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进一步了解和改善兰州市公园绿地植物配置模式,采用典型样地取样法,对兰州市15个公园样地的植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在设置的45个样方内进行了植物组成、生态结构配置、乔灌比和植物观赏性的调查。结果表明:兰州市公园绿地中,乔木与灌木树种的比例约为7∶5,说明灌木的使用较少,造成植物群落中层片的结构比较简单。通过比较得出,兰州市公园绿地配置以乔灌草为主,且从观赏性配比来看,在现行的公园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中,具有较高观赏性的植物观花类占的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枣庄市3个代表性公园(人民公园、南方植物园、东湖公园)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样地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枣庄市3个公园共有植物57科116属174种,其中被子植物53科104属151种,裸子植物4科12属23种。乔木层优势种为大叶女贞,次优势种为香樟、樱花、栾树;灌木层优势种为红叶石楠,次优势种为小龙柏、扶芳藤等。人民公园与南方植物园、东湖公园的植物群落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 39,0. 42,南方植物园与东湖公园的植物群落相似性系数为0. 66。枣庄市公园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值均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相似文献   

3.
从自然层面上,为调查和分析海淀公园景观植物群落的具体现状,结合相关部门的数据,从海淀公园景观群落植物种类及其区域分布2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实地调查。在调查中,公园分成4个主要区域,共发现落叶乔木30种,针叶树7种。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得知,海淀公园景观区域群落植物以毛白杨、刺槐、旱柳为主要乔木种类,加杨、馒头柳为次要乔木种类,马褂木、榆树为稀有乔木种类,并同时得出相关区域植物群落配置方式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黄花岗公园植物组成和多样性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11月和2018年5月,采用典型抽样法,调查了广州市黄花岗公园25个样方(调查面积共10 000 m2)的植物组成和多样性。研究表明,10年来,黄花岗公园的乔木及灌草层植被的物种组成变化不大,但物种略有减少;就群落结构而言,公园的立木密度及平均枝下高指标下降,平均树高、胸径及冠幅等指标均增长,平均胸径增长率达60.2%;公园植物群落乔木层优势种的动态变化较为明显,且乔木层优势种无自然更新幼苗;植物多样性稍有降低。因此,公园在进行清杂、疏伐等管养维护过程中,要间种一些能补充乔木层的树种,最终形成可持续的、健康的植物群落。研究反映出黄花岗公园十年来的植被动态变化,可为城市公园的养护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对昆明市公园不同类型景观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对比分析不同类型植物群落树种多样性、树木种类及密度、垂直结构,以期为昆明市公园植物造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彭建松  肖辉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Z1):255-258
对昆明市公园不同类型景观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对比分析不同类型植物群落树种多样性、树木种类及密度、垂直结构,以期为昆明市公园植物造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对昆明昙华寺公园中的前园与中园、后园的园林植物群落进行物种结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季相的调查与分析。前园共有植物73种,分属于40科、63属。中园共有植物73种,分属于38科、53属。前园树种丰富度为6.32,树种多样性指数为3.45。中园树种丰富度为5.56,树种多样性指数为3.39。后园树种丰富度为5.94,树种多样性指数为3.34。中园胸径超过3 cm,冠幅超过9 m所占总数的百分比远比其它园区多的多。前园与中园乔木树高主要集中在10.7 m以上,后园树高在4.6~10.7 m的最多。3个园区的园林植物群落季相变化都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8.
利用植物生长指数对福州市公园绿地树种关联性和植物群落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市公园乔灌木生长指数大于60的有56个树种;种间关联较强的树种集合有6组。在群落空间构成上,森林公园Ⅱ区的群落空间特征较显著,其余群落的空间特征差异较小。结合福州市公园树种种植现状,提出公园树种配置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上海公园绿地植物群落调查与景观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上海市公园绿地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分析群落密度、冠幅、树种出现频率等对群落景观的影响,并按生态园林景观分类方法对部分典型植物群落进行分类探讨.列举了适合上海公园绿地生境的群落结构模式和植物群落优化调整的技术途径,以期更好地满足上海市公园绿化建设的需要,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引栽日本冷杉、北美香柏、日本花柏、日本扁柏等外来树种对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原生植被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对以外来树种为优势种的百山祖主峰植物群落和原生的锅帽尖植物群落进行了野外调查,并对其植物群落的植物物种多样性作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百山祖主峰自引栽外来树种后,形成了以外来树种为优势种具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植物群落结构,其各层次物种多样性的次序是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与之相比的锅帽尖原生植物群落没有形成乔木层,其草本层的盖度较高,各层次的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次序是灌木层>草本层.两者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比较是百山祖主峰>锅帽尖;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比较是锅帽尖>百山祖主峰.说明外来树种的引栽提高了引栽点植物群落的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降低了草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引种的外来树种树高的增长,林分的郁闭,对本土植物生长所造成的影响性.  相似文献   

