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强  李艳  成霞 《现代农业科技》2009,(19):30-30,34
华粳6号密度与肥料试验结果表明,生产上欲获得9.75t/hm2的产量,其栽插密度应为31.5~36.0万穴/hm2,基本苗120~135万根/hm2,高峰苗420~450万根/hm2,成穗330万穗/hm2,成穗率75%左右;总施肥450kg/hm2,穗肥占40%以上。  相似文献   

2.
迟熟中粳淮稻号直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直播稻群体自我调节和产量结构相互协调补偿的能力很强,密度对直播稻产量影响不显著。基本苗4.6~14.3万/667m2,除基本苗5.8万/667m2,产量591.63kg/667m2以外,其他密度单产均达到600kg/667m2以上,基本苗8万/667m2左右产量最高。随着基本苗的增加,有效穗数总的趋势是上升的,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振动式下降,但不同处理间差距很小。基本苗6万/667m2茎秆抗倒伏能力最强,且单位面积稻穗干物重、植株地上部分干物重及经济系数均最高。  相似文献   

3.
早稻直播密度对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直播密度条件下,湘早籼45号的苗数、产量、产量构成和抗倒伏能力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早稻直播生产中,不同密度处理对最高苗数的影响差异不大,适当降低密度有利于提高成穗率,中等密度播种量6.5~8.0 kg/667m2能获得较高的有效穗,32万~35万/667m2,结实率75%左右,产量420~45...  相似文献   

4.
根据华粳2号特征特性,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华粳2号产量的影响,探索华粳2号在江苏东海县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华梗2号的最佳播期为5月5日左右;肥料最佳运筹为:氮肥总量22.5千克/667平方米,基蘖肥∶穗肥为5.5∶4.5或6∶4,磷钾肥用量各为7.5千克/667平方米,基穗比例均为7.5∶2.5;栽插最佳密度为2.4万穴/667平方米,行距25厘米,穴距9厘米。其中,扩行缩穴既能改善中后期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植株抗性、减轻病虫害、提高成穗率,又能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根据华粳2号特征特性,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华粳2号产量的影响,探索华粳2号在江苏东海县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华梗2号的最佳播期为5月5日左右;肥料最佳运筹为:氮肥总量22.5千克/667平方米,基蘖肥:穗肥为5.5:4.5或6:4,磷钾肥用量各为7.5千克/667平方米,基穗比例均为7.5:2.5;栽插最佳密度为2.4万穴/667平方米,行距25厘米,穴距9厘米.其中,扩行缩穴既能改善中后期通风透先条件、增强植株抗性、减轻病虫害、提高成穗率,又能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增施硅肥对直播稻产量影响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粳1号"和"武粳15"为例,研究了崇明岛农场施用硅肥对直播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肥对水稻产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随硅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宁粳1号"最高产量是每667m2施硅肥10kg处理,为644.56kg/667m2,比对照增产6.99%,且极显著大于对照,增产效应最明显;"武粳15"最高产量是每667m2施硅肥15kg处理,为661.50kg/667m2,比对照增产8.06%。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以基施硅肥10~15kg/667m2增产效应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西粳四号”高产农艺措施优化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陕西省关中稻区在较好的土壤肥力条件地区,“西粳四号”做麦茬稻应用,产量650kg/667m2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优化模型是插植18~2万穴/667m2,底肥施磷酸二铵32~35kg/667m2,追施尿素15~17kg/667m2,秧龄48~52d。  相似文献   

8.
石涛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7):68-69,76
根据试验可知贵池区早稻直播667m2产500kg合理群体结构主要参数:常规品种,667m2播量为4~5.5kg,大田总茎蘖数在(45~50)万,成穗率在55%以上,667m2有效穗在30万左右,每穗实粒数在70~80粒,结实率在85%以上,千粒重在27g左右;杂交组合:667m2播量在2~2.5kg,大田总茎蘖数在(40~45)万左右,成穗率在50%以上,667m2有效穗在23万左右,每穗总粒数在110~120,结实率在80%以上,千粒重在27g左右。  相似文献   

9.
粳稻武运粳7号超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运粳7号是江苏苏南近年来主推的水稻品种,其穗粒互补性强,产量潜力大,稳定性好。本试验结果显示:武运粳7号产量800 kg/667m2的穗粒结构指标为有效穗20万~22万/667m2,每穗粒数150粒左右,结实率93%~94%,千粒重28~29 g。武运粳7号超高产栽培的技术途径是稳定穗数、主攻大穗和扩库强源,通过软盘稀播育壮秧、扩行减苗、精确定量施肥、节水定量灌溉、综合防治病虫害及抗逆栽培等技术手段,构建800kg/667m2超高产的库容量,可实现稳定超高产。  相似文献   

10.
超迟夏直播常规粳稻品种(系)的适应性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川东丘陵区及相似生态区油菜(小麦)收获后水稻直播栽培品种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和生产参考,对12个常规粳稻品种(系)进行超迟夏直播(正常播种时间为5月10左右,试验播种时间为6月7日)大田试验,研究超迟夏直播常规粳稻的生育进程、分蘖成穗特性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超迟夏直播条件下,参试品种在10月5日前均能成熟,全生育期为109~121d,平均113d;产量为330.1~526.6kg/667m2,平均439.6kg/667m2;有效穗数为13.4万~22.0万穗/667m2,平均17.9万穗/667m2,有效穗组成比例为一次分蘖穗二次分蘖穗主茎穗;产量与有效穗呈显著正相关,与穗粒数和穗实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实率和千粒重呈正相关;德粳2号、德粳9号和德粳11号3个粳稻品种(系)超迟夏直播的产量高于500kg/667m2,适宜川东丘陵地区油菜(小麦)茬延后直播种植。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黄河中游地区在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重要挑战,其中切沟侵蚀是产沙量最大的土壤侵蚀类型之一,严重破坏耕地土壤肥力,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本研究针对黄土高原中等流域切沟空间分布问题,以陕北岔巴沟流域为例,基于2020年高分辨率无人机影像,选取32个小流域,结合野外实测,对切沟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岔巴沟流域中游切沟最多,切沟长度密度主要集中在7~11 km·km2,切沟长度主要在50 m以内,切沟面积主要在500 m2以内;古代沟谷长度密度与切沟长度密度无显著相关性;切沟密度与坡面坡度、流域坡度、流域坡长等呈显著正相关,与正负地形面积比和流域海拔呈显著负相关,切沟在阴坡的分布密度略大于阳坡。研究结果可明确黄土高原中等流域尺度切沟形态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为切沟侵蚀治理及耕地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18.
The dependence of spring wheat grain yield and quality on soil reaction, provision of plants with nitrogen nutrition, hydrothermic conditions of the growth period, and g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riety is shown on the basis of long-term investigations. The high effectiveness of liming is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19.
中棚番茄栽培技术适宜在我市土地资源相对不足的条件下推广。本文作者结合天津大都市土地资源条件的客观实际,从单位最佳产出效益入手,对中棚番茄的栽培技术进行探讨,从播种育苗到定植后的栽培技术管理均作了详细的介绍。此技术的推广,起到了投资小、收效快、效益好、节省土地的作用,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分析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 ,并提出了在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