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实践创新与改革,而湿地自然公园是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广州20个湿地公园为基础数据,对比分析了整合优化前后湿地公园基本情况,发现整合优化初步解决了整合前湿地公园存在的空间交叉重叠、保护空缺、保护地内用地矛盾等情况。并从保护和恢复重要典型湿地、恢复市域湿地生态廊道、修复湿地生境、促进湿地价值转化、健全法规制度等方面,提出整合优化后湿地自然公园保护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国家级湿地公园机制运行具有有效整合“脆弱”湿地,提高湿地及其周围环境的自然生产力, 保障湿地公园规范运行,管理有效,进行湿地红线管理,牢牢守护生态红线的优势。以伊川县伊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典型案例,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湿地生态系统、科普宣教、经济社会等角度分析了河南省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的举措、管理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效,为湿地公园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对沈阳市北陵公园进行了可达性的分析,为北陵公园以后合理规划、沈阳市三环内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和道路空间网络系统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空间句法Dethmap得到的全局整合度、局部整合度、可理解度变量值,对沈阳市三环内北陵公园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感知可达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局部整合度图中心和西南方向路网暖色范围较大;东西入口可达性高于其它入口,重点建设东和西入口,增加公交站点和停车场等设施,提高可达性;在北陵公园附近增加一些通往北陵公园的游憩步道;沈阳市三环内居民前往北陵公园时以中心区和西南方路网通行更易到达北陵公园。  相似文献   

4.
以郑州龙子湖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句法理论,通过轴线分析法和视域分析法对公园景观空间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龙子湖公园整体整合度一般,景观空间聚集性不强,可理解度和可识别性较弱;公园内环各景园整体整合度及协同度优于外环,各景园空间聚集性不强,可识别度普遍较低;视域分析反映了景观空间活力与活动空间分布的关系,主要活力空...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公园绿地在营建绿色空间、疏解公众心理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总结现阶段北京动物园园林养护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公园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基本工作内容,以强化公园绿地部分功能作用为切入点,结合公共卫生相关特点,探讨了在公共卫生视角下的北京动物园绿地养护管理工作的优化模式和方法,期望为其他公园的绿地养护管理运行和景观生态环境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拼贴·聚落     
罗舒雅 《广东园林》2008,30(2):60-64
通过采用现代简洁大方的设计手法,设计一个通过由浅到深层次表象来重拾岭南文化的一个公园。用文化来阐释风景园林.将岭南三大村落布局梳式布局、密集式布局、围拢式布局有机整合为整个滨江公园的空间布局,将岭南的“水”文化与岭南传统建筑、造园特色结合。融合艺术、生态和新技术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充满城市活力的公园。  相似文献   

7.
对莲花国家森林公园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了当前莲花公园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采用统一管理体制,整合资源、改革机制、调整经营类型及性质等对策来改善公园现状。  相似文献   

8.
郭天希 《广东园林》2008,30(3):22-24
通过探索宝安灵芝公园命名由来,揭示二千年来孝德与灵芝的文化传承关系,提出以灵芝公园作为整合灵芝文化和孝文化的平台,可以创造出系列有地方特色的新文化,把灵芝公园建设成独具特色的精品名园。  相似文献   

