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论林业生物灾害的预防成本和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经济学理论对林业生物灾害的成本和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生物灾害管理由抗灾、防灾、减灾3个过程组成,以检疫执法和监测预报为主的预防工作应该是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主体工作,预防成本是生物灾害防控成本的主要部分,增加预防成本的投入将显著提高林业生物灾害防控的绩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湖南省林业生物灾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控现状,对未来全省林业生物灾害的发生形势进行了预测。从监测预警能力、防控防治能力、应急反应能力、检疫御灾能力等7个方面对湖南省林业生物灾害防控能力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防控体系建设不足之处,提出了林业生物灾害防控要从源头谋划,多部门协调、多地区联动,管理、科研、生产多领域有机结合,共同攻关等战略,为科学防控生物灾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林业生物灾害损害责任追究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林业生物灾害防控是林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保护生态建设和造林绿化成果不可或缺。作者分析在林业生物灾害防控领域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林业生物灾害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湖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科学发展观出发提出了防控林业生物灾害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2009—2013年湖南省怀化市微红梢斑螟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为实例,对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实际工作中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的难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系统总结了林业生物灾害承包防治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开展林业生物灾害承包防治的必要性及在应用方面的优势、适用条件和类型,并在归纳和总结当前林业生物灾害承包防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和发展林业生物灾害承包防治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国家林业新时期的森林生物灾害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分析了国家林业新时期的重要特征,认为国家林业新时期是以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启动为标志,以五大历史性转变为特征的新的发展阶段。阐明了国家林业新时期我国森林生物灾害的特征,包括:以国土生态环境整体恶化为诱导因素的森林生物灾害频繁发生;在西部为主的生态脆弱区,森林的寄主主导性生物灾害发生普遍;已入侵我国的森林有害生物逐步形成稳定生态格局的同时,伴随着国际、国内物流通径的增多和物流通量的增大,境外有害生物入侵的风险不断增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天然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灾害流行;森林的历史性生物灾害间歇发生的同时,次要性的生物灾害逐步演化成主要威胁;伴随都市化的高速进程,城市森林的生物灾害发生普遍且机理更加复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林业新时期六大工程的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目标需求和实现对策。进一步提出了森林生物灾害管理的三大技术体系建设及其研究任务。具体内容为:森林生物灾害的信息管理,森林生物灾害的基因管理,森林生物灾害的生态管理。  相似文献   

8.
论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全面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地经营出现的新情况和林业生物灾害管理面临的新问题的基础上,从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转变基层林业管理部门和森防机构的工作职能,建立和完善多种组织形式的社会化防治服务体系,不断创新以林权抵押贷款为主的防治投入机制,积极探索以政策性保险为主的森林保险制度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9.
1月上旬,国家林草局生物灾害防控中心发布2021年度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工作情况通报.我省浏阳市等4个单位获评年度先进国家级中心测报点,邓学良等5人获评年度优秀测报员.  相似文献   

10.
森林病虫鼠害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业生产的重要自然灾害 ,是制约培育高效人工林以及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之一。本文回顾总结林业生物灾害综合防治技术在已往林业生产中的减灾作用 ,针对林区森林病虫鼠害发生危害此起彼伏、关键防治技术落后、预警及预测预报能力差、应用基础研究薄弱以及科研与实际应用脱节严重等现象 ,分析了林区生物灾害研究面临的新挑战 ,从加强人员管理及资金投入力度、开展重大森林病虫鼠害中长期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重视高新技术应用研究等角度 ,指出了可持续控制生物灾害的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内蒙古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也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目前,内蒙古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已初步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应急反应和防治法规体系,基本实现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信息化,为保护自治区林业建设成果、保障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林业生物灾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是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大敌[1],防治任务艰巨。总结了尤溪县近年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分析了当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森林病虫鼠害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业生产的重要自然灾害,是制约培育高效人工林以及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之一。本文回顾总结林业生物灾害综合防治技术在已往林业生产中的减灾作用,针对林区森林病虫鼠害发生危害此起彼伏、关键防治技术落后、预警及预测预报能力差、应用基础研究薄弱以及科研与实际应用脱节严重等现象,分析了林区生物灾害研究面临的新挑战,从加强人员管理及资金投入力度、开展重大森林病虫鼠害中长期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重视高新技术应用研究等角度,指出了可持续控制生物灾害的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2011—2015年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数据为依据,分析了近年来中国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林业生物灾害偏重发生,呈现出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发生面积广、外来物种入侵和扩散严峻、毁林严重、复发次数多的阶段性特征。对林业有害生物的未来发生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城市林业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都市环境的非自然化及其环境胁迫的日趋严重,导致城市林木灾害的成因复杂,严重威胁城市景观和人居环境的安全.同时,城市作为物流的主要集散地,有害生物入侵的风险非常高.本文从城市林业的特点、功能出发,依据生态学原理阐述了生物灾害在城市环境植物中的发生特点、原因及其影响.从城市森林生物灾害的防治现状出发,指出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预防、监测、治理的对策,并对城市森林健康的管理及研究方向作了展望,以促进城市林业的健康发展,从而使城市生态系统稳定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林业有害生物进入高发期,生物灾害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呈明显上升趋势,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监测预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其中,明确要求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创新林业治理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稳步扩大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要不断提升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新的贡献.汪洋副总理批示要求,要高度重视生物灾害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这些重要批示,指示和文件精神,为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尤其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提供了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18.
遭受林业生物灾害的林木,如同火烧一般,难见一片绿色。因此,人们称之"无火之灾",它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与世界各国一样,我国在防治林业生物灾害的方面卓有成效,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中国森林生物灾害日趋严重,病虫害呈高发趋势,最危险的高峰时期还未到来。防治林业生物灾害,迫在眉睫,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9.
遭受林业生物灾害的林木,如同火烧一般,难见一片绿色。因此,人们称之“无火之灾”,它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与世界各国一样,我国在防治林业生物灾害的方面卓有成效,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中国森林生物灾害日趋严重,病虫害呈高发趋势,最危险的高峰时期还未到来。 防治林业生物灾害,迫在眉睫,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防治总站开发的用于收集、处理、分析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防治数据的业务管理系统。其针对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和业务需求,从信息化管理的角度出发,有效整合了全国森防系统各级单位分散的系统资源,形成一个全行业协调互动、相互补充、资源共享、上下一体的信息网络管理平台。该系统推动了森防管理和社会服务信息化,促进了森防监测预报方式和灾害治理方式的转变,实现了森防工作的科学发展。综合运用功能组件化管理、基于CA统一身份认证和数据加密的安全保障等技术,增强了决策支持和应急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林业生物灾害信息化应用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