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0引言 稀土农用新材料、新技术在西部地区应用与示范项目是科技部下达、由全国稀土农用中心牵头、伊犁州科技局主持并具体实施的"十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进一步提高烟草一级品率及产量,自2003年起,选用稀土磷肥、全元稀土微肥和生物活性稀土微肥,在察布查尔县沙尔巴克国家级烟草基地进行单施和组合施用试验,2004年和2005年在基地进行大面积示范,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2.
沼液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西吉县经济价值较高的优势作物,全县常年种植面积0.7万多hm^2,位居第一位。近年来,由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重茬较多,加之施肥不足。导致马铃薯病害、早衰问题突出,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沼肥具有增强作物抗逆性,促进养分吸收,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良好作用。为此,选用了不同浓度的沼液进行试验,研究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筛选可使马铃薯产量提高15%的实用技术,以克服病害和早衰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西部地区对稀土农用新材料———一种新的氨基酸稀土螯合微肥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氨基酸稀土螯合微肥有利于作物的生长,能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并能改善作物品质。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是榆中县主要粮菜兼农作物,年播种面积25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3,干旱和病害是影响马铃薯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稀土旱地宝是一种新型复合型微肥,含有稀土植物生长调节剂、ABT生根粉、增产灵等多种成分,对马铃薯种薯发芽、生根具有促进作用,可使植物健壮生长,增强抗旱能力,又因其含有内吸性农药,对晚疫病、早疫病和环腐病等细菌性病害具有很好的灭杀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型微肥在马铃薯上应用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马铃薯产量,改善马铃薯品质,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通过选用5种微肥与清水对照对大田马铃薯进行单因素的肥料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氨基酸微肥、硼砂、磷酸二氢钾、钼酸铵和硫酸亚铁可明显降低马铃薯的株高,增加马铃薯的茎粗和叶面积系数,明显提高马铃薯的单产。均可以在马铃薯生产上应用。以氨基酸微肥、硼砂、磷酸二氢钾喷施增加马铃薯的产量的效果更好,可作为马铃薯叶面肥的首选。  相似文献   

6.
等量分期追施速效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马铃薯的一次性施肥和分期追肥试验,总结提出速效性肥料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同时还提出速效性肥料的最佳追肥时期,为马铃薯的大面积生产和速效性肥料的追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马铃薯单产及综合利用稀土矿废物,2011年开展了稀土对马铃薯增产效果的研究。试验表明:不同生育时期对马铃薯喷施不同剂量的稀土溶液有增产效果,并同时在凉山州马铃薯主产县进行了控制性生产试验,其结果一致,马铃薯叶面喷施稀土可增产5%~10%;稀土在低浓度时对马铃薯品质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时可产生抑制或毒害作用;马铃薯高产创建宜采取肥促化控、平衡施肥的技术措施,两次喷施与一次喷施稀土产量差异不明显;喷施稀土有助于增加植物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速率,提高细胞间隙CO2浓度、叶面指数,降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植物截获光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不同浸种剂、普通肥料增效剂、稀土叶面喷施肥料对马铃薯增产效果的研究,初步筛选和探索出了能够提高马铃薯生产水平的浸种剂、稀土叶面喷施肥料和普通肥料增效剂。  相似文献   

9.
试验在花生上施用氨基酸稀土微肥的效果.结果表明,花生在合理的N、P、K大量元素肥料供给水平上,增施氨基酸稀土微肥,有利于植株干物质的积累,能增加花生荚果数,提高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从而提高花生的产量.通过田间试验,为大田花生生长施用氨基酸稀土微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进行了马铃薯专用型稀土旱地宝在宁夏南部干旱区的马铃薯种薯浸种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用稀土旱地室稀释液浸种,可使马铃薯提早出苗3~5 d、提前成熟3~10 d,产量增加3.4%~19.9%,且植株生长良好,并能有效预防早疫病、晚疫病、环腐病等细菌性病害,其中以25、50倍稀释液浸种的防病、抗旱、增产效果显著,可在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有效的复合包衣剂类型,以早熟感病马铃薯品种Favorita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用不同的复配药剂对马铃薯进行包衣处理,研究其对出苗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农用硫酸链霉素复配咯菌腈、农用硫酸链霉素复配甲基托布津包衣可有效防治马铃薯真细菌病害,显著提高出苗率和产量,且前者好于后者。  相似文献   

