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作者围绕人工鱼礁能改造渔场的科学依据,生产性鱼礁的集鱼效果,保护性鱼礁重大的作用,海珍品增殖礁的巨大潜力,以及游钓鱼礁的良好开端等专题进行论述和探讨,并分析了人工鱼礁的经济效益。最后,作者提出整治近海的主要措施,以人工鱼礁为基础工程,在配合人工藻场和人工放流,使渔场环境,不断改善,鱼类资源,永保昌盛。并为实现农牧化“耕海牧鱼”、“海洋牧场”开发的战略方针,开辟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人工鱼礁”就是将天然或人造的物体投放海中,改变海洋环境,供给动植物良好的栖息环境,达到培育资源,增加渔产的目的。由于“人工鱼礁”不但能诱集培育鱼类,它同时可以诱集许多不同的虾、蟹、贝类等,因此所谓“人工鱼礁”一词的“鱼”字,目前实已广泛地将生物对象扩大到藻,虾和贝等水产生物上。  相似文献   

3.
“人工鱼礁”就是将天然或人造的物体投放海中,改变海洋环境,供给动植物良好的栖所环境,达到培育资源,增加渔产的目的。由于“人工鱼礁”不但能诱集培育鱼类,它同时可以诱集许多不同的虾、蟹、贝类如龙虾、螃蟹和九孔鲍等。因此所谓“人工鱼礁”一词的“鱼”字,目前实已广泛地将生物对象扩大到藻、虾和贝等水产生物上。  相似文献   

4.
人工鱼礁建设的三大效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我国大陆沿海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渔业资源日渐枯竭。为修复被破坏的海洋生态环境和恢复渔业资源,有关部门正在规划大力建设人工鱼礁。我国大陆沿海、台湾省沿海和香港特区水域都曾进行过人工鱼礁试验,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大量国内外科研试验研究报告和投礁效果分析表明,人工鱼礁建设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生态效益分析 海洋渔场本身是一个由许多生物种类组成的海洋生态系,从原始的单细胞藻类到高营养层的鱼类,构成了互为依存的完整生物链。投人工鱼礁后,会使周围的海洋环境和生态环境产生效应,…  相似文献   

5.
人工造礁.改造海洋环境.是我国海洋渔业的新兴事业。辽宁省成立了海洋渔业开发中心,负责人工礁建设的审查工作。山东省成立了人工鱼礁领导小组,拟定了人工鱼礁试验的技术规范,组织有关县市在投放人工鱼礁之前进行巡回检查,交流经验。这两个省的人工造礁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用人工鱼礁来建设近海渔场,调整外海捕捞量,保护资源,开辟多种经营之途径,已成为目前沿海各国渔业的一项建设事业,但尽管如此,真正对人工鱼礁的试验、研究历史还不长,不少人对人工鱼礁事业不了解,产生了种种怀疑,因此,对人工鱼礁作一全面性的论述,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最近,日本在和歌山县太地町外海设置一种能发出声音的浮鱼礁,开始进行为期一年的实验。实验成功之后,将于1988年正式设置这种浮鱼礁,作为水产厅第三次沿岸渔场整顿开发事业的一环付诸实施。该鱼礁不仅利用洄游鱼朝浮物集聚的习性,而且配备有能发出声音的集鱼体。鱼礁用强化塑料制成,主体高  相似文献   

8.
设置人工鱼礁是以环境与生物体有机统一的科学思想为依据的。实践证明,人工鱼礁可有效地发挥保护、增殖、集鱼的效能。所以因地制宜的设置鱼礁是建设近海渔场的重要措施。人工鱼礁是敷设海底、长期固定的结构件。设置人工鱼礁当以发展海洋捕捞生产和增殖资源、改善渔场环境为前提,明确改造自然环境使其适应生物生长规律的指导思想。藉以达到改善海洋鱼类栖息环境、增加资源并使鱼类等趋近或集中于鱼礁,提高生产和经济效益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人工鱼礁开发建设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鱼礁(Artificial Reef)是海洋牧场(Oceanran ching、Pasture of the sea或称海洋农牧化)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鱼礁即人为在水域中设置构造物,以改善修复和优化水生生物栖息环境,为鱼类等生物提供索饵、繁殖、生长发育等场所,达到保护、增殖资源和提高渔获质量的目的,是改善近海渔场或建立新渔场的一项重要事业。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水产学会于1984年7月9日至10日,在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召开了“辽宁省渔场建设座谈会”。参加会议者有大连水产学院,省、市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的教授、讲师、工程师及省、市水产局的领导同志共30余人。会上介绍了国内外人工鱼礁的建设情况,发表了对我省已有人工鱼礁效益的调查,探讨了人工鱼礁  相似文献   

