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徂徕山林场现有刺槐纯林1332.7hm2,为萌生一代林、二代林。针对刺槐连作使林地总体质量下降、林分退化、生态功能降低等特点,实施刺槐退化林分改造,提高林地利用率是当务之急。本文对徂徕山刺槐萌生林林分现状及退化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改造方式及技术要点,为同类型地区刺槐萌生林分改造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泾川县实施三北退化林分修复以来,坚持退化林分修复与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创建森林小镇相结合,尊重自然、科学修复,探索创新出多种修复模式。通过对泾川县退化林分修复模式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常见的10种模式及主要修复技术,为陇东黄土高原地区退化林分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退化林分的改造与修复,是一门严谨的自然学科。笔者以山西省为例,简述了山西省现有林木退化的现状,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造林树种质量因素3方面分析了退化林分的成因,提出了退化林分改造与修复的方法。最后针对退化林分改造的技术提出了建立退化林分数据库、尊重自然规律、确立适宜的改造修复方法和模式3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一个在近自然营林理念指导下的退化林分改造示范点,通过设置改造带、造林、抚育等综合营林方法,意图使已退化的林分恢复多种功能,充分发挥林分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同时,总结提出了在退化林分改造中所应用的基本营林理论和原则,以期在其他森林类型经营中也同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详尽介绍了岫岩地区的自然概况及林业资源现状,阐述了岫岩地区退化林分现状,具体分析了蚕场退化林分、人工林退化林分及天然林退化林分的成因,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补植补造这一修复措施。提出:加强退化林分改造与修复,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是岫岩地区林业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6.
"三北"地区防护林建设是我国的一项大型国家生态建设工程。分析了山西省"三北"地区防护林退化林分成因,介绍了退化林分改造与修复的主要模式,提出了"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修复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沂山刺槐人工林立地质量数量化评价低产林分改造的研究课题组(山东省林科所)刺槐是山东省山区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它适应性强,但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差异较大。因此,合理选择造林地成为提高刺槐林分生产力的关键技术。1991年我们在临朐县沂山林场对现有刺槐林进...  相似文献   

8.
泾川县刺槐薪炭林生长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泾川县刺槐薪炭林的调查研究 ,分析其生长变化规律 ,并建立林分生长和采薪收获数学预测模型 ,为生产经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该文在辽宁省三北地区退化林分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其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修复工作的具体技术措施。通过林分改造、补植、抚育复壮、封禁、加强林地管理,不断推动退化林分结构逐步优化,林分密度得到调整,提高辽宁省三北工程区域防护林体系的生态功能,确保区域内森林生态系统进入平衡、稳定、高效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敖汉旗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全旗总土地面积124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601万亩,森林覆盖率44.07%。由于近年来连续极端气候条件影响,导致全旗出现大面积的退化林分,据调查现有退化林分202.1万亩,占林分总面积的38.69%。根据这一现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划分林分退化等级,因地制宜,确定修复类型,提出了适宜该地区的退化林分改造技术措施,然后按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分区域、分类型安排年度改造计划。  相似文献   

11.
<正>9月16日至9月17日,国家林业局在山西省大同市召开"三北工程退化林分改造现场会"。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山西省副省长郭迎光出席会议,财政部、国家林业局有关司局负责人以及三北地区各省区市林业厅局分管负责人、三北办(站、局)长和三北工程退化林分改造试点县(旗、区)政府分管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三北工程区退化林分修复改造的经验和做法,安排部署了三北工程退化林分改造试点工作。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在1978年站在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  相似文献   

