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茎尖脱毒处理诱导的草莓‘红颜’第3代继代苗为试验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进行组培苗增殖技术体系的研究。经过40d的增殖培养后,结果表明:(1)利用TIBs系统进行草莓组培苗培养增殖率约是传统培养方式的3倍;(2)TIBs系统中接种密度在2株/0.25L培养基/瓶,有利于草莓组培苗的生长;(3)TDZ和NAA质量浓度均为0.5mg/L时有利于TIBs系统中草莓组培苗的增殖;(4)TIBs系统中蔗糖质量浓度为30g/L较适宜;(5)荧光灯与红蓝LED灯对TIBs系统中草莓增殖无差异。  相似文献   

2.
草莓茎尖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操作简便、脱毒效率高的病毒脱除技术,促进草莓脱毒苗产业化发展,采用感染草莓斑驳病毒的草莓母株为材料,通过对草莓茎尖组织培养法、热培养处理后茎尖组织培养法、组培苗再生匍匐茎茎尖培养法等方式进行脱毒技术研究,比较几种脱毒技术手段的优缺点。结果表明:热处理后,草莓组培苗的脱毒率虽然比直接茎尖培养有所上升,但其成活率却下降。而组培苗再生匍匐茎茎尖培养法与直接茎尖培养法、热培养处理后茎尖培养法相比,在相同茎尖长度时,脱毒率和生存率更高,且茎尖长度为0.8~1.0 mm时,其存活率和成活率达到93.3%和96.4%。因此,组培苗再生匍匐茎茎尖培养法对草莓脱毒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草莓病毒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一大危害,草莓脱毒种苗成为了草莓高效生产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试验旨在研究提出一种操作简便、脱病毒率较高的草莓种苗脱毒技术,通过设置5种试验处理并获得草莓组培苗,经病原检测后分析各种处理的病原脱毒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草莓种苗脱毒技术为直接茎尖培养(0.2~0.5 mm茎尖生长点)+冷处理(组培苗置于5℃的冰箱中培养60 d),该技术不仅可推广应用于草莓脱毒种苗规模化育苗中,同时对其他作物的脱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草莓脱毒试管苗炼苗及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草莓脱毒试管苗炼苗移栽技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培养瓶的开口方法、组培苗的根部冲洗、组培苗定植移栽的密度和方法,以及栽培棚室的温度、湿度等,均能影响草莓脱毒试管苗的成活及生长状况。通过试验,总结出一套适宜于草莓脱毒试管苗炼苗移栽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阜新地区日光温室草莓栽培以‘全明星’、‘图得拉’、等品种为主,当地林业科技中心建设有组培室,生产草莓脱毒组培苗,但目前关于草莓叶片为外植体,做组培的相关技术相对匮乏。为进一步推动当地草莓脱毒组培苗木繁育体系的建立及暖棚草莓种植产业发展。现以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不同激素水平对叶片离体不定芽再生效率的影响。以期对当地草莓组织培养离体再生体系建设起到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草莓组培苗生根过程的简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培苗成本高是影响草莓脱毒苗推广的主要障碍,简化草莓脱毒苗的组培过程是降低成本的关键,为此进行了草莓组培苗生根过程的简化研究。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将传统组培过程中小于1cm的小苗,进行先壮苗再生根的两步培养,合并为“壮苗生根一步成”。将传统组培过程中需要生根的大苗(  相似文献   

7.
以"青岛大花"脱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啤酒花脱毒组培苗快繁技术。结果表明,升汞5分钟处理啤酒花脱毒苗茎段的灭菌效果最好,成活率最高;不同处理激素水平对啤酒花脱毒苗根的生长发育影响不明显,但对愈伤组织的大小有很大的影响;激素水平为6-BA 0.05 mg·L~(-1)+IAA 0.01 mg·L~(-1)处理时,啤酒花脱毒组培苗的增殖倍数最高;凉开水对啤酒花脱毒组培苗生根率影响较大,幼苗健壮,且生产成本相对低廉;葡萄糖对啤酒花生根和增殖具有显著地影响。啤酒花脱毒组培苗快繁过程中以150 m L三角瓶接种6株数最佳,其增殖倍数最高,为2.87倍,不但能有效提高组培苗的繁殖倍数,还能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草莓脱毒苗生产及应用,本文依据黑龙江省气候特点介绍了草莓脱毒种苗的繁育技术,包括材料选择、组培准备工作、组培苗培养驯化、原种苗繁育管理、苗木分级等内容,以期解决草莓生产中田间无性繁殖造成的种性退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草莓匍匐茎尖组织培养与脱毒苗生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莓新生铺匐茎尖组织培养可获得大量的无病毒再生植株。每个茎尖每30天以1:10 ̄12的增殖倍数进行繁殖,经过6 ̄8代的继代培养,每个茎尖可生产6000 ̄8000株脱毒苗。草莓组培苗经过瓶内生根、驯化,大棚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以丰香草莓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聚乙烯醇对草莓组培苗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增殖及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1 g/L的聚乙烯醇可使草莓组培苗叶片愈伤组织发生期提前,提高愈伤组织发生率和发生量,改变愈伤组织的质量,同时能有效降低草莓组培苗在继代增殖中的玻璃化现象,促进植株分化、提高叶绿素和蛋白的含量.2 g/L的聚乙烯醇可以提高组培苗在生根培养基中的生根条数、根长度、株高、叶绿素和蛋白含量等.  相似文献   

