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韩牧 《中国家禽》2000,22(10):42-43
1现代蛋鸡生产阶段划分的新观念   过去人们习惯以鸡日龄为界限来划分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一般 0~ 6周龄为育雏期, 7~ 20周龄为育成期, 20周龄以后为产蛋期。现在则认为,应以鸡群的体重来划分各阶段,即体重达到某一阈值后 (依品种而异 )则转为下一个阶段,给予相应的饲粮和光照处理。如美国迪卡褐要求体重 650 g则为育成鸡、达 1 450 g为产蛋鸡,法国伊莎褐要求体重达 850 g为育成鸡、达 1 570 g为产蛋鸡。   以体重来划分阶段可能出现:①育雏期后延。现代蛋鸡的育雏期不止 6周,至少要有 8~ 10周,如迪卡褐至少要有 8周以…  相似文献   

2.
4.5做好育雏期、育成期和初产蛋鸡、冬季蛋鸡的营养调配与管理,提供机体健康的物质保障4.5.1从鸡育雏期、育成期抓起①在2~3周之内饲料能量至少2900大卡/千克以上,粗蛋白在21%左右,蛋氨酸不低于0.45%,赖氨酸在1.15%。为了便于消化吸收一定要使用膨化的大豆、玉米等原料。在鸡2~3周龄至5~6周龄,能量在2850大卡/千克以上,可添加1%~1.5%的优质油脂,粗蛋白在19%左右,蛋氨酸  相似文献   

3.
(二)育成育成期指6或8周龄后至18周龄的阶段。该时生长发育虽不及育雏时快速,但仍然是成倍地增长。以罗斯褐壳蛋鸡D系母鸡为例,6或8周龄时母鸡的体重分别为520克和610克,至18周龄时则增为1320克,增长的速度仍然为2.53~2.16倍之多。  相似文献   

4.
确保蛋鸡育雏初期发育良好的关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鸡育雏育成期生长发育状况直接影响产蛋成绩,衡量雏鸡和青年鸡发育程度的主要指标有体重和胫骨长度,五周龄体重和产蛋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雏鸡和育成鸡阶段体重差,还会导致免疫效果差,死亡率高,胫骨长度作为衡量鸡骨骼发育程度的指标之一,在养鸡业发达国家已广泛使用,现就育雏初期如何确保雏鸡发育良好提几点看法:1饲喂高质量的饲料在育雏4周龄内饲喂颗粒状饲料比粉状饲料效果要好。有些鸡场饲喂2周左右的肉雏鸡颗粒饲料(肉鸡饲料营养水平较高),雏鸡阶段一般不限制饲养,自由采食。在饲喂技术上也有讲究:少喂勤添,每日至少喂6次,每次喂料后…  相似文献   

5.
(一)做好育雏期工作,提高成活率育雏期除提高成活率外,还应注重前期高投入,确保在5周龄体重和胫长达标。(1)大体型麻鸡、黄鸡在雏鸡时喂配合饲料至少到42天,小体型黄鸡至少喂到60天,商品蛋鸡至少喂到8周龄。(2)减少密度,加强通风。(3)投资育雏设备,及时分群饲养。(二)抓好青年鸡的育成工作育成鸡饲养成功与否决定产蛋性能的高低。为此,首先做好称重管理,每周末务必称重,称重数量至少为60只。体重标准可参照各品种鸡管理指南。(1)根据称测体重大小选择育成料和决定日喂量。建议大体型麻鸡、黄鸡14周龄前使用前期育成料,15周龄后使用后期育成…  相似文献   

6.
正(上接2016年第3期第18页)。3商品代蛋鸡营养标准商品代蛋鸡营养标准见表7。4推荐免疫程序"大午金凤"蛋鸡配套系商品代种鸡免疫程序,见表8。5"大午金凤"蛋鸡配套系商品代饲养管理指南"大午金凤"蛋鸡配套系商品代蛋鸡建议采用三段式饲养模式,即:0~6周龄为育雏期,7~18周龄为育成期,19~72周龄为产蛋期。5.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小母鸡前17周饲养至关重要,在此期间的精心管理可确保鸡在转移到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家禽育种技术的进步,优良品种蛋鸡的生产性能越来越高,以海兰褐为例,17周龄标准体重从原来的1480克降低到1400克,饲料消耗从6.0千克减少到5.62千克,但产蛋性能并没有降低。随着蛋鸡标准体重的降低,在生产中维持需要的营养随之减少,从而可有效降低料蛋比,节约饲料成本,但同时机体抵抗外界应激的能力有所下降。近年来鸡病的不断出现与鸡群健康状况有关,很多研究表明通过营养与环境的调控来改善机体  相似文献   