12.
退化林分改造是"三北"五期工程规划的重要内容,而山杏作为半干旱地区生态、经济型兼用树种,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现结合我县的特点,对山杏退化林分的改造措施及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多代萌生人工刺槐林林分质量退化的问题,采取近自然转化和培育技术,增加刺槐优良品种种、适宜树种的占比,优化森林结构,提升森林多种效益。通过人工诱导、疏伐补植、渐进式树种置换等方法,将萌生矮林转化为实生乔林,形成刺槐、油松、蒙古栎等树种的混交林分,抑制林分退化,改善养分循环,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柏木低效防护林的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柏木Cupressus funebris低效林采取间伐、林下种植黄荆Vitex negurdo和木豆Cajanus cajan的低改措施,研究了林分改造后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效果及林地土壤物理性质、林分生长量、林下物种多样性和碳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改造后的林分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加强,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明显改善,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林分生长量和林分碳密度得到了明显提高;采取株数间伐强度15.55%(保留密度4 100株·hm~(-2))、44.44%(保留密度2 400株·hm~(-2))和林下种植黄荆措施的林分,土壤侵蚀量较对照林分(密度4 600株·hm~(-2))3年平均减少418.28和524.87 mg·km~(-2)采取株数间伐强度约70%、林下补植黄荆(保留密度2 200株·hm~(-2))、补播木豆(保留密度2 300株·hm~(-2))和补植补播黄荆和木豆(保留密度2 300株·hm~(-2))措施的林分,与对照林分(密度7 400株·hm~(-2))相比,其灌草层的最大持水量增加0.18~0.47 mm.枯落物层的有效持水量增加0.21~0.48 mm,林地土壤最大持水量增加16.39~39.03 mm.林地土壤密度下降5.90%~8.21%,总孔隙度上升8.09%~19.28%;胸径增长量4年增加0.55~0.62 cm,树高增长量4年增加0.34~0.39 m;灌草层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提高,生态优势度下降,灌木层增加了2~4种,草本层增加了4~7种;林分碳密度增加8.27~9.82 mg·hm~(-2).  相似文献   

15.
龙岩市低效生态林林分改造技术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龙岩市低效生态林林分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低效林分改造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森林公园建设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对林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林分改造要采用有别于传统林分改造的方法,把主要目的转移到营造森林环境和景观上,突出林分的景观价值,本文就森林公园林分改造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苍梧县低效防护林综合改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苍梧县是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点县。由于人为干扰、树种选择不当、经营措施不合理等原因,林分退化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形成较大面积的低效马尾松纯林、湿地松纯林和低效次生阔叶林。本研究通过对低效林分的土壤理化性质、凋落物、植物多样性、生物量等的调查,提出了对苍梧县低效林采取异龄混交、调整群落结构、调控林分密度、抚阔补珍、抚针植阔和封育补植等一系列综合改造技术,并对几种低效林分改造后形成的不同林分结构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及持续特性等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8.
塞罕坝林区低密度经营对华北落叶松林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坝上塞罕坝林区低密度经营提供依据,以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分密度条件下(150株/hm~2、225株/hm~2、300株/hm~2和375株/hm~2)华北落叶松林分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低密度经营对华北落叶松生长的影响,提出培育华北落叶松大径级用材林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林分密度对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影响程度按照胸径、单株材积、树高顺序递减;林分密度过大或过小均影响华北落叶松林分的生长,林分密度控制在225~300株/hm~2时,华北落叶松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最大。  相似文献   

19.
丹江口湖北库区水源涵养林改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典型调查结果表明:丹江口湖北库区周边森林植被类型主要为马尾松—栓皮栎—茅草、马尾松—白刺花—茅草、松柏混交林和以栓皮栎为代表的阔叶林,且大多是人工针叶林,地带性阔叶次生林较为少见。通过结构与功能分析表明,库区森林植被特征表现为林种结构、林内空间结构和林龄结构单一,林分老化、退化现象严重,林分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下降。针对以上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应林分改造技术措施,为库区生态林体系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建瓯市房道镇境内30hm~2Ⅱ类地上16年生人促闽粤栲林分调查结果表明,林分生物量(地上部分)159.22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155.32t/hm~2;林分年均净生长量10.59t/(hm~2·a),其中乔木层年均净生长量9.71t/(hm~2·a);林分平均胸径13.6cm,平均树高14.6m,平均密度2483株/hm~2,平均蓄积量269.0m~3/hm~2,平均蓄积生长量16.8m~3/(hm~2·a);林分叶面积指数4.771m~2/m~2,叶对树干净同化率166.8g/(m~2·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