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恩慧  栗柱 《饲料广角》2006,(24):16-19
1 国内大豆市场情况 国庆节后,国产大豆市场逐渐走出了相对低迷的行情。价格在短暂的下跌后迅速上扬,而且较为持续,总体走势先抑后扬(图1),截至11月29日.国内大豆均价为2640元/t,较节前上涨了约246元/t.地区最高涨幅达到300元/t。10月中旬后黑龙江产区大豆收割基本完毕,由于压榨国产豆利润相对较高(外盘连续上涨,进口成本不断攀升),有较强的竞争力,吸引了较多外地油厂进入产区收购大豆,其中南方油厂,期货大豆商也在观望后开始收购,众多收购主体的人市抬高了收购价格,也一度形成了收购积极和农户惜售对峙的局面。11月下旬,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价差已明显缩减,国内大豆价格以稳为主,局部出现回落。截至11月30日,黑龙江地区油厂大豆入厂价在2440~2500元/t。  相似文献   

2.
《山东饲料》2004,(12):5-6
近日,东北部分地区国产新豆收购价格走低,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地区油豆收购价格相对趋软,目前价格区间在2.57~2.60元/千克,水分在14%~15%之间。黑龙江拜泉地区大豆收购价格相对较为稳定,其中贸易商收购价格在2.52~2.54元/千克,当地油厂收购价格为2.66元/千克(含0.02元/千克的车费)。部分油厂收购开始放低对质量水分等质量要求。目前收购市场行情依然有下跌倾向,后期大豆市场如何发展,具体影响因素在于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3.
《吉林畜牧兽医》2009,30(4):63-63
国内大豆市场持续走弱,其中黑龙江大豆市场,国储收购和商业性收购的进展皆较为有限,农民手中余粮大豆多数达不到入库标准,而产区油厂因亏损现象不断加剧,大豆停收现象较为普遍,部分地区出现贸易商压价收购行为。另外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格也在外盘大豆振荡行情的拖累下持续下行。  相似文献   

4.
《吉林畜牧兽医》2006,27(10):69-69
近期国产大豆现货价格涨后企稳,黑龙江地区油用大豆入厂价从上周初的2180~2220元/吨上扬至2240~2280元/吨,涨幅在50~60元/吨左右,随后在此价位保持稳定,今日产区油厂大豆入厂价在2200~2260元/吨,下跌20元/吨左右,国内其它地区油用大豆入厂价与上周价格基本持平。总体来看,产区大豆市场交投缓慢,油厂收购数量较为有限,一些地区已停收,越来越多的油厂已经开始停工检修。近期国内各港口进口大豆成交价格在2540~2560元/吨,较上周上涨10~60元/吨不等,主要是受到持续居高不下的进口到港完税成本的支撑,从地区方面来看,北方地区涨幅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5.
近期,国内大豆市场呈现稳中回落的行情,截止12月11日,吉林省四平市红嘴植物油厂新产大豆收购价格下调,14%水分挂牌价格为2.62元/公斤,降0.02元/公斤;黑龙江哈尔滨周边阿城、方正等地区新豆收购价保持稳定,其中大豆毛粮收购价稳定在2.54~2.56元/公斤,九三油脂大豆收购价格2.60~2.64元/公斤,质量要求较高,水分14%,杂质1%。进入冬季后车皮紧张,严重影响了产区大豆入关的数量和速度,且因下游产品销售不畅,以及东北大豆到厂成本接近进口大豆,因而油厂进一步收购国产大豆的积极性也相对有限,部分贸易商和豆农对后期豆价仍然看涨,因而惜售心理仍然存在。当前东北产区大豆市场相对滞缓,当地大豆价格也将逐渐进入平稳阶段。另外因远期进口大豆到港完税成本偏高,因而也支撑了进口大豆的港口分销价格出现上扬行情,不过由于库存水平的持续下降,实际上可供分销的数量很少,预计短期内国产大豆价格稳中回落,但从长期来看,明年春节之前大豆价格仍将看好,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意 《畜牧市场》2010,(7):37-37
现货方面:大豆:目前黑龙江集贤地区油厂大豆入厂价3220~3260元/吨,友谊地区3260~3280元/吨,继续维持稳定,当地符厂收可最很少,集贤地区油厂多处于维持性生产状态,友谊地区油厂停机,行情没有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禽业导刊》2002,19(20):51-51
一考察团在对黑龙江西部、中部和东部大豆主产区进行调查后发现,由于今年以来国内外大豆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导致国内新豆上市开秤价格较高,但由于上市集中,且国际豆价有调整需求,国内大豆收购价格很快出现回落。综合各方因素,并根据黑龙江各地实际情况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黑龙江地区大豆价格回落幅度不会太大,到达0.90-0.95元/斤时基本触底,随后可能出现反弹。对于业界非常关心的高油大豆价格,调查显示,如果收购者直接同油厂签订协议,收购价会稍高一点;如果收购者直接面向农户收购,大多数情况下和普通大豆收购价格无异…  相似文献   

