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铃薯甲虫是重要的入侵害虫,严重威胁着我国粮食作物马铃薯的生产。苏云金芽胞杆菌是重要的农业害虫生防细菌,对马铃薯甲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本文围绕苏云金芽胞杆菌在马铃薯甲虫防治上的研究进展与应用进行综述。主要从马铃薯甲虫的入侵与防治手段、苏云金芽胞杆菌的晶体蛋白结构与杀虫机制、对马铃薯甲虫有活性的Bt毒蛋白研究进展、Bt毒蛋白对马铃薯甲虫的作用机制以及马铃薯甲虫对Bt毒蛋白的抗性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从Bt新基因的挖掘和杀虫机理方面对苏云金芽胞杆菌在马铃薯甲虫防治上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甲虫是世界公认的毁灭性检疫害虫,一旦传入,将对我国马铃薯产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做好马铃薯甲虫的疫情监测工作意义重大。笔者总结了近几年黑龙江省马铃薯甲虫疫情监测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罗希成 《植物保护》1966,4(1):20-21
一、山区及半山区冬季灭虫,是消 灭马铃薯瓢虫的好时机 马铃薯瓢虫,是我国华北及东北等地区马铃薯、茄子、黄瓜、菜豆、辣椒及烟草等数十种作物的大害虫。解放前马铃薯瓢虫大发生年,大片作物受害失收,以致毁种。解放后采取有效防治,大大减轻了为害。 马铃薯瓢虫以成虫在山区及半山区的背风向阳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块茎蛾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块茎蛾是一种危害马铃薯生产和储藏的检疫性害虫,在我国多个省区发展迅速已经严重制约当地马铃薯生产。本文针对马铃薯块茎蛾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提出综合运用药剂防治、栽培管理及收获措施等技术减轻马铃薯块茎蛾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5.
浅谈马铃薯甲虫的生物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海霞  陈红印  李强 《植物检疫》2007,21(6):368-372
马铃薯甲虫是重要的检疫性害虫,主要为害马铃薯等茄科作物茎叶。在我国新疆境内已发现该虫。马铃薯甲虫极易对各种化学杀虫剂产生抗药性。要在其扩散蔓延之前,寻求有效的控制手段,加强检疫,运用生物防治手段是首选。  相似文献   

6.
噻虫嗪和吡虫啉拌种对马铃薯甲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噻虫嗪和吡虫啉是具有触杀、内吸和胃毒活性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植食性害虫效果显著,近年来已成为新农药创制领域研究的热点。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Say)是国际公认的毁灭性检疫害虫,以成、幼虫取食茄科植物茎叶、花蕾和叶芽等部位。一般田块减产30%~50%,严重地块达90%以上。目前,我国马铃薯甲虫仅在新疆马铃薯种植区发生,但对其周边省份马铃薯生产构成威胁。本试验选用噻虫嗪和吡虫啉于马铃薯播前进行一次性拌种,探讨出苗90天后的叶片对马铃薯甲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Say))是一种世界上公认的马铃薯上的极具毁灭性危害的检疫性害虫,目前在我国新疆和黑龙江部分地区有分布,在美洲和欧亚大部分地区有分布。本文简述了马铃薯甲虫的生物学特性、传播历史和发生概况,总结了适用于马铃薯甲虫的遥感技术、信息素诱捕等监测技术,以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马铃薯甲虫监测技术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为马铃薯甲虫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块茎蛾是马铃薯上重要的世界性害虫,会对马铃薯造成毁灭性的危害,该害虫目前已成为影响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了马铃薯块茎蛾的抗药性增强,使用单一的化学防治并不能对该虫进行长久有效的控制.因此,近年来生物防治逐渐引起了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从马铃薯块茎蛾的天敌种类、昆虫病原物、昆虫性信息素和植物...  相似文献   

9.
番茄潜叶蛾Phthorimaea absoluta Meyrick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检疫性害虫。2017年8月入侵我国,现已扩散蔓延至我国多个省市,对露地和保护地鲜食番茄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在田间种植的番茄和马铃薯上,番茄潜叶蛾与同科的马铃薯块茎蛾常混合发生,且形态与取食为害特征相似,较容易混淆,给田间识别带来困难。本文详细描述和比较了番茄潜叶蛾和马铃薯块茎蛾成虫、卵、幼虫和蛹的外部形态及幼虫为害症状。本文将为番茄潜叶蛾和马铃薯块茎蛾的准确识别及田间调查提供指导,还可为这两种害虫的精准测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自从马铃薯甲虫成为马铃薯的重要害虫以来,它对马铃薯的栽培及农业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铃薯甲虫的人为传播也是引起当初欧洲各国相继开始植物检疫工作的原因之一。这种昆虫首次导致了杀虫药剂在一种农作物上的大规模应用。这一成功也很快促使杀虫剂广泛地应用于其它作物上,并将几代从事害虫防治的工作者引入了仅仪依靠农药来防治害虫的歧途。  相似文献   

