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第八讲:细菌性烂鳃病与鳃寄生虫病的区别和防治技术 鳃病是养殖鱼类常见的疾病,烂鳃病的病原体有可能是细菌直接感染,也有可能为寄生虫侵蚀鱼鳃,造成鱼鳃组织的破坏,继发性感染细菌,造成细菌性烂鳃病的假象。两者尽管外部特征相似,但治疗方案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2.
细菌性烂鳃病是池塘养殖草鱼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后常造成草鱼大量死亡,因此,了解此病的发生过程及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保证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1致病菌草鱼烂鳃病致病菌为柱状屈挠杆菌(Flexibactercalumnaris)。该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柔韧、可屈挠的特性。其菌体细长,大小约为0.5μm×4~48μm,在病灶和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菌体较短,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的菌体较长。其菌落黄色,大小不一,中央较厚,显色较深,由中央向周围扩散成颜色较浅的假根状。2细菌性烂鳃病发病原因草鱼细菌性烂鳃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在水质良好的条…  相似文献   

3.
第二讲 草鱼烂鳃病的种类及防治 草鱼在养殖过程中常患烂鳃病,引起草鱼烂鳃病的病因主要有三种:一是细菌——鱼害粘球菌引起细菌性烂鳃病;二是真菌——鳃霉引起的鳃霉病;三是寄生虫引起的各种鳃病,包括原生动物、粘孢子虫、指环虫和中华鳋引起的各种鳃病。 一、鳃病症状:1.由鱼害粘球菌引起的细菌性烂鳃病。鳃丝腐烂,严重时鳃软骨外露,并且常带有污泥,鳃盖内侧表面充血,中央表皮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透明小洞,俗称“开天窗”。  相似文献   

4.
一、概况 由柱状嗜纤维菌感染引起鱼的鳃组织腐烂的疾病,叫细菌性烂鳃病。鱼类细菌性烂鳃病是一种常见病,水质和寄生虫的侵蚀都可引起,在全国各地养鱼地区均有流行,危害多种淡水鱼及海水鱼,严重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是我国危害严重的一种鱼病。我站与北京农学院谢仲权教授合作,利用天然物中草药对鲤鱼细菌性烂鳃病的方剂及其防治技术的研究,开发出对细菌性烂鳃病有抑制作用的天然物中草药。特别是目前渔药市场混乱,盲目用药,使病菌产生抗体,造成病情持续时间长,死亡  相似文献   

5.
正淡水池塘养殖过程中常并发草鱼细菌性烂鳃、细菌性肠炎及赤皮病,统称草鱼"三病",各养殖场在养殖季节都有可能发生。2017年6月,靖远县东湾镇瓜园村刘某渔场发生草鱼"三病",发病草鱼100尾,死亡33尾。为了更好的防治鱼病,笔者将发病情况及诊治过程总结如下,以供大家参考。1病原细菌性烂鳃病的病原是柱状嗜纤维菌,细菌性肠炎病的病原是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赤皮病的病原是荧光假单胞菌,3种病害的病原都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病原菌适宜水  相似文献   

6.
在网箱养殖鲤鱼疾病中,烂鳃病传播速度快,流行面广,危害大,发病率高,且多次发病,每次发病都造成很大损失.2016年8月,瓮安县天文镇某养鱼户饲养100余箱鲤鱼发生了烂鳃病,共计死鱼1.22万kg,直接经济损失10多万元.高峰季节,最高死亡率68%.分析发病原因后,制定了"以防为主,结合内服药饵,外用泼洒"的综合治疗方法,有效控制了烂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细菌性烂鳃病为细菌性鱼病的一种,但凡因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各种鱼病,统称为细菌性鱼病。这类鱼病种类较多,鱼体的各个部位均可因感染而发病,是当前对渔业危害极大的一类鱼病。本文仅以鱼细菌性烂鳃病为例,以其综合防治为论,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魏建辉 《广东饲料》2002,11(1):37-38
1烂鳃病病原及症状1.1细菌性烂鳃病因:细菌性烂鳃一般都是由柱状屈挠杆菌(FlexibacterColumnaris)感染引起。病状:发病初期,鳃上分泌大量的粘液,呼吸困难。因此,可以看见鳗鱼在水车、增氧机、岸边游动、聚集。随着病情的发展,轻压鳃部有大量污物或淡红色血水流出,剪开鳃盖可见鳃瓣充血缺损,有无数菌体聚集形成柱状菌落。有的病鳗肝脏颜色变浅,肠道充血。1.2寄生虫性烂鳃病因:由多种车轮虫、杯体虫、斜管虫、指环虫、两极虫等寄生虫感染引起。病状:寄生虫引起的烂鳃病,鳗鱼活力低,采食量下降,离群独游,鳃丝分泌大量…  相似文献   

9.
细菌性烂鳃病是草鱼养殖过程中发生最频繁,危害严重,较难治愈的疾病。该病的死亡率较高,呈现发病快、死亡迅速、继发性感染能力强等特点。本文介绍了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现状、病原以及发病条件,并通过分析感染鱼体的组织病理变化以及药物敏感性,对该病提出治疗和预防思路。  相似文献   

