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徐昌棠 《新农村》2006,(9):14-14
雷竹是优良的笋用竹种,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笋质优,是浙江省宁波市竹区重点推广的四季竹种。雷竹园覆盖是运用地面覆盖增温材料和塑料大棚提高土壤和地面温度,使其提早出笋,增加竹笋产量和效益的技术。采用此项技术可将出笋时间从常规的3月中旬提前至春节前,提早出笋40~45天  相似文献   

2.
雷竹在政和县的种植表现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竹,又称早竹、早园竹,由于早春打雷即开始出笋,故称为雷竹,是优良的笋用竹种,其笋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在政和县低海拔地区种植,表现出笋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现将雷竹在我县的种植表现及其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雷竹为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植物,是早竹的一个变种,是我国著名的优良笋用竹,自然状态下因早春打雷出笋而得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临安市大力推广以冬季地表增温覆盖和重施肥为核心的雷竹早产高效栽培技术,提高了雷竹产量,经济效益显著。2009年临安雷竹种植面积达32.5万亩,已  相似文献   

4.
雷竹是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的优良食用竹种,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味道美、效益好等优点。雷竹早的在12月下旬就能出笋,而其他品种一般均在二、三月份才能出笋。雷竹出笋期长达85~95天,从1月上旬起直到4月中、下旬结束,没有任何竹种能与之相比。雷竹笋产量高,经营水平较  相似文献   

5.
雷竹是我国重要的竹种之一,按其植被生物属性划分,属于笋用竹种,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雷竹在我国广泛种植,是竹农们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现实生活,雷竹具有出笋早、出笋期长等特点,其产量可观,经济效益良好。本文就以雷竹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雷竹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气候角度入手,对雷竹生长的气候适应性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6.
雷竹的栽培     
雷竹,又叫雷公竹,其培育周期短、出笋早、见效快、产量高、笋味好,经济效益显著,是一种优良的笋用竹种,适合在山区、丘陵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7.
徐昌棠 《新农村》2010,(12):19-19
发展优良笋用竹种是提高竹笋品质、产量,解决周年供笋,缓解夏秋供笋不足的重要手段。但是宁波市优良笋用竹种除雷竹、角竹外,如水桂竹、方竹、浙东四季竹等优良笋用竹,因原来母竹不多,全市分布范围狭窄,竹笋产量不能满足市场销售的需求,夏秋笋缺口也不能得到填补。  相似文献   

8.
雷竹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竹是一种优质高产笋用竹种,在年平均温度15~17℃,最低温度-13℃,年降水1200mm以上的地方均适宜生长。近年来在我县雷竹种植发展势头较快,是山区发展“一优两高”林业的理想林种,具有出笋早、产量高,周期短、见效快,成本低、效益好的特点,是美化环境和致富农民的佳品。本文结合雷竹在本县种植实践经验,就丰产栽培技术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脱贫与致富》2001,(5):24-26
雷竹别名雷公竹,是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竹种。雷竹是一种优良的笋用竹种, 具有八大优势:(1)出笋早。在所有的竹笋品种中,雷竹出笋最早,一般在3月初,若采用早出技术,春节前就有雷笋出土;(2)出笋期长。春笋3月初至4月底出笋,秋笋10月至12月出笋;(3)产量高,收入多。雷笋亩产可达3000多公斤,亩 产值达到1万多元;(4)笋味鲜美,营养丰富。雷竹笋含蛋白质2.74%、脂肪0.52%、糖3.54%;.(5)年年出笋,产量稳定,个体粗大,壳薄肉肥;(6)成本低,用工少,效益高。肥料投资只需5%左右,培养管理用工每亩只需20个劳动日; (7)周期短,见效快。成竹林年年挖笋,年年有收益,新造林第2-3年就有收入,第4年可成林,第5年达高产;(8)适应范围广。雷竹为刚竹属竹种,海拔250米以下的丘陵缓坡均适宜栽培,而且一年种竹,竹林常存,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雷竹是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的一个优良食用笋竹种,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味道美、效益好等优点,被人称为“江南第一笋”。雷竹出笋早,早的一月份就能出笋,而其他品种一般均在三四月份才出笋;雷竹笋期长达70多天,从2月上旬算起,一直到4月中旬结束,没有任何竹种能与之相比;雷竹产量高,一般经营水平的竹园,亩产量1吨左右,而高度集约经营的竹园,最高亩产量记录达3826.6公斤;雷竹笋品质也好,不仅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出肉率高达80%,比毛竹冬笋要高出30%多。因此,雷竹的经济效益很好,每亩竹园,一般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11.
雷竹,属鲜食笋优良品种,特别是运用雷竹孵笋栽培技术,能使雷竹“春笋冬出”,具有出笋早、产量高、味鲜美、营养好、市场大等优点。2004年於潜镇雷竹孵笋竹园465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单产1.86吨,总产量约8649吨,销售价8元/千克,总产值6900  相似文献   