11.
2007—2008年通过分不同季节、不同时段前后8次对湖南蓝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资源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调查。该处植物资源具有以下特点:种子植物种类丰富,珍稀濒危植物富集;植物区系地理的复杂性与过渡性;植被类型的多样性与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具有南岭山脉植物的代表性。蓝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多样,特色群落众多;较单纯稳定性植被类型,甜槠林常绿阔叶林面积为湖南之冠。提出了加强对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监测与保护,建立特色植物园,保护森林植被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2.
位于合肥市环城公园东南侧的包河景区,经历岁月变迁,植物景观层面问题凸显。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树种调查、群落调查等方法,对景区内植物种类、典型区域的植物景观群落、植物景观空间及季相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景区植物景观的改造建设提出了建议:1)增加地被和水生植物的应用,推荐补充特色观赏树种与彩叶植物;2)核心景点加强植物修建梳理,突出上中层植物景观整体性;3)各文化景点的植物景观需要增加半开敞及开敞空间,滨水绿地增设亲水空间。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市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森林植被类型的群落学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应用群落相似性和物种多样性测度方法进行计算分析,对该区域的主要森林群落类型、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其演替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由白栎林、毛竹林、香樟林、朴树-榉树林、朴树-刺槐林、梧桐林和枫香-刺槐林等7种森林类型组成; 现有森林植被的植物多样性明显低于邻近的浙江地区,其树种组成也明显偏重于落叶树种,以榆科植物、壳斗科栎类树种为主,而常绿树种则只有香樟、苦槠、毛竹、女贞等少数几个建群种;从森林演替趋势看,未来上海佘山地区的森林主要为三大类:以白栎为主的地带性森林群落,毛竹林和以樟科、榆科、木犀科等科树种组成的常绿、落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14.
采用样方法对惠州市梁化森林公园3 600 m2常绿阔叶林样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园有维管植物227种,其中蕨类植物36种,种子植物191种.其常绿阔叶林种子植物的科、属区系成分均以热带和亚热带分布成分为主体,群落植物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有127种,占群落中维管植物总数的55.9%.根据植物种类统计和优势度分析,把该园的常绿阔叶林群落划分为6个群系,分别论述了各群落类型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麓湖公园的水生植物资源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麓湖公园目前应 用的水生植物共 28 种,隶属于 18 科,其中挺水植物 14 种、浮叶植物 3 种、沉水植物 3 种、耐水湿生 木本植物 8 种;根据观赏部位划分,观花类水生植物有 11 种,花色主要集中在白色、粉色、紫红色、黄 色,多数为顶端花序,花形各异,全年有花可赏;观叶类水生植物有 10 种,叶色不同,叶形各异;观姿 类水生植物有 4 种;麓湖公园的驳岸方式有硬质直立式驳岸和自然斜坡驳岸两种,硬质直立式驳岸以单 一水生植物列植为主,通过水生植物的种类和株高变化丰富景观效果,自然斜坡驳岸以风景林、多种植 物组合配置形式为主,通过耐水湿生木本植物和地被植物种类的变化增加景观的多样性。麓湖公园的水 生植物景观展现出季相变化、色彩搭配和层次效果,若要维持优美的水生植物景观效果,后期的养护管 理非常重要,建议在少游客的游览区域营造以耐水湿生木本植物为主的持久、低养护的水体景观。  相似文献   

16.
以凤翔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植物景观多样性,采用样方调查法,依据公园空间类型将其划分为园路空间、地形空间和广场空间三种类型.抽样选取12块(20×20 m2)包含空间类型的标准样方,计算了样方绿地的均匀性指数、优势性指数及多样性指数等量化指标.结果表明:①凤翔湿地公园的绿地空间植物景观多样性相对较低,园内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17.
捞渔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绩效及社会绩效的评价与优化,对促进滇池生态、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其社会绩效、生态绩效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湿地公园满足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兼顾了社会效益。公园里的生境相对适宜,水生植物种类较丰富,群落呈现单优结构。公园的水质净化系统降低了入滇池的污染物含量,但净水能力还有待提升。湿地公园的游客流量很大,游客满意度较高。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加水生植物种类,营建有梯次的植物群落,提升湿地景观功能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对深圳市宝安公园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植物配置研究,根据宝安公园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的现状,以及种子植物区系组成简单、群落结构简单、藤本植物应用较少、观花植物花期和花色种类分布不均等问题,研究了公园的植物配置布局、空间构建、观花植物的观赏时序和花色优化。并分区对公园各景区包括大门、园路、湖岸等设施环境的植物造景进行设计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上海市区内比较有代表性的三座公园绿地:延中绿地、世纪公园和上海植物园的植物群落组成的区系成份的分析对城市绿地公园人工植物群落的"近自然性"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并运用经典的相似性系数法对结果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世纪公园的群落组成最接近自然群落,上海植物园次之,延中绿地最差。总体来讲,上海城市公园绿地对于乡土植物的保护和利用尚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