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运用多指标综合测定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根据1980—2010年河南省及全国实际经济数据,对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与总体水平进行测算,并对影响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各分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至今,河南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增长,但整体水平落后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处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起步阶段。针对河南农业的发展现状与现实制约因素,提出了河南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思路、实现途径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对于实现中国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城乡发展融合、消费结构升级、经济稳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构建适用于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与耦合协调度测算其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的权重及二者的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划分其耦合与协调阶段类型。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超前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郑州、许昌与洛阳新型城镇水平居于河南省前列,周口、南阳、驻马店与商丘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名列前茅;河南省新型城镇化高值区集聚在以郑州为核心的区域,南部区域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明显高于北部地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处于中高水平拮抗耦合阶段,多数城市已达到高水平拮抗耦合,北部地区耦合强度远高于南部,三门峡—洛阳—焦作—新乡—鹤壁—濮阳的耦合高值区串联成片;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整体隶属于轻度失调,多数城市已达到濒临失调,中部、南部的协调发展水平高于北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定量方法测定评价河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方法】从农业产业、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保护、投入保障、农民生活、可持续发展9个维度构建河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函数模型对河南省各地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进而构建提升河南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实践路径。【结果】河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整体不高,优势与短板并存。【结论】基于全局考虑,从优化农业产业体系、健全农业生产体系、完善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村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农业生态建设5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以加快河南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基于灰色定权聚类的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借鉴农业现代化发展经典理论,依据农业现代化内涵选取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和农业生态化水平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定权聚类方法,针对河南省108个县(县级市)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这些县划分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较好、一般和落后3类,然后分析每1类的发展特征,最后运用政府对农业现代...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南省1991—2010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近20年来河南省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呈稳定上升趋势,与实际相符合,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地市级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地市级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特征,构建了地市级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线性加权函数法.借助于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以河南省18个地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了河南省18地市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了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找出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意义重大。准确科学的评价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尤为关键。本文立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应用文献归纳法、实证分析法和对比研究法等方法,对学界几种常用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进行分析,并分别采用多指标综合测度法、模型法和BP神经网络法等三种评价方法对30个省(市、自治区)2020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与评价。研究表明,不同的评价方法所得的结果差异产生于评价方法本身不同的内涵和性质,也与评价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方法和权重确定方法有关。多指标综合测度法结合了主观和客观的评价手段,评价过程相较于另外几种评价方法更为合理,其评价结果也最符合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129-130
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在分析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政策支持、制度建设、主体提升和产业升级四个方面,指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使农业现代化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实现四川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做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定量监测与综合评价至关重要。本文围绕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村社会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4项准则指标,12项个体指标构建了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四川省农业现代化从起步阶段稳步跨入初步实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达到0.583,2000-2011年的12年间,年均增长率为6.16%。在五大区域中,成都平原区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位列5大区域之首,综合水平0.679;第二名为攀西山地区,综合水平为0.600;川南丘陵区、川东北丘陵区分别位列第三、四,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为0.583、0.569;川西北高原区农业现代化最低为0.352。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6  
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方法,建立中国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1980-2003年,总体上,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呈上升趋势,农业现代化区域发展总体水平表现为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  相似文献   

11.
结合河北农业大学的实际情况,文章论述了金工实习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指出完善的金工实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个人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金工实习中引入合理的教学方法,通过橱窗展示和优化教学实习全过程,要求学生自己拟定零件加工工艺,并在指导教师带领下亲自到一些著名企业参观、实习。不仅极大的带动了学生对金工实习的兴趣,而且最大程度的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必然会激发学生参与金工实习的热情,使金工实习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以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某土地整理项目为依托,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土地整理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确定各指标分等标准,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该项目进行土地整理项目后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区开展土地整理后,过程评价达到了"良好"水平,经济效益评价达到了"优秀"水平,社会效益达到了"良好"水平,生态效益达到了"良好"水平,综合效益达到了"优秀"水平,达到了过程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符合土地整理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3.
黄剑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9):22-24,55
目的: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嘉陵江南充段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方法:根据环境质量标准的5个等级建立评价等级集,选择降半梯形分布来确定隶属函数,建立模糊关系矩阵,采用超标倍数赋权法确立权重系数,构造权重系数矩阵,将模糊矩阵和权重矩阵进行合成,计算水质综合评价结果。结果:结果表明,总氮和粪大肠菌群是嘉陵江南充段主要超标因子。2003-2009年嘉陵江南充段三断面水质总体呈现逐年好转的趋势。其中,清泉寺饮用水水源水质属于III类,基本能够达到饮用要求。小渡口控制断面和李渡镇出境断面,水质级别在IV和V类之间。结论:模糊综合评价充分考虑了多个因子对水体的影响,其结果更加准确、客观,因此可为该地区的水质规划与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南方红壤区崩岗侵蚀治理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崩岗侵蚀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最剧烈的侵蚀类型之一,由于其爆发性强和侵蚀量大等特点,对当地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已造成了严重危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各地政府和民众自发治理崩岗侵蚀,历经数十年形成了多种治理模式,但存在被治理崩岗数量有限,治理技术配置和治理策略无序等现状,缺乏针对崩岗侵蚀治理综合效益的评价体系.本文在回顾和分析国内外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南方红壤区崩岗侵蚀特征和现有治理利用模式现状,尝试提出崩岗侵蚀治理综合效益评价体系.通过汇总国内外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文献采用频率,依托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15774-2008)》,分解崩岗侵蚀治理的调水保土、生态、经济和社会四重效益链,提出了依据主体效益、可量化、客观性构建崩岗侵蚀治理效益评价指标集,弱化主观性强的社会效益指标思路.在深入分析国内外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崩岗侵蚀治理多重效益指标体系的特征,建议采用以客观赋权的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体现崩岗侵蚀治理综合效益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通过针对崩岗侵蚀治理综合效益评估体系构建,以期为崩岗治理效益评估和崩岗治理技术体系集成提供依据,推动我国南方红壤区崩岗侵蚀治理,实现国家"十三五"水土保持治理目标,减轻该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发展有着必然联系.后者的发展为前者的进步注入了活力.但同时亦在一定程度上给农业发展带来影响.唯有采取合适的对策措施、进行综合协调.才能把不利影响控制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农村城市化综合评价的量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农村城市化这一概念的内涵,推断出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的指标应包括三大类:经济指标类,社会指标类和城镇建设指标类。其中又包括了中类和小类指标,参评指标众多,在实际评价中需进行筛选,选择那些在评价城市化时不可缺少的指标,同时把这些指标量化。该方法可以综合评价某地区城市化水平,分析该地区城市化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而指导今后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甘蔗渣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甘蔗渣是制糖工业的主要废弃物,对甘蔗渣充分利用不仅能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还能有效缓解污染压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甘蔗渣综合利用的最新进展和现状,主要涉及生物发电、造纸、高密度板材、饲料发开、栽培基质、沼气、燃料乙醇、高性能吸附材料等领域,希望甘蔗渣综合利用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及综合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小麦全蚀病在我国的发生情况,并从抗病品种利用、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小麦全蚀病的综合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公共财政框架下农业综合开发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明了研究公共财政框架下农业综合开发的客观必要性,定位了目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扶持重点,提出了做好农业综合开发的对策建议:优化支出结构,完善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政策,进一步强化农业综合开发的各项管理工作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建立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讨论了两种评价方法,并通过计算机测评系统,对河南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了系统的测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