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传统施肥方式存在的肥料利用率低、用工量大等问题,以上海市崇明区种植的"红地球"葡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对葡萄品质、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崇明地区葡萄生产上,施肥采用水肥一体化的应用效果较好,比常规沟施,总成本下降73.95%、增收42.48%;比传统的大水大肥,总成本增加7.88%、增收106.33%。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滴灌施肥对辣椒辣椒产量和效益的影响。[方法]对大棚辣椒畦灌冲肥和滴灌施肥进行了比较试验。研究不同施肥量的滴灌施肥对辣椒产量、节水、节肥效果、大棚环境、肥料利用率、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的施肥量对温室辣椒生长、产量和生理特征都应有一定的影响。畦灌冲肥存在肥料利用率低、浪费大、用工多等问题,采用滴灌施肥是一个较好的解决途径。[结论]该研究为辣椒水肥一体化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开展水肥一体化水溶性肥料3个施肥水平与常规配方肥在柑橘上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水溶性肥料3个施肥水平均比常规配方肥的施用量(纯)和用工减少,而单株结果数、产量及效益增加,柑橘水肥一体化水溶性肥料施肥量每株800 g分3次施用,肥料减量增效最佳。  相似文献   

4.
李爱武 《云南农业》2023,(11):73-75
以辣椒常规施肥为对照,试验选用4种不同水溶肥料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分别与辣椒常规施肥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水溶肥处理辣椒亩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加鲜椒产量24.8%、18.4%、26.3%和30.1%。水肥一体化施肥区每个处理均较常规施肥区减少灌水量1.9~2.1 m3,节水20%~22%;减少施肥量7.62 kg,节肥61.4%,减少肥料支出35.6~44元,减少肥料成本28.7%~35.5%;减少用工4个,省工40%,减少用工成本320元。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提高了辣椒产量,而且节水、节肥、省工省时,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可见水溶肥的施用及水肥一体化技术更适宜于辣椒生产。  相似文献   

5.
滴灌春麦水肥一体化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春麦在滴灌条件下的水肥利用情况,为滴灌春麦科学施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大田试验,采用“3414”试验方案研究随水施肥对肥料利用率及小麦经济、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滴灌春麦至开花期对氮、磷、钾肥吸收量已达全生育期的78.1;、82.14;和84.9;;施用等量氮、磷、钾肥(N240P52.5K375),滴灌施肥较常规施肥氮、钾利用率分别提高了4.7;和3.2;,但磷素差异不大.单一肥料氮肥的作用最大,其次是磷肥;随施氮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得到提高,但过多施入氮肥产量反而下降;氮肥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则随氮肥增加呈递减趋势.[结论]春麦采用水肥滴灌模式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并增加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田对比试验,探索研究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对常州地区大棚辣椒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水肥一体化同氮量施肥模式下辣椒产量和净收益分别提高131.3 kg/亩、543元/亩,氮肥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水肥一体化追肥减氮10%处理下辣椒产量下降171.9 kg/亩,净收益与常规施肥持平,而氮肥利用率提高7个百分点。因此,从产量效益角度出发,辣椒种植以水肥一体化同氮量处理最佳;从绿色生态高效角度出发,推荐水肥一体化减氮10%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缓控释肥对水稻南粳9108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3种缓释肥施肥处理和农民常用施肥处理间氮肥的综合利用情况,,更好地展现不同肥料之间的性价比.[方法]采用收集氨气的方法,土壤总氮径流失量计算是通过稻田排水前后水位差值计算出径流量然后将水样进行分析,总氮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缓释肥的氮肥利用率高达60%~70%,是传统肥料利用率的1倍多.相比常规肥料缓释肥不仅减少了人工施肥次数,还可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吸收率从而减少氮肥的损失.[结论]硫包膜缓释肥前期释放快后期乏力,树脂包膜缓释肥前期释放慢后劲强,缓释掺混肥释放较为均匀因此表现最为稳定.而常规施肥肥料施肥快易溶于水造成大量的径流和挥发不利于肥料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上海市浦东新区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种植黄瓜的适宜肥料运筹,特进行了相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且比常规施肥减肥的2个处理,每667 m~2可比常规施肥节省肥料成本333.5元和535.8元,减幅为22.1%和35.6%,使用纯水溶肥进行水肥一体化施肥处理比常规施肥增加肥料成本81.4元,增幅为5.4%。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3个处理,每667 m~2可比常规施肥节约人工成本75.0~150.4元。在每667 m~2肥料养分总投入减量21.1%~35.7%的情况下,可比常规施肥节约用水23.28 m~3,且黄瓜增产19.5%~31.6%。除去肥料和用工投入,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3个处理,可比常规施肥纯收入增加30.9%~38.7%。  相似文献   

