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广东省滨海乡土耐盐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对广东省滨海耐盐的乡土植物资源进行整理和总结。结果表明,广东省共有野生海岸耐盐植物240种,隶属84科,大多处于尚待开发状态;结合耐盐程度、适应性和观赏特点等各项指标评价,优选46种植物推荐应用于滨海景观带或防护林建设。分析广东省滨海绿化现状,提出海滨耐盐植物开发利用的建议,建立耐盐乡土植物专类苗圃,并为海滨绿化配置多层次多树种的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2.
滨海植物是城市绿化美化、海岸线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在滨海极端气候下生存,具备较强的耐盐能力。本文介绍了盐生植物的分类,又重点阐述了植物耐盐的生理生态适应性机制,从植物形态特征变化、生理生化调节等方面总结了滨海植物的盐度适应性特征,为耐盐植物引种、驯化、培育和筛选提供依据,为恢复沿海生态系统,保护红树林、滩涂及海草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植物耐盐种质资源评价及滨海盐碱地引种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植物耐盐种质资源评价研究概况,总结了我国滨海地区耐盐碱植物引种和选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对林木耐盐性研究及开发利用提出展望。对于如何解决我国耐盐碱树种引种和选育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尤其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滨海地区受到台风频发、土壤盐化沙化严重和地下水位高等严峻的自然条件的制约,营造园林景观难度较大。文章基于海陵岛旅游风景区园林绿化工程,在充分利用滨海地区原有植被的基础上,通过抗风、耐盐及抗旱植物的筛选和防风林带的营造,结合土壤改良、抗风措施等技术手段,归纳总结出适合广东滨海地区绿化景观营造的技术措施,从而为广东省滨海区的生态园林景观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5.
银杏品种耐盐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沿海是一个自然资源宝库 ,土地面积大 ,发展林业的潜力很大。要在这些地区建立和培育各种不同功能的人工林 (防护林、水土保持林、风景林及速生丰产林等 ) ,关键在于选择适宜于该立地条件生长的耐盐树种。近年来开展植物抗盐生理的研究已取得明显的进展 ,在植物耐盐机理、耐盐细胞系的培育、渗透调节基因的转移、野生植物抗盐基因的利用、盐生植物的开发以及利用生长调节剂来提高植物的耐盐性等方面获得了可喜的成果 (Crameretal.,1 986;刘友良等 ,1 987;John ,1 988;Gorham ,1 985 ;赵可夫等 ,1 989;沈惠娟 ,1 993)。但是对植物耐盐…  相似文献   

6.
广东海陵岛滨海植物资源调查与造景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广东海陵岛的野生植物资源,共记录了38科76种滨海植物,并以植物的生长繁殖力、耐盐性、抗病虫害能力、耐修剪性和观赏效果为5项指标,筛选出18种最适宜滨海园林应用的植物,其中应用在保利银滩项目中的木麻黄、马鞍藤和草海桐,具有较强抵御滨海恶劣气候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秦皇岛滨海地区野生药用盐生植物园林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颖  彭红丽  徐迎碧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4):117-120,126
以秦皇岛滨海地区野生药用盐生植物资源调查为基础,对其中23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生态价值的植物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形式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野生药用盐生植物构建多层次稳定的植物景观,探讨了特色景观建设的几种模式,可为滨海特色景观建设和实现景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野外调查了在杭州湾南岸滨海盐碱地生长的94种植物,结果表明:耐盐0.3%以下的植物55种;耐盐0.3%~0.6%的37种;耐盐大于0.6%的2种。  相似文献   

9.
荷兰菊、千屈菜以及狼尾草均是盐碱地重要的观赏性植物,并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盐胁迫对不同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探究荷兰菊、千屈菜及狼尾草的耐盐响应,试验以这3种植物钵育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浇盐(不同盐浓度处理)方法,对3种植物进行耐盐试验。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了3种植物的生长,且株高和生物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处理间差异显著。此外,以植物生长量下降50%时盐浓度作为其耐盐阈值可推断出荷兰菊的耐盐阈值在3.8~4.3g/kg,千屈菜在2.3~2.8g/kg,狼尾草在2.6~3.1g/kg。  相似文献   