10.
细菌性烂鳃病是鱼类常见的疾病,如果不及时防治将会影响鱼类的质量和产量。为此,本文介绍了鱼类细菌性烂鳃病的概念,又从防治措施及其原则、鱼类养殖地的管理原则、治疗细菌性烂鳃病的药物等方面简述了治疗鱼细菌性烂鳃病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由多种致病菌引起,如柱状黄杆菌、嗜纤维菌、鱼害黏球菌和柱状曲桡杆菌等。常年均可发病,一般与肠炎、赤皮和寄生虫病并发[1]。410月份为发病流行期,610月份为发病流行期,69月份是流行高峰期。草鱼是我国渔业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2],烂鳃病对淡水鱼类危害极大[3-5],常给水产养殖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2011年8月中旬吉  相似文献   

12.
应用中草药防治鱼病价格便宜效果好。 1.五倍子。每立方米水用2~3克五倍子煎汁全池泼洒。可防治鱼白、赤皮病及烂鳃病。 2.菖蒲。每亩水面用菖蒲和蓖麻各4~5公斤,打碎成浆液状并略经浸泡后,将渣和汁一起均匀地全池泼洒。可防治鱼肠炎、烂鳃和赤皮病。  相似文献   

13.
金鱼烂鳃病     
<正> 金鱼烂鳃病及其危害情况,国内外都有陆续记载。其病原体有的是原生动物,有的是寄生粘胞子虫、三代虫(吸虫类)、水霉、绿藻及细菌。但金鱼受害部位都集中在鳃部,引起烂鳃,造成机体缺氧致死。苏州花木盆景公司金鱼园,1982年5~6月份期间,金鱼群发生一种罕见烂鳃病,致使鱼群  相似文献   

14.
钱向辉 《蜜蜂杂志》2002,(10):24-24
1 茶花烂子与白垩病在某些方面的区别(1)从发病原因看 ,茶花烂子是由于茶花蜜中含有棉子糖和水苏糖不能被蜜蜂消化和利用引起的 ;白垩病是由于蜂具和蜂粮不洁净受蜂球囊菌感染而引起的真菌性传染病。简而言之 ,茶花烂子是因“中毒”引起 ,白垩病是一种“传染病”。(2 )虽然茶花烂子和白垩病发病的都是封盖前的蜜蜂幼虫 ,茶花烂子时蜂群散发出一股酸臭味 ,白垩病发病蜂群无臭味。(3)从发病季节看 ,茶花烂子发生于秋末冬初 ,白垩病却在春夏季节都有可能发生。(4)从蜜蜂幼虫死亡后的酸碱性上分析 ,二者恰好相反 ,茶花烂子为碱性 ,白垩病则为酸…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草鱼烂鳃病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疗方法,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食盐对细菌、真菌,寄生虫都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多种鱼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使用方法有如下三种: 一、浸浴鱼体 1.鱼种在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溶液浸浴5~20分钟,可防治白头白嘴病、烂鳃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鳃隐鞭虫病和口丝虫病等多种病害。 2.用4%的食盐水溶液或2%~3%的食盐与2%~3%的小苏打混合液,浸浴鱼种10~15分钟,可治疗水霉  相似文献   

17.
放养草鱼成本低、增重快、效益高,但由于草鱼较其它鱼类易患细菌性烂鳃病和细菌性肠炎,倘不及时进行防治和治疗就有可能发生群体大量死亡,死亡率可高达80~90%。 草鱼烂鳃病:俗称“开天窗”。多发生在气温高热的8~9月,即鱼类生长发育较快的时期。病变部位在鱼的头部和鳃部,病鱼鳃瓣颜色发白,呈粘稠状,并开始局部腐烂,鳃丝尖端有时可发现软骨外露。鱼体发黑,鳃盖处可蚀成一个小洞。病鱼离群独游,停止摄食,明显消瘦,直至死亡。  相似文献   

18.
食盐是防治多种鱼病的显效药物,对细菌、真菌、寄生虫均具较强杀灭作用。现将食盐防治鱼病的三种方法介绍如下: 一、浸洗法。1.在鱼种放养前用3~5%的食盐浸洗5~20分钟,可防治白头嘴病、烂鳃病、车轮虫病、  相似文献   

19.
草鱼烂鳃病肠炎病防治方法最近,四川合川市利泽乡四村二组农户王正中发现他所养的草鱼大量死亡,经有关专家检测,病鱼得的是草鱼烂鳃病,肠炎病的并发症。每年夏季的6-9月,是草鱼烂鳃病、肠炎病的高峰季节,草鱼肠炎病死亡率较高,有时甚至高达90%以上。现分述这...  相似文献   

20.
(1)五倍子五倍子蚜在树木上形成的虫瘿,中医学上可作药用,可用于防治鱼白、赤皮病及烂鳃病。防治方法:每m~3水用2~3g 煎汁全池泼洒。(2)菖蒲又名白菖蒲(也可用石菖蒲),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用于防治草鱼肠炎、烂鳃、赤皮病。防治方法:每667m~2水面用菖蒲和蓖麻各4~5kg,打碎成浆液状,略经浸泡后,将渣和汁一起均匀全池泼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