11.
人工礁渔场的建设.是当前世界渔业发达国家作为解决渔业资源衰退、渔场荒芜和沿海渔场建设的措施之一。日本从1962年开始至1971年止,仅13年共投资建造了人工鱼礁达5.000多座.336万立方米.1975-1981年又建礁225万立方米,并计划在今后15年内,沿8967公里长的海岸线外,再建造5,000公里长的人工鱼礁带。美国、澳大利亚、苏联、南朝鲜、法国、加拿大等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日本由于海洋资源、石油危机,及200海里等问题的影响,在发展渔业问题上已出现了策略性的调整,由远洋回到近海,重视发展近海和沿岸渔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奠定了振兴沿岸渔业的基本思想和制订了具体的政策体系:他们以开发和设置新渔场,增殖沿岸水产资源;大力发展栽培渔业;保护渔场环境;以及改善经营管理等四个方面来具体加以实施,有些工作虽早已进行,但目前更带有政策性,且正在全面地大力推行。 1974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沿岸渔业整备开发法”,把人工鱼礁的设置作为沿岸渔场改良和建造栽培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建造了大规模的人工鱼礁,到1981年,日本全国设置人工鱼礁总面积预计达225万平方  相似文献   

13.
发展现代化热带海洋牧场是养护南海渔业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手段,对中国南海渔业资源养护与科学利用具有深远意义。人工鱼礁是海洋牧场生境营造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南海水深较深,常规鱼礁难以发挥作用,而浮鱼礁可以利用中上层的水体空间,是营造深水渔场的最佳设施。本研究综述了浮鱼礁的类型、功能和应用场景,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以及现状进行总结,并对浮鱼礁未来在南海海洋牧场信息化监测、休闲渔业、中上层鱼类资源养护和构建大洋性海洋牧场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去年10~11月,辽宁省东沟县海洋渔业开发公司将300多座人工鱼礁投进黄海北部的近海海域。这种窗板沉箱式集鱼保护型人工鱼礁是钢筋、水泥结构,每座礁体积为6.75立方米。此批人工鱼礁的投放,将起到阻止大中型拖网渔轮在近海作业,使幼鱼虾得到保护的作用;并为近海渔场的经济鱼类提供  相似文献   

15.
卫星遥感速报北太平洋渔场海温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渔场海温速报是开展渔情分析和确定中心渔场的基础,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快速提供大面积海洋环境参数分布图,由于大洋渔场超出了陆基卫星地面站的接收范围,发展船载遥感系统是提供远洋渔场海洋环境条件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介绍基于船载的北太平洋渔场海温速报系统、海表温度遥感反演算法和渔场海温速报产品制作等内容。海温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卫星遥感海表温度与船测温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周平均偏差小于0.01℃,RMS平均值为0.7967℃。系统已业务试运行2年,完成北太平洋渔场海温速报产品制作33期,取得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一、人工鱼礁聚鱼的原理从水产资源学、海洋渔场学以及海洋生态学的观点来看,渔业资源并非平均分布于海洋,而是偏布于海洋中,即各个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的不同影响着海洋的基础生产力。一般情况下,平坦的海底,海洋生态环境较贫乏,如果其中有一块礁石存在,就可使海洋生物及鱼类聚  相似文献   

17.
建设人工鱼礁就是在海洋植树造林“建造海底森林”,目的是将广东沿海建设成富饶的海洋牧场。根据省人大议案,广东从2002年起,用10年时间,在广东沿岸约3600万亩幼鱼幼虾繁育区里,将建设12个人工鱼礁区,共100座人工鱼礁。其中,广东省政府出资兴建26座“生态公益型”(即全封闭,禁止开发利用)和4座“准生态公益型”(即半封闭,限制性地开发利用)人工鱼礁;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山东省长岛县、辽宁省长海县等地根据胡耀邦同志关于人工鱼礁的建设“主要是发动沿海居民自己集资办”的批示,挖掘地方财力和群众集资的潜力,采取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办法,加速了人工鱼礁的建设。他们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投放人工鱼礁,是改造渔场环境,保护和增殖近海水产资源的一项战略性措施,除有关部门需加强领导以外,还必须注意两点:一是放宽政策,鼓励集体和个人投石造礁,长岛县制定了“谁投谁管,谁投谁捕”的政策,有效地调动了群众集资建礁的积极性;二是水产部门要重视技术指导,帮助群众掌握建礁、投礁的科学技术,以便在礁体制作、选择投放海区等环节上都能按科学办事,提高鱼礁建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遥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千里眼”,它是渔场预报和鱼群侦察的重要手段。不同的鱼类,它所栖息的海洋环境——温度、盐度、水色、浮游生物等不同。通过遥测这些海洋环境因子来寻找鱼群的方法,就叫做间接遥感探鱼。可以通过红外遥感器来判定海水的温度;通过微波来遥测海水盐度;采用光学遥感仪观察叶绿素的反射光谱,以计算叶绿素的密集度;  相似文献   

20.
人工鱼礁的建设规模与发展速度首推日本和美国。日本开始时采用装石沉船或沉瓦管造礁,至二十世纪二十到三十年代便采用旧军舰沉没造礁。1950年淘汰小型底拖网渔船时,全国下沉了一万艘小型渔船。还利用废车(多种汽车和铁路货车)和轮胎等工业废弃物造礁。1976年实施的“沿岸渔场整备开发法”,把人工鱼礁摆到了重要位置。计划在1976~1982年间,人工鱼礁投资750亿日元(合人民币约5.49亿元),占总预算的37.5%。仅北海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