11.
草莓叶柄托叶外植体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脱毒草莓试管种质材料的利用率,提高脱毒草莓试管苗的继代增殖倍数,缩短生产周期,降低脱毒草莓试管苗的成本,在草莓试管苗继代培养时进行了单个叶柄托叶接种培养试验。在"MS+6-BA 1.0 mg.L-1~2.0 mg.L-1+IBA0.2 mg.L-1"培养基上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直接从叶柄基部的托叶部位再生了试管植株,植株再生率达100%,最高再生试管苗数达12.5株.托叶-1;将单叶柄托叶接种培养法应用于脱毒草莓的继代快繁,草莓试管苗的最高增殖倍数达传统方式的9倍;利用单叶柄托叶接种法继代繁殖草莓脱毒苗可大幅度提高草莓试管苗的继代增殖倍数,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决目前草莓生产中连年采用自繁苗而出现的种性退化、种苗劣质等问题,提供优质生产用苗。[方法]采用茎尖组织培养法获得草莓脱毒苗,并按小区间比排列法进行草莓组培苗和自繁苗田间性状比较试验。[结果]草莓组培苗在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丰产性及抗病性等方面均明显优于自繁苗。[结论]在草莓生产上,应大力推行组培苗作为生产用苗。  相似文献   

13.
利用草莓试管苗托叶再生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脱毒草莓试管苗叶柄基部的托叶在“MS+6-BA 1.0~2.0 mg.L^-1”培养基上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直接再生了草莓试管植株,植株再生率达100%,每个托叶最高分化试管苗数达12.5株;提高了脱毒草莓试管苗的继代增殖倍数,提高了脱毒草莓试管种质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脱毒草莓试管苗的成本。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几种影响草莓茎尖快繁的因素。[方法]以"童子1号"草莓为试材,对草莓茎尖培养快繁中茎尖取材大小、生长调节剂、碳源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以0.5 mm大小的茎尖接种,脱毒率最高,成活率最理想。诱导"童子1号"草莓茎尖成活与生长的最适培养基、最优增殖培养基均为MS+BA 0.5 mg/L。IBA浓度为800 mg/L时,组培苗瓶外生根不仅有较高的生根率和生根数,而且获得了较壮的生根苗。蔗糖和白砂糖作碳源时,繁殖系数较理想,以白砂糖最为适宜。[结论]草莓茎尖快繁应以0.5 mm大小的茎尖为材料,诱导分化培养基、继代增殖培养基均为MS+BA 0.5 mg/L,组培苗瓶外生根蘸取的最佳生长调节剂为800 mg/L IBA。  相似文献   

15.
5个草莓品种组培苗与常规苗栽培性状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莓组培脱毒苗植株长势强,根系发达,个体生长健壮整齐,产量高且品质好。福建省宁德地区草莓栽培上大多沿用无性繁殖种苗,不仅病毒病逐年积累加重,且种性易退化,果实渐小,效率低,本研究将草莓组培苗与常规苗进行多年栽培系统比对,结果5个草莓品种的组培苗比常规苗增产15.6%~43.4%,经济效益提高32.6%~179.4%。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的草莓茎尖脱毒组培技术所存在的操作繁琐、效率低、消毒难彻底、组培苗污染率高等问题,课题组根据多年试验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操作简便、效率高、消毒易彻底、组培苗污染率低、繁殖速度快,苗质好的草莓根尖脱病毒组培及其病毒快速检测技术,摸索出一套草莓根尖脱病毒组培快繁及规模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7.
陈婕  曹奎荣  孙祥良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1):2058-2059
研究热处理、化学处理及热-化结合处理的方法对红颊草莓离体植株生长、生根及移栽效果的影响,探究针对嘉兴市优势草莓品种的高效脱毒方法。结果显示,热处理结合25 μg·mL-1病毒醚处理可显著降低草莓组培苗的株高,而病毒醚的加入可显著增加其增殖系数;经过3种处理方法脱毒的草莓离体植株生根率均为100%,热-化结合处理的离体植株的根数和根长均为最大值;脱毒处理的草莓苗移栽成活率均大于对照,经热-化结合处理的自根苗,移栽成活率高达94%,而对照植株的移栽成活率仅为79.2%。热-化结合处理可获得生根能力更强、长势更好的草莓苗。  相似文献   

18.
为加快草莓无病毒苗的推广应用,以我国自育草莓品种京藏香为试材,进行茎尖诱导萌发、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的筛选研究,并采用RT-PCR检测其带病毒情况,对其脱毒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适宜京藏香茎尖诱导萌发培养基为MS+0.6mg·L~(-1) 6-BA+0.1mg·L~(-1) IAA,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1.5mg·L~(-1) 6-BA+0.1mg·L~(-1) NAA,生根培养基为1/2 MS+0.1mg·L~(-1) IBA;经病毒检测组培苗的轻型黄边病毒(SMYEV)和斑驳病毒(SMoV)的脱毒率为100%;镶脉病毒(SVBV)的脱毒率为82%,说明脱毒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草莓脱毒组培苗的特性及应用技术试验表明,草莓脱毒组培苗具有植株生长快、耐热性强的生理优势.但在生产上应用必须采用第2代原种作母本繁育的生产便能获得稳产高产.与常规苗相比,二代原种繁育的生产苗区增产23.3%.而第1代原原种作母本繁育的二代原种作生产苗区花芽分化迟、结果性差、畸形果多,反而比常规苗区减少5%.  相似文献   

20.
章姬草莓的脱毒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章姬草莓的脱毒检测及组培快繁进行研究,提出了用热处理法脱毒、用指示植物嫁接法检测、用已脱毒苗的茎尖进行组培快繁的有效技术,该技术可使组培苗100%无病毒,外殖体成活率达80%,成苗率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