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肉用种鸡的生产性能在过去15年中提高极快。15年前56~60日龄的体重,现在仅47天就能达到,这是对父系和母系进行深入的纯系选育而取得的。肉用种鸡食欲旺盛,脂肪蓄积性能强,因此,控制生长速度是发挥其生产潜力的重要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种鸡的培育与管理,与其生产潜力的发挥密切相关。肉用种母鸡同样具有早期生长快和沉积脂肪的遗传性,若任其自由采食,则9周龄左右就能达到20周龄的体重。因此,必须采用特殊饲养管理技术才能达到种鸡的体质要求,提供更多的优质种蛋。一、调节早期发育速度为了保持种鸡的繁殖能力,必须控制其生长发育,避免过肥。多数育种家主张在3周龄后即进行限制喂养,体重控制要求为:①7周龄时平均体重在标准体重的中线附近;②12—15周龄把体重控制在标准体  相似文献   

3.
肉鸡的生产能力在飞跃增长,15年前56~60日龄达到的体重,现在47日龄就能达到。因此,种鸡的体重调节必须从三周龄开始。第一、从19周龄到初产的体重要控制在本品种的最佳体重;第二、生长速度与性成熟在时间上要保持一致;第三、初产时要正确掌握各种必须营养物的含量,特别是能量水平。 1.育成期要点:以前的饲养方法  相似文献   

4.
前言最近15年来,肉用种鸡的潜在性能获得了惊人的改良。15年前肉用仔鸡56~60天的体重,今天47天就可以达到。实际上快速生长是对采食多、快的反应。鸡吃得愈多,摄取的总能量中用于维持消耗的比例愈低,长得就愈快,效率也愈高。如果这样持续下去,8~9周龄的体重将会接近20周龄时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父母代肉用种鸡育成期限制饲养若干问题探讨控赵顺利,李玉北京大发正大有限公司肉用种鸡在育成期要求采取限制饲养,以控制生长速度,使鸡群体重符合品种要求,并与光照制度相结合,达到适时开产。实践证明,肉用种鸡育成期限制饲养的好坏,对种鸡生产潜力的发挥具有决定...  相似文献   

6.
1994年10月,我场从以色列引进安卡自(Anak2000)、安卡红(Anak40)两个品种的曾祖代肉种鸡1.2万套和祖代种鸡1万套,现就安卡祖代肉鸡在我场现有生产条件下的饲养管理情况作简要介绍.1 体重控制安卡肉用种鸡采食量大,生长速度快,在自由采食条件下,约8~9周龄就能达到20周龄所要求的体重,所以体重控制是肉用种鸡饲养成败关键.因此,对体重控制应该制订一个全过程计划,从1日龄开始就抓起,建议从第3周开始直至开产,每星期称重10%~0.5%的鸡(0~8周育雏称重10%,9~22周育成称重5%),计算平均体重、均匀度二项指标.与此同时,进行限制饲养(用隔日喂食法:一天喂食,一天停喂),以控制生长速度,充分发挥最大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7.
<正>肉用种鸡10~15周龄称为育成期,父母代肉种鸡15周龄前生长和发育的速度很快,该阶段的饲喂目标是使种鸡群获得并保持均匀的生长发育。对种鸡体重增长有效地控制取决于日益增多的饲料量。此阶段饲料摄取量的少许变化会对种鸡体重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监测体重尤为重要,确保种鸡对饲料产生适时的应答。实际料量的变化应根据贵公司饲料能量水平计算。料量的增  相似文献   

8.
<正>近十几年来,肉种鸡的遗传进展很快,从AA常规系、AA慢羽到AA+,肉用仔鸡的生长速度越来越快。原来8周的体重要求,现在6周龄就基本达到了。伴随着这些性能的提高,对管理和饲料的营养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否则,品种的优良潜能就难以发挥。下面是笔者在养殖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与广大同仁商榷。1 AA+父母代肉种鸡饲喂总体原则AA+父母代种鸡从一开始就要求限量饲喂,以控制生长速度,防止过肥而影响繁殖性能。所以,种鸡育雏阶段的周末体重是100、200、320、420、  相似文献   

9.
培育合格的肉用种鸡,关键在于育成期正确实行限制饲喂技术。通过正确的饲喂技术,适当地控制体重,使鸡达到良好的均匀度,以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所以,限制饲养是养好肉用种鸡的关键措施,是肉用种鸡饲养管理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 肉用种鸡笼养可提高饲养密度20—60%,节省饲料7—10%,提高受精率5—8%。肉用种鸡笼养技术正在国内逐步推广。肉种鸡体型大,反应迟纯,一般散养肉种鸡后期和夏季种蛋受精率大幅度下降,为提高肉种鸡受精率,进行了不同周龄和体重对肉用种鸡射精量影响以及夏季种蛋不同存放时间对孵化影响试验。  相似文献   