9.
[目的]开发甘蔗滴灌专用液肥,探讨在生产上的施肥模式,为现代农业水肥一体化生产方式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取ROC22为供试材料,田间设置选用近年与广西新方向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合作研制的甘蔗专用液肥两个配方:新方向平衡型21-21-21+TE、新方向高钾型13-6-39-TE,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分别设置前期施基肥分蘖期开始水肥一体和全程水肥一体两种模式.[结果]前期施基肥分蘖期开始水肥一体和全程水肥一体对甘蔗出苗没有明显的影响,而前期施基肥在分蘖期及时补充水溶肥有利于甘蔗分蘖.不同处理对株高及产量影响显著,其中采用新方向高钾型水溶肥产量比常规处理增加13.04%,收益增加4 500元/hm2.[结论]甘蔗液体专用肥有明显促进甘蔗生长的作用,同等条件下高钾型水溶肥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水肥一体化是将微灌与施肥有机结合的一项农业新技术,主要利用微灌系统,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对作物不同生育期的需水、需肥规律进行需求设计,在一定的时期将水分和肥料按比例配成肥液直接提供给作物,使水和肥料在土壤中以优化的组合状态供应给作物吸收利用.水肥一体化具有节水、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农药用量、施肥时间及用工量的投入、改善土壤微环境的特点,是目前农业生产上提高水肥利用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露地葡萄滴灌专用肥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战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179-4181
[目的]为葡萄的优质高产提供参考。[方法]设置畦灌+传统施肥、滴灌+专用肥1、滴灌+专用肥2、滴灌+专用肥3,共4个处理,研究露地葡萄滴灌专用肥的施用效果。[结果]滴灌处理润湿区域和非润湿区域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6%~19%、11%~14%。3个滴灌处理的葡萄穗果数与果实重量均高于畦灌处理,产量显著增加,分别增产20.0%、14.9%、14.7%。专用肥3处理的葡萄果实Vc含量显著高于畦灌处理,专用肥2和专用肥3处理均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滴灌施肥的总施肥量比畦灌+传统施肥节省25.5%。[结论]滴灌施肥可以为葡萄提供合理的水分与养分,提高水肥利用率和葡萄的产量及品质,减少施肥量。  相似文献   

12.
滴灌系统综合应用技术对甘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增加甘蔗滴灌系统的利用途径,提高甘蔗产量和种蔗效益。[方法]通过与传统滴灌方法对比,了解滴灌系统综合应用技术的使用效果。[结果]应用滴灌系统综合技术的"灌水+灌肥+灌药"处理,能提早甘蔗出苗,提高出苗率,促进甘蔗生长,有较多的有效茎和较重的单茎重,进甘蔗成熟;促进宿根蔗甘蔗芽的萌发,增加宿根蔗的有效茎。使新植蔗的产量和糖分分别比对照高35.9%和0.32%;宿根蔗的产量和糖分分别比对照高36.0%和0.27%。[结论]滴灌系统综合应用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旱地甘蔗的产量和蔗糖分。  相似文献   

