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灭幼脲3号防治梨大食心虫越冬代幼虫试验简结梨大食心虫是梨树蛀芽、蛀果的重要害虫,在我县年发生两代(越冬代成虫发生在6月中旬,第1代成虫在8月上、中旬),部分果园发生严重,给果农收入带来较大损失。防治该虫多数文献认为越冬幼虫出蜇转芽、转果期是药物防治的...  相似文献   

2.
<正>梨大食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又称梨云翅斑螟蛾,全国各梨区均普遍发生,是危害梨的重要害虫。梨大食心虫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该虫在河北省一年发生2代(少数发生1代)。以小幼虫在茧内结茧越冬,越冬幼虫在3月下旬梨花芽膨大时开始转害新芽。转芽的幼虫一般先在花芽基部蛀食,蛀入的孔外堆有少量虫丝缠绕的碎屑和虫粪。被害芽被丝缠住,芽鳞片不易脱落,个别梨大食心虫幼虫食害到花轴中,使花丝萎蔫。越冬幼虫从4月下旬或5月份开始转移到果实  相似文献   

3.
发生规律梨小食虫是梨树的主要蛀果害虫之一。在河南省,梨小食心虫一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干翘皮下、枝叉缝隙、根部土壤中以及果品仓库、果品包装材料中结茧越冬。早春平均气温10℃以上时,越冬幼虫开始化蛹,4月中旬至6月中旬出现越冬代成虫,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第1代  相似文献   

4.
一、生活习性梨大食心虫俗称“吊死鬼”,以危害梨芽和果实为主,在莱阳县一年二代,以幼虫在芽内作薄茧越冬,翌年3月下~4月上旬,气温升到7℃时开始转芽为害,4月中旬气温达10℃以上时为转芽盛期。幼虫以为害花芽为主,一头幼虫可危害2~3个芽。幼虫转芽时,自芽基蛀入为害,花期在花丛轴上吐丝缠绕。5月上旬幼虫开始为害幼果,转果期长达30天。一头幼虫可连续为害1~3个果。5月下~6月上旬,老熟幼虫在最后一个被害果内化蛹。蛹期7~10天。6月下旬,羽化成虫在萼洼、芽旁及枝条粗皮缝隙中产卵,卵期6~7天。幼虫孵化后,危害当年生芽,7月中旬大量转果,一虫仅害一果,并在其中化蛹。成虫于8月上旬大量羽化。越冬代幼虫在8月中、下旬出现,每虫可害2~3个芽,在为害的最末芽内作茧越冬。  相似文献   

5.
利用性诱剂分别对梨小食心虫、苹果蠹蛾在红富士苹果园和香梨园进行监测,经过测定,初步掌握了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消长动态;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梨小食心虫1年发生4代和一个不完整的第5代;苹果蠹蛾1年发生3代和一个不完整的第4代。通过诱捕成虫数量调查发现两种食心虫的越冬代成虫羽化期时间长而且数量最多,化学防治的关键为越冬代的成虫和第1代幼虫;通过对红富士苹果园、香梨园中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诱捕效果对比,初步表明梨小食心虫为我区蛀果害虫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果树种植越来越多,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也越来越严重。梨小食心虫主要为害梨、苹果、桃、杏、李、大樱桃等果树。主要危害果树的嫩梢和果实,危害果树的种类多、危害性大。梨小食心虫在北方地区1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基部土块缝中或者树干翘皮缝内结茧越冬。越冬幼虫于第2年春季4月上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至6月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羽化盛期为5月下旬。5月下旬第1代幼虫开始孵化,  相似文献   

7.
<正>1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在河北省1年发生34代,越冬幼虫4月中旬开始羽化,到5月下旬结束。1头幼虫危害34代,越冬幼虫4月中旬开始羽化,到5月下旬结束。1头幼虫危害34个桃嫩梢,幼虫老熟后在桃树上结茧化蛹。第1代成虫5月下旬出现,仍危害桃、杏梢或李幼果。第2代成虫盛发期在6月末至7月,此代成虫开始往梨树上转移。从7月初即有幼虫蛀果,但由于果实内石细胞较多,蛀入后很少成活。到7月中旬才有大量幼虫  相似文献   