11.
饲养肉用种鸡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肉用仔鸡.现代肉鸡是指肉用配套品系杂交产生的雏鸡.肉用仔鸡是指8周龄左右的小鸡,体重不超过1.5kg;而9~12周龄、体重1.8kg的肉鸡称为炸用仔鸡;烤用仔鸡指4~6月龄、体重为2.95~3.6kg的肉鸡.肉用种鸡的饲养期较蛋鸡短,饲养难度也较蛋鸡高.因为肉种鸡体重较难控制,易过肥.过肥的公鸡易发生腿病,不仅影响配种,且影响种蛋受精率;种母鸡过肥产蛋量不高,易脱肛,且产蛋期死亡和淘汰数增加.因此,控制不好肉种鸡的体重,就会影响其饲养效果,降低经济效益.研究者们对肉用仔鸡的生长规律曾做过许多探讨,报道也较多,了解与掌握这些规律,是养好肉鸡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2.
肉用种鸡生产潜力的发挥程度,与其培育的管理关系密切。因为肉用种母鸡的早期生长快、沉积脂肪的性能较强,若自由采食,则9周龄左右就能达到20周龄所要求的体重。因此,必须采用一些特殊饲养管理技术(限制饲养等),才能使体质达到种鸡的要求,提供更多的优质种蛋。一、调节早期发育速度为了控制种鸡那种有损其繁殖能力的快速生长发育,避免过肥,多数育种学家建议从三周后开始进行限制喂料,认为这是充分发挥产蛋潜力的重要管理手段。不管其限制  相似文献   

13.
肉用种鸡的遮光育成法(dark-out orblack-out program)在美国已有十年以上的历史,在7~8年前这方法就广被采用,现在已普及到每个父母代种鸡场。这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能使鸡群按时开产,同时也可稍  相似文献   

14.
正确控制笼养肉用种鸡体重,直接关系到种鸡的产蛋量和蛋的质量。本文提出的笼养肉用种鸡体重控制措施,在实践中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肉用种鸡育雏育成期体重控制与产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肉用种鸡育雏育成期体重控制与产蛋关系马叙宇(江苏省连云港市大地肉鸡总公司第二种鸡场222344)肉用种鸡生长速度很快,如不加强体重控制,八周龄时可长到种鸡20周龄时要求的体重(2.2kg)。种鸡在适宜的环境下体重达标,是提高种鸡生产性能的第一步。否则...  相似文献   

16.
<正> 对于肉用种鸡,要求遗传上具有增重快的特点,但在饲养管理上又要注意控制采食量,防止鸡的体重过大过肥,具有较高的产蛋率、受精率,以便生产更多的肉用仔鸡。因此,巧妙恰当地运用限制饲养与人工光照措施,就成为饲养肉用种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肉用种鸡的饲养可以说是禽类中最难的一种.为获得最高的生产性能,一般认为必须在肉用种鸡的整个生长过程中进行体重控制.在自由采食条件下16周龄肉用种鸡的体重可高达3000余克,而在限制饲喂条件下仅1600余克,几乎相差一倍(见表1).因此,饲养肉用种  相似文献   

18.
肉用种鸡的体重控制是肉用种鸡的饲养管理中所有因素中最重要的。如果控制种鸡的育成体重而使其达到性成熟时长肉良好,但无过多的脂肪,则可产生如下效应: (1)性成熟延迟,开产期一致性高。 (2)初产的蛋大而均匀。 (3)产蛋期中产蛋量增加。 (4)在产蛋年中,产蛋鸡死亡减少。 (5)将种鸡培育到性成熟的饲料费用降低。 (6)每生产一个种蛋的耗料减少。  相似文献   

19.
<正> 肉用种鸡的主要生产性能表现在能否多繁殖后代,生产更多的肉用仔鸡。由于肉用型鸡具有食量大、生长快、囤积脂肪多的遗传性,如不采取限制饲养方法,必然会把种鸡养的太肥,产蛋率降低,减少肉用仔鸡的生产。所以,如何防止体重过大,是养好肉用种鸡的重大问题。近几年来,国外主要肉鸡生产部门,为防止种鸡超重,采取限制饲养方法,取得较佳的效果:22周龄母鸡的体重不超过2公斤;养至60周龄,平均每只产种蛋160枚左右,孵出雏鸡120只。  相似文献   

20.
<正> 蛋用和肉用种鸡的体重测定已成为体重管理不可缺少的饲养管理技术,即使是商品鸡的体重测定也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体重测定要一只一只地进行,很费时间,整理记录和数据处理也较麻烦,但现在已有轻便的体重测定器,规定的体重测定正向着较实用的方向发展。本文引用很多文献资料来看蛋用商品鸡和肉用种鸡的体重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