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文英 男,河北井陉人,1957年12月生,1983年7月河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同年分配至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工作至今。先后从事小麦、玉米高产栽培、综合农业试验区攻关、吨粮田研究、玉米育种及产业化研究等工作。  相似文献   

2.
棉花育种专家——李妙研究员于1986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现任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经济作物育种室主任:河北冀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河北冀丰棉花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  相似文献   

3.
《河北农业科学》2007,11(1):I0001-I0001
马瑞昆(1949-),男,河北肃宁人,研究员,双硕士(农学,理学)学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栽培生理研究室主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二级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农业大学和沈阳农业大学兼职研究生导师;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委员,生理学组副组长;河北省作物学会、耕作学会和植物生理学会理事、常务理事;《中国农业科学》和《河北农业科学》编辑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成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科技服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河北省农科系列高职评审专家等。  相似文献   

4.
大豆育种专家——张孟臣张孟臣(1956-),男,研究员,硕士,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大豆育种室主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一级学术带头人;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大豆油菜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理事,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主持承担国家863项目及河北省科技攻关课题,先后育成获得国家重大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品种“冀豆7号”、国家区域试验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河北省第一个高蛋白大豆冀豆12…  相似文献   

5.
《河北农业科学》2006,10(3):I0001-I0001
李志宏(1955-),男,河北景县人,硕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二级学科带头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旱作农业专家组副组长,世界银行GEF项目专家,农业部节水农业专家组成员,河北省政府专家献策团成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专家组成员;河北省耕作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气象学会常务理事。参加工作20多年来,主要从事作物节水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近几年,主要从事蔬菜节水理论与技术、宏观农业发展战略及信息农业技术应用等研究。先后主持或主研科技部、农业部…  相似文献   

6.
玉米新品种冀丰223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冀丰223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于1989年以冀15-22为母本、Dm3为父本选育而成,具有高产、早熟、兼抗多种玉米病害、籽粒大和容重高等优点,达到国家饲用玉米二级标准.适宜北京、天津、唐山玉米区和河北省夏玉米区种植,密度4.95万~5.70万株/hm2.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始建于1963年,现有人员113名,其中研发人员94人,约占全所人员的83%;研究员16人,副研究员31人;院级学术带头人10人。设有小麦、玉米、油料、豆类,经济作物育种、农业生物技术、种质资源保存创新、耕作栽培生理、农田杂草治理、动物营养、农产品加工、农村科技服务12个研究室和1个综合化验室。初步形成了技术创新手段先进、专业人才密集、研发体系完整的农作物综合性研究所。承建有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石家庄分中心、河北省作物种质资源库、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品质检测中心、农业部农药登记药效试验认证实验室;控股成立的河北冀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河北冀丰动物营养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完善的种子生产、加工检验设备和质量管理系统,公司管理日益规范、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利润稳步增长,“冀丰”和“冀玉”品牌在河北省已具有较高知名度;投资新建的46.7hm2现代化农业科研综合试验站,集农业新技术研究与示范、新品种展示与繁育于一体,道路宽阔,设施齐全;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作物研究技术体系和种子开发创收体系。目前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研究课题40余项。  相似文献   

8.
《河北农业科学》2006,10(3):I0004-I0004
徐显(1958-),女,河北省辛集市人,研究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转基因中心副主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三级学科带头人。曾荣获第四届“河北省优秀发明者”称号。主要从事棉花育种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关、河北省重大攻关及河北省攻关等项目。培育出棉花新品种5个,其中,冀棉653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和多抗,冀棉20号填补了我国海岛棉、陆地棉、野生棉种间远缘杂交品种的空白,杂66填补了河北省抗棉铃虫品种的空白。近年来,主要从事棉花快速育种研究。利用温室棉花快速发育技术,将温室加代与大田选择巧妙结合,建立了1…  相似文献   

9.
《河北农业科学》2007,11(3):F0003-F0003
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田静研究员主持完成的“高产优质广适应性红小豆冀红9218、冀红8937的选育及推广”项目,2006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著名的水稻、旱稻育种专家张艳芝研究员.1954年生于河北唐山,1979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之后分配在辽宁省稻作研究所。自1981年以来.她一直从事水旱稻育种、旱稻栽培、旱稻抗旱性生理特性及遗传规律研究工作。她先后主持和参加辽宁省科技厅、农业部等科研攻关项目20余项。  相似文献   

11.
冀丰554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和河北冀丰棉花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特大铃、高抗病和高产新品种。2009年5月通过河北省审定,同年7月获得国家棉花新品种权保护。2010年通过天津市品种审批,审批编号:津准引  相似文献   

12.
<正> 沧州市农科院作物育种所是专门从事作物育种研究的专业研究所,现有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5名、中级职称研究人员1名,主要从事小麦、玉米、小杂粮等作物的育种工作,是农科院的传统优势专业所。小麦育种课题组曾先后承担国家科委攻关项目、河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先后育成冀麦29、冀麦41、沧6001、沧核030、沧麦026、沧核  相似文献   

13.
《河北农业科学》2007,11(3):I0002-I0002
程汝宏(1965-),男,河北卢龙人,研究员,硕士,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国家谷子改良中心)育种研究室主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二级学科带头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4.
《河北农业科技》2006,(6):40-40
科润958(国审衡5229原种)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选育,是2004年河北省唯一通过国家审定的小麦品种,审定号:2004014,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公告号:CNA001769E。该品种被定为“国家863重点支持项目产品”、“河北省重点项目”,被小麦育种、推广专家一致誉为:小麦更新换代的首选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冀丰106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李妙和王国印主持培育的高产、抗病虫、早中熟转BT基因棉花新品种,2003~2004年参加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4~2005年参加天津市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6年参加山西省引种试验,综合性状表现突出。2005年12月通过河北省农  相似文献   

16.
<正> 河北冀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99年11月,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共同出资组建,主要从事小麦、玉米杂交种子经营。2001年6月,公司根据《种子法》的要求,增资扩股,改造成由河北省粮油作物研究所控股、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参股并吸收职工个人股份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注册商标“冀育”。2003年义改造成为“转制科技型企业”,发展成为专门从事农作物优良品种选育、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的农业高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17.
优质高产专用小麦新品种培育项目承担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等研究人员采用遗传标记等多项育种技术,育成了优质、强筋、早熟、多抗、高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郑麦9023,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2005年收  相似文献   

18.
河北冀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发起组建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专门从事各类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经营。公司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现有职工96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64人,办公、种子加工及试验用地1500余亩,注册资金3000万元,注册商标“冀育”、“冀丰”牌,  相似文献   

19.
正1 研究团队玉米分子育种创新团队主要成员:马义勇,农艺师,研究方向为玉米遗传育种;关淑艳,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玉米遗传育种与植物基因工程;王丕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玉米常规和分子育种;刘思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玉米分子育种;曲静,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玉米分子育种;姚丹,教授,硕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作物分子育种。团队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部、国家农业农村部、  相似文献   

20.
《山东农业科学》2009,(4):F0003-F0003
张秀清,女,1957年5月出生,山东茌平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学术专家。中国作物学会甜玉米协会理事,山东省兰花协会理事。1979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同年12月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参加工作。先后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生理室、高新技术室和高产育种室主持和负责玉米研究工作,历任助理农艺师、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