8.
<正>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又名梨小蛀果蛾、桃折梢虫,属于鳞翅目、卷蛾科。近年发生呈现加重趋势,造成梨果早落、腐烂,将严重影响梨果的品质及经济效益。下面就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作一介绍,以供生产者参考。1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在衡水1年发生4代,有转寄主危害习性,第1、2代主要危害梨、桃新梢,第3、4代危害梨果。以老熟幼虫在树干翘皮缝、根颈处、树冠下浅土层结灰白茧越冬。翌年3月下旬老熟幼虫化蛹,蛹期20d。4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时间集中在每天上午9:00-  相似文献   

9.
梨大食心虫,简称梨大。此虫为梨的专食性害虫,遍布于梨产区各地,是我省梨树最大害虫之一。一、生活习性:幼虫在梨树芽里越冬,春季花芽膨大,鳞片节间刚露绿白色时,幼虫开始从上年蛀孔钻出来,爬到附近花芽上(也可危害叶芽),重新蛀食危害(称为转芽),转芽期约半月左右。此时如气温高,转芽速度就快,时间也短。花蕾露出到开花这一期间,幼虫在花丛基部咬食,并吐丝把  相似文献   

10.
通过性信息素诱捕技术对甘肃省武威市3种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技术。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甘肃省武威地区果园中1年发生3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分别在5月上中旬、6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和8月中旬;不同果园中梨小食心虫成虫的种群消长动态有一定差异,梨园中除越冬代成虫发生量最高外,其余几代均低于李园和杏园;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的种群数量为李园杏园梨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要掌握成虫发生高峰期这个防治关键期。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武汉地区梨小食心虫种群动态变化,本文系统研究了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规律,并调查了梨小食心虫为害不同成熟期梨品种的蛀果率。结果表明,武汉地区梨小食心虫一年发生5代,越冬代成虫在3月底出现高峰;第一代成虫高峰期为5月底,第二代6月中下旬,第三代7月底8月初,第四代9月初。早熟品种翠冠梨果实被害率最低,蛀果率在1.20%以下;中熟品种圆黄被害率居中,蛀果率1.67%~4.50%;晚熟品种金水1号被害率最高,蛀果率4.33%~8.00%。  相似文献   

12.
梨树主要害虫越冬虫口密度调查为了掌握梨树害虫的发生量,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在害虫越冬期调查其越冬虫口密度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出一套简单、可靠的调查方法,现介绍如下。1、梨大食心虫及梨食芽蛾梨大食心虫越冬幼虫转芽前,结合修剪,在梨园中按对角线...  相似文献   

13.
怎样识别与防治梨大食心虫与梨小食心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梨小食心虫1.1危害状梨小幼虫从梨萼、梗洼处蛀入,直达果心,果实受害初在果面现一黑点,后蛀孔四周变黑腐烂,形成黑疤,疤上仅有1小孔,但无虫粪,果内有大量虫粪。1.2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在华北地区1年发生3~4代,第1、2代幼虫主要危害桃梢,第3、4代幼虫主要危害梨果。均以老熟幼虫在枝干裂皮缝隙、树洞和主干根颈周围的土中结茧越冬,越冬代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第1代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2代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3代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4代8月下旬至9  相似文献   

14.
《果农之友》2011,(4):51-51
果树食心虫是蛀入果实内危害的蛾类幼虫的统称,主要包括梨小食心虫、梨大食心虫、桃小食心虫(桃蛀果蛾)等。1人工防治越冬刮除树干粗皮;冬季清园,清扫落叶、杂草等;在幼虫危害果期至羽化前(麦收前),彻底摘净梨大食心虫虫果,这是消灭梨大食心虫的关键措  相似文献   

15.
桃小食心虫在黑龙江省每年发生1~2代,越冬幼虫6月中下旬出土。越冬成虫7月上中旬产卵,卵期5~12天,7月中下旬幼虫孵化,蛀入果内,8月上旬第一代幼虫老熟,脱果入土,做茧越冬。只有少部分脱果早的可以发生第二代。第一代成虫8月中旬出现,第二代幼虫9月上旬脱果入土越冬。越冬幼虫次年出土高峰期和越冬代成虫产卵高峰期与5月上旬旬平均温度、旬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据此,建立了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出土高峰的预报式,和越冬代成虫产卵高峰的预报式。利用当年5月上旬旬平均温度、句雨量即可进行当年桃小食心虫防治时期的早期预报。通过防治时期的药剂筛选试验认为:越冬幼虫出土期用50%马拉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用25%甲基1605粉剂(0.5~1斤/株)喷撒于树盘上,卵期用2.5%溴氰菊酯4,000倍液喷于树冠上防治初令幼虫,经济而有效。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ponensis walsingham)是苹果的重要害虫,在我省合江地区分布普遍,危害严重。果实受害率一般在15~20%,个别年份可达40~50%,严重影响果品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湖北黄冈地区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探索迷向丝结合化学防治对梨小食心虫防控效果,本研究监测了黄冈地区梨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比较了3个密度迷向丝结合化学防控对“双臂顺行式”棚架梨园梨小食心虫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黄冈地区梨园梨小食心虫1年发生5代,越冬代成虫高峰期发生在3月中下旬,第1代成虫发生高峰期为5月中旬至6月初,第2代高峰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3代高峰期7月底至8月中旬,第4代高峰期8月下旬至9月下旬;495根/hm^(2)和660根/hm^(2)两个密度结合化学防控对梨小食心虫各个世代迷向率均达到97%~100%,蛀果率均在0.73%以下,防治效果均达到93.13%以上。  相似文献   

