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近年来,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较突出,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食物中毒事故时有发生[1].有机磷农药残留速测方法目前主要有酶抑制法和化学试剂法[2],这些方法都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及成本低等优点,深受广大基层监督部门、生产基地及市场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酶抑制法局限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酶抑制法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成本低廉,但同时存在假阳性及假阴性率高、检出限高、灵敏度低、检测农药种类有限等局限性。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国际和国内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也越来越严格,酶抑制法已不适合作为农药残留检测的主要手段及筛查手段,不应再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王志波 《长江蔬菜》2009,(18):73-74
根据行业标准《NY/T448-2001》,利用酶抑制法和相关农残速测仪及配套试剂盒对江苏如皋市主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的蔬菜样品进行了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蔬菜合格率为97.7%,酶抑制法具有检测时间短、成本低、操作简便等特点,是目前我国控制农药残留的一种有效的初筛方法。  相似文献   

4.
韩萍 《蔬菜》2014,(11):85-87
根据永安市蔬菜生产现状,介绍了酶抑制法在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上的应用,分析了测试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及解决办法,为永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酶抑制法检测蔬菜农药残留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色谱定量检测验证方法,对目前常用的酶抑制法速测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效果进行 了评
价。结果表明:酶抑制法检测不同农药灵敏度差异较大,其中以克百威的灵敏度最好,最低可达0.003
mg·kg-1,其次为灭多威和甲萘威。但对于目前蔬菜中常检出的毒死蜱和三唑磷等灵敏度不高。速测因最
低检测限高和基质干扰的影响,部分结果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风险,蔬菜产品假阳性率为7.1%~26.2%,
而以毒死蜱为试验农药的蔬菜样品检测假阴性率较高。因此,酶抑制法速测在蔬菜高毒快速控制上发挥了
一定作用,但作为执法检测需进一步研究前处理提取方法和提高 酶试剂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蔬菜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是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江西省政府实施了省预警、市监督、县定量、乡快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办法,将蔬菜快速检测工作确定为乡镇监管内容,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工作阵地的前移。本文以叶菜类为例,简述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操作流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胆碱酯酶抑制法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农药残留快速测定方法,我国已将其列为国家标准(GB/T5009.199)作为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能抑制昆虫中枢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造成神经传导介质乙酰胆碱的积累,影响正常传导,使昆虫中毒致死,利用这一昆虫毒理学原理,样品只需经过简单处理,与底物和酶反应后,进行显色,通过观察胆碱酯酶被抑制的程度,确定农药残留的含量范围。胆碱酯酶抑制法通常分为分光比色法和速测卡法。分光比色法需配备专门的分光光度计、冰箱和保温箱等,操作过程较复杂,比色过程中易受人为…  相似文献   

8.
为了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监管工作提供理论保障,就近年来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分析了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原理、方法、结果判定等。对农药残留检测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建议,如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强化农产品例行监测、加强品牌认证、推进质量安全追溯工作、开展风险预测评估等。  相似文献   

9.
快速检测技术在果蔬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果、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一直以来严重威胁食品安全,仅仅依靠传统实验室检测方法难以满足监管的需要。本文概述了快速检测技术在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检测中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酶抑制法、化学速测法、生物传感器、免疫分析法、近红外光谱法及拉曼光谱法等果蔬农残快速检测技术,阐述了各自的检测原理、优缺点及研究现状,并对农残快速检测技术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充分发挥农药残留速测体系在蔬菜安全监管中的作用,近年来上海市闵行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采取各级负责制,建立健全了区、镇、村、场4级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网络,并不断扩大速测覆盖面,确保闵行区地产上市蔬菜的质量安全。该文介绍了闵行区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工作概况和加强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工作的举措,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韩永玲 《蔬菜》2016,(8):67-69
针对目前生产上农药残留问题严重的现象,指出了农药残留检测的必要性,并对目前常用的化学速测法、免疫分析法、酶抑制法、活体检测法等几种快速检测方法各自的特点进行分析,同时着重介绍了利用农药残留速测仪进行检测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比较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玲  王多加等 《蔬菜》2001,(3):26-28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能强烈地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AchE),利用这一特点,目前国内对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测定主要采用2种方法,酶液比色法和纸片速测卡法。由于快速检测是一种生物测定法,对合农药残留的果蔬只能进行定性半定量检测,灵敏度和重现性较差。本文针对2种速测方法的灵敏度和重现性等进行探讨,旨在研究这2种快速检测法检测果蔬农药残留的可行性。 一、快速检测方法比较 1.检测原理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品种繁多,分子结构各不相同,但他们的作用机理却近乎相同,都能抑制昆虫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乙酰胆…  相似文献   

13.
王迪轩 《蔬菜》2002,(10):4-5
“放心菜”是近年蔬菜生产中的新概念,它是指蔬菜中有机磷类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不超标,不会引起中毒事故发生的蔬菜,它的标准不像无公害蔬菜那样高,是适合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特别是农户小规模蔬菜生产现状的生产技术,是对蔬菜生产的最低要求。一、“放心菜”与“无公害蔬菜”“放心菜”是指利用酶抑制法等检测手段快速检测合格的蔬菜。其基本原理是:当昆虫体内导致神经传递介质-乙酰胆碱分解的乙酰胆碱酯酶被有机磷类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抑制活性后,该酶催化水解乙酰胆碱等物质(俗称底物)的活性不同程度地丧失或降低,以…  相似文献   

14.
乡镇蔬菜和水果种植面积和生产量较大,但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处于起步阶段,设备、人员配备明显不足。根据实际情况,推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利用该技术以公正、公平、准确以及科学的农药残留检测数据为依据,为产地准出监管把关,为对农产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支撑。因此,本文对乡镇监管机构推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必要性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速测仪在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主要仪器——速测仪是通过生化方法快速检测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避免农药含量超标的蔬菜流入市场。本文对速测仪法的原理进行阐述,分析了该方法在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具体应用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是一种生化方法,以丁酰胆碱酶被抑制程度(抑制率)来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的农药残留。由于检测灵敏度高,数据准确,成本低,速度快,因此被广泛用于生产基地、市场、检测部门等作定性检测。在检测过程中,为探讨实验操作过程中影响抑制率的因素,我们对比色时间与抑制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比色时间影响抑制率的数值,对检测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鉴于目前出现的农产品安全问题以农药残留最为常见和严重的现象,监控农药的合理使用,杜绝农药残留超标产品上市销售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控制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进行及时、准确地分析检测,因此,在生产、流通领域中加强对农残的快速检测已成为十分必要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严格控制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含量是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对毒害性较大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测定已经有了成熟的快速检测方法(酶抑制率法),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由于对酶的活性不敏感,所以还没有出现这类农药的速测方法。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毒性虽然没有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大,  相似文献   

19.
几种蔬菜对酶的抑制率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蔬菜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对蔬菜安全的监管力度正在加强,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工作正在深入。在实际检测工作中,我们发现有几种蔬菜如韭菜、茄子、芹菜等会出现假阳性现象,致使农药残留检测出现误差,给检测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打算通过本试验对韭菜、茄子、芹菜的检测标准作出定量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不同型号农药残留速测仪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成为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农药残留的检测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等方法[1-3],但检测处理复杂,时间长,对流通环节出售的果蔬检测不能体现其时效性,因此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及产品也因此在农药残留监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农产质量安全法中规定可以把农残速测的结果作为执法的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