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高山辣椒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我们利用本地高山气候,离城远,无污染等优势,在本乡孙岸村、陈吾寮村海拔600~660m山地种植高山辣椒,面积为10.1hm^2,平均667m^2产量3180.5kg,平均667m^2收入2865元,比种植单季稻每667m^2收入552.5元,增加2312.5元,增幅达420.5%,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方法、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高山辣椒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市山区乡镇依托自然资源,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瞄准市场,大力发展高山蔬菜生产,2003年仅高山辣椒种植面积就达到45hm^2,每667m^2产值达到4000元。现将高山辣椒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新密市尖山地区主要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其中夏季种植一茬玉米收入400~500元。近几年通过推广栽培高山绿菜花效益较好,发展迅速。面积逐年扩大,一茬绿菜花每667m^2收3000多元,现已成为尖山地区高山反季节栽培蔬菜的重要品种之一。现将高山反季节绿菜花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波 《上海蔬菜》2005,(3):44-44
利用浙南中、高海拔山区(海拔600-800m)夏季气候凉爽的特点,发展春播辣椒生产,可以在夏、秋蔬菜淡季供应高品质的新鲜蔬菜。反季节辣椒在4月上、中旬播种,播种至初收100d(天)左右,延续收获可达80-100d(天)。高山反季节辣椒辣味中等,品质优。根据2003年和2004年在浙南山区进行小辣椒示范生产的经验,我们认为辣椒反季节栽培需要把握好“五关”。  相似文献   

5.
萍乡田少人多,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足267m^2,为最大限度发掘土地价值和增加农民收入,萍乡市蔬菜科研所积极推广早黄瓜-辣椒-萝卜一年三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首先在萍乡市湘东区麻山镇幸福自然村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每667m^2早黄瓜产量3500kg,产值3500元。每667m^2辣椒产量3000kg,产值6000元。667m^2萝卜产量5000kg,产值3000元。667m^2全年产值12500元。  相似文献   

6.
近儿年我们在蔬菜生产中应用了地膜甘蓝菜豆-辣椒-秋延黄瓜高效套作栽培模式,茬口衔接紧凑,一年四熟,平均667m^2。产甘蓝2000kg、菜豆2100kg、辣椒1300kg、秋黄瓜2800kg,投资少、效益高,而且技术简单易操作。  相似文献   

7.
高山夏秋蔬菜栽培模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鸿雁 《西南园艺》2004,32(6):35-37
在平均海拔1200m的高山进行了夏秋反季节蔬菜栽培模式的初步研究,采用的“豆(无筋豆)——莴笋——甘蓝”种植模式,取得平均667m^2产值达2000元左右的经济效益,并且该模式和技术已被农民接受,成为高山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屏南县高山夏季反季节花椰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德市屏南县位于福建东北部高山地区,一般平均海拔在800 m以上,年均气温15℃左右,夏季低温凉爽,可利用高山地区夏季气温冷凉的特点栽培高山夏季反季节花椰菜。目前全县反季节花椰菜种植面积在6 666.7 hm2以上,每667 m2平均收益2 000元以上,最高可达3 500元,仅反季节花椰菜一项人均纯收入每667 m2增加800多元,成为屏南县农业的支柱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袁京华  高国文  刘斌  王惠  杨斌 《蔬菜》2023,(7):10-14
为探索低山工厂辣椒苗对高山地区环境的适应性、增产能力和新增固碳减排能力,通过不同播期对比试验、17个品种对比试验和大面积移栽生产试验,比较分析辣椒低山工厂育苗高山移栽的适应性、丰产性以及固碳减排效应。结果表明:辣椒低山工厂育苗不仅可以完全适应宜昌市高山地区生态环境,且各项试验均实现大幅增产、增收,其中大面积移栽生产试验中辣椒667 m2产量为3 280 kg,667 m2产值达15 622.6元;较农民自育苗667 m2增产967 kg,增产率达41.8%,667 m2产值增加7 273.6元,增收率达87.1%;667 m2新增固定减排CO2量为619 kg,固碳减排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长江蔬菜》2009,(2):18-18
“拱棚辣椒每667m^2产4000~5000kg,辣椒2-3元/kg,种667m^2可收入1万元,纯收入5000元。”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和高利润的诱惑下,2008年靖边县农民种植拱棚辣椒近万亩。但结果却是:集中上市的辣椒每斤贱卖至两三毛甚至几分钱都难以出手,大量辣椒烂在地里、倒在路旁。  相似文献   

