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雏鸡在0~4周龄这段时间内为育雏期,育雏期饲养管理总体要求就是根据雏鸡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采用科学饲养管理措施,创造良好环境,以满足鸡的生理要求,严防各种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2.
育雏期是从雏鸡出壳到第6周龄为止的饲养管理阶段。针对此期雏鸡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生长速度快、消化能力低、抗病能力差、代谢旺盛、敏感性强的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雏鸡的生理特点与成鸡有很大差别,因此,必须根据雏鸡的牛理特点来制定育雏期饲养管理的措施. 1 看鸡施温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养鸡业比重不断增大,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不少养殖户忽略了雏鸡阶段饲养管理的重要性,导致雏鸡的成活率和生产力下降,造成养殖效益滑坡。本文从雏鸡的生理特点、饲养条件出发,侧重阐述育雏方法和饲养管理技术措施,指出了养鸡生产中育雏阶段的关键所在,是提高养鸡效益的决定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1 蛋雏鸡生理特点 蛋鸡生长过程分为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三个阶段,其中0~6周龄的育雏期为蛋鸡饲养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健康蛋雏鸡羽毛丰满、两眼有神、活泼好动,喜群居生活.  相似文献   

6.
石杨红 《中国家禽》2012,34(1):56-57
育雏是养鸡生产极其重要的环节.刚出壳的雏鸡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不强、代谢旺盛、生长快.这些生理特点决定了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育雏成功的决定因素很多,本文主要阐述在育雏期使用封闭式乳头饮水器的好处及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7.
育雏是蛋鸡饲养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刚出壳的雏鸡尚未发育成熟,对外界环境中各种有害因素的抵抗力很低,消化吸收能力较弱,容易得病,死亡率高。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育雏前必须制定完整周密的育雏计划,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以及雏鸡的选择与运输工作、雏鸡的饲养管理等工作。蛋鸡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决定蛋鸡一生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8.
育雏是蛋鸡饲养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刚出壳的雏鸡尚未发育成熟,对外界环境中各种有害因素的抵抗力很低,消化吸收能力较弱,容易得病,死亡率高。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育雏前必须制定完整周密的育雏计划,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以及雏鸡的选择与运输工作、雏鸡的饲养管理等工作。蛋鸡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决定蛋鸡一生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9.
雏鸡的生理特点与成鸡有很大差别,因此,必须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来制定育雏期饲养管理的措施。1看鸡施温初生雏鸡体温调节中枢的机能还不完善,体温又比成鸡低1-3℃,刚出生时全身都是绒毛,缺乏抗寒和保温能力,  相似文献   

10.
蛋鸡的产蛋性能是由三个因素决定:①品种的遗传因素。②环境因素。③管理因素。遗传因素是先天性的,是基础因素。饲养环境包括理化环境和生物学环境,虽然存在自然成分,但归根结底仍然属于人为范畴。当我们以育种技术为依托,给蛋鸡创造舒适的饲养环境,并根据蛋鸡的生理特点,认真研究蛋鸡的生物学特性,实施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时,就能使蛋鸡的品种优良遗传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和体现。1育雏期饲养管理育雏是基础。育雏期是雏鸡长骨阶段。雏鸡体型发育如何,将关系到鸡一生中各重要时期主要生产指标。1.1育雏温度由于初生鸡御寒能力特别差,所以育…  相似文献   

11.
雏鸡生理特点和育雏柳洪洁(泰安市肉鸡良种场271000)育雏期是种鸡饲养的第一个重要阶段,成功的育雏,不仅为日后鸡只生长发育、健康状况打下良好基础,而且对将来培育出高产种鸡群也是至关重要的。要做好育雏工作,我们应以雏鸡的生理特点为依据,采取相应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肉雏鸡具有生长发育快、抗病力差、温度敏感和环境适应性较低的生理特点,育雏期是肉鸡规模化养殖的起点,因此必须提高肉雏鸡育雏期成活率。本文对肉雏鸡育雏期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归纳为疾病因素和饲养管理因素两方面,并对其预防措施进行阐述,以期更好的减少肉雏鸡育雏期死亡率,促进肉鸡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雏鸡的饲养管理是整个养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以及饲养管理工作对于培育出成活率高,发育正常,体重达标,均匀度高的后备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雏鸡饲养管理是养鸡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雏鸡的成活率和整个养鸡生产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养鸡生产中,必须必须针对雏鸡的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雏鸡成活率,这样才能尽可能高的增加养鸡的经济效益。1育雏前的准备1.1育雏前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育雏是蛋鸡饲养中最为关键的阶段,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决定其一生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因此,加强商品蛋鸡在育雏期的管理至关重要。据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就雏鸡饲养管理方面应加强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正从出壳到6周龄的雏鸡,具有绒毛稀少、敏感性强、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快、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和抗病力弱等特点,雏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鸡群的质量,所以做好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养好鸡的重要环节。为了育雏期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了解雏鸡的生理特点,以及适应雏鸡发育要求的饲养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蛋鸡的饲养和管理可分为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 1 育雏期的饲养和管理 育雏在养鸡生产中是一项非常细致而重要的工作,育雏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而且还直接影响蛋鸡的产蛋性能的发挥及鸡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加强育雏期的饲养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雏鸡成活率以及育成期的鸡体生长发育状况,将会影响产蛋期的生产性能、因此、养好雏鸡是决定养鸡成败的关键。如何提高育雏成活率、培育出健壮的鸡苗、是现代科学育雏所追求的目标。结合几年来在鸡场工作实践、就雏鸡饲养阶段所采取的饲养管理措施作一些探讨,愿与养鸡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9.
蛋鸡生长期分为育雏期(0~6周龄)、育成期(7~20周龄)、产蛋期(21~75周龄),而育雏期是蛋鸡生长的关键时期,可以决定后期的产蛋效益.因此,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创造必要的饲养条件,搞好育雏期饲养管理尤为重要. 1 雏鸡的生理特点 雏鸡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心跳快(每分钟150~300次),体温高(41.5~42.5℃),刚出壳体质量35~45 g,42周龄时达到470~500 g,生长速度特别快.  相似文献   

20.
育雏是养鸡饲养中最为关键的阶段,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决定其一生的生长发育性能。因此,加强在育雏期的管理,是提高雏鸡(6周龄以内)育成率,增加养鸡经济效益的基础。据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就雏鸡饲养管理及常见病防治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