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果树学报》2011,(4):717-720
由葡萄斑点病毒(Grapevine fleck virus,GFkV)引起的葡萄斑点病是世界上普遍发生的葡萄病毒病害。采用RT-PCR从表现明显斑点症状的葡萄样品维多利亚、无核白鸡心和胜宝叶片中检测到预期大小为179 bp的片段。对这些扩增片段进行克隆、序列测定及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来源于这3个样品的GFkV序列间相似...  相似文献   

2.
葡萄斑点病(Grapevine fleck virus disease GFkV)是世界各主要葡萄栽培区一种普遍而又严重的病毒病。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斑点病是葡萄扇叶病的一种,Vuittenez等(1966)首先发现了该病的病原,就该病毒的为害状、寄主范围、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命名Grnpevine marbrure virus。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斑点病是葡萄扇叶病的一种,Vuittenez等(1966年)首先发现了该病的病原,就该病毒的为害状、寄主范围、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命名Grapevine marbrure virus[1].1991年Boscia等鉴定了葡萄斑点病的病原为葡萄斑点病毒(Grapevine fleck virus,GFkV)[2].该病毒分布广泛,遍及世界各地,其为害主要是使叶片皱缩、卷曲,甚至可以诱发葡萄产生不同程度的矮化,果实糖度下降3°~5°,风味极差,新梢及果穗发育不良,扦插苗生根发芽困难[3].本研究采用圆点印迹法对GFkV检测,旨在探讨一种经济、简便、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葡萄斑点病毒的血清学检测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永清  洪霓  王国平 《果树学报》2005,22(3):289-291
应用A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法(ProteinASandwichEnzymeLinkImmunoSorbantAssay,PAS-ELISA)、三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TripleAntibodySandwich,TAS-ELISA)、酶联板直接捕获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法(PlateTrappedAntigen-Indirect-ELISA,PTA-I-ELISA)、直接组织印迹法(DirectTissueBlotImmunoassay,DTBIA)和圆点免疫印迹分析法(Dot-ImmunoBindingAssay,DIBA)等5种方法检测葡萄斑点病毒(GrapevineFleckVirus,GFkV)感染的葡萄枝条、叶柄和叶片。结果表明:TAS-ELISA法灵敏度最高,其粗汁液的最大稀释度为1:5120,DTBIA和DIBA法均为1:1280,PAS-ELISA法为1:640,PTA-I-ELISA法检测的灵敏度最低,为1:320。针对不同季节和葡萄不同的取样部位进行的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以秋末冬初和葡萄中下部枝条为GFkV最佳的检测时机和器官。另外,用健康汁液吸附抗血清,可以明显降低DTBIA和DIBA的非特异性反应,便于得到直观、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我国6个香味葡萄品种感染病毒的状况,2018—2019年采用RT-PCR方法,对来源于13个省(市、自治区)的212个样品进行了14种葡萄病毒的检测。结果显示:‘阳光玫瑰’‘玫瑰香’‘巨峰’‘夏黑’‘水晶葡萄’‘着色香’的带毒株率分别为93.22%、67.74%、82.98%、63.33%、27.27%、43.48%;以上各品种检出的病毒种类数分别为13、10、10、8、3、3种,其中分布较广的为沙地葡萄茎痘相关病毒(GRSPaV)、葡萄斑点病毒(GFkV)和葡萄卷叶相关病毒3(GLRaV-3)。  相似文献   

6.
葡萄试管苗热处理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快培育葡萄优良品种无病毒苗木,提高脱毒效率,开展了葡萄试管苗热处理脱毒技术研究。将携带葡萄扇叶病毒(GFLV)、葡萄斑点病毒(GFkV)、沙地葡萄茎痘相关病毒(GRSPaV)、葡萄卷叶相关病毒-1(GLRaV-1)和葡萄卷叶相关病毒-2(GLRaV-2)的8个葡萄品种试管苗进行恒温热处理,对分离成活的62个茎尖进行RT-PCR和ELISA检测。结果显示,62个茎尖中,29个茎尖脱除了上述5种病毒,葡萄卷叶相关病毒-1、葡萄斑点病毒、葡萄扇叶病毒、葡萄卷叶相关病毒-2和沙地葡萄茎痘病毒的脱毒率分别为81.8%、80.0%、78.1%、75.0%和61.5%。采用试管苗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方法可获得良好的脱毒效果,适用于葡萄无病毒原种母本树的培育。  相似文献   