11.
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优质高效栽培辣椒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光温室利用内置式行下秸秆生物反应堆栽培辣椒,提高地温3℃左右、气温1.5℃,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辣椒抗病性,提高辣椒品质和外观商品性,实现了有机物循环利用,改善生态环境,是生产无公害辣椒的有效措施。每667m^2产量17000kg,收入6万元,比常规栽培增产20%,增收25%。因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生产辣椒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大石桥市采用此方式栽培辣椒面积不断扩大,下面就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辣椒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杭州市西湖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大力推广大棚春番茄接茬秋辣椒栽培技术,面积逾100h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大棚春番茄于10月中下旬播种,12月中下旬-翌年1月定植,3月下旬始收,7月上旬采收结束,每667m^2产量5000kg,按每千克1.1元计算,每667m^2产值5500元;秋辣椒于6月下旬-7月上旬播种,7月下旬-8月上句定植,8月下旬-9月中旬始收,12月中下旬采收结束,每667m^2产量1750kg,按每千克4.0元计算,每667m^2产值7000元。两者相加每年每667m^2产值12500元,扣除各种成本3240元,年纯收益可达9260元。  相似文献   

13.
1埋土防寒 栽后1-2年内冬季要埋土防寒,防止冻害和抽条,同时,也可避免人畜危害,苗木较大不便于弯倒时可采用套编织袋填土的方法防寒。2土肥水管理 2.1施肥 幼树期间,除第1年秋季667m^2施基肥25-50kg外,每年追肥3次,前2次在发芽前和果实膨大期(3月中下旬和5月下旬)667m^2施尿素30-40kg。  相似文献   

14.
昆椒2号是昆明市农科所近年在云南省首次育成的中早熟辣椒一代杂交种。其生长势强,株高54-60cm,开展度50-60cm,果实长羊角形,长度20cm左右;果面光滑,淡绿色,单果重25~30g,产量3000kg/667m^2。,高产者可达5000kg/667m^2。1995年,该品种通过了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西安市阎良、临潼等区县辣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产效益比较明显,日光温室一大茬667m^2产值2.5万元,大中棚667m^2产值1.3万元,大大激发了当地菜农种植辣椒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北干街道明星村、兴议村是区级放心菜生产基地,配套蔬菜大棚1150套(面积38.7hm^2)、小拱棚20.7hm^2,配套蔬菜防虫网4.5万m^2、遮阳网11万m^2,农户具有多年蔬菜生产及反季节栽培技术。为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下的市场经济形势,充分提高种菜科技,增加蔬菜生产效益,在2006年辣椒秋季反季节栽培面积达6.8hm^2,且应用科技和设施能力强,获得产量高,效益好。  相似文献   

17.
1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667 m^2制50-70 kg杂交辣椒种子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肥料、农药使用,生产管理等的系列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春马铃薯-玉米-辣椒套种模式投资少,产量高,效益好,经试验种植,每667m^2可产马铃薯2250kg、玉米450kg、辣椒2200kg。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9.
高山反季节辣椒生产,是利用高寒山区夏季较为凉爽的气候特点和远离城市工业区的优越环境,生产城市“夏淡伏缺”辣椒,调节7~9月的蔬菜供求矛盾,因而市场前景非常好。但是,发展高山反季节辣椒必须消除以下四大误区。1误区一:发展高山辣椒必须建大棚发展高山辣椒生产,就是根据辣椒适应性广的特点和高山区气候凉爽的优势,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和特定的栽培技术生产高山辣椒。实践证明,在海拔高度600m以上,辣椒适宜播种期为4月20日~5月10日,播前浸种催芽,播后可用小拱棚覆盖,有利于出苗整齐。5月底6月初进行大田栽培。在未封行前,在栽培畦上全面实…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设施栽培技术的发展,反季节蔬菜栽培的面积不断扩大,既丰富了人们的菜蓝子,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我市箬横镇下墩村菜农梁恩法采用黄瓜-番茄-瓠瓜-年三熟的栽培模式,667m^2总产量达7500kg以上,667m^2产值17000元左右,667m^2净收入在万元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