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配套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要发展农业机械化必须首先完善我国的土地立法,使土地达到规模经营;并通过立法确定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扶持政策,对现行的户籍制度、劳动工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以保证因实行农业机械化而使节约的劳动力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待遇,同时还需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管理和农机推广法律制度,以此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不断适应农业生产需要,是农业机械发展永恒的定理。当前,以土地为载体的农业招商正在全国蓬勃兴起,其目的在于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与国际接轨的庄园农业。敏锐地抓住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不失时机地推进庄园农业机械化,必将大大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一、庄园农业符合农业发展潮流。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必然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仅靠农业与农民自身力量,已经难以推动其向纵深发展,必须借助城市的力量,通过农业招商实现第二次飞跃。第一、发展庄园农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逐步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人类生存发展永恒的主题。实践证明,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农业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基础地位。要大力发展达州市农业生产力,关键在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从传统手工劳动工具逐步转化为以机械动力为主的劳动工具,实现机械化、智能化和农艺技术的有机结合。广大农民要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副产品商品率,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推进全市农业产业化、城镇建设,必须发展农业机械化。近年来,我市农机部门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为主体,优化农机体系,加快了农机服务市场化…  相似文献   

4.
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不可逾越的阶段,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这是因为农业机械是先进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重要载体,农业机械化水平直接影响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农民劳动条件和强度的改变、农业标准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形式,也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不断适应农业生产需要,是农业机械发展的永恒定理。当前,以土地为载体的农业招商正在全国蓬勃兴起,其目的在于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与国际接轨的庄园农业。敏锐地抓住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不失时机地推进庄园农业机械化,必将大大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一、庄园农业符合世界农业发展潮流农业进入发展新阶段后,必然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仅靠农民自身力量,已经难以推动其向纵深发展,必须借助外部力量,通过农业招商实现第二次飞跃。第一,发展庄园农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逐步的建立,分户经营的兼…  相似文献   

6.
林飞 《福建农机》1999,(3):23-23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进一步完善了土地承包合同,农民吃下了“定心丸”,解除了思想顾虑,加大了农业生产的投入,为农机化的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机遇。如何把农业机械化作为根本手段和有效途径,来加快传统农业的改造步伐呢?我认为:农机化必须与跨世纪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一是必须与家庭承包经营相适应。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统分结合这一双层经营体制,从总体说,这是对农业机械发展的新的推动力,但是土地分散经营,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种经营方式并用的经济体制,使得各地农业产业结构千差万…  相似文献   

7.
开封市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问题,浅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然将大量土地集中在农业生产能手中。要达到规模化经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必须加大对农业机械的投入力度,全面提高农机化水平。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保证。农业机械化不仅能够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且能保证农村生产的稳定,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土地产出率。保证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发展农业产业化达到富国裕民目标,同样也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因此,我们要从根本上把发展农业机械化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不要一提到农业,就认为是农业技术部门和水利部门的事情,而把农机排除在外。很难设想,也不可能存在没有农业机械…  相似文献   

9.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与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规模化种植的重要手段。分析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机械化发展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指出目前二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充分发挥土地流转与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发展农业机械化 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目前江西省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土地经营权流转,有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又将有力地促进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从而形成土地规模经营到发展农业机械化、到增加农民收入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农业产业化是当前农村发展的方向。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发展农业机械化。本文针对这一论题,分三部分加以论述:(1)农业产业化与农业机械化的关系;(2)农业机械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条件;(3)农业产业化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2.
实施土地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机械高效、低耗作业的重要保证,是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有效措施,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龙州县上龙乡农民实施耕地“小块并大块”,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农业机械化大显威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论农业机械化与土地规模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家庭联产承包体制下,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阐述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农民摆脱繁重劳动意愿强烈以及一系列惠农惠机政策实施等对土地流转和农机应用的影响,探讨农业机械化与土地规模化的关系,分析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土地经营规模化带动农业机械化、以农业机械化促进土地规模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3/4,农民的富裕程度将直接关系到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如何促进农民增收,怎样才能使农民富裕起来,笔者以为通过必须进行土地整理才能确保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并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5.
要发展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事业,必须要有一大批创新型农业机械化人才,用新的思想观点分析农业机械化问题和用新的工作方法从事农业机械化工作的人是创新型农业机械化人才。创新型农业机械化人才有四个主要特点,创新型农业机械化人才的结构层次分为四个领域十六种类型,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型农业机械化人才是全国农机教育系统所面临的严肃课题和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标志。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退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农民私人为投资主体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快速推动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研究表明,土地经营规模、农民收入、农业机械价格水平、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变化等因素对农业机械化产生重要影响,农业机械化代表着先进的农业生产力,是农业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17.
吴刚 《福建农机》2005,(4):22-22,2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民,难点在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必须首先发展农业机械化,这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几年来,古田县水口镇确立了“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坚持以富裕农民、富强农业,富庶农村”为目标,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农业机械化作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已成为改造传统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农业机械化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发挥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农业现代化必须要走农业机械化的道路。但是现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规模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1.土地经营规模小,不利于机械化发展。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基本上按人口平均分配,把整块土地分割,分户经营,田埂、沟堰占了不少耕地。由于耕地面积狭小,农民还在沿用传统手工劳动工具,劳动生产强度大,物  相似文献   

19.
土地规模经营与农业机械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规模经营是今后我国农村土地经营的主要模式,给农业机械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时机,这就要求大力发展农业机械,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途径推动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业机械化是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措施,是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条件,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发展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