7.
葡萄病毒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综述了近5年来国际葡萄病毒病最新确立的病毒属、鉴定的新种及几种重要葡萄病毒形态、基因组、病原、病毒检测技术及防治策略。葡萄病毒已由1999年的17个属,47种增加到2003年的20个属,55种。其中葡萄病毒属(Vitivirus),凹陷病毒属(Foveavirus)、葡萄斑点病毒属(Maculavirus)和葡萄卷叶病毒属(Ampelovirus)为新确定的4个属。已完成葡萄扇叶病毒(GFLV)和葡萄斑点病毒(GFkV)的全序列测序(2001年)。新发现葡萄卷叶相关病毒-9号(GLRaV-9)(2002年)。新增加GLRaV-8和葡萄D病毒(GVD)的单克隆抗体和沙地葡萄茎痘相关病毒(GRSPaV)的多克隆抗体。RT-PCR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GRLaV-1、GRLaV-2、GRLaV-3、GRLaV-4、GRLaV-5、GRLaV-6、GRLaV-7、GVB、GVA、GVD、GRSPaV、葡萄拟卷叶病毒(GFkV-likeviruses)、GFLV和南芥菜花叶病毒(ArMV)等病毒及葡萄病毒属(Vitivirus)和凹陷病毒属(Foveavirus)病毒的检测。GFLV、ArMV、GVA及GVB和GVA、GFLV、GLRaV-2、GLRaV-3外壳蛋白(CP)基因已分别导入到欧洲葡萄(Vitisvinifera)和沙地葡萄(Vitisrupestrsis)及其他砧木中,目前仍在检测阶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培育‘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脱毒苗木,初步建立‘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脱毒快繁技术体系。【方法】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以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和IBA为变量,接种后‘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苗的生长状况为因变量;通过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技术,在32℃预热处理7 d,再逐渐升温至37℃热处理30 d后,剥取茎尖进行培养,待获得完整植株时,利用RT-PCR检测方法对‘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苗进行病毒检测。【结果】‘阳光玫瑰’葡萄嫩茎段外植体经75%乙醇30 s+0.1%氯化汞8 min处理,外植体的污染率和褐化率最低;经消毒灭菌的外植体接种到添加含有6-BA和NAA的MS培养基上诱导萌发,在1.5 mg·L~(-1)6-BA和0.2 mg·L~(-1)NAA的培养基上萌芽率最高;将启动培养获得的无菌新芽,接种到含有6-BA和NAA的MS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在1.0 mg·L~(-1)6-BA+0.1 mg·L~(-1)NAA的培养基中单芽增殖效果最明显;把继代培养中生长健壮的单芽切下,转入添加IBA和NAA的1/2 MS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在添加0.4 mg·L~(-1)IBA和0.2 mg·L~(-1)NAA的1/2 MS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佳;采用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进行‘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苗的脱毒处理,热处理植株的成活率为78%,茎尖成活率为60%,经检测,再生植株不带葡萄卷叶病毒1(GLRaV-1)、葡萄卷叶病毒3(GLRaV-3)、葡萄病毒A(GVA)、葡萄斑点病毒(GFkV)、葡萄扇叶病毒(GFLV)。【结论】初步建立了‘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脱毒快繁技术体系,为‘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脱毒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凝听     
韦金笙 《花木盆景》2008,(12):56-56
坐禅方丈突然回眸凝听, 在听风声,在听雨声,还是在听诵经声? 耳熟之声不会惊动虔心, 在听哭声,在听笑声,还是在听祈祷声?  相似文献   

10.
《果农之友》2009,(9):37-37
近日,记者在山东莱阳了解到,该市将在下半年举办首届莱阳梨文化节。 莱阳梨,又叫茌梨,是莱阳独有的品牌,长期来一直名声在外,但是,这一产品在外地市场很难见到。记者在当地了解到,莱阳的梨园面积共3333.3公顷,  相似文献   

11.
香蕉3种病毒的多重PCR检测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和香蕉线条病毒(Banana streak virus,BSV)的基因序列,找出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出特异引物,在建立各种病毒单项PCR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建立了能同时检测3种病毒的多重PCR检测体系。该体系可同时扩增BBTV的615 bp、CMV的480 bp和BSV的945 bp的特异片段。这些片段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多重PCR扩增的不同病毒片段是特异和专化的,其核苷酸序列与相应的病毒基因片段的相似性都达91%以上。该体系的灵敏度测定结果表明,从相当于或大于10-2 mg感病植物组织中均能检测到这3种病毒。  相似文献   

12.
项周  程桥  谢宗周  王国平  洪霓 《园艺学报》2017,44(1):113-119
柑橘叶斑驳病毒(Citrus leaf blotch virus,CLBV)和柑橘碎叶病毒(Citrus tatter leaf virus,CTLV)均可侵染柑橘的不同种。为明确CLBV及CTLV在中国柑橘上的发生状况和分子特性,采用RT-PCR技术对来源于中国7个省的342份和346份柑橘样品进行检测,检出率分别为9.6%和11.0%。对14个CLBV分离物和15个CTLV分离物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部分序列分析显示,CLBV分离物间cp核苷酸和编码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2.1%~100%和88.1%~100%,CTLV分离物的cp核苷酸和编码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9.5%~100%和92.5%~100%。测定的14个CLBV分离物在系统进化树中聚为2个组;而CTLV分离物分组不明显,该病毒的系统进化与寄主来源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用热处理、微尖嫁接、微尖培养、长期继代组培四种方法,对20多个苹果品种及10余个砧木进行了四种常见病毒病(CLSV、SGV、SPV和ApMV)的脱毒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微尖培养法效果最好,一次取尖脱毒率分别为95.16%、97.56%、97.56%和100%;两次取尖均达100%。  相似文献   

