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8 毫秒
1.
“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是江泽民同志向西北地区人民发出的强烈号召,为干旱荒漠的西北地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切实保护耕地、森林植被和水资源,为农业和农村经...  相似文献   

2.
水土保持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主体,是实现山川秀美、改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水土保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主体工程,是实现山川秀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回观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实施的基础上,对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界定了“山川秀美”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的涵义与基本内容,提出了“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从组织管理机制、补偿机制、后续产业发展和“生态-经济”效益良性循环机制、创新机制和舆情机制等方面入手,设计构建了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五位一体的运行体系。  相似文献   

5.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重大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必须长抓不懈的一项宏大系统工程.各行各业、各级各部门都要充分认识退耕还林的重大意义,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克服困难,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加快工程实施步伐,努力建设秀美山川,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力加强国有林场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加强生态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把实现山川秀美和经济繁荣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两大战略目标.贵州要早日实现这两大目标,关键是要找到既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又能促进经济发展的路子,加快贵州省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林场建设,就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在生态与经济的结合上可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水土保持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主体,是实现山川秀美、改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苗木栽植的成活率与起苗、贮运、栽植技术等环节息息相关,因此在植树造林的建设中必须对起苗、分级统计、贮藏、运输、栽植等各个环节加强技术性管理,才能确保苗木栽植的成活率,为实现林业大发展,建设生态秀美的山川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大通县基层林业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现以山川秀美为标志的生态文明社会。针对大通县当前基层林业的实际,通过基层林业建设的分析和研究,理清发展基层林业的思路,推动基层林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水土保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主体工程,是实现山川秀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昔日以“苦瘠甲于天下”的安定区.如今以小流域治理而闻名于世。在这片贫瘠的黄土地上.安定人民战天斗地.走出了一条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之路。官兴岔、石家岔、花岔、高泉沟、九华沟、复兴等流域就是安定区发展生态农业、再造秀美山川的典范。治理后,群众生活和自然面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走出了一条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2.
从林业生产的角度,分析了南阳镇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建设林网体系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规划原则和实施措施.以全面实施林网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发展战略,实现再造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3.
甘肃草产业发展方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人民积极响应江泽民总书记“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退耕还林还草”加强生态建设的英明决策,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伟大战略,切合实际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短短几年时间,以紫花苜蓿为主的牧草人工种植面积达到1400多万亩,仅2001年不到一年时间就发展了400多万亩,一跃而成为全国牧草种植第一大省。  相似文献   

14.
一、草对自然生存条件要求低且可改变环境。改变西部生态环境,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已是举国上下的共识。陕西省的渭北和陕北非常适宜种草。人均土地面积大,种粮收获没有保证,或是效益很低。但种草就大为不同,草很耐旱,种草的季节性又不强,只要遇见降雨,种植一次多年生牧草将是多年受益。在降雨量大时可获得更多的牧草,而在降雨量小时,只是收入相对减少,但不会像粮食那样绝收。  相似文献   

15.
加强水土保持,把预防、治理、保护和生态自我修复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源头上遏制水土流失,防止生态环境恶化.建设秀美山川。  相似文献   

16.
连载五 事实上。在最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其总的战略目标是试图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的新西部。  相似文献   

17.
我国政府在国内农业连续丰收、粮食达到总体平衡的背景下作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作为西部开发重要内容的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对于有效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将会起到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本文就恢复植被、集约种植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甘肃庄浪县通过梯田化建设,改变了生态恶化、经济贫困的面貌。本文通过对庄浪经验的分析,探讨了黄土丘陵地区建设"秀美山川",从温饱走向致富,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认为,庄浪模式虽在表面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各地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进行模式创新,走多样化开发治理的路子。  相似文献   

19.
造林质量与造林树种、整地、苗木、栽植质量、成活率或保存率、造林密度、造林面积等有关,造林质量决定着绿化工程的成败,是确保森林覆盖率快速提高、建造秀美山川的一个关键。文章结合实际种植经验,探讨了植树造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陇中黄土高原地区既是我国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又曾是农牧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只是由于后来长期的不合理开发,最终导致了当地自然环境恶化和生态平衡失调.历史是一面镜子,探索历史上陇中黄土高原地区农牧经济的开发和演变进程,对我们今天借鉴历史经验,恢复当地生态平衡,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家园,走生态农业开发之路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