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粉煤灰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 ,并进行了粉煤灰脱炭的优化探讨 ;结果表明 ,脱炭粉煤灰作为混凝土掺和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修筑路面、实际道路运营和技术性能符合路面工程要求 ,有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
采用室内实验并结合道路施工中实际情况研究了石灰、粉煤灰做路面底基层的强度规律。主要研究3方面因素对石灰,粉煤灰做路面底基层强度的影响。包括单质材料、石灰与粉煤灰的比例及龄期。  相似文献   

3.
赵雷  郭玉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358-4359
混凝土配合比是影响农村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的主要因素。针对吉林省东南部地区农村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较低的问题,采用均匀设计法,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粉煤灰掺量、水胶比和砂率4因素进行分析,用均匀设计软件计算出最佳混凝土配合比,经验证试验证明,用均匀设计法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在实际施工中也表现出很好的效果,可以在施工中采用。  相似文献   

4.
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及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厚霞 《农业与技术》2013,(11):249-250
通过对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找到提高粉煤灰综合利用的途径,从而减少粉煤灰对环境的污染,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一个相对健康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路用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是对传统混凝土技术的重大突破,是1种环保的新型"绿色混凝土",用于公路工程建设中会产生重要的技术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粉煤灰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不同于在普通混凝土中,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粉煤灰可减小混凝土早期温升和自收缩,有利于混凝土形成完好的结构,减少微裂缝的发生,改善混凝土抗侵蚀能力. 通过试验,对路用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耐硫酸盐侵蚀性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其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辖区城镇旅游道路安全,近日,惠济区交通部门对破损路面进行集中修补,修补工程已全部竣工。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路面材料与路面设计施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归纳了分析了各种路面材料的性能,在此基础上对路面材料进行了分类,其中包括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应用较多的断型路面(如SMA、Superpave等);、在总结分析京哈高速路面结构设计中,分析研究了高速公路路面材料与路面设计施工的关系,如路面材料与行车荷载的关系,路面材料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路面材料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及路面施工与材料颗粒组成和温度等的关系,并提出了一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粉煤灰农业利用现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靳朋勃  吴春笃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544-5545
在对粉煤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粉煤灰资源农业利用现状,包括造地还田,土壤改良,粉煤灰肥料和粉煤灰的间接农用,同时讨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建筑废物未能有效处理给环境带来极坏影响,为解决此问题,本研究设计了2种再生粗骨料取代率、4种粉煤灰掺入量共计8种变量因子的再生混凝土试块,其强度等级为C30。对每一个试块都进行了超声声速值、回弹值和抗压强度值测定的试验,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当再生粗骨料的掺加量愈大时,其强度就愈来愈低。适当的掺入粉煤灰可以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密实度,当粉煤灰等量替代水泥的掺入量为10%时,其强度较没有掺入粉煤灰的再生混凝土的强度提高了4.08%。故在实际再生混凝土工程中可适量掺入粉煤灰。  相似文献   

