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方大口鲇Lilurus merielionalis,亦称大口鲇、河鲇、南方鲇等,在分类学上属于鲇形目、鲇科、鲇属。大口鲇是分布在长江以南大型水域中的名贵经济鱼类。 1 南方大口鲇的生物学特性 南方大口鲇属温水性底层鱼类。对水中溶氧要求略高于家鱼,当水中溶氧在5mg/L以上时,生长速度最快,饲料转化率最高;低于2mg/L时出现浮头现象。适应pH值范围为6.0~9.0。怕光,白天多潜伏在池底弱  相似文献   

2.
四、池塘主养大口鲇成鱼的技术 1.鱼池条件。良好的大口鲇成鱼池应有充足的水源,一般在5亩以下,水深1.5~2.0米为佳,若配备增氧机械则更加有利于高产。蓄水堰塘、山塘、坑凼,只要连通水源、清淤改造之后,也都能饲养大口鲇。 2.鱼种的放养量。一般应根据池塘条件、饲养技术、饲料供给、消费习惯、苗种价格等因素而定。实践证明,每平方米水面放养8~10厘米的鱼种1~2尾时,经130~150天饲养,即在当年就能养成平均尾重500~750克,亩产350~500千克的商品成鱼。在主养大口鲇的鱼池里,可以也应当配养一定数量的鲢鳙等滤食性鱼类,以消耗鲇池里太多的浮游生物,一般亩放尾重50~500克的鲢鳙鱼100~150尾。大口鲇鱼种的放养与成鱼  相似文献   

3.
八、大口鲇苗种的质量鉴定以及与其他鲇(鱼回)的区别 规格整齐、膘肥体壮、集群成团,是优质大口鲇苗种的基本特征。将数十尾鲇苗置于白瓷盆中,用手搅水使旋转,鱼苗逆水顶游者,属于优质苗种。如发现鱼体大小悬殊、肥瘦不一,表明饲养管理不善。缺食,购回后易产生大吃小现象,导致出池率不高的后果;如发现苗种池有体色发黑、离群独游的个体,或在水面上、池壁边有头朝上、尾  相似文献   

4.
大口鲇肉质细嫩,腴而不腻,又无肌间骨刺,不仅是席上的佳肴,还有一定的药用滋补价值,因而为我国广大群众所喜食,也倍受欧美及港澳台人士的青睐。随着国际市场上鲇鱼类的走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口鲇会争得出口水产品中的一席之地。 二、怎样培养大口鲇鱼苗? 大口鲇鱼苗培育,指的是把“水花”鱼苗培养到体长3厘米左右的寸片鱼种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通常需时15~20天。生产上应当把好下面四关: 1.鱼苗池:分精养池与粗养池  相似文献   

5.
七、大口鲇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由于大口鲇的抗病能力较强,所以饲养过程中较少患病。苗种阶段的常见病有白嘴白皮病、出血病、小瓜虫病和气泡病。成鱼阶段稍多见的病有肠炎病、烂鳃病和营养性综合症等。下面分别介绍其症状及防治方法。 1.白嘴白皮病。通常是由车轮虫、斜管虫寄生或由细菌引起,主要危害2~5厘米的苗种。其症状是体表局部和嘴圈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斑点叉尾鮰病毒(CCV)感染宿主范围和CCV病暴发的水温条件.本研究将斑点叉尾鮰、鳙鱼、加州鲈、鲫鱼、南方大口鲇、鲤鱼、胭脂鱼、岩原鲤、四川白甲、草鱼鱼苗各250尾,体质量约为25 g,随机分成102组,每组20尾,分别通过浸泡感染、胸腔感染和胸腔感染暴发温度实验,实验期14 d.结果表明,.加州鲈和南方大口鲇对CCV非常易感,25℃斑点又尾鮰和南方大口鲇死亡50%,加州鲈40%死亡;28℃斑点叉尾鮰和南方大口鲇全部死亡,加州鲈75%死亡;鲤鱼也会感染但不死亡,实验的其它鱼类没有组织病理学改变和临床症状出现.研究结果表明CCV对加州鲈和南方大口鲇敏感,暴发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7.
网箱养鱼是利用天然水域条件,适应高密度、产量高、便于管理的集约化养殖方式。笔者通过多年网箱养鱼的生产实践,摸索出合理的饲养方法,可降低养鱼成本,提高网箱养鱼的经济效益,现将主要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三、培育大规格鱼种的关键技术 生产上。通常将3厘米长的寸片鱼种进一步培育到10厘米以上,然后才进入成鱼饲养阶段。大口鲇大规格鱼种的培育在池溏网箱、库弯、湖汊、稻田以及溪河围养都能成功。目前仍以池塘培育为主,也是其他水域培育成功的基础,因此这里重点介绍池塘育种的关键技术 1.鱼种池:较理想的鱼种培育池是面积为0.2~2亩、水深1.0~1.5米、底部平坦的水泥池或泥底池,大池培育的效果较差。其他要求同鱼苗池。 2.寸片鱼种的放养:精养池的放种密度可为每平  相似文献   