8.
现代蛋鸡育种者利用遗传技术精心进行选育,加之饲料营养学科的进展和环境卫生保健科学的进步,使商品蛋鸡普遍在18周龄左右进入产蛋期。这样便给育成鸡饲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于提供合格优秀的育成鸡。通过养鸡生产实践,人们往往会形成这样的共识:某批鸡的育雏成活率与育成成活率都很高,仅仅是鸡群体重值的均匀度差一些,但这  相似文献   

9.
1培育好雏鸡,使胫长和体重双达标在饲养上充分利用蛋鸡在育雏期和育成前期骨骼生长发育快的特点,努力使雏鸡8周龄时胫长和体重双达标,并特别关注骨骼(胫长)的增长,为促进体型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促进雏鸡体型发育,必须喂给高营养(高蛋白、高能量)的雏鸡饲料,只有在胫长达标后方能改换育成料。中型蛋鸡8周龄胫长为78~82mm,体重为600~700g。中型蛋鸡从4周龄开始每周称体重,检查体重增长情况,并及时调整饲养。2育成鸡的体重必须达标,并要求直线上升,育成后期应有一个较大的开产体重育成鸡中后期(12~…  相似文献   

10.
高延明  王侃 《饲料工业》1993,14(11):13-13
<正> 我公司研制的“华锦”牌蛋鸡配合饲料,在经过多次小群试验和对比筛选后,1991年6~11月于本公司蛋鸡场对伊莎褐商品鸡进行了大群重复验证试验,以观察该饲料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鸡选择与分组选择4个不同生产时期(育雏期、育成期、产蛋高峰期、高峰后期)的伊莎褐商品代蛋鸡,作为4个试验组,分别饲喂1、2、3、4号蛋鸡料,饲养试验结果与“伊莎褐商品蛋鸡饲养手册”中提供的标准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该饲料的使用性能。不另设对照组。 4个试验组分组如下:育雏期(0~8周  相似文献   

11.
1重视雏鸡的饲养,加强育成期的管理许多养鸡户对育雏期都比较重视,往往忽视育成期的管理,而机械地以时间划分育雏期和育成期也是不科学的。一般8周龄未达标准体重的,可将育雏料喂到10周龄或在12周龄。采取延长光照时间以增加采食时间来保证体重达标。高峰期产蛋率的高度和持续时间、蛋重及饲料报酬是衡量蛋鸡饲养效果的重要指标。通过定期称重,提供充足有效的饲养空间、分群饲养等使鸡群的均匀度在10周龄时应达到75%,15周龄应达到80%,同时鸡群的平均体重与标准体重的差异应不超过5%,18周龄必须达到标准体重。1…  相似文献   

12.
(一)蛋鸡育雏育成期的营养特点 产蛋鸡在育雏、育成期阶段生长迅速,蛋雏鸡2周龄体重约为出壳时体重的2倍,6周龄时为10倍,8周龄为15倍,并且前期生长快,以后随日龄增加而减慢;代谢旺盛,心跳快,安静时单位体重耗氧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比家畜高1倍以上;羽毛生长快;幼雏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消化酶分泌少,胃容积小,肌胃研磨能力差,消化力弱。  相似文献   

13.
褐壳蛋鸡按白壳蛋鸡温度育雏,雏鸡成活率明显低,为探讨育雏温度对褐壳蛋鸡育雏成活率的影响,笔者1988年进行了褐壳蛋鸡前期高温育雏试验.试验选择体重一致,健壮活泼的1日龄星杂579褐壳蛋雏400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0只,常规育雏温度(舍温33-32℃)为对照组,35-34℃高温育雏舍的一组为试验组.l-6用龄育雏温度(℃):试验组1-3日龄35-34,4-7日龄34-33,2周龄33-31,3周龄31-28,4周龄28-26,5周龄26-24,6周龄24-22;对照组1-3  相似文献   