17.
1苹果果实生长期病虫害发生特点 苹果果实生长期大约为7月中旬至8月上旬.在该期间随着雨季的来临,气温越来越高,大气湿度大,晚潮早露,苹果轮纹烂果病、褐斑病、早期落叶病进入秋季侵染发生危害高峰期,如防治不及时,将造成病害大流行,引起毁灭性危害;黑点病、炭疽病继续发生;7月中下旬苹果树上二斑叶螨数量开始急剧增加,8月上旬始进入发生高峰;8月上、中旬是第2代桃小食心虫卵孵化盛期和蛀果盛期,由于幼虫出土历期长,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实际上从6月中旬起,果园内成虫、卵、幼虫、蛹四个虫态混合存在,给防治造成一定难度;梨小食心虫自4月上、中旬羽化以来,3代前幼虫大多在桃园内危害桃梢,自7月中旬起逐渐向苹果园迁移危害苹果,第3代成虫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同期进入产卵期;金纹细蛾三代幼虫处于危害期;舟形毛虫在豫西果园发生较普遍,在部分果园危害严重,该虫7月上旬始见成虫,7月下旬至8月初为成虫羽化期,8月上旬为产卵盛期;此期苹果枝天牛、星天牛和桑天牛成虫相继发生、产卵及其幼虫开始钻蛀危害.  相似文献   

18.
梨小食心虫在肥桃上的发生习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小食心虫在我场主要是为害肥桃,为害严重的年份虫果率达80%以上。两年来,我们通过预测预报,抓住关键时期打药,并结合人工防治,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使虫果率降低到10%以下。 一、梨小食心虫在肥桃 上的发生情况 我们对梨小食心虫的生活习性,主要是用糖醋液诱蛾法来了解成虫发生盛期及卵期,并结合经常的田间观察了解幼虫、蛹的活动情况。据1972—1973两年的观测结果,梨小食心虫在我场一年发生五代。以第五代幼虫越冬,也有一部分以第四代幼虫越冬。 1.越冬代幼虫子三月中旬开始化蛹。四月初,在肥桃始花期,开始羽化;到四月中、四月底(或四月…  相似文献   

19.
以山楂树为试材,用北京格瑞碧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诱捕器诱捕梨小食心虫,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了山楂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太行山东麓林州市的生态条件下,山楂梨小食心虫一年发生4代,发生期为4月初至9月中旬;成虫越冬代和1~3代发生高峰期分别在4月中旬、5月下旬、7月上旬和8月下旬,其中4月中旬和8月下旬是2个重要高峰期,在这2个时期对梨小食心虫进行药剂防治,将会有效地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从而提高山楂产量,提升山楂品质;旬平均温度、降雨量和日照时数均对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产生一定影响,其大小顺序为日照时数旬平均温度降雨量。  相似文献   

20.
国外李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浙江省云和县重河湾国外李园 ,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食心虫类、蚜虫类、吸果夜蛾类、细菌性穿孔病、烂根病、根癌病及流胶病等。1 食心虫类1 1 梨小食心虫 幼虫主要为害新梢和果实 ,一年发生 5~ 6代 ,主要以老熟幼虫在树体翘皮裂缝中越冬 ,也有部分在树干基部近地面处越冬。越冬幼虫化蛹和羽化都不整齐 ,最早于 4月上旬化蛹 ,蛹期约半个月。成虫主要产卵在李新梢的第 3~ 7片叶的叶背、果实赤道部及萼洼。幼虫孵化后蛀梢为害 ,5— 9月幼虫均可为害新梢。幼虫有转梢为害习性 ,一头幼虫可为害 2~ 3条新梢。幼虫孵化盛期 ,第 1代为 4月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