有屯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