14.
系统调查了中国陕西省猕猴桃主产区周至、眉县、杨凌和汉中‘徐香’、‘海沃德’、‘华优’和‘秦美’猕猴桃上猕猴桃病毒A(AcVA)和猕猴桃病毒B(AcVB)的带毒率和分布情况。结果表明,AcVA和AcVB在4个产区均有广泛地分布和较高的带毒率。其中,AcVA和AcVB分别在杨凌(36.7%)和眉县(36.9%)有最高的带毒率。按照品种划分,AcVA(32.3%)和AcVB(32.9%)均在‘徐香’品种上有最高的带毒率。通过高通量测序与分析获得了AcVA和AcVB的基因组序列,其分别由7 654和7 454个核苷酸组成,与之前报道的TP7-93A和TP7-93B分离物对应的同源率分别为82.7%和78.5%。AcVA和AcVB外壳蛋白基因系统发育树显示,2种病毒分成2个组,存在较大的分子变异。  相似文献   

15.
葡萄病毒病是影响葡萄质量和产量的重要限制性因素之一。开展脱毒苗的生产,采用高灵敏的病毒检测手段进行监控,是防治葡萄病毒病的有效途径。现对目前生产上主要发生的葡萄病毒病、脱毒培养技术和病毒检测技术进行简要综述,并对当前的研究进展做以展望。  相似文献   

16.
百合三种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根据基因库中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百合斑驳病毒(Lily mottle virus,LMoV)、百合无症病毒(Lily symptomless virus, LSV)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引物,通过对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同时检测CMV、LMoV和LSV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从带有CMV、LMoV和LSV的样品中同时扩增出3条大小与试验设计相符的657 bp (CMV) 、428 bp(LMoV)、171 bp (LSV)的特异性多重RT-PCR扩增带。扩增产物测序表明,CMV、LMoV和LSV 3种病毒与GenBank中登录的亚洲和荷兰多数分离物核苷酸同源性在90%以上,地域差异不明显,外壳蛋白序列高度保守。  相似文献   

17.
应用多重RT2PCR检测百合无症病毒和百合斑驳病毒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根据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 设计了2对检测百合无症病毒(LSV) 、百合斑驳病毒(LMoV)的引物, 对扩增条件进行优化, 建立了同时检测LSV和LMoV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此方法可特异地从带有LSV和LMoV的样品中扩增出2条带LSV (876 bp) 、LMoV (662 bp)。灵敏性测定结果表明, 该双重PCR可从稀释104 组织中检测出病毒, 具有与单一PCR相同的灵敏性。扩增产物测序表明, LSV扩增产物与其它分离物核苷酸同源性为87.8%~99.3%, LMoV扩增产物与其它分离物的同源性为90.1%~99.5%。  相似文献   

18.
在枸头橙上接种柑桔花叶病毒(CiMV),以后抽发的春梢幼嫩期表现黄化症状,随着春梢叶片的伸展产生花叶症状。而在枸头橙上接种类似病毒温州蜜柑萎缩病毒(SDV),以后抽发的春梢表现正常。故认为枸头橙是CiMV的一种新的鉴别寄主,可以区分开CiMV和SDV。  相似文献   

19.
丁兰  郭艳  董刚  杨玲  张丽  刘国安 《北方园艺》2012,(2):137-140
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对国内不同蝴蝶兰种植场的17个蝴蝶兰分生苗品系种苗(22个样本)携带的2种主要病毒(CymMV和ORSV)的情况进行了检测调查,并采用茎尖培养和原球茎诱导的方式对携带病毒的4个蝴蝶兰品系进行了脱毒研究。结果表明:22个样本中有20个样本复合感染2种病毒,仅有1个样本显示了阴性结果。采用茎尖培养的‘R-2-2’和‘Y-4-2’品系,其脱毒率分别为22.7%(CymMV)和19.1%(ORSV),30.3%(CymMV)和8.0%(ORSV);采用原球茎脱毒的‘R-1-2’和‘R-11-1’品系,其脱毒率分别为25.4%(CymMV)和1.4%(ORSV),25.2%(CymMV)和24.2%(ORSV)。茎尖培养和原球茎诱导方式均不能一次性彻底脱毒。  相似文献   

20.
以非抗番茄品种"红粉一号"为试材,研究潍坊奥丰作物病毒防治有限公司研制的新型纯中药生物制剂TY病毒Ⅱ号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TY病毒病)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第1疗程用药7d后,新型纯中药生物制剂700、500、300倍防效分别为59.58%、64.75%、68.86%;第2疗程用药7d后,防效分别为68.63%、76.37%、82.88%,其中均以300倍药液防效最好,与病毒A对照和清水对照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对番茄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