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红莲优6号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遗传所杂交水稻研究所用粤泰A作母本,YD-06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品质优穗大粒多、丰产性好等显著特点。2002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红莲优6号在新余市作中稻连续2年对比试验中,全生育期132天,比对照汕  相似文献   

2.
红莲优6号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朱英国院士课题组用粤泰A与扬稻6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籼三系杂交水稻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25).该组合属基本营养型,分蘖力强,穗大粒多,高产稳产,抗性较强,米质优.  相似文献   

3.
《湖北农业科学》2008,47(3):273
品种来源: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粤泰A作母本,粤泰B辐射变异后代中的早熟株作父本育成的红莲型水稻三系不育系,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6014。  相似文献   

4.
“佳辐占”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稻育种课题组用优良品种“佳禾早占”与“佳辐418”杂交选育而成的感温型籼稻品种,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永安市小陶镇农技站开始引入试种,至今已连续种植8年,累计推广种植面积在37.5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科技》2007,(2):30-30
珞优8号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不育系“珞红3A”与恢复系“8108”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稻品种。区试代号:红莲优8号。已于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湖北农业科学》2008,47(1):11-11
品种来源:珞优8号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不育系珞红3A与恢复系8108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稻新品种,区试代号红莲优8号,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弓为鄂审稻2006005。  相似文献   

7.
红莲优6号是武汉大学朱英国教授用红莲型不育系粤泰A与扬稻6号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籼稻新品种.200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在湖北省潜江市示范种植1000亩,平均亩产668kg,全生育期142天,比汕优63长5~7天.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朱英国教授1939年生于湖北罗田,196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学系。他长期从事植物遗传学、植物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研究,他坚持育种材料源头创新,培育出新型不育系和选育杂交水稻新品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信息》2006,(10):33-34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25品种名称:红莲优6号(区试代号:红莲2号)选育单位:武汉大学品种来源:粤泰A×扬稻6号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  相似文献   

10.
丰两优4号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组合,是安徽省合肥市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广占63S为母本,以丰恢4号为父本选育的杂交籼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丰两优4号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组合,是安徽省合肥市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广占63S为母本,以丰恢4号为父本选育的杂交籼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被农  相似文献   

12.
红泰优996系用红莲型不育系珞红3A与恢复系RT996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籼稻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较好、抗逆性较强等特点.2005年11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粤优9号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不育系“粤泰A”与恢复系“珞恢9号”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稻品种。已于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水稻主要雄性不育类型花粉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三系育种是重要的途径,而三系选育的关键,在于有一个稳定的水稻雄性不育系。李泽炳认为,按照细胞质来源和恢、保关系进行分类,我国水稻雄性不育系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类型,即野败型、红莲型和滇一型。为了配合杂交水稻的生产实践,近年来,我们系统地进行了有关水稻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的保持系花粉发育的细胞学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红莲优6号是武汉大学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几年来在桂林市种植表现出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性较强等优点,其作一季中稻种植更能发挥其高产优势。  相似文献   

16.
红莲优6号系武汉大学用粤泰A与扬稻6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籼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我站引进进行品种试验。生产试验表明,该组合表现生长势强,穗粒结构协调,生育期适中,抗倒伏,抗逆性较理想,高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易感稻曲病,米质优,高产潜力巨大。尤其适宜栽培于我市茭白地和水仙花地。  相似文献   

17.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4):499-499
品种来源: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不育系粤泰A与恢复系珞恢9号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稻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6003。  相似文献   

18.
珞优8号水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品种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选育的超级杂交中稻新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鄂审稻2006005),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07023),适宜在长江中下游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三系法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水稻不同亚种间的杂种优势,以现有主要不育系,包括灿型野败(WA)型育系、红莲(HL)型不育系和粳型BT型不育系,分别与不同类型的灿型或粳型保持系或恢复系杂交,根据F1的育性分析籼、粳不同品种对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恢保特性。结果表明:(1)在同一核背景下,不同质不育系的可恢复性为BT型不育系>HL型不育系>WA型不痛系;(2)WA型粳型不育系的育性可恢复性明显低于相应的灿型不育系,即使这类不育系携有广亲和基因,多数野败型籼稻恢复系仍很难恢复其育性;(3)鉴于大多数籼稻品种对BT型不育系均具一定的恢复力,因而选育广亲和BT型籼型不育系很难有效进行,且常见的广亲和和品种对BT型粳型不育系一般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能力,因此选育广亲和的BT型雄性不育系在实际上存在较大困难;(4)基于上述原因,为有效利用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以广亲和品种与现有恢复系杂交,在选育高配合力广亲和恢复系的基础上再与不育系杂交,较易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杂油57系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利用雄性不育三系法选育的低芥酸三系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其组合为甘蓝型双低(低芥酸、低硫甙)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陕3A×单低(低芥酸)雄性不育恢复系垦C7.1993年育成,2000年1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