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矮脚黄肉鸡和SPF鸡按不同程序免疫禽流感H5、H9亚型油乳剂灭活疫苗,用HI方法测定H5和H9抗体,分析不同免疫程序下肉鸡和SFP鸡的抗体水平。结果表明,SPF鸡在1日龄时首免抗体产生较早,而矮脚黄肉鸡在5或10日龄时首免抗体产生更快;单次免疫、2次免疫和3次免疫在低剂量疫苗进行免疫时均可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且高水平抗体维持的时间较长。本实验为肉鸡生产中简化免疫程序、提高免疫效果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禽流感疫苗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测定禽流感疫苗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与免疫效果.试验分3组,第1组30日龄免疫作为母源抗体检测对照组,第2组10日龄免疫,第3组16日龄首免,50日龄二免.结果表明,三次免疫种鸡的母源抗体较高,其效价随日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对55日龄左右出栏的快大型肉鸡,10~16日龄首免时,均能达到有效保护;对饲养期在120d以上的放养鸡,采用16日龄首免、50日龄二免后,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科学合理防控贵州省肉鸡禽流感的发生,试验采用血清学方法对规模化肉鸡养殖场不同日龄鸡群880份血清样本进行了禽流感H5母源抗体与免疫抗体消长规律的测定,制定了禽流感合理免疫程序并推广应用,对推广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肉鸡母源抗体于16日龄开始下降,免疫抗体于35日龄、120日龄开始下降,可确定肉鸡首免时间为16~20日龄,二免时间为45~55日龄,三免时间为110~120日龄。免疫程序推广应用效果显示,鸡群禽流感免疫保护率有不同程度提升,总体提高13个百分点,表明所制定的禽流感免疫程序适合贵州省肉鸡养殖生产实际,并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4.
猪瘟威胁区猪场仔猪免疫程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猪瘟威胁区仔猪不同首免日龄、不同免疫剂量及不同免疫次数的免疫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仔猪28日龄首免比25日龄首免的抗体水平略高;首免剂量2头份仔猪的免疫效果不及4头份和6头份的仔猪;28日龄首免4头份、5日龄二免2-4头份,免疫仔猪的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效价均高,抗体持续期亦较长,35日龄一次免疫4头份仔猪的免疫效果不稳定,平均抗体效价低于1:16。在猪瘟威胁区以28日龄首免4头份、55日龄二免2头份的免疫程序免疫效果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5.
研究新型重组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对种鸡和肉鸡的免疫原性,并对雏鸡母源抗体和免疫后的抗体进行动态观察,根据试验结果推荐该疫苗对鸡的免疫程序。用HI方法检测种鸡、肉鸡的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根据母源抗体的衰减和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确定首免和再免日龄。结果表明种鸡的母源抗体约能维持10 d多;0.3 mL/羽首免后10 d HI抗体就可达到6.40 log2,3-5周达到高峰期,至免疫17周后(19周龄)HI抗体水平仍然维持在4.88 log2;19周龄时0.5 mL/羽进行二免,有效抗体能维持约20周;280日龄0.5 mL/羽三免后抗体水平均一,下降缓慢,至种鸡淘汰时(三免后29周)抗体水平仍能维持在5.32 log2。肉鸡母源抗体约能维持7d,10日龄时0.3 mL/羽免疫,有效抗体能维持到上市。新型重组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对鸡的免疫原性确实。  相似文献   

6.
对1日龄母源抗体AGP阳性率100%的肉仔鸡用IBD-BJ836中等毒力疫苗免疫,定期用AGP测其抗体阳性率,并用强毒攻击观察免疫效果。结果表明,过早免疫效果不好,二次免疫明显优于一次免疫,最佳免疫时间为首免14日龄,二免21日龄。  相似文献   

7.
<正>1 为什么商品鸭、肉鸡7-10日龄用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后HI抗体效价上不去? 现在商品鸭、肉鸡饲养场一般都在雏鸭、雏鸡 7-10日龄首免禽流感疫苗,这是因为商品肉鸭、肉鸡的饲养周期分别为42天和49天,而国家有  相似文献   

