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母牛产犊后超过12h胎衣还未全部排出,而仍滞留于子宫内,通常称之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母牛产后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近年来广为流行,笔者经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较为有效地防治措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1病因1.1主要是产后子宫收缩无力,不能将胎衣顺利排出。正常的母牛分娩后,  相似文献   

2.
<正>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在产后正常时限内(产后8~12 h)胎衣完全或部分滞留在母牛子宫或阴道内,不能正常排出,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胎衣不下各种家畜都可发生,最常见于牛,特别是奶牛。由于胎衣不能及时排出,滞留在子宫内常引起子宫内膜炎,患牛不仅不能正常配种受孕,影响产奶量及母牛繁殖功能,严重病例可因感染而死亡,给奶牛业造成经济损失。有关资料表明,在健康牛群中的发病率为3%~12%,平均为7%。近年来,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的不断发展,本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正>胎衣不下是指母牛分娩后,经过8~12h仍不能顺利地把胎衣排出体外。正常情况下,胎衣排出时间黄牛不超过3~5h,奶牛一般不超过4~6h。胎衣不下的母牛常继发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出,从而导致不孕不育、发情延  相似文献   

4.
韩立诚 《畜禽业》2004,(9):17-17
母牛胎衣不下是指产后12h内胎衣不掉落的现象,这种病会严重影响母牛子宫的正常恢复。胎衣不下的母牛在产后往往会出现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及反刍减少或废绝、乳量剧减及腹泻等症状,严重时会引起母牛的败血性子宫炎,如不及时治疗,就有因毒血攻心而发生死亡的可能。而母牛在  相似文献   

5.
康守珍 《畜禽业》2004,(11):49-49
胎衣不下,是指母牛产后超过12h而胎衣仍然不能排出体外,滞留在子宫内。近几年我县在黄牛改良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此病,我们采取了以下防治措施,效果较好。1母牛怀孕时的预防措施1.1合理搭配饲料我县农户养牛技术较差,除放牧之外,普遍使用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喂养,很少使用青贮、青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7,(4)
奶牛胎衣不下是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饲养管理不当与搭配不当的奶牛发病率更高。对八例奶牛胎衣不下的病例。进过促进子宫收缩,加速胎衣排出,促进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分离及防止子宫感染等治疗3 d内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7.
王春福 《畜禽业》2010,(6):84-85
<正>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h内不能排出时,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主要产科病之一。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高达30%~40%。高温季节甚至可达50%,本病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重度的可引起败血症,造成病牛死亡,给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从2000年—2008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当前奶牛的一些重大疾病得到了科学的控制,但是奶牛胎衣不下仍然是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疾病之一。特别是由于胎衣不下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显著增高,致使母牛不孕、发情延迟、增加配种次数,影响母牛繁殖效率,并可引起母牛全身感染。在患病期间出现产奶量下降,严重者可危及母牛生命,给奶牛饲养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了解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因素,科学的制定综合性防控措施,提高奶牛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8,(11)
奶牛胎衣不下是一种奶牛产后的多发性常见病,又被称作为"胎衣滞留"或者"胎衣停滞"。奶牛胎衣不下,不仅影响下一次的配种受胎率,还会造成产奶量下降、繁殖力降低、严重者会造成母牛不育,同时会引起多种继发性疾病,如子宫感染等。对奶牛胎衣不下的症状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胎衣不下或称胎膜滞留,是指分娩后12h而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胎衣不下是牛特别是奶牛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发病率约为20%~50%,夏季甚至高达60%以上,胎衣不下是由于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可引起子宫炎,影响再孕及产奶,  相似文献   

11.
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多种常见病的一种,又称"胎盘保留"或"胎盘停滞"。奶牛胎衣不下不仅影响奶牛下一次交配和受孕率,还会导致产奶减少、繁殖力下降、严重的导致奶牛不孕,并会导致多种继发疾病,如子宫感染等。探讨奶牛胎衣不下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奶牛胎衣不下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场的常见病。目前在国内主要是采取以药物为主、手术治疗为辅的治疗方法。本文针对奶牛场胎衣不下发病率高的实际情况,对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进行了简述。设计了两项试验,试验重在预防胎衣不下,通过产前补硒、维生素B,产后补葡萄糖酸钙、使用缩宫素,使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明显降低。而对孕牛饲喂不同剂量阴离子盐,在整个妊娠期间提供充足的青绿饲料,调整好钙、磷含量及比例,注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补充,对胎衣不下都有较好的预防作用[1]。  相似文献   

13.
<正>母畜分娩后,不能在正常时间内排出胎膜,叫胎衣不下,又称胎盘停滞。各种动物产后胎衣排出的正常时间,牛约为6~8h,不超过12h,羊约1~2h,猪约1~3h,犬约2~3h。本病各种动物都可发生。本文叙述的是笔者在2010年3月份遇到的一例山羊胎衣不下。1病例情况2010年3月12日上午9时,珊瑚镇二河新村朱某家饲养5头山羊,2公3  相似文献   

14.
母牛分娩后。未能在12h内及时排出胎衣,便认为是胎衣不下。笔者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办法治疗68例。收到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徐志洪 《畜禽业》2006,(6):50-51
胎衣不下是母牛产后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奶牛此病发生率更高,往往因防治不当使奶牛淘汰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6.
韩立诚 《畜禽业》2003,(7):48-49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母牛的子宫内膜炎发病率较高,给奶牛业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为了防治本病,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探索出了益母鸡花散治疗母牛子宫内膜炎的方法,疗效可靠,现介绍如下:1病因本病的发生,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1)自然交配方式,常因公畜带菌、传播、致使病原微生物侵入而感染。(2)在人工授精情况下,由于人工授精人员不按规定程序操作,消毒不严。(3)母牛分娩及难产助产时,由于消毒不严或损伤子宫或淤血未尽、胎衣滞留引起的。(4)产后喂养失调、管理不善、湿浊停滞,抵抗力降低所致。(5)还可继发于子宫脱出,子宫迟缓以及某些传染病…  相似文献   

17.
<正>母猪子宫内膜炎是一种母猪常见的产科疾病,主要是由于在分娩时或产后期中病原微生物通过产道感染途径侵入,尤其是在发生难产、胎衣不下、子宫脱出、子宫修复不全、流产(胎  相似文献   

18.
徐帝沛 《畜禽业》1999,(1):53-53
<正> 子宫脱是子宫或全部产道(子宫角、子宫体、子宫颈及阴道)翻转,脱出于阴门之外的一种疾病。家畜中以奶牛多发,特别是年老、经产及体质瘦弱牛及异常分娩牛较多。常在分娩后不久胎衣排出之前10小时内发生。年老、经产及体质瘦弱牛生殖器官各种韧带紧张性降低,子宫松弛无力,难产助产时用力牵拉胎儿过猛,腹压突然增高;双胎、胎儿过大及胎水过多等均可引起子宫过度扩张而弛缓,导致本病的发生。据我场1993年—1997年5年统计,共有9头牛  相似文献   

19.
<正>胎衣不下或称胎膜滞留,是指奶牛分娩后12h而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胎衣不下是奶牛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发病率约为20%~50%,夏季甚至高达60%以上,降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是目前奶牛业生产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奶牛胎衣不下一般是指奶牛在产后12~24h内胎衣不能完全自由排出者。它是奶牛的常见病之一。据有关资料报道,此病在一般奶牛场中发病率为10%~25%,有些地区高达40%以上。胎衣不下是影响奶牛繁殖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