11.
我国马铃薯病虫害发生现状与防控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铃薯在我国是继水稻、玉米和小麦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精准扶贫、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马铃薯优势产区包括北方一作区(东北、华北、西北)、中原二作区、西南混作区以及南方冬作区,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位居世界首位。本文概述了我国马铃薯各优势产区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生物灾害发生种类繁多和暴发频繁,是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利用中国植物保护统计数据、粮食作物产量数据和农田土地覆盖类型分布遥感数据,重点分析中国1991年到2010年20年期间四类重要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和发生强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其空间分布范围。结果表明:从1991年到2010年水稻、玉米和大豆病虫害发生面积均显著增加;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病虫害发生强度均显著增加。随着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增大,其发生强度均呈增加趋势。病害与虫害相比,无论是发生面积,还是发生强度,粮食作物的虫害均高于病害。粮食作物病虫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中东部的粮食主产区,西部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相对较轻。为了有效地防止或减少病虫害等生物灾害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目前应当加强农田景观变化和气候变化等对粮食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诊断、发生与灾变的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开展区域性农田生态系统病虫害整合治理研究,并建立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病虫害防治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依据植保知识、专家经验,采用人工智能、自行开发的具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及决策支持系统(DSS)的相关技术,研制了基于Internet网络传输的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本系统能够对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高粱和谷子6种主要粮食作物的60余种病虫害进行实时监测、预警、诊断、提供植保知识,能够对年度间同期病情、虫情做出图形比较,可将抽象的预警数据转化成清晰简明的点图式电子地图,直观明了地显示病虫害发生点数及地域分布,可根据品种的抗病虫性、病虫害发生基数和未来天气预报等信息对小麦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马铃薯晚疫病、麦蚜、小麦吸浆虫和玉米螟9种重要病虫害做出短期防治决策,系统的运行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管理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14.
Relatively large amounts of pesticides are needed to control diseases and pests in modern, intensive potato production. Integrated crop management offers a way of reducing the need for pesticides. It aims to reduce cos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and of the production methods, while maintaining soil fertility and the 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 The components of integrated crop management are described. Prevention of diseases and pests has high priority. If diseases or pests are present, non-chemical control methods are preferred and chemical control is based on economic criteria and the monitoring of the soil and crops. The contribution of integrated crop management to the control of two important fungal diseases, late blight (Phytophthora infestans), and stem canker (Rhizoctonia solani) and of one pest, potato cyst nematode (Globodera spp..) is described. The prospect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crop protec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植保无人飞机低空低容量喷雾技术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十年来,我国植保无人飞机迅猛发展,应用的农作物范围越来越广,不仅在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得到了应用,在橡胶、槟榔等高大植株的病虫害防治中更有其独特优势,已经初步形成了我国植保无人飞机低空低容量喷雾的喷头配置、配套药剂、飞防助剂、作业参数等技术体系,对于重要农作物病虫害如稻纵卷叶螟、水稻纹枯病、小麦蚜虫、玉米黏虫等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在各地病虫害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植保无人飞机喷雾作业过程中,还存在炸机或失控、雾滴飘移药害、药液分层结块、防治效果不稳定等问题。通过汇总分析植保无人飞机在重要病虫草害防治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安全事故,本文提出植保无人飞机低容量喷雾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植保无人飞机专用药剂和配套助剂、变量施药、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多机协同、精准施药、施药标准和规范等都将得到长足的发展,为现代农业和智慧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绿肥作物不仅能够提供地肥、改善土壤结构,而且还可以提供优质饲料,对我国农牧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国实现化肥减量、保持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绿肥种质资源丰富,绿肥害虫种类较多,但有关绿肥害虫研究的基础目前还较为薄弱,一些主要绿肥作物以及绿肥与主栽作物不同配置模式下害虫的发生种类与发生规律尚不清楚,相应的监测与防控技术缺乏。本文在系统分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绿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目前国内外主要绿肥作物上害虫发生的种类与规律、绿肥害虫的风险评估、不同绿肥-主作物种植模式下害虫发生规律与防控研究的现状。针对国内外绿肥害虫防控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今后绿肥害虫防控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食品加工及工业原料。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病毒病是甘薯上的重要病害,目前世界上已报道的侵染甘薯的DNA病毒主要归属于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和花椰菜花叶病毒科Caulimoviridae。近年来,双生病毒等DNA病毒严重影响我国甘薯的产量、品质以及食品加工产业。本文简介了甘薯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和种植情况;具体介绍了侵染甘薯的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玉米线条病毒属Mastrevirus及杆状DNA病毒属Badnavirus的病毒特征、分子变异、分类现状和检测方法。结合甘薯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目前甘薯DNA病毒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本文旨在为我国甘薯DNA病毒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更系统地了解我国马铃薯四大产区病虫害发生情况,通过对2008—2017年《全国植保专业统计资料》进行汇总,本文重点分析我国马铃薯四大产区北方一作区、中原二作区、西南混作区和南方冬作区的晚疫病、早疫病、蚜虫、蛴螬等病虫害发生及防控情况,并对各产区间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四大产区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不同,晚疫病作为马铃薯最主要病害之一,高发于北方一作区和西南混作区,造成年均产量损失分别占各区总损失的42.41%和64.22%,远高于其它病虫害;中原二作区马铃薯病虫害种类繁多,且均对产量造成威胁。在四大产区中,北方一作区年均病虫害发生面积最大,实际产量损失最高,二者均超出该产区种植面积占比。当前,马铃薯四大产区病虫害防控仍太过依赖化学农药,应进一步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加快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高粱是我国重要的旱粮作物。古人在高粱种植栽培上,注重与豆类、棉花间作套种;遵循"种之以时,择地得宜,用粪得理"原则,提倡早种早收,注重田间管理,倡导及时收获;在加工利用方面,古人综合利用高粱籽粒、梢、茎、杆,发展食用、饲用、酿酒、药用等多种用途。发展至现代,高粱在我国南北地域都有栽培,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旱地、盐碱地栽培作物,而且其饲用作物和能源作物的地位愈加突出。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During recent years, blister beetles have gained importance in species diversity and as pests of food crops in West Africa. Among the 97 species reported, Psalydolytta fusca Oliv, and P. vestita Duf. are economically important beetle species. Beetle abundance is gene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flowering of crops in a region. Regular intensive weeding and early crop establishment are recommended for pest management in food crops. Global pest control strategies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subsistence agricul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