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澳大利亚棉花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澳大利亚棉花生产考察,深入了解了澳大利亚棉区分布、气候特征、植棉历史与现状等;概述了澳大利亚植棉技术,包括种植制度、棉花品种、播种条件与时间选择、株行距配置、棉花营养与施肥、棉花灌溉与水分管理、化学调控与脱叶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棉花机械化及精准农业等内容;探讨了澳大利亚棉花的生产经营方式、澳大利亚和中国棉花的贸易及投资。  相似文献   

2.
为了江西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作者通过对江西棉花产业状况的调研,总结和分析了"江西植棉区农业农村面临的问题和阻碍棉区农业现代化的几个问题",从"振兴农业、保障内需和江西植棉适宜性"等方面阐述了江西发展棉花生产和实现植棉现代化的必要性,同时对江西植棉区提升种植效益和实现植棉现代化提出了一些举措。  相似文献   

3.
新疆“宽早优”植棉模式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宽早优”植棉模式实现了由“矮密早”植棉模式的“向温要棉”到“向光、温和现代化装备挖潜”的转变,可提高光温利用效率,提质节本增效显著,经推广应用表现出独特优势。概述了“宽早优”植棉模式的概念、特点及优势,分析了发展前景,旨在为提高“宽早优”植棉模式推广效率,降低新疆植棉成本,提高原棉生产品质,增强新疆棉花国际市场竞争力、维护国家棉花产业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因受病虫害危害严重、产业结构调整、棉花价格下降、人工成本高、品质降低等众多因素影响,山东省德州市棉农植棉积极性不高,植棉面积急剧下降,棉花产业严重萎缩。总结德州市近年来棉花生产情况,分析棉花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发展建议,对于稳定当地棉花种植面积、促进棉花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美澳棉花生产的成本和效益与优势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三大棉区的棉花生产情况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棉花生产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特别是在植棉面积、产量、品质、成本构成和植棉效益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表明美国和澳大利亚均在棉花品种、生产技术、机械化和国家政策等方面比中国具有特点或优势,因而,提出了值得中国借鉴的美澳棉花生产经验,为提高我国棉花生产水平及植棉效益的提升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赴澳大利亚棉业考察报告 I棉花生产与加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括了澳大利亚棉花生产和出口情况,分析了其产业特点和优势,介绍了植棉农场的生产管理、经营效益及棉花加工、质量检测等概况。  相似文献   

7.
赴澳大利亚棉业考察报告Ⅰ棉花生产与加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括了澳大利亚棉花生产和出口情况,分析了其产业特点和优势,介绍了植棉农场的生产管理、经营效益及棉花加工、质量检测等概况.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苏北沿海盐城棉区棉花生产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潜在的发展机遇;提出了治理水患、调整布局、主攻品质、配套技术等应对措施,以便进一步发挥棉区资源优势、生产优势、品质优势,规避风险,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增强沿海棉花市场竞争力,提高植棉效益,发展棉花产业.  相似文献   

9.
新疆普遍应用的地膜覆盖植棉方式对原棉品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不利于绿色、协调、可持续的棉花生产。总结了近些年南疆小海子垦区无膜植棉的表现,结合其特性及当地气候条件,提出该区域无膜植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为当地棉花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宽早优”植棉模式是通过“宽等行、降密度、壮植株、增株高”创建高光效群体结构,促进棉花早发早熟及集中成熟,以实现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的新模式。与传统“矮密早”模式相比,“宽早优”模式具有增温增光、减药节本、增产增效、绿色优质四大优势,有利于促进新疆风险棉区变为稳产棉区、棉花品质由一般变为优良、中产棉田变为高产棉田、变订单生产为现实的四大转变。基于“宽早优”的栽培理论研究及其在新疆的推广应用,分析概述了“宽早优”植棉四大优势和四大转变,以期为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