9.
和其他绿地改造一样,公园环境改造面临着环境要素的取舍、重组与整合等问题。该文以沈阳石油公园北区环境改造设计为例,并在遵循普遍艺术原则和技术方法的基础上,以营造绿色休闲空间为重点,完善一个小区公园的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建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以河南省濮阳市戚城遗址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空间句法的凸空间和轴线分析方法,对公园的节点和园路的选择度、连接度和整合度进行计算,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AHP),构建遗址公园使用后评价体系,最后根据反馈的信息对公园的更新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研究发现,公园南门与西门的部分节点通达性较低,应加强引导性,增加节点与园路利用率;公园的人文景观与基础设施评分较低,需要加强公园整体文化性,并完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正在改革自然保护体制,通过对现有自然保护地整合、归并、优化、转化、补缺,新建国家公园和自然公园,逐步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草原是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但草原自然保护地体系尚不健全,且缺失自然公园这种类型。建立草原自然公园,能够填补空白,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并能促进草原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增强草原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作用。全面分析了草原自然公园创建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草原公园的定义、定位和建设思路,以期对草原自然公园建设、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3月29日,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正是一派春光好景致,漫山的山桃、山杏与初绽的新绿相得益彰,重现了“西山晴雪”的壮美画卷。稚嫩清澈的童声合唱《首都花园城市二十四节气歌》飘荡在西山花海之中,拉开了“花开北京·2024全民赏花季暨北京森林文化系列活动”的大幕。活动整合了北京公园春花资源,以全市1065个公园以及国有林场为主场景,有机融合家庭园艺文化内容,打造“游、赏、品、秀”的生态文化盛宴。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广州天河区建设“羊城东绿心”的规划思路。通过整合优化华南植物园、广东树木公园、龙眼洞森林公园、凤凰山森林公园和火炉山森林公园的生态资源,构建森林公园群,形成“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生态景观格局以配套天河智慧城建设,提升广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论述了剑英公园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布局、组景,并以植物配置为公园规划设计的亮点进行分析和探讨。在体现公园纪念性主题的同时,凸显了公园园林绿化“乡土气”“时代气”“秀野气”和“诗画气”的特点以及“适地适树、地景季景”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城市休闲空间发展理念下公园绿地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发展更加注重城市化品质的提升以及以人为本城市化理念的体现。在此背景下,许多城市都提出了休闲空间发展理念,旨在连接、整合城市开放空间,统筹空间资源。文中对公园绿地设计方法的研究突破性地跳出了固有的从公园绿地内部出发、"就事论事"进行研究的思维模式,把视野延伸到与之有密切关联的城市规划层面中,在城市发展的大格局下重新审视公园绿地的角色地位,以此为基础更新公园绿地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公园城市不仅仅是简单的“公园+城市”,而是以生态理念引领城市发展,把生态要素引入城市,使城市融入自然,构建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实施“公园+”模式将公园形态和城市空间有机融合,是打造公园城市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探究公园城市理念和公园城市建设实践经验,从多角度探索“公园+”模式,提出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策略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7.
邱冰  张帆 《林业科技开发》2010,24(2):121-125
在“拆旧建新”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功能退化、设施老化等问题,大量城市老公园面临被改造的命运。但其大多地处城市重要地段,占据重要的景观资源,并经常与文物古迹相结合,如何改造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该文在城市的视角下,以“城市记忆”为切入点,围绕“寻回和延续城市的记忆”这一核心理念,探讨老公园改造的思路,并提出总体层面上“连点成线、统筹规划”,个体层面上“整合改良、分区控制”的改造策略和“物”的保护、“事”的展示、“意”的延续及“象”的优化等具体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大力推进智慧城市、智慧旅游建设的背景下,国内对于智慧公园的研究已初步展开。目前的智慧公园建设是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到公园的建设、管理、运营中以提升公园的服务水平。本文在研究智慧公园时先通过问卷调查得出游客所需要的智慧化服务,再根据游客的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将各项智慧化服务构想整合为一个智慧公园系统。智慧公园系统包括智慧化基础设施、智慧化服务、智慧化管理3部分,将在交通、游玩、休息、锻炼等方面为游人提供人性化、智慧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19.
竹子公园指以竹文化为主题,以竹子造景为主要特色的城市公园。竹子公园的类型不拘一格,既可以是单独设置的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公园或街头小游园,也可是附属于综合公园或专类公园的园中园。典型的竹子公园有北京紫竹院公园、上海万竹园、南京菊花台公园、成都望江楼公园及广州晓港公园等等。以竹景为主的“园中园“主要有北京植物园的“集秀园”、杭州黄龙洞圆缘民俗园的“方竹园”、马鞍山采石矶公园的“万竹坞”等等。  相似文献   

20.
对北京绿化隔离地区“公园环”规划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化隔离地区“公园环”是北京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碰到的新课题,本文从宏观层面上结合绿化隔地区的特质,对提出“公园环”的概念进行了背景解读,并从城市总体层面上对“公园环”的功能定位、体系构成及空间布局进行了探讨。微观层面上结合“公园环”个体在设计、建设、评价、管理等方面碰到的难题和困惑从公园的特色定位、科学合理的植物改造方式、服务配套设施的设置、从“游赏”到“游憩”观念的转变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