10.
依托同三公路常安至哈尔滨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的工程实践,分析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反射裂缝的成因,阐述了土工布施工工艺及其注意事项,并对土工布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结合国道205线博莱高速公路路面车辙处理工程中改性沥青及SMA路面的质量控制,就改性沥青及SMA路面平整度的施工控制进行了分析,提出在施工中如何控制改性沥青及SMA路面的平整度.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公路中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地区高温、重载特点,分析SBS改性沥青原材料配伍性,并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提出一套沙漠高温地区SBS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最后通过室内车辙试验和低温弯曲试验对高、低温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对路面高温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有明显的改善,可适用于沙漠高温地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几种粉煤灰的特性及其硅、磷的农业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采自湖南省的几种粉煤灰特性及其硅、磷农业化学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颗粒组成以砂粒(1~0.05 mm)和粗粉粒(0.05~0.01 mm)为主,平均分别占34.37 % 和38.56 %。容重较小,仅为土壤的1/2~1/3,除采自长沙电厂的粉煤灰外,pH一般大于10.0,可以用作粘质酸性土壤改良剂。粉煤灰水溶性硅和有效硅含量与土壤相差不明显,不能把粉煤灰直接作硅肥使用。粉煤灰的全钾含量和土壤大致相同,但其游离态铁比土壤低3 ~ 4倍。粉煤灰中硅的释放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以用Elovich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进行较好的描述,其相应的参数b和k反映了硅的释放能力,b、k值越大,硅释放能力越强。不同来源粉煤灰的b、k值不同,其大小顺序为:湘潭电厂(1539.3,2139.3)、岳阳纸厂(1602.4,1274.0)>华能电厂(1325.7,1181.6)>长沙电厂(1250.6,915.9)>洞庭氮肥厂(751.9,565.6)>株洲电厂(555.5,454.4);粉煤灰中硅在100 h内释放量比土壤高3.0~25.0倍,能为作物提供一定数量的硅营养,故可把粉煤灰作为一种硅肥添加剂,其中以湘潭电厂和岳阳纸厂的粉煤灰为好。粉煤灰的全磷含量和有效磷含量一般比土壤高,它对磷的吸附量随着加入溶液磷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其吸附率随着加入溶液磷的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粉煤灰的吸磷率比土壤高,但其解吸率低。Langmuir方程、Freundlich方程和Temkin方程都能很好地拟合粉煤灰对磷的吸附,其相应的参数Xm、a和k2都可以表征粉煤灰对磷的吸附能力。粉煤灰对磷的吸附主要是专性吸附和化学沉淀反应,所以在施用粉煤灰改良土壤或利用粉煤灰作添加剂制造复混肥时,必须考虑粉煤灰对磷的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沥青混凝土是当下我国公路建设的主要材料,具有防水性能好、抗压能力强、维修方便、成本低、噪音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公路路面建设施工中。为了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试验检测工作必不可少,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检测设备,保证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从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试验检测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并探讨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试验检测的具体措施,希望可以为提高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XRD、SEM/EDS测试分析,对龙首二级水电站工程使用的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浆体的水化进行了研究,揭示硬化浆体组分、结构和界面的特征,诠释该混凝土之所以具有优良性能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6.
目前,路面维修进行与否一般由管理部门或养护工程师凭目测或经验来确定;究竟路面的使用性能下降到什么程度需要维修。以及维修要求达到何种水平,也就是养护的标准问题,各地还无规可循。本文阐述了各指标数值的确定方法,并提出了各项使用性能的养护,对养护工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现行路面设计规范为依据,对不同交通等级的典型路面结构的厚度计算结果进行了较全面的可靠性分析,认为规范反映路面结构可靠度的各系数取值,对于特重和重交通等级是适当的,但对于中等和轻交通等级可靠度偏低,为明确反映规范方法中隐含的结构可靠度水平,建议以动荷系数和可靠度系数代替现行规范中的综合影响系数,并后分析了设计参数的取值及其变异水平对路面结构可靠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水稳定性。现铺筑基层的路面材料主要采用以水泥、石灰、粉煤灰为代表的半刚性材料,其在温度或湿度交替变化时容易产生收缩开裂,这些裂缝会反射到面层上来,形成反射裂缝,造成路面病害。基于此,文章以掺21%破口砾石的水泥稳定砂砾作为基层试验材料,分析了级配组成、水泥的掺配剂量、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通过对其现场压实度检测、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得出掺21%破口砾石的水泥稳定砂砾作为基层材料可以应用到高等级公路的基层中。  相似文献   

19.
通过淋洗试验研究了粉煤灰中宏观元素的活化过程。试验结果显示,粉煤灰与厩肥的混合明显地降低了淋出液的pH以及Ca,Al和Si的浓度,但增大了EC(电导率)以及K,Mg,Na,S,P和Fe的浓度。其混合物的孵化处理显著地增大了初始淋出液的EC以及Ca,Mg,K和S的浓度。在2个孔隙体积内,从处理1~4(即粉煤灰,粉煤灰与石灰混合物,粉煤灰、石灰与厩肥混合物及其孵化)中淋洗出的可溶盐分别占它们各自总淋溶盐量的29.1%,53%,71.8%和78.2%。因此,对粉煤灰与厩肥混合物或其堆肥进行初步淋洗处理后再应用于农田,将有效地减小粉煤灰处理与应用对水土环境的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20.
系统研究了高期路面的数值模拟模型,并对非高期路面模拟进行了初步研究,提供的模拟方法适用于车辆振动的数值分析和可靠性试验跑道的修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