12.
一、雷竹的特征与特性 雷竹别名雷公竹,是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竹种.雷竹是一种优良的笋用竹种,具有八大优势:①出笋早.在所有的竹笋品种中雷竹出笋最早,一般在3月初,若采用早出技术,春节前就有雷笋出土.②出笋期长.春笋3月初至4月底出笋,秋笋10~12月出笋.③产量高,效益好.雷笋亩(1亩=1/15公顷,下同)产可达3000多公斤,亩产值达1万多元.④笋味鲜美,营养丰富.雷竹笋含蛋白质2.74%、脂肪0.52%、糖3.54%.⑤连年出笋,产量稳定, 个体粗大,壳薄肉肥.⑥成本低,用工少.肥料投资只需5%左右,培养管理用工每亩只需20个劳动日.⑦周期短,见效快.新造林第2~3年就有收入.第4年可成林,第5年达高产.⑧适应范围广.海拔2500米以下的丘陵缓坡均适宜栽培,而且一年种竹,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雷竹,又称早园竹,俗称雷公竹。在我市种植已有250多年历史,近年来发展较快。雷竹的优势是出笋早、笋期长、笋味好、见效快、产量  相似文献   

14.
舒城地处江淮丘陵地区,自古以来就有种竹、吃笋的习惯,虽有雷竹、桂竹等资源,但其大多为自然生长状态,因而急需开展竹类生产科技推广示范工作,将资源潜力开发成经济优势。雷竹形态优美、出笋早,是理想的试验品种。本文介绍了江淮丘陵地区雷竹栽培技术,包括雷竹孵笋和雷竹造林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江淮丘陵地区雷竹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程志雄 《农家顾问》2004,(12):32-33
雷竹是优良的笋用竹种,与刚竹属的毛竹(南竹)同属。具有出笋早、味鲜美、产量高、效益好的特点,一般667平方米年产竹笋1000多千克,深受群众喜爱。  相似文献   

16.
对引种优良笋用竹出退笋及其产量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笋用竹的最适生境,通过采用不同生境的梯度试验,不同海拔不同竹种笋期(包括)形态特征,出退笋,竹笋-幼竹生长,笋体重量)连续定株观测与全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桐梓县引种的优良笋用竹各竹种的出退笋,竹笋-幼竹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及初产估算,结果表明,3个引种点,4个主要竹种的笋期逐年趋向于与原产地相一致,反映出各竹种已逐渐适应而顺利生长,同一竹种不同海拔的笋期 海拔升高而推迟,退笋主要出现在发笋盛期与末期,由于平均每穴发笋的增长率以及每支鲜笋重量大小不同,因此不同竹种,不同海拔之间的产量有差异,经测算,各竹种郁痫 后的平均产量可达200kg.667m^-1,其中早竹可达300kg667m^-2。  相似文献   

17.
雷竹是优良笋用竹种之一。它具有出笋早、产量高、笋期长、笋味美、年年出笋、效益高、适应性强等特点,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采取一般经营,造林4~5年后,竹笋产量可达1500千克/  相似文献   

18.
酸竹属3种不同竹种出笋和幼竹生长的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酸竹属3种珍稀竹种出笋规律进行研究,旨在为今后酸竹属竹种的繁殖、栽培、保护和应用提供参考。笋期调查以2 d为1个观察单元,以笋尖露出地面1~2 cm为标准开始记录,主要记录福建酸竹、粉酸竹、黄甜竹3个竹种出笋日期、出笋数、成竹数、退笋数、退笋高度、退笋原因、基径、笋高等数据。结果表明,酸竹属3个竹种的笋期主要在4月份,福建酸竹和粉酸竹出笋数较多,黄甜竹就相对较少。整个笋期3个竹种的总体成竹率偏低,退笋率都较高,其中福建酸竹退笋率最高,退笋多集中在初期和中期,退笋原因主要是虫害、营养不良和人为损害。对酸竹属3种不同竹种幼竹高生长进行Logistic非线性回归拟合,发现3个竹种幼竹高生长符合"慢—快—慢"的生长趋势,与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高度拟合。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广德县的食用竹笋是该县的传统特产,有天目山余脉和黄山余脉两大竹笋产区,主要笋用竹包括水竹、红壳竹、早竹、刚竹、毛竹和雷竹等竹种。全县现有竹林6.0万hm2,其中,多数笋用林处于野生、半野生状态,竹林衰败,产量低的问题日趋明显。笔者就笋用林低产复壮技术作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20.
对不同立地条件引种优良笋用竹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调查,地桐梓县从浙江省安吉县引各的优良笋用竹在两个不同立寺条件下的生长效果及引种地与原产地的生态条件的分析,结果表明,引种地与原产地的温度条件基本上能满足竹种生长需要,但在出笋期的雨量条件原产地较引种地为高,因此,需要加强田间灌溉管理。在引种地海拔1400m中中山砂页岩山地厚层中壤土类型,适宜雷竹、早竹和虹竹的生长;而低中山的砂岩山地中层砂壤土类型则适宜于白哺鸡竹生长,也可发展雷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