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8 毫秒
1.
家兔具有很强的繁殖力.但母兔不象大多数家畜那样有明显的发情期.属应激性排卵,有时会出现母兔假孕现象,一定程度影响兔场生产。因此要谨防母兔假孕。结合在藏东南地区饲养喜马拉雅兔过程中发现造成母兔假孕的原因而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仔兔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养兔的经济效益,而仔兔体小无毛,体质较弱,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力都很差,因此,加强母兔饲养管理,搞好卫生,加强仔兔的护理是增强仔兔体质,提高仔兔成活率的关键。 1 早吃初乳定时喂奶   母兔的初乳内含有大量的抗体和微量元素,仔兔及时吃足初乳,能增强自身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仔兔出生后6~10h一定要吃上初乳。有些母兔特别是初产母兔护仔性不强,产后不给仔兔喂奶,在这种情况下可进行人工强制哺乳,将母兔固定在产仔箱内,保持安静,将仔兔放在母兔乳头旁,让其自由吮乳。每次喂奶后,要检查仔兔是否吃饱。吃奶不足的仔兔瘦小,皮肤皱缩,腹部干瘪,常在产仔箱内爬动吱叫,用手摸仔兔上窜;吃足奶的仔兔腹部拱圆,肤色红润、光亮,不动。仔兔日喂奶1~2次。  相似文献   

3.
雷振芳 《畜禽业》2009,(8):73-73
<正>母兔哺乳期一般为40~45d。在养兔生产中,养好母兔和仔免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方面,母兔乳汁的好坏决定着仔兔的成活率,所以,哺乳母兔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笔者对哺乳母  相似文献   

4.
杨晓东 《畜禽业》2001,(7):55-56
一般母兔的乳头都是8个,但产仔数的多少却相差悬殊,平均5~6只,高的可达10只以上,少的只有1只或产后全窝死亡.一般每只母兔可哺喂7~8只,优良母兔哺喂的较多.为了提高仔兔的成活率,促进其平均发育,可对仔兔进行调整,把产仔多的寄养给产仔少的母兔带养,具体方法为: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01,(12):25
长毛兔母性差,泌乳力中等,若哺仔过多,往往造成母兔膘情下降,仔兔生长受阻,成活率低.宁夏农学院动科系冯登祯等选健康无病、使用年限相同、母性好、泌乳能力及配种时间相近的妊娠母兔为试验对象,以产仔8只以上的3只母兔为Ⅰ组,产仔8只以下的3只母兔Ⅱ组,Ⅰ组每窝选留8只仔兔,Ⅱ组每窝选留5只仔兔,两组饲养管理条件相同.结果表明:整个哺乳期仔兔的日增重Ⅱ组比Ⅰ组高29.4%(P<0.01);仔兔哺乳期成活率Ⅰ组为87.5%,Ⅱ组为100%,差异不显著(P>0.05);断奶时达到断奶标准的比率Ⅰ组为25%,Ⅱ组为93.3%,差异极显著(P<0.01).由于哺乳期是仔兔毛囊发育和绒毛生长的重要时期,此时发育不良将直接影响今后的生长发育和绒毛产量.因此长毛兔哺育仔兔数每窝以选留5~6只为宜.  相似文献   

6.
2000年5月,我市某兔场饲养的肉用加州兔发生母兔乳房炎、新生仔兔下痢和急性死亡,先后发病37只,死亡18只,致死率48.65%.经综合诊断为兔葡萄球菌病,采取相应防制后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诊症状 母兔体温升高,达40℃以上,食欲减少,精神沉郁.乳房呈紫红色或蓝紫色,体积增大,触摸有硬结节,有的局部脓肿.  相似文献   