10.
天津滨海野生观赏盐生植物资源调查与园林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野外调查和文献查阅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天津滨海野生盐生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筛选出40多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盐生植物,并对其园林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形式进行深入分析,为滨海的景观建设奠定有利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盐渍化土壤改良利用新方法——植物耐盐基因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盐碱化是目前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包括人口膨胀在内的各方面因素使人类不断开发和利用大面积的土地,逐渐生成新的次生盐渍化,加速了土壤盐碱化的进程。通过农业生物技术培育耐盐植物品种或开发利用有经济价值的盐生植物资源以改良土壤已成为研究热点。文中综述了植物耐(抗)盐碱逆境胁迫的相关基因和外源基因遗传转化的方法,并对现今生物耐(抗)盐碱逆境胁迫的基因转化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过去有关植物适应高盐环境的能力,特别是耐盐极限的研究,仅只限于一定土层厚度土壤全盐量的调查,这种结果既不能准确地表征植物耐盐的实质,也不能表明不同土类、不同温湿度条件下植物的耐盐能力。事实证明,这种结果对不同地区的造林实践没有什么指导价值。笔者认为,耐盐极限是植物忍耐根群分布层(或根系活动层)土壤有效水含盐浓度的最大限度,因此,研究目标应当是土壤溶液的盐分浓度——特别是根群分布层(或根系活动层)土壤有效水的含盐浓度。  相似文献   

13.
简要概述石蒜属植物的种质资源、分布状况、药用价值和化学成分,分析比较了江西不同地区的石蒜和忽地笑的石蒜碱含量。  相似文献   

14.
二色补血草的利用价值及繁育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补血草属植物全球约有300种,我国约17种,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和滨海地区。河北省有3种,即金色补血草、二色补血草、中华补血草,其中二色补血草以其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奇妙的药用价值而最具代表性。近年来,因二色补血草被人为的大量消耗而导致资源急剧下降。因此,对其进行种植繁育研究,实现产业化繁殖,大力扩大其资源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盐生植物碱蓬是一种良好的具有蔬菜开发和生态修复价值的盐生植物资源,该文主要从强化田间管理等方面入手,介绍了碱蓬的田间高产栽培技术,旨在提高碱蓬的芽菜产量,从而推进盐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对开发利用盐碱地,发展新型无污染耐盐蔬菜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园林植物耐盐性评价体系建立、耐盐碱园林植物筛选及其在盐碱地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至关重要,可为盐碱地区园林绿化树种选择提供依据,以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文中从园林植物盐胁迫处理方式及处理时间、植物耐盐性评价指标、数据分析等方面对盐碱区景观绿化植物耐盐性评价进行讨论,发现评价中存在指标多、周期长、结果多样性等问题。同时从地域和形态习性的角度对景观绿化植物耐盐性鉴定进行了梳理,将我国常见的343种绿化植物按耐盐级别进行了分类,其中特耐盐植物80种、强耐盐植物103种、中度耐盐植物93种、轻度耐盐植物55种;南方耐盐植物明显多于北方,在耐盐植物种类和数量上,灌木多于乔木,而草本较少。概述了耐盐碱园林绿化植物的应用现状,对如何解决我国园林植物耐盐性评价、鉴定和在实际应用中的诸多问题,以及我国耐盐碱园林植物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柽柳属树种耐盐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土壤含盐量高,地下水矿化度大,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造林绿化难度大。柽柳属树种的适应性强,耐瘠薄、耐盐碱、抗风蚀和风沙,是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区分布广泛的一个树种,从适地适树原则出发,柽柳属树种是滨海盐碱地植被建设和造林绿化的首选树种。为此,对栽培性状表现良好的五个品种,分别采用水培和盆栽两种方法进行耐盐试验研究,为盐碱地区大面积造林绿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福建滨海沙地绿化植物筛选及综合评价体系。在适应能力、生态价值和应用潜力3个一级指标的基础上,筛选出7个评价因子。一级指标层中适应能力权重值最高,其次是生态价值,应用潜力最低;二级指标层中权重值最大的是碳汇能力和观赏价值,其次是耐盐雾,抗风性及耐瘠薄所占的权重最小。本文利用构建的植物评价体系筛选出综合得分较高的乔木27种、灌木22种和草本27种,并从园林绿地类型的角度进行了植物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9.
黑果枸杞是我国西北部分地区特有的一种多年生耐盐、抗旱、防风固沙、具有药用价值的野生灌木。对甘肃酒泉市黑果枸杞资源现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它的开发利用价值及前景,提出了黑果枸杞的开发利用措施,为更好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黑果枸杞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秦皇岛市野生药用盐生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秦皇岛市的野生药用盐生植物资源,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市现有野生药用盐生植物108种,隶属38科、80属,其中双子叶植物占优势,有31科、69属、98种,分别占各自植物总数的81.58%、88.46%、90.74%,单子叶植物有7科、9属、10种,分别占各自植物总数的18.42%、11.54%、9.26%;该市野生药用盐生植物的优势科是菊科,其所含种数有16种,占总种数的14.81%;在秦皇岛市的108种野生药用盐生植物中,草本植物共有99种,占总种数的91.7%;灌木及半灌木有9种,占总种数的8.3%。文中还对该市资源丰富、具有开发潜力和濒临灭绝的野生药用盐生植物资源的生物学特性及药用价值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就此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