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以3种嫁接模式盆栽"寒富"苹果植株为试材,分析研究了发育枝的解剖结构与生长势的关系.结果表明:常规植株的输导组织最发达,高接植株次之,中间砧植株最弱,从而使3种嫁接模式植株的生长势表现为:常规植株>高接植株>中间砧植株.研究还发现,髓射线宽度大,发育枝的生长势强.  相似文献   

2.
以M9-T337矮化自根砧、八棱海棠(乔砧)和八棱海棠上嫁接M9-T337(矮化中间砧)分别嫁接“烟富8号”苹果为材料,调查对比不同种植模式对苹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对“烟富8号”树体长势、早果丰产性影响差异显著,变异系数9.13%~94.12%。矮化自根砧嫁接“烟富8号”显著提高中短枝比例,显著降低2年生树体冠幅,显著提高2年生、3年生的单株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矮化中间砧嫁接“烟富8号”显著降低树体主枝数、总枝量及短枝比例;乔砧提高了长枝比例,显著降低2年生、3年生的单株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不同种植模式对“烟富8号”果实品质影响差异不显著。矮化自根砧在控制果树长势、促进早果丰产方面综合评价最佳。  相似文献   

3.
在对矮化中间砧苹果进行生产性能试验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探讨其树体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及与产量的关系,我们于1983年11月,对不同矮化中间砧嫁接红星苹果成龄树进行了树体地上部和根系的解剖分析,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试材和方法 试材:取自矮化中间砧试验园M9、M7、崂山奈子中间砧嫁接红星17年生树(基砧为山定子),对照为乔砧(山定子)红星同龄树。栽植株行距为3×3.3米。每种砧木选1株树冠完整并具有代表性的树作剖析树。各砧木剖析树的树体生长情况及累计株产见表 1。该试验园为平地,壤土,排水较差,有机质含量 0. 8 3%,速效氮、磷、钾…  相似文献   

4.
2000年11月,湖南省无病虫柑桔良繁场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引进诺瓦桔柚嫁接苗300株,接穗40枝。2001年3月采用枳为基砧,中间砧为纽荷尔脐橙,高接诺瓦桔柚,2002年试果,2003年株产8.2kg,2004年株产13.4kg。200t年3月栽植试验园0.13hm^2,120株,2003年试果,2004年株产11.2kg。2005年1月,将果实送到农业部柑桔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果实扁圆形,单果重153g,横径71.1mm,纵径54.8mm,  相似文献   

5.
以25个矮化砧木苹果树和17个矮化中间砧嫁接‘宫藤富士’苹果树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类型矮化砧木1年生枝条和不同矮化中间砧‘宫藤富士’1年生枝条的半致死温度,以及17个矮化中间砧对‘宫藤富士’树体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H系矮化砧木抗寒性最强,同系内砧木半致死温度相近,‘SH8’‘SH9’‘SH12’‘SH28’与其他砧木差异明显,M系和MM系砧木抗寒能力最差;17个矮化中间砧嫁接的‘宫藤富士’1年生枝条半致死温度的差异与其中间砧枝条有相似的趋势,中间砧影响栽培品种的抗寒性。不同矮化中间砧嫁接‘宫藤富士’,7年生树高度、干径、覆盖率和总枝量等差异较大,以‘GX’和‘MM106’为中间砧的树最高,以‘MM106’和‘SH3’为中间砧的树体覆盖率最大,以‘M7’为中间砧的总枝量最大,以‘SH40’和‘SH6’为中间砧的平均株产最高,以‘SH18’和‘SH6’为中间砧的大果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象山红杂交柑 ,是近年从日本引进的优良杂交柑品种之一。为了观察该品种在广西栽培的适应性 ,笔者从 2 0 0 4年春开始在桂林市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进行了以血橙、柑为中间砧的象山红杂交柑高接换种试验。嫁接后进行了观察。现将初步结果阐述如下 :1 材料与方法试验设在桂林市郊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 ,中间砧(血橙 )为 4~ 5 a生、柑为 3~ 4a生 ,接穗从浙江象山县引进 ,2 0 0 4年春进行换接 ,共换接 5 5 81个芽 ,其中 :血橙作中间砧高接 5 1 31个芽 ,柑作中间砧高接 45 0个芽。中间砧高度在 0 .3~ 1 .0 m,血橙株行距为 2 m× 3m,柑株…  相似文献   

7.
张英臣  刘万达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3):142-142,21
果树高接栽培就是在砧木较高的部位上,嫁接栽培品种进行果树生产的一种栽培方法。高接栽培可选用当地适应性强的砧木做基砧,嫁接抗寒力较强的砧木类型或栽培品种做中间砧,然后在中间砧的骨干枝上高接优质栽培品种,也可以在抗寒力强的基砧骨干枝上直接高接优质果树品种。这种方法在寒地果树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场1983年3月首次引入长富2号接穗100条,5月初高接在4—5年生矮化中间砧(基砧山丁子,中间砧为MM_(104)和MM_(106))树上,共接84株。1984年又引进长富2、长富6、秋富1等接穗1520条,于4月29日至5月7日高接在4—18年生红星、金冠、赤阳、红玉、国光等品种上,共高接更新102株,高接枝头3879个。更新方法采用皮下接、嵌芽接和插技接三  相似文献   

9.
江西大余县脐橙场于1979年2月中旬从四川奉节引进少量的72-1脐橙母树接穗,高接在基砧为小叶枳的3株五年生、26株三年生的温州蜜柑幼树上。于离地面30—80厘米嫁接4—5枝,成活后生长迅速,  相似文献   

