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首先从中国棕榈油消费的特点与流向等方面对2008年上半年棕榈油市场形势进行了回顾;其次,从国内外棕榈油市场变动趋势等方面对2008年下半年棕榈油市场形势进行了展望.认为国内棕榈油价格短期可能会继续震荡调整.2008年下半年棕榈油的进口量预计比2007年同期出现一定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2.
2007年"十一"长假之后,国内食用油市场交投氛围持续沉闷,终端消费需求整体趋弱,天气逐渐转冷对北方地区港口棕榈油销售价格的反弹带来较大阻力。与此同时,进口棕榈油的到港供应集中增多。2007年从10月上旬开始,国内外棕榈油市场走势大相径庭,呈"外热内冷"格局。国际  相似文献   

3.
李娜  杨涛 《农业展望》2010,6(5):20-22
在国内食用油供应充足、市场需求较为清淡的基本面下,2010年春节后食用油现货市场震荡调整,缺乏单方向的走势。目前棕榈油市场国内港口棕榈油库存处于65万t以上,库存供应相对较为充足,国内24度棕榈油市场报价集中在6850~6900元/t,与国际进口棕榈油价格严重倒挂,但各港口走货情况缓慢。整体来看,后期国内棕榈油市场的行情变化,在受到国家政策影响的大环境下,一系列积极经济数据提振投资者对经济复苏信心,国际原油涨势明显,对棕榈油市场形成有力支撑,但国内终端消费者的食用油库存较为充足,市场需求将会维持低迷,食用油市场整体仍缺少上涨题材,行情压力仍然较大,棕榈油市场的压力仍将持续,预计近期仍将以震荡调整为主。  相似文献   

4.
程黔 《农业展望》2008,4(11):9-12
国内大豆及油脂油料市场上半年呈现震荡走高行情,在第三季度出现了大幅回调走势,展望第四季度:菜籽油行情有望回暖,豆油市场依然存在价格波动风险,棕榈油市场则将更多地依赖外围市场提供方向指引;大豆市场仍可能再次承受明显压力,油菜籽市场根本好转仍需时日。  相似文献   

5.
程黔 《农业展望》2009,5(2):15-18
棕桐油市场继2007年整个年度的上涨之后,2008年春节前后价格加速攀升,但自3月初开始转为下跌,最终在供需形势转换和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双重挤压下步入持续下跌通道。国家不断出台的宏观调控措施,对中国包括棕榈油在内的食用油市场形成理性约束:文章回顾了2008年棕榈油市场的运行轨迹,展望2009年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际农产品批发价格呈现大幅波动态势,对我国国内农产品市场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农产品批发价格经历了2007年的大幅上扬后,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理性回归。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国内大多数学者对农产品市场批发价格都做出了上涨的预测,但2009年第一季度,国内外农产品市场都出现了批发价格下跌的趋势。在对2008~2009年的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进行回归分析后,提出了未来一段时间内农产品价格依然会呈现下降趋势的预测,并对农产品价格下降这一现象及其影响作了相关分析,提出了稳定价格、降低价格波动不良影响的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印尼作为全球最大的毛棕榈油生产国,将从2010年1月份对毛棕榈油出口征收3%的关税,确保国内供应。印尼政府官员称,这是过去6个月来印尼政府首次征收毛棕榈油出口关税,因为在2009年12月里,鹿特丹港口的棕榈油价格平均约为每吨769.17美元,超过了毛棕榈油出口关税起征点。  相似文献   

8.
作为传统的食用菌品种,黑木耳一直被国人视为保健食品。经过2004年前后3年的市场低位振荡,2006年上半年的黑木耳价格达到高峰,批发价一般在50元/千克左右,质量高者达到60元/千克以上。自2007年四季度开始,国内的木耳市场已露出了高价位坚持不住、自然滑坡之势。  相似文献   

9.
2007年化肥市场形势可以用"微妙"和"复杂"两个词概括.具体表现为,上半年国内资源情况相对充裕,下半年6月份以后,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国际化肥价格一路飙升,出口势头猛增,国内资源供应呈现紧张局面.东北作为二铵销售的"主战场",按照以往惯例,每年的12月份估计库存在150万吨左右,而2007年库存基本为零.  相似文献   

10.
习银生 《农业展望》2007,3(8):20-22
对2007年上半年国内和国际玉米市场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国内玉米播种继续增加,生产形势依然看好;市场价格继续上升,但涨幅趋缓;进出口增加,后期出口将减少;国内玉米供需增长均较快,库存稳中略增;美国玉米播种面积大增,国际玉米价格冲高回落;全球玉米产需大幅增长,库存大幅下降的势头将有所遏制:美国出口有所减少,全球玉米贸易将出现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