7.
陆桂兰  黄平 《畜禽业》2002,(11):31-32
兔沙门氏菌病又名兔副伤寒,是兔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2000年3月贺州市某养殖场发生幼兔和怀孕母兔陆续死亡的现象,经诊断为兔沙门氏菌病.现将发病情况及诊断、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7,(11)
乳房炎又称乳腺炎,是一种母兔哺乳期的多发疾病。母兔乳腺因机械损伤或其他因素被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乳房红肿疼痛。造成该病的主要原因有机械损伤、乳汁过剩、仔兔咬伤和其他一些疾病因素。该疾病给养兔生产带来了较大损失。对家兔乳房炎的流行特点、病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5,(8)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眉山市东坡区某兔场出现怀孕母兔、青年兔大量死亡,笔者经临床诊断,尸体剖检,诊断为兔病毒性出血症,经治疗,7 d后死亡停止,疫病得到基本控制。  相似文献   

10.
苜蓿被誉为“牧草之王”,作为优质豆科牧草在畜牧业,特别是草食家畜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探讨苜蓿对泰山长毛兔繁殖性能的影响,我们对泰山长毛兔饲喂苜蓿,提高其生产繁殖力进行了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供试长毛兔:由泰山长毛兔良种场提供泰山长毛兔母兔100只。1.1.2苜蓿干草粉:由泰山长毛兔良种场提供。1.2试验方法1.2.1试验兔的选择:选择12月龄左右、体重5kg左右、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的泰山长毛兔母兔作为试验兔。1.2.2试验分组:将100只母兔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兔50只,对照组50只,预饲期10d,试验…  相似文献   

11.
黄建亮 《畜禽业》2002,(9):Y004-Y005
选用法国伊普吕母兔12只,分为Ⅰ、Ⅱ组,Ⅰ、Ⅱ组每只母兔哺育仔兔各为7只和8只,观测泌乳特性及其对仔兔生长发育的影响,全期35d。结果表明:Ⅰ、Ⅱ组每只母兔泌乳量各为6202g和6296g(P>0.05),泌乳曲线相似,产后15~18d为泌乳高峰;Ⅰ组泌乳力和每只仔兔吮乳量比Ⅱ组分别高1.9%(P>0.05)和12.6%(P<0.01);仔兔随日龄增长,乳转化均降低,日增重则不断提高,35日龄Ⅰ组仔兔个体重比Ⅱ组高18%(P<0.01),表明伊普吕兔于28~30日龄断奶可行。  相似文献   

12.
詹发平  陆伟颖 《畜禽业》2009,(12):77-78
<正>兔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生李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兔感染本病后以突然发病死亡、脑膜炎、败血症和流产为特征。本病多为散发,有时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低、死亡率高。幼兔和妊娠母兔易感性高。现就一起比较  相似文献   

13.
<正>在养兔生产中,仔兔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养兔的经济效益,只有正确把握影响仔兔成活率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才能提高仔兔成活率,提高养兔的经济效益。1影响仔兔成活率的因素1.1温度方面的因素刚刚产下的仔兔体表无毛,没有体温调节能力,对低温耐受能力差,最怕寒冷。繁殖母兔多为夜间产仔,冬春季节产下的仔兔,如果保温防寒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王礼安 《畜禽业》2001,(4):62-63
如果说最大限度地提高母兔繁殖率是获得养兔效益的第一步,那么,力求保证新生仔兔全活全壮则是第二步。新生仔兔脱离母体后,环境条件发生了急剧变化,而仔兔的器官发育尚不完全,调节机能差,适应能力弱,饲养管理稍有疏忽就会引起死亡,甚至出现毁灭性的损失。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仔兔成活率呢﹖我校家兔饲养场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合理饲养,狠抓管理,近年来成活率高达985%,且只只体格健壮,生长迅速,养至45~50日龄断奶时小型仔兔体重达05千克左右,大型仔兔1千克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具体做法是: 1 加强选种选配 选种选配是否恰当合理对仔兔成活率有决定性的影响。一般是选留母性好,泌乳力强,产仔数多,且健康无病,性欲旺盛,肥瘦适度的母兔留作种用;将那些连续2~3胎产前不拉毛,产仔少,护仔能力差,乳汁少,食仔的母兔及时淘汰。配种时做到三不配:近产不配,发育不成熟不配,老幼不配。繁殖商品兔,采用经济杂交,以获得健壮的后代。  相似文献   