12.
《农技服务》2015,(10):8-9
针对贵州部分农民在种植马铃薯过程中,施肥技术落后,存在肥料单一缺钾现象,为改进部分薯农用不同有机肥完全替代钾肥的种植习惯,设计NPK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对马铃薯产量影响的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农民常规施肥中有机肥(厩肥、秸秆、绿肥)不能完全替代钾肥,配方施用钾肥能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该试验获得详实的数据,为当地薯农合理种植马铃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马铃薯是世界上第四大粮食作物,在我国有着非常广阔的种植面积,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病害中发生最频繁且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对于马铃薯的产量、品质及产业化发展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及品质,需要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有效的防治。基于此,介绍相关的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氨基酸微肥对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3种氨基酸微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微肥处理的马铃薯块茎产量均比清水对照的高,其中氨基酸微肥Ⅲ处理的产量最高(37 769.19 kg/hm2),其次是氨基酸微肥Ⅰ(35 564.07 kg/hm2)和氨基酸微肥Ⅱ(31 794.84 kg/hm2),比对照分别提高25.15%、17.84%和5.35%;氨基酸微肥Ⅲ、氨基酸微肥Ⅰ和氨基酸微肥Ⅱ处理的马铃薯商品率比对照分别提高5.4%、3.1%和2.0%;氨基酸微肥处理的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淀粉含量提高23%~40%,蛋白质含量提高41.9%~177.3%。  相似文献   

15.
通过开展马铃薯病害绿色防控提质增效技术田间试验,探索科学防控马铃薯病害对提高马铃薯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病害绿色防控提质增效技术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同时,既能提高防效,又能提升品质、增加产量,马铃薯绿色防控技术值得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中微量元素肥料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重庆市巫溪和城口两县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地点试验均以增施锌肥和锰镁硼锌复合肥可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其余各种肥料的增产作用因试验地点不同其效果各异;增施锰、硼肥提高了马铃薯维生素C含量,而增施镁、锌肥则降低维生素C含量;增施各中微量元素(锰除外)肥料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马铃薯的淀粉含量;各种中微肥对马铃薯可溶性糖、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在两个试验点的结果差异较大。除增施锌的处理外,其余各处理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两试验点马铃薯的磷含量;除增施锰和锌的处理外,其余各处理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两试验点马铃薯的钾含量。增施各中微量元素肥料,提高了马铃薯土壤的养分含量,改善土壤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长效肥肥效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该肥料在马铃薯使用上的效果,我们在2013年进行了马铃薯长效肥肥效对比试验,通过对不同长效肥与本地区农民常规施肥相比较,验证各类长效肥料在提高马铃薯产量、改善品质、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和减少肥料浪费等方面的作用,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多元微肥对马铃薯减量施肥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验证多元微肥对马铃薯减量施肥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不同年份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多元微肥对马铃薯生育期和出苗率无明显影响,但可增加茎粗、降低株高、提高产量。同时明确了马铃薯高产稳产的施肥总量上限为2 550 kg/hm~2。  相似文献   

19.
高效稀土多元复合微肥在谷子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分别以不施肥和施复合化肥为对照,研究了高效稀土多元复合微肥对谷子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高效稀土多元复合微肥能增加穗长、穗粒重和千粒重,提高谷子产量。通过研究其不同施用方式对谷子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稀土多元复合微肥30%用作底肥和70%于拔节期追施,增产效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20.
稀土微肥在金针菇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使用不同浓度的稀土微肥拌料按常规栽培金针菇的试验,结果表明:农用硝酸稀土浓度为50 mg/kg时,促进菌丝生长、出菇整齐,产量较对照提高26.1%.用50 mg/kg稀土微肥处理过的金针菇,菌盖小,菌柄长而粗,菌柄基部呈淡黄色至褐色,经济性状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