13.
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樱桃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樱桃番茄在滴灌栽培时氮肥的合理施用量。[方法]研究了不同灌溉与施肥处理对樱桃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樱桃番茄在滴灌栽培时,比常规畦灌栽培条件下生长发育更好,能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同样产量时,滴灌栽培能节省氮肥18.75%;产量随着氮肥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用量后由于植株营养生长过剩,产量反而下降。[结论]滴灌栽培合理适用氮肥时,可以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澳洲坚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总结出一套适合澳洲坚果水肥一体化技术。[方法]试验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环形滴灌高质肥、环形滴灌有机肥、环形滴灌普通化肥、定点滴灌普通化肥、喷灌普通化肥和常规施肥,测定不同处理对果实产量、落果、大小的影响。[结果]6种处理中,效果最好的是环形滴灌有机肥,产量为5 969.7 kg/hm2,增产15.96%,落果减少率可达24.11%,经济效益可达9.55万元/hm2,成本1.26万元/hm2,对比常规施肥,利润增加1.78万元/hm2。[结论]把水肥一体化技术——环形滴灌有机肥应用于澳洲坚果上,可以有效地提高产量,改善果实大小,减少落果率,有利于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水稻随水施肥技术的最佳施肥次数。[方法]以玉香油占为水稻供试品种,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肥料深施、肥料撒施、肥料随水追施2次、肥料随水追施3次、肥料随水追施4次,研究各处理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在水稻生产中采用随水施肥技术,随着施肥次数的增多,各产量指标中除实粒数和空秕率外,其余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追肥3次处理的产量最高,比其他施肥方式增产7.83%~25.56%,追肥2次和4次处理的产量差异不大,随着施肥次数的增加,结实率提高。随水冲施处理的投入成本大于深施与撒施处理,净收益以肥料随水追施3次处理最高,达15 515.73元/hm2。[结论]综合考虑,肥料随水追施3次能最大程度凸显水稻随水施肥技术的增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麻竹叶片对营养元素高效利用的最优肥料配方,为麻竹高产高效栽培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试验共设4个配方施肥处理,分别是处理1:N-P2O5-K2O=19-7-10;处理2:N-P2O5-K2O=17-8-11;处理3:N-P2O5-K2O=12-12-12;处理4:传统施肥(碳铵),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对麻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配方施肥能促进麻竹叶片营养元素的吸收,施肥前后各处理麻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处理2、处理1、处理3、施肥前、处理4。[结论]配方施肥处理2的施肥效果最佳,其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均高于其他施肥处理,传统施肥处理4的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反而比施肥前有所下降。可见,配方施肥具有明显提高麻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喀什地区甜瓜露地全立架滴灌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对喀什地区甜瓜露地全立架滴灌栽培病害、肥水利用,产量和收益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为完善该模式的种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喀什地区甜瓜滴灌生产应用提供技术贮备.[方法]调查和分析甜瓜病害、灌溉和施肥状况、产量和品质、成本和收益等,与甜瓜常规爬地沟种方式进行比较.[结果]甜瓜露地全立架滴灌栽培方式降低了田间空气相对湿度,对抑制和减轻霜霉病危害效果显著,对减轻白粉病危害效果不显著;全立架滴灌的肥水利用效率都高于常规爬地沟种,全立架滴灌单位面积比常规爬地沟种减少用水量达140;;中小果型甜瓜品种应用全立架滴灌栽培产量提高不明显,大果型品种增产效果非常显著.[结论]全立架滴灌栽培技术达到了减轻病害、节水节肥和提高产量的目的,是一种适合喀什地区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8.
刘杨舟  陈权欢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088-12090
[目的]为了研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烟株生长及烟叶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烤烟K326为材料,以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为研究因素,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研究.[结果]在施纯氮相同的基础上,施用有机肥占总施肥量25%~50%、施用无机肥占总施肥量50%~75%时有利于烤烟烟株的生长发育,且烟叶产量、产值较高,外观质量也较好.[结论]该研究可以为烤烟的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确定膜下滴灌马铃薯生产中适宜的种植密度和合理施氮量,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块茎产量及品质,为膜下滴灌马铃薯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方法]以紫花白为试验材料,设54 000、65 550、77 100株/hm23个密度以及0、142.5、285.0、427.5纯Nkg/hm24种施氮量,采用裂区设计.[结果]在膜下滴灌种植模式下,马铃薯氮素累积吸收量均随着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增加施氮量,AE、RE、PFP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而适度提高种植密度,RE、AE、PEP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淀粉产量与施氮量、氮素累积吸收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率之间存在0.01水平显著的正相关.协同提高氮素累积吸收量和吸收利用率是决定马铃薯块茎产量的关键.[结论]适度提高种植密度且增加施氮量有利于膜下滴灌马铃薯对氮素的吸收量、利用效率,进而有利于提高块茎产量和淀粉产量.在该试验条件下,适宜的种植密度与施氮量组合以77 100或65 550株/hm2、施氮量28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