8.
利用新型101佐剂制备肉鸡专用新流二联灭活疫苗,与进口白油佐剂新流二联灭活疫苗进行SPF鸡、AA肉鸡免疫比较,结果表明:试验一,SPF鸡10日龄免疫,免疫后7d,肉鸡专用新流组H9、ND抗体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二,AA肉鸡7日龄免疫,肉鸡专用新流组禽流感H9抗体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新城疫抗体对比不明显;试验三,AA肉鸡不同公司不同免疫日龄(1日龄、7日龄免疫)对比试验,23、30、37日龄检测新城疫、禽流感H9抗体,齐鲁肉鸡专用新流禽组流感H9抗体产生速度比同类产品及空白对照差异显著,1日龄免疫效果对比更明显;新城疫抗体对比差异不显著;试验四,田间7日龄免疫对比试验,26日龄抽检各舍抗体,齐鲁肉鸡专用新流H9抗体明显优于该公司新流,新城疫对比不明显。结果表明,齐鲁肉鸡专用新流二联灭活疫苗更适合于商品肉鸡免疫,1日龄免疫对比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雏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时间,通过检测鸡种蛋母源抗体水平、孵化过程中卵黄和尿囊液抗体水平、出壳后雏鸡血清中抗体水平、首免后抗体消长情况,确定了首免时间公式为:首免日龄=(种蛋母源抗体平均值-4)/0.4,及二免日龄为首免后14 d左右。该结果为家禽生产中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日本西条加须江等用蛋鸡和肉鸡各3群共240只进行试验,结果移行抗体价的半衰期平均为 3. 46天,预防野毒感染的移行抗体(中和抗体)价为1: 28。 用 SPF鸡试验,给苗后需6 天产生坚强免疫抗体。根据以上数据计算,移行抗体价低于1:80 应进行免疫。第一次免疫局测保护率公有50%-80%,如第一次免疫局7天 进行第二次免疫, 保护率达100%。 第一次免疫最佳 日龄计算法:X/2 (y-z)/3.46= 80, y= 11. 49× Ig10x+z-1.87。说明:Y为首免日龄,Z为测移行抗体价雏日龄,X为…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放养肉鸡免疫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新支流)三联疫苗2次即可出栏(115日龄)的可行性,试验选用市售的两种新支流三联灭活商品疫苗对广西地区主要地方品种三黄鸡进行对比免疫试验。鸡群在笼养阶段的10日龄、放养前的50日龄分别使用疫苗A(精制浓缩型油苗)、疫苗B(普通油苗)进行免疫,于首免前(10日龄)、30日龄、二免前(50日龄)、二免后一个月(80日龄)、出栏(115日龄)分别随机采血(30份/组)进行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 AIV)抗体的检测,并对两组鸡的成活率、出栏率和出栏均重进行统计。结果:疫苗A组的H9 AIV、NDV和IBV平均抗体水平均高于疫苗B组,疫苗A组的抗体稳定性优于疫苗B组;疫苗A组的成活率、出栏率和出栏均重均优于疫苗B组。试验表明:从鸡群抗体滴度来看,放养肉鸡只需免疫两次精致浓缩新支流三联疫苗即可维持到115日龄出栏。  相似文献   

12.
为比较不同首免日龄猪群免疫PRRS弱毒苗的效果,以及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试验选取同一免疫程序母猪群所产仔猪,将其分为4组,每组15头,分别在不同日龄用正常剂量PRRS弱毒苗进行免疫接种,免疫后每组随机抽样8头进行PRRS抗体检测分析,以确定最佳首免日龄。在此基础上,另选一猪群,分为2组,每组10头,进行加强免疫,于不同时间段随机抽样检测PRRS抗体水平。结果表明:仔猪免疫PRRS弱毒苗后,首免日龄为35日龄时抗体水平最好;二次免疫后,抗体水平都有上升,且可以长时间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选用30日龄非免仔猪188头,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每个试验组选用不同厂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分别在30日龄对非免仔猪进行首免,首免前采用前腔静脉采血检测母源抗体,首免后28天采血检测免疫抗体,及时进行强免,于强免后28天采血检测免疫抗体.采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美洲毒株)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第1、3组猪瘟疫苗免疫效果优于第2组..要提高肉鸡经济效益,必须加强肉鸡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新城疫灭活苗和新城疫灭活苗配合活疫苗对不同日龄肉鸡免疫抗体滴度的高低,以确定最佳免疫程序和时间,进行了对比试验。将40只肉鸡随机抽样分3组,在1、7、10日龄分别进行免疫,评估单免疫新城疫灭活苗与新城疫灭活苗和新城疫活苗同时免疫的效果。分别在2、3、4和5周龄采血检测新城疫抗体滴度。结果表明,从鸡5周龄时抗体滴度来看,新城疫灭活苗+新城疫活苗比新城疫灭活苗效果好,从1、7、10日龄三个免疫阶段来看,7日龄时免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不同免疫方式对白鸭禽流感免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分别选取熟练程度不同的工人对不同首免日龄的白鸭采用不同注射部位进行禽流感免疫注射,对其免疫效价进行连续检测。结果表明:免疫后4周白鸭抗体合格率达到最高峰,之后开始衰减;10日龄首免效果比5日龄首免效果好;熟练工人免疫效果比非熟练工人免疫效果好;腿部内侧皮下注射方式免疫效果最好,颈部皮下注射方式免疫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6.
2017年7月,农业部决定对全国家禽开展H7亚型流感免疫。为评价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株+H7N9 H7-Re1株)对家禽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2017年10—12月以田间试验方式,常规养殖肉鸡(江村黄鸡)、樱桃谷白鸭、黑棕鹅各120只。按程序免疫:肉鸡9日龄首免(剂量0.3 mL),30日龄二免(剂量0.5 mL);樱桃谷白鸭15日龄首免(剂量1 mL);黑棕鹅15日龄首免(剂量1 mL)、50日龄二免(剂量1.5 mL)。定期采集血清测定抗体效价直至出栏,并每日观察禽群临床表现。试验结果显示:鸡首免后21 d,H5亚型HI抗体效价为4.2 log2,抗体合格率均小于70%,H7亚型HI抗体效价为7.5 log2,抗体合格率均大于70%;二免后H5和H7亚型HI抗体效价均大于8 log2,抗体合格率均大于70%。鸭首免后21 d,H5亚型HI抗体效价为5.1 log2,抗体合格率均大于70%,H7亚型HI抗体效价为5.6 log2,抗体合格率均大于70%,出栏前(47日龄)H5和H7亚型HI抗体效价均大于6 log2,抗体合格率均大于70%。鹅首免后21 d,H5亚型HI抗体效价为3.9 log2,抗体合格率均小于70%,H7亚型HI抗体效价为5.2 log2,抗体合格率均大于70%;二免后H5和H7亚型HI抗体效价均大于7 log2,抗体合格率均大于70%。通过临床观察,未发现该疫苗有严重免疫副反应。试验结果表明,该二价灭活疫苗安全有效,但对于生长周期超过70 d天的家禽,应免疫两次。  相似文献   

