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1合理间作1)合理间作的好处。幼龄果园树冠较小,果园内合理间作,既可有效提高土地和空间利用率,又可增加幼龄果园前期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抑制果园杂草生长。2)间作物的选择。间作物应选择矮冠、生长期短、与果树争夺肥水能力弱、与果树没有相同病虫害、经济价值高的作物,如大豆、茄果类、蔬菜类、瓜果类等。禁种小麦、玉米等高秆、与果树争夺肥水和光照的作物。间作宽度:果树营养带一般第1年留足1m,第2年留1.5m,第,3年留2m以上,第4年退出间作。2中耕除草中耕除草,不但可以防除杂草,而且给清耕果园提供良好生长条件。除草时要抓住有利时机,除早、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哈密大枣建园模式的改进(采用2 m×3 m、2 m×4 m的株行距,栽植后3~4年就可丰产),在大枣幼龄期进行合理间作已成为提高枣园早期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笔者结合近年的枣树栽培技术研究和生产实践,就哈密大枣幼龄园合理间作相关经验总结如下。1间作原则1)选择矮秆、浅根性及无攀缘习性的作物,尽量避免间作物与枣树争水、争肥、争光。2)间作物生长期应相对较短,与枣树无共  相似文献   

3.
在北缘桔区,柑桔从定植建园到投产,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一般需要五六年时间。因此,探讨幼龄柑桔园适宜的间作模式,争取最佳间作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利用6年时间(1992~1997年),在45hm2幼龄桔园进行间作模式及其效益的比较、筛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间作模式成功的模式为"果-麦-瓜"模式。其操作方式是(行距按4m计算):建园的头1~3年间作带冬播小麦,宽幅2.4m;树行两边各预留一趟瓜行,来年春栽植瓜苗,株距为0.75m,每666.7m2植445株。4~6年的桔园,间作带中间起垄(一垄两厢),宽幅为0.5m,次年春垄上栽植…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新建果园合理高效的果菜间作模式,寻求科学的发展途径,达到快长树、早结果、高效益的目的,我们对新植果园不同果菜间作物类型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以指导果树生产,推广应用合理、高效的果菜间作模式。1调查区域的自然概况调查区地处陇东黄土高塬沟壑区.为旱塬区,海拔930~1462.2m,土壤为黄绵土,  相似文献   

5.
罗锦新江果场椪柑1991年3月定植,株行距为2×3m,示范园面积为0.33hm2;1996年平均株产33·1kg,最高株产达45.0kg,每666.7m2产量3674.1kg。其丰产栽培主要技术措施是:一、精心定植、合理间作1991年春定值前以改土为中心,挖深0.8m、宽1.0m的壕沟,每666.7m2分3-4层压入堆沤过的栏肥、腐熟垃圾肥等共6000kg。定植后在果园内间种绿肥,如花生、黄豆等豆科作物,并及时挖沟压青。1993年试挂果后,每年在定植沟外行挖深0.8m、宽1.0m的壕沟,每666.7m2再分层压人栏肥2000kg、甘蔗渣2000kg、钙镁磷肥用300kg、人粪尿1500kg。二、合…  相似文献   

6.
宁夏狼皮梁林场农户尝试在幼龄枣园行间套种西瓜和红薯,当年667m2产西瓜2000kg、红薯1700kg,间作纯收入1900元左右,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解决了幼龄枣园收入低的问题。1)枣园选择。选择交通便利、有灌溉条件、土壤为沙土或沙壤土的1~3年生、株行距为3m×4m  相似文献   

7.
1栽植密度通过对冬枣主产区调查发现.生产中冬枣有各种各样的栽植方式,株行距有1m×2m、1m×3m、2m×3m、3m×4m、3m×5m,4m×5m、4m×6m等,也有2~4m×8~20m的枣粮间作形式。据试验。冬枣开始结果的l-3年.产量与植株密度呈直线相关.单位面积产量表现为植株密度的曲线函数,表明密植有助于前期高产。  相似文献   

8.
综合分析了近5年来在国内有关杏-麦和杏-棉间作种植研究情况。研究表明,2种间作种植体系均能一定程度上丰富杏园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不同程度改善环境状况,特别是杏树的遮阴能够产生明显降温增湿效应和防风效应;但在间作条件下光照减弱、水肥竞争也对小麦或棉花的生长、生育指标产生负面影响,对棉花的影响更加明显。综合考虑,间作田总体上的效益大于单作田。研究也说明,间作种植模式中较合理的杏树株行距为4m×6m,棉花应更大些,杏树在树龄5年后要加强修枝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2000年引进中梨1号,经5年试种观察,表现生长势强,结果早,5年生树平均666.7m2产1892kg。平均单果重236g,品质优良。梅雨季节及时排水防涝。夏季间作蔬菜、豆类作物或覆盖作物秸秆降温防旱。采用单层开心树形改善光照条件,加强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及时防治病虫害等,防止早期落叶,是在高温高湿等日照生态环境下栽培中梨1号成功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宝鸡地区新建矮化密植苹果园面积较大,矮化自根砧果园或双矮果园普遍采用宽行密植、网格立架扶干栽培模式(株距1~2m,行距3.5~4m).由于行间较宽,幼树期(1~3年)进行了间作.现对多地间作物的种类、间作物对幼树生长的影响及间作收益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出一套幼园间作技术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果园合理间作和压绿覆盖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园土壤管理用的多为清耕、生草、覆盖和免耕等法。笔者通过多年多点试验和生产检验证明,云南由于旱雨季分明,春旱期长达半年之久,雨水又集中在6~9月,因此这几种方法虽各有优点,但效果都不够全面和理想,而以合理间作加翻园压绿和树盘覆盖效果最好。可达到提高土地空间和光能利用率,保持土壤疏松肥沃,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抑制杂草,增加收入,以短养长和以园养园的目的。1 间作类型1.1 果粮间作 大春间种马铃薯、红薯、黄豆、饭豆、京豆、花生等矮生和豆科作物,小春有水灌溉的果园种豌豆或蚕豆,无水灌溉的休闲。1.2…  相似文献   