10.
红肉脐橙是华盛顿脐橙枝变,1999年3月,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柑桔良种示范场从华中农业大学引进接穗,高接于基砧为枳壳的10年生锦橙、纽荷尔、夏橙树上,共1.3 hm2,1850株.2000年高接树冠径达到2.15 m×2.08 m,2001年平均株产9.8 kg,2002年平均株产9.8 kg.经华中农业大学连续2年鉴定,果实品质优良.2002年秋至2003年春,在秭归县归州镇、水田坝乡、郭家坝镇、两河口镇共高接换种200 hm2.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不同中间砧、不同嫁接方法及不同时间嫁接试验,优选出了常见中间砧品种高接红富士的优良组合,明确了高枝嫁接的最适时期和适宜的高接方法,总结出了不同中间砧品种高接红富士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清见桔橙系日本宫川温州蜜柑与特罗维塔甜橙杂交的后代。福州市农业局2000年3月从中国柑桔所引进接穗,高接在以枳壳为基砧的福桔、雪柑、丰脐投产树上,分布于海拔15~550m的7个果园;高接549株,种植嫁接小苗812株。高接树第二年平均株产13.3kg,第三年42.5kg,早产丰产性能好,果实品质佳,可供生产推广。现将引种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太田柑原产日本 ,我国于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引进 ,在四川、重庆等地表现良好。本所于 1996年 3月引进并高接在 5年生枳砧龟井温州蜜柑和锦橙上 ,初步表观为砧穗亲和性好、早熟、丰产。为进一步探索太田柑在本地的生长表观 ,高接在不同中间砧上 ,连续 3年调查分析有关园艺性状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太田柑引自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 ,1998年秋高接在 7年生以枳为砧的风冻橘、哈姆林甜橙、汉元无核甜橙、浦市无核甜橙、大叶南丰橘、大果南丰橘上 ,每个中间砧高接 5~ 7株。试验树常规管理 ,2 0 0 0年开始结果。每年调查砧穗…  相似文献   

14.
1993年我们自烟台引进早熟苹果新品种藤牧一号,高接在7年生小国光树上,表现良好。 嫁接于1993年3月26日进行,采用多头高接法,对3年生以上粗枝劈接,1~2年里细枝切腹接,每条接穗3~4个饱满芽,包扎严密并套塑料袋防失水抽干,每株砧树嫁接35~40眼。接后注重管理,当年即恢复树冠,1994年部分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5.
大田县橘鑫果场通过台湾从日本引进‘春香’橘柚接穗,对原有12年生雪柑中间砧进行高接换种,而后通过嫁接育苗繁殖,现有面积33.3 hm2,2009年和2010年尤溪县过溪村果场分别在22年生福橘、18年生瓯柑中间砧高接换种面积3.3 hm2。结果表明,‘春香’具有果大、优质、早结、丰产、稳产、经济效益高、无大小年结果现象等优点。高接树达到1年成树冠,2年结果,3年平均株产35 kg,4年667 m2产量达1 000 kg以上,可在闽西北柑桔产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矮化中间站苹果是由基 砧、中间砧和品种三部分组 成,除中间砧和品种相互影 响外,基砧的影响也是不可 忽视的。为了探讨不同基砧 对嫁接树生长结果的影响, 于1982至1986年进行了苹果 不同基砧生产性能的试验, 现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试材与方法 试验选用山定子、淄博 海棠、怀来海棠和三叶海棠 四种基砧,分别用M9和M26 作中间站,嫁接品种为乔纳 金,共8种组合。1982年定 植试验园1.9亩,行株距为 3.5×2米,小区5株,重复3次,为随机区组。该试验园为平地,壤土,有机质含量1.7%,全氮量0.1%,速效氮磷钾分别为107、265和154ppm。 定植后每年调查树…  相似文献   

17.
荔枝树高接换种新方法─—主枝更新法俞开堂(福建省福清市农科所350300)荔枝高接换种传统上将直径3~4cm的侧枝锯断作砧,以2~3年生枝作接穗,采用嵌接法嫁接,此法操作复杂,工效低,成活率也不高。1994年我们在音西镇尤溪村果场,对24株劣质荔枝树...  相似文献   

18.
‘相传富士’苹果是日本青森县野村园艺农场场长野村敏男先生从‘富士’枝变选出的极品早熟富士品种。2006年锦州凌海野村园艺有限公司从日本青森县野村农场引进该品种接穗,嫁接在锦州庆海敏男绿产有限公司苹果示范基地‘园之红奥’苹果树上。次年又从高接树上取条嫁接育苗500株,建试验园0.667 hm^2。  相似文献   

19.
<正>‘王实’苹果是日本青森县南部町马场农园发现的‘富士’枝变品种。2001年锦州凌海野村园艺有限公司从日本青森县野村农场引进该品种接穗10条,高接在锦州庆海敏男绿产有限公司苹果示范基地的‘寒富’苹果树上。次年又从高接树上取条嫁接,育苗400株,建试验园5 333 m~2。经过近十年试栽、观察,高接的‘王实’第3年见果,第5年丰产。高接后第3年株产10 kg,第4年50 kg,第  相似文献   

20.
一、品种来源1978年取得自由授粉的华盛顿脐橙种子数粒,播种于我校标本园的盆钵中,出苗后取其胚芽高接在新建县毛家山果园的三年生枳砧温州蜜柑(尾张)上。并在1985年以枳壳作为砧木繁育的脐橙株心苗定植于农大试验园中,观察其生物学特性。经过多年的观察、筛选,获得华脐优良株心苗,并定名为“赣华7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