15.
项军 《畜禽业》2003,(4):52-52
乳房炎是哺乳母兔较常见的疾病。病因主要是强迫哺乳时乳汁未吸吮净使乳房肿胀和乳头管松弛,葡萄球菌侵入所致。另外,仔兔因乳汁不够而咬破乳头,仔兔断奶过早、奶汁过多或乳房外伤均可引起。病兔主要症状表现为乳房肿胀发热,触摸时感到硬实,挤压乳房会流出混有乳块的浓稠脓块,有时带血,乳房皮肤逐渐呈青色、青紫色。病兔拒食、拒哺、体温40℃以上,急性很快扩散到整个乳房,慢性症灶不扩大,呈杏仁大硬块,形成局部脓肿。预防:(1)产前检查产仔箱中有无铁钉、铁丝等异物;(2)母兔产前和产后2~4h内服长效磺胺1片,以防细…  相似文献   

16.
1.产后添料要逐渐增加母兔产后,胃肠的消化机能较弱,同时,又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维持生命活动和分泌乳汁,所以,对哺乳母兔必须逐渐加喂易消化和营养丰富的饲料,保证供给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一般,母兔产后1~3d,应以青饲料为主,日喂易消化的糟料50克.5d后,喂精料量随着泌乳量的增加而增加.泌乳高峰期母兔日喂青饲料750~1000克,精料125~200克. 2.饮水供应要充足家兔体小、活泼、新陈代谢旺盛,需水量大.当环境温度在18~20℃时,家兔的需水量约为其采食干料的2~3倍.哺乳母兔需水量更多.母兔产后若饮水不及时,会因为口渴而吃掉仔兔,因此,一定要及时供给些麸皮粥、米汤、或豆饼等清洁饮水,既解渴又能促进泌乳.整个哺乳期,要保证母兔不缺水,以使其多产乳.  相似文献   

17.
杨玉荣  李艳玲 《畜禽业》2007,(11):22-23
<正>在大型兔场或养兔比较集中的地区均可采用人工受精法,这是目前养兔业中最经济、最科学的配种方法。人工受精技术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优良种公兔,迅速推广良种;可减少公兔饲养数量,降低饲养成本;能提高母兔的受胎率;能减少疾病的传播;使母兔集中产子,便于小兔饲养管理等。其缺点需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和必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西昌市某獭兔场幼兔发生一种以皮肤表面脱毛并呈痂皮样外观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病144只,死亡51只,致死率为35.42%,经综合诊断为兔脱毛癣。用灰黄霉素每千克体重25mg加入饮水中内服,75%碘酒涂擦患部,2%福尔马林清洗母兔乳头,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莉 《畜禽业》2015,(4):86-87
<正>兔病毒性出血症又名兔瘟,是一种传播快、潜伏期短、病情急、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的病毒性传染病,大多数患獭兔濒死前表现神经症状或惨叫几声后突然死亡,同时鼻孔流出带泡沫的血液;剖检病理变化以实质器官瘀血、水肿和出血为主要特征。现将一起该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兔场共有繁殖母兔280只,育成兔430余只,笼养,饲喂自己配制的颗粒料,免疫程序为种兔每年春秋各注射一次兔四联苗(兔瘟、魏氏梭菌、巴氏杆菌和气管波氏杆菌),2014年12月9日,饲养员在早上发现6只育成兔死  相似文献   

20.
夏季高温多湿,尤其是在长江以南地区,最高温度可达40℃,这对被毛浓度、汗腺不发达而耐热能力差的家兔来说极为不利.俗话说"寒冬易度,盛夏难养",炎热的影响常导致家兔食欲下降、生长发育受阻、体况消瘦、抵抗力降低,特别是对繁殖母兔和仔兔、幼兔威胁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