17.
设计不同的免疫程序,用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M41株+SS/94株)免疫黄羽肉鸡,通过对ND、IB、H9抗体滴度监测,探讨ND、IB、H9抗体消长规律及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M41株+SS/94株)的免疫程序。试验结果表明,用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M41株+SS/94株)免疫黄羽肉鸡后,其诱导产生的ND、IB、H9抗体的消长规律基本同步;仅于10日龄免疫一次三联灭活苗,其抗体水平较低,于20、40日龄二免、三免或10日龄先用鸡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禽流感病毒(H9亚型,SS/94株)二联灭活疫苗作基础免疫,20或40日龄再用三联灭活苗作加强免疫,则上述3种抗体均快速上升,且维持时间长。根据试验结果,建议按照正常免疫程序作基础免疫的健康肉鸡,饲养期较短的可于20日龄左右用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M41株+SS/94株)作加强免疫,0.3 mL/只;饲养期较长的则于40日龄左右用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M41株+SS/94株)作加强免疫,0.5 mL/只。  相似文献   

18.
用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二联灭活疫苗(La Sota+HQ株)分别免疫1、7、14日龄SPF雏鸡,1日龄免疫组于25日龄采血,法氏囊病中和抗体几何平均值为15.5log2,攻毒保护10/10;7日龄免疫组于30日龄采血,法氏囊病中和抗体几何平均值为14.8log2,攻毒保护10/10;14日龄免疫组于35日龄采血,法氏囊病中和抗体几何平均值为15.4log2,攻毒保护10/10。3组在50日龄时法氏囊病中和抗体几何平均值依次为16log2、16.1log2、15.9log2,攻毒保护均为10/10。用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二联灭活疫苗(La Sota+HQ株)免疫带有母源抗体的1、7、14日龄商品肉鸡,免后25 d血清法氏囊病中和抗体几何平均值分别为12.4log2、15log2、14.2log2,攻毒保护分别为8/10、10/10、9/10;3组在50日龄时法氏囊病中和抗体几何平均值依次为16.2log2、15.7log2、15.5log2,攻毒保护均为10/10。  相似文献   

19.
为优化羊口蹄疫免疫程序,在抚顺市范围内选择4个规模化羊场,对羔羊进行O型口蹄疫母源抗体、首免后抗体和二免后抗体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母源抗体监测组28日龄时抗体合格率为72.5%,35日龄时抗体合格率为52.5%;首免试验组28日龄首免,免疫28,35,49天后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8.3%、73.3%和31.7%;二免试验组二免7,30,120,150天后抗体平均合格率分别为70.0%、100%、71.7%和53.3%。说明不同羊场羔羊O型口蹄疫母源抗体合格率变化存在差异,但是其变化趋势是一致的,羔羊母源抗体在28日龄合格率降到临界保护线处,首免时间选择28日龄为宜;首免产生抗体维持时间较短,应在首免后第30天加强免疫;二免后羊只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免疫效果,免疫保护期达4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20.
应用法氏囊弱毒疫苗GYMBOR0 PLUX对蛋鸡和肉鸡进行免疫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用于蛋鸡8~12日龄首免,间隔10d加强免疫后,可获得强毒攻击的完全保护;疫苗免疫后5d观察法氏囊变化,囊体比和囊指数在安全范围内;疫苗免疫不影响ND抗体效价滴度,对机体不产生苗源性免疫抑制用。法氏囊弱毒疫苗GUMBORO PLUX用于肉鸡,16日龄一次免疫,可获得强毒攻击的完全保护;疫苗免疫后5d观察法氏囊变化,囊体比和囊指数在安全范围内;疫苗免疫不影响ND抗体效价滴度,对机体不产生苗源性免疫抑制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