8.
《吉林畜牧兽医》2006,27(12):55-55
进入11月,在美盘连续上涨、国际海运费坚挺、美豆贴水居高不下的带动下,东北大豆收购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上周五,集贤、佳木斯地区大豆进厂价格为每500克(下同)1.16~1.17元,较开秤价格提高近0.10元;哈尔滨地区大豆收购价为1.175~1.18元。国内豆粕、豆油价格大幅上涨,压榨国产大豆的利润尤其可观,使得北方众多油厂和现货商积极入市展开收购,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国产大豆价格的走高。  相似文献   

9.
《吉林畜牧兽医》2008,29(7):69-69
2008年6月14~16日.吉林省敦化地区大豆价格稳定。当地贸易企业及油厂商品大豆毛粮收购价格在5.2~5-3元/kg,较月初持平。目前农村收购不上量,个别没卖的农民较为惜售。贸易商库存不多.从黑龙江调粮较多,  相似文献   

10.
《吉林畜牧兽医》2006,27(4):67-67
进入三月中旬以来,受大豆市场需求平淡及货源充足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大豆收购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小幅回落,幅度在0.005~0.02元/斤。目前,黑龙江中西部地区齐齐哈尔油厂大豆收购价格1.23元/斤,较3月上旬下降0.01元/斤;北部海伦地区油厂收购价格1.225元/斤,较3月上旬下降0.015元/斤;南部牡丹江金源油脂厂收购价格1.23元/斤,较3月上旬下降0.02元/斤;东部佳木斯“吉庆”油脂厂收购价格1.21元/斤,较3月上旬下降0.02元/斤;集贤阳霖油脂集团收购价格1.20元/斤,较3月上旬下降0.03元/斤。吉林省长春地区大豆收购价格1.27~1.275元/斤,四平地区商…  相似文献   

11.
《北方牧业》2008,(5):15
<正>近段时间以来,国内大豆价格持续上涨,黑龙江油厂的大豆收购价格涨幅达到400~600元/吨,港口进口大豆分销价格涨幅达到了200~300元/吨。近期CBOT大豆期价在供需形势以及宏观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创出合约新高,也带动了国内油脂油料市场的全面看涨后气氛,且近期国内豆油、豆粕价格的持续上涨,北方油厂的压榨利润较前期好转,加之黑龙江省内大豆原料紧缺,油厂库存不足,因此促使各家油厂高价位补充大豆。另外,随着远期原料成本的不断高企,国内进口大豆分销价格也"水涨船高",  相似文献   