9.
简要论述了采用湿颗粒饲料培育南方大口鲶鱼种试验研究方法、饲养管理、结果分析及水温与生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第七讲 网箱饲养长吻(鱼危)技术 网箱饲养长吻(鱼危)的发展十分迅速,其原因除了长吻(鱼危)自身的经济性状好、饲养效益高之外,更主要的还是经多年代的人工驯养后,它对网箱环境和人工配合饲料都已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在没有颗粒饲料供应的地区,人们就地用野杂鱼或低值鱼等绞成肉浆,掺和麦麸、饼粕等做成食物团饲养;也可直接把鱼粉掺和麦粉等做成食物团投喂,饲养效果都不错。现将网箱饲养长吻(鱼危)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网箱繁殖蚯蚓的最大特点是产量高,每平方米可生产50公斤以上。网箱养殖蚯蚓即立体饲养,与平面繁殖相比,养育蚯蚓单位面积利用率高,便于管理;本文旨在以网籍繁殖蚯蚓为例,对网箱立体的基本设置繁育方式,以及多层设置的方法作一些简单介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黄鳝的生物学特性和网箱养殖中的网箱设置、苗种投放、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技术,旨在提高养殖者的养殖技术,促进黄鳝网箱养殖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外二元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已在广大农村中被广范应用,在养猪业的发展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我市已广泛开展了此项工作,但因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外二元母猪以分散的单家独户饲养为主,饲养观念落后,部分养殖户还未掌握外二元母猪的饲养技术,造成外二元母猪的年生产力较低,养殖经济效益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黄颡鱼人工繁殖、网箱养殖技术进行了介绍,综述了黄颡鱼人工催产、授精、鱼苗孵化、网箱培育环境、网箱设计、鱼种放养、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等技术,为黄颡鱼人工繁殖及网箱养殖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虹鳟的饲养与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广全 《饲料研究》2000,(6):38-38,33
虹鳟已在世界上广泛饲养,主要因为它是一种受人喜欢的食用鱼,并且相对容易饲养,虹鳟适应性较强,可在水温0~28℃环境下存活,并可在水温2~15℃成功地产卵,在6~25℃生长发育。通常认为,虹鳟是淡水鱼,但是在东太平洋地区,海水环境中形成的铁头鳟表现出溯河洄游的生活习性,说明他们在海洋中生活过一段时间后,洄游到淡水中产卵,这样,他们既可在淡水中饲养,又可在海水中生长到一定规格。在北美、英国、丹麦、法国和意大利,多数虹鳟养殖场用淡水、流水养殖系统。在智利和斯堪底纳维亚,虹鳟刚开始在淡水中饲养,之后放在海水网箱中养殖,直到收获。1…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养猪行业低利润化,以户养为主的传统饲养方式在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等养猪发达的地区已基本上被规模化、工厂化养殖所替代.规模化猪场饲养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有利于提高生猪的饲养技术、防疫能力和管理水平;与传统方式相比,规模化饲养能大大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转换率,从而有利于降低猪场的饲养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五、小网箱培育鱼种技术 1、小网箱培育鱼种的意义 小网箱培育鱼种作为小网箱养鱼的系列化养殖方式之一,其技术简单易行,操作灵活方便,它能为小网箱养殖成鱼提供优良的各种规格的配套鱼种,所培育的鱼种与池塘培育出的鱼种相比,适应性更强、生长更快。小网箱培育鱼种不占用土地,减少了专用鱼种精养塘面积,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奶牛热持续升温.奶牛养殖已成为内蒙古畜牧业生产发展中新的亮点,同时也为农牧民增加收入找到了新的途径.养殖户往往把优质饲草、精料首先满足产奶牛的需要,而疏忽了对犊牛的饲养与管理.随着奶牛业不断发展,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已越来越被养牛者重视.国内外在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明显效果,为奶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是通过参加"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农牧交错区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课题,通过实践并在参考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犊牛饲养管理方面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奶牛热持续升温。奶牛养殖已成为内蒙古畜牧业生产发展中新的亮点,同时也为农牧民增加收入找到了新的途径。养殖户往往把优质饲草、精料首先满足产奶牛的需要,而疏忽了对犊牛的饲养与管理。随着奶牛业不断发展,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已越来越被养牛者重视。国内外在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明显效果,为奶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是通过参加“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农牧交错区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课题,通过实践并在参考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犊牛饲养管理方面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饲养肉鸡一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好项目,随着专业技术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饲养者对于肉鸡饲养技术掌握得越来越全面,饲养水平逐步提高,饲养周期从几年前的50~56d已缩短至现在的47~50d,出栏体重由过去的2.5~3.0kg增至3.0~3.5kg,除去各种成本增加因素,饲养效益有很大幅度提升。但由于技术规范程度不同,有很多饲养者进入了误区,造成了饲养经济效益不高,严重影响了一部分肉鸡饲养者的积极性。其中饲养密度问题是一个看似很小、影响却很大的问题,笔者自2009年开始自办肉鸡饲养场,并联合周边的一些饲养场户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根据自身饲养经验和对一部分饲养场、户的调研,对肉鸡饲养过程中的密度问题有了一定的体会。1肉鸡饲养密度应根据不同季节进行调整在很多肉鸡饲养者看来更大限度提高鸡舍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