12.
日光温室油桃间作草莓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地栽培油桃,在保证油桃产量和效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间作草莓,可提高总体经济效益。为此,2002—2003年我们进行了日光温室栽培油桃间作草莓试验,实现了油桃、草莓双丰收,2年生油桃平均每温室(300m2)产量1022kg,每温室产草莓400kg。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及栽植方式油桃品种为早红珠和曙光,前者成花容易,需冷量低;后者果形整齐,品质较好。草莓品种为杜克拉,需冷量低,产量高。油桃行株距2m×1m,行间起高20cm、宽30cm的垄,垄上栽植双行草莓。定植前在行内挖深、宽各0.8m的定植沟,沟内回填与表土混匀、充分腐熟的…  相似文献   

13.
2001~2005年进行了板栗园间作黑木耳试验。结果表明:在株行距4m×4m、树龄6~8年的板栗园内,间作寿山一号、CJJ998-6,黑木耳培养料为板栗枝条木屑78%、麦麸20%、糖1%、石膏1%、料水比1∶1.1~1.2,667m2放置8000个菌袋、板栗留枝量12万个,黑木耳生长后期喷0.5%牛奶 0.5%蔗糖 0.5%磷酸二氢钾的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4.
枣粮间作的优化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枣粮间作是以多年生高大的枣树与一、二年生的粮、棉、油、菜等作物长年间作的立体农作制度,它比一般间作制能更好地利用高层空间、光照和土地资源,提高农田生产效益,并兼收农田防护林网的生态效益,因而很早为我国南北枣区采用。以往的枣粮间作形式多种多样,效益悬殊。为了使这一农作制度更合理的发展,从1981年开始,我们本  相似文献   

15.
费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全年无霜期197 d,年平均气温13.4℃,年日照时数平均2 532.1 h,平均降雨量850 mm.具有光照充足、降水量适中、气候温和等特点.为加速山区农民奔小康的步伐,笔者从2001年开始至2005年秋,在费县薛庄镇谭家庄村、大良村选择了5.33hm2、6~8年生、株行距4 m×4 m的板栗园进行板栗园间作黑木耳的研究,几年来间作区平均666.7 m2每年可产黑木耳500kg,增产板栗30kg,新增纯产值9 180元,并总结出板栗园间作黑木耳的丰产栽培技术.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梨园间作平菇的经验及效益1990~1993年,我们在阜城县崔庙村(年平均气温12.6℃,年降水量524.2mm,无霜期190天),在7年生的鸭梨园间作平菇,鸭梨株行距3m×4m,郁闭度0.7;平菇品种为佛罗里达侧耳,栽培用料配方为棉子壳20kg/m2...  相似文献   

17.
核桃休眠期修剪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由于休眠期修剪有伤流发生 ,普遍认为会影响树体生长发育 ,所以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在果实采收后至落叶前进行秋剪和萌芽展叶后进行春剪。为了选择合理的修剪时期 ,探讨休眠期修剪对核桃树生长结果的影响 ,于 1 991~ 1 993年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试材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 试验在涉县北岗村晚实核桃园和早实优种核桃园进行。晚实核桃试验园 :树龄 5 0年生 ,实生繁殖 ,1 6 5株 ,间作粮食作物。早实优种核桃园 :1 981年定植的 2 5 0株核桃嫁接苗 ,品种为元丰、辽核 1号和薄壳香 ,株行距为 3m× 4m。1 .2 方法 采…  相似文献   

18.
I二型栽培的基本模式1.1稀植模式幼树期和初果期可间作棉花、小麦等。667m2用酸枣仁150~200g,按行距4m、穴距0.25m播种,每穴2~4粒种子。按4m×0.5m嫁接,667m。不超过330株。按1.5m的株距确定永久株,永久株间可留1~2株作临时株,与永久株间距0.5~0.75m。永久株主要是小冠疏层形;临时株或临时加密行,在不影响永久株整形结果条件下,主要采用单轴形、水平扇形和丫字形。  相似文献   

19.
1地下管理1.1合理间作新幼园在留足1.5 m以上宽营养带的基础上,间作瓜菜、豆类等低杆高效经济作物,禁止间作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以利于果树正常生长。1.2中耕除草清耕果园要按照"除早、除小、除了"的要求,及时清除果园杂草,疏松土壤,营养带坚决不能铲成光板或种植其它作物。丰产挂果园中耕20 cm,疏松土壤,清除杂草,达到土壤疏松无杂草。  相似文献   

20.
2002年春定植板栗实生苗,株行距3m×4m,2004年春嫁接桐柏红油栗等板栗良种.通过深翻改土、加强肥水管理、合理间作、夏摘心、秋补栽、施硼降低空苞率、果前梢摘心及疏花疏果、合理冬剪和加强病虫害防治等,嫁接后第3年666.7m2产栗实110kg,优质果率89.5%;第4年达137.5kg,优质果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