12.
招泳勤 《饲料广角》2013,(19):15-18
1国内产量分析1.1连豆9月震荡上行,美豆冲高回落回顾9月份国产大豆行情,东北产区大豆处于生长至成熟阶段,市场主要以消化旧粮为主,供应相对偏紧,从而对价格构成支撑。另外,国储大豆拍卖成交情况向好,显示目前市场需求依然较好,这也对9月份价格上行带来利好。目前黑龙江中西部地区新粮零星上市,粮点挂牌收购价格集中在4 600元/t附近,价格大致维持在2012年收储价附近,市场预期本年度收储价格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助推黄大豆一号价格9月份上行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禽业导刊》2004,21(20):i005-i005
目前豆粕价格已跌至今年以来的最低价位。豆粕跌幅从北往南依次递增,上一周,黑龙江跌幅在50元/吨左右,而广东则高达250元/吨。市场具体情况如下:东北地区:黑龙江集贤地区豆粕报价已经跌落到2500元/吨左右,较前周下跌50元/吨左右,成交价格最低已有2450元/吨;辽宁大连地区报价在2650元/吨左右,较前周跌100元/吨,成交价格在2600-2620元/吨,沈阳地区成交价格在2580-2600元/吨左右,本地豆源比较紧张,还没有开始大量收购大豆,加之豆粕、豆油行情低迷,某些油厂暂时停工待产。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三季度大豆、豆油及豆粕市场行情回顾7月份,国产大豆收购进入淡季,价格保持低位徘徊,市场购销清淡。同时进口大豆数量庞大也抑制油厂收购国产大豆的积极性,油厂开工率不高。国际市场方面,天气炒作行情主导了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大豆市场,大豆期价震荡上扬,创出半年新高。由于外盘大豆价格连续上涨,进口大豆到港成本小幅上升,与国产大豆收购价格之间的差价呈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养殖技术》2004,(4):43-44
近期,国内玉米市场出现波动,南方销区市场受产区玉米到货数量增多,市场价格出现大幅跌落行情,跌幅空间达到130元/吨;在南方港口价格下跌的拉动下,北方价格也出现下调;虽港口玉米价格出现下调,然而产区市场陈玉米销售价格、新玉米收购价格却依然保持坚挺,新玉米收购形势堪忧。具体情况如下:  (一)东北新产玉米收购价格基本稳定 近期,东北地区新产玉米收购价格基本稳定。农户节前售粮变现意愿增强,用粮单位预期后市玉米价格上涨,收购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近期,吉林西部(松原)地区新产玉米平均农户收购价格为0.80元/千克,农户交售积极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吉林畜牧兽医》2011,(2):63-63
随着黑龙江主产区大部分天气状况的良好,各产区交通陆续开始恢复,大豆上市数量开始回升;而东部部分加工企业虽然没有开工,但市场收购已经陆续展开,个别工厂收购价还有所上调:部分农户手中还有陈豆,且对大豆的预期价位依然偏高,因而尽管临近春节但多数豆农惜售观望等价心理依然不减。  相似文献   

17.
《吉林畜牧兽医》2010,31(5):63-63
<正>1大豆市场由于春播的到来,国内大豆市场整体较为平稳,部分产区大豆上市数量有所增加,价格稳中稍涨。截至4月末,集贤、友谊地区油厂大豆入厂价3560~3660元/t,  相似文献   

18.
<正>一2010年上半年国内豆类收储量减,进口价降2009/2010年度国家临储大豆收购期至4月30日截止,以此为分水岭,上半年豆类走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4月,在临储大豆3740元/吨的最低收购价的政策支撑下,产区国产大豆市场收购价格一直稳定在3 700元/吨的价格之上。但在种植效益低、农户惜售情绪严重、压榨利润微薄、加工企业收购意愿低迷的  相似文献   

19.
《吉林畜牧兽医》2008,29(1):70-70
截止到12月14日的一周,国内豆类现货价格表现为反弹,如黑龙江局部地区大豆上扬20~80元/t,而港口大豆价格依然维持相对坚挺的稳定态势,油厂和贸易商对国产大豆收购积极性减弱,但是豆粕和豆油价格的走强对大豆构成支持;国内豆粕也出现了一定的反弹,下跌幅度在0~150元/t,市场成交差,贸易商和饲料企业对后市不太看好;国内豆油价格涨幅最大而且也最积极,主要是基本面配合,目前油脂现货市场上经销商开始补库,但是当价格到前期高点时,补库也比较谨慎。  相似文献   

20.
近来,随着外盘大豆价格不断下跌,人民币升值,进口大豆到港成本大幅下降,国内豆粕行情走势疲软,出现连续下滑。截至2005年8月,国内大部分地区43%蛋白豆粕价格已经跌破2500元/吨一线,普遍集中在2430~2480元/吨之间。由于人们对后续进口大豆到港成本不断降低、人民币还将进一步升值的担心,油厂对后市信心不足,饲料厂入市也比较谨慎,市场实际交易量很少,国内豆粕市场基本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