14.
选同日龄海兰白雏鸡620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4个重复。1、2、3处理组日粮营养水平依次为育雏期(0-8周龄)粗蛋白18%、20%、21%,代谢能11.93、11.93、12.56MH/kg;育成期(9-20周龄)粗蛋白17%、18%、19%,代谢能11.72、11.93、14.14MJ/kg。试验结果表明:育雏期试验鸡增重和结束体重均随日粮营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以处理3组增重效果最好,分别比1、2处理组提高增重3.82%和3.19%;能量水平相同、蛋白质水平不同的1、2处理组间增重及8周龄体重基本一致。育成期20周龄和结束体重不同营养水平间比较接近。全期单鸡耗料3个处理组间以处理3组最低,单位增重蛋白质消耗量随营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能量的消耗则比较接近。综合分析育雏期以处理3组、育成期以处理2组饲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蛋鸡生产中,养鸡生产者往往重视育雏期和产蛋期的管理,而忽视了育成期管理的重要性。因为育成期疾病相对较少,死淘率较低,常使生产者对育成期产生一种放心的错觉。事实并非如此,育成期的培育成功与否和产蛋阶段生产性能的发挥密切相关,即培育成功育成鸡在产蛋阶段将发挥出更好的生产性能。育成鸡培育成功的目标之一便是提高其标准体况的整齐度,那么,如何做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一、采用合理的换料方式育成料取代育雏料不要机械地以周龄为界限,要看鸡的胫长、体重是否达到了本品种标准。8周龄时,如果鸡的胫长整齐度达90%、体重…  相似文献   

16.
蛋鸡的育成阶段为4~18周龄。此阶段的目的是培育出生长发育良好、达到一定体重标准、体质健全、体成熟与性成熟高度一致,均匀度在85%以上的健康鸡群。因此做好这一阶段饲养管理工作至关重要。1做好由育雏期向育成期的过渡1.1调整鸡群,保持鸡群的均匀度淘汰一部分体重小、体格弱、残疾等不符合标准的鸡。  相似文献   

17.
科普园地     
品种推荐1 海兰褐蛋鸡品种简介 由美国海兰国际公司培育。该鸡具有抗病力强、产蛋率高、蛋品质好的优点。 其生产性能如下: 0 ~18 周龄成活率96%~98%。 22 周龄产蛋率达50% 。 高峰期产蛋率91%~96%。 80 周龄入舍鸡产蛋枚数323 枚。 平均蛋重63.3 g。 料蛋比2.3 ~2.5∶12 罗斯褐蛋鸡品种简介 为英国罗斯公司育成的Ⅳ系配套褐壳蛋鸡。可通过羽速和羽色自别雌雄。其商品代生产性能如下 18 周龄体重1.38 kg。 76 周龄体重2.2 kg。 0 ~18 周龄耗料7 kg。 19 ~76 周龄耗料45 kg。 开产周龄为18 ~20。 产蛋高峰期为25 ~27周龄。 76 周龄…  相似文献   

18.
选同日龄海兰白雏鸡620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4个重复。1、2、3处理组日粮营养水平依次为育雏期(0~8周龄)粗蛋白18%、20%、21%,代谢能11.93、11.93、12.56MJ/kg;育成期(9~20周龄)粗蛋白17%、18%、19%,代谢能11.72、11.93、12.14MJ/kg。试验结果表明:育雏期试验鸡增重和结束体重均随日粮营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以处理3组增重效果最好,分别比1、2处理组提高增重3.82%和3.19%;能量水平相同、蛋白质水平不同的1、2处理组间增重及8周龄体重基本一致。育成期20周龄和结束体重不同营养水平间比较接近。全期单鸡耗料3个处理组间以处理3组最低,单位增重蛋白质消耗量随营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能量的消耗则比较接近。综合分析育雏期以处理3组、育成期以处理2组饲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父母代蛋种鸡的生产性能好坏直接联系着干家万户商品鸡的生产效益的高低,也是育种公司育种水平得到充分发挥的关键。我们公司饲养的蛋种鸡 95%产蛋率保持五个月之久。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生产性能,是因为我们注意了制约蛋种鸡生产效益发挥的三个因素。 一.育雏、育成期的胫长、体重及均匀度 传统上将雏鸡出壳到7周龄定为育雏期、饲喂育雏料,8到20周龄为育成期,饲喂育成料。但通过我们这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要以鸡体本身的发育状况即胫长和体重来决定更换饲料的时机。 经研究证实:鸡的体重和生产性能的高低取决于骨骼的发高速度,…  相似文献   

20.
正蛋鸡实行专业化分段饲养,也就是说有的专门养育雏育成鸡(后备鸡)、有的专养产蛋鸡,实现全进全出,进行合同化、订单生产的养殖模式。有利于设备利用最大化,降低青年鸡的育成成本,鸡的生产性能得到最大发挥,使青年鸡场和蛋鸡场达到双赢。了解育雏育成期鸡的生理特点,优化其通风方案,对培育出健康的青年鸡是非常有益的。1育雏育成期鸡的生理特点1.1生长速度快,代谢旺盛蛋用型雏鸡2周龄的体重约为初生时体重的2倍,6周龄为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