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国际上和社会上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安徽也加强湿地保护,建立了一批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我作为一名老林业工作者,在2008年底身临两处湿地保护区,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汗马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特征等,对湿地类型与生态特征进行简要论述。汗马自然保护区湿地类型多样,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为鱼类、两栖类和鸟类提供了重要的生存环境,被誉为"鸟的乐园"和"物种基因库"。在保护湿地方面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对目前国内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独有特征,分析提出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思路,在科学合理、保护优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空间区划法、主体功能区划法、相关利益群体多元参与法等区划方法,为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完善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黄冠闽 《国土绿化》2023,(12):43-45
<正>入夏,漳江口红树林一片葱绿。海风拂过,层层叠叠的植被摇曳多姿,枝头栖息的鹭鸟翩翩起舞。滩涂上,潮涨潮退间,小螃蟹时不时探出头来,跳跳鱼在泥地上一扭一跳,趣味盎然,充满生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漳江入海口,是以红树植物、湿地鸟类、优良水产种质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湿地类型保护区,也是福建省首个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总面积2360公顷,栖息着150多种鸟类、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泉州市森林、野生动物和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结合泉州市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和近年来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方面的经验,针对自然保护区目前存在的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管理体制不顺、有效保护与开发利用等突出问题,提出自然保护区发展对策,旨在推动自然保护区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拟建福清兴化湾水鸟自然保护区以黑脸琵鹭、黑嘴鸥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基于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与湿地资源监测中心近年来对拟建福清兴化湾自然保护区区域综合本底调查结果,从珍稀濒危物种、水鸟迁徙网络、自然生境、丰富物种、达到国家重要湿地标准、科研宣教价值等方面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进行评价,为建立福清兴化湾水鸟自然保护区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洛阳段的地理区位和环境条件,探讨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外围的实验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以及适合的生态旅游类型,为今后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库尔滨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小兴安岭山脉北麓,库尔滨河上游,是我国北方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北方森林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是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世界珍稀濒危物种——白头鹤的重要分布区之一。该保护区于2002年9月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部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5月又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中生存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湿地总面积83.07万11m^2,其中河流湿地面积23.05万hm^2,湖泊湿地面积6.84万hm^2,近海与海岸湿地面积53.18万hm^2。福建河流湿地水质总体良好,湖泊湿地水质大部分为中营养状态,近海与海岸湿地水质状况基本良好。湿地水环境呈改善的趋势。福建近海与海岸湿地是东亚一澳大利西亚世界候乌迁徙通道中的重要驿站或越冬地,是中国17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之一。已建立11个省级以上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发展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截至2003年底,黑龙江省已建有森林类型、草原与草甸生态类型、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类型、野生动植物类型及地质遗迹类型等五大类型自然保护区166个,面积5179041hm^2,占全省总面积的11.39%.分别论述了各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保护对象等基本情况,并介绍了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1.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铁晗 《福建林业科技》2001,28(4):25-26,45
在论述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质量现状的基础上 ,对本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质量进行评价 ,加深人们对保护区的认识 ,唤起人们的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2.
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区位的重要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的调查和资源现状的综合分析,从原始性、多样性、典型性、珍稀性、稳定性、经济性、学术性等不同角度概述了保护区生态区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福建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调查和统计表明 ,福建天然湿地面积 79 8万hm2 ,分为近海和海岸湿地类、河流湿地类、湖泊湿地类、沼泽和沼泽草甸湿地类等 4类 18种类型 ,主要有漳江口、九龙江口、泉州湾、厦门大屿岛、兴化湾、福清湾、闽江口、环三都澳、沙埕湾、屏南鸳鸯溪等 10处重要湿地。全省湿地野生动物有鸟类 178种 ,哺乳动物 2 5种 ,爬行类 110种 ,两栖类 4 6种 ,鱼类 815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水鸟有 2 9种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名录的 2 8中。虾蟹类 91种 ,头足类 4 7种 ,贝类 345种。提出拟扩建和新建福建湿地自然保护区 38处 ,总面积 5 90 0 6 8hm2 。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已建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157个,总面积达282.52万h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2%,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类型较为齐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云南的重点:保护了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普及了生态文明知识;推动了生态文明和美丽云南建设;满足了社会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促进了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福建省三明市罗卜岩自然保护区不同坡位武夷桦林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及土壤物理性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坡位对武夷桦林表层土壤容重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而对深层土壤未达到显著水平。坡位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深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武夷桦林不同坡位土壤容重均表现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C∶N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与容重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表明容重的增加不利于土壤养分含量的累积;而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与毛管孔隙度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大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成员,具有较为丰富的湿地资源,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调查表明,保护区湿地面临不合理开发、水利工程影响、外来物种入侵、人为干扰活动频繁、农村生产、生活面源污染等威胁。藉此,提出了保护区湿地资源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南靖县虎伯寮南亚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的竹类资源丰富,有8属20种3变种5栽培型,其中梅花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cv.obtusangula)为福建竹类新分布;主要的竹林类型有毛竹林、麻竹林、绿竹林、石竹林、单竹林,竹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福建虎伯寮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与保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兰科植物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兰科植物共计27属47种,约占福建省兰科植物65属152种的41.5%和31%;兰科植物在保护区内3种生活型都有分布;47种兰科植物以地生兰为主,占59.6%,其次是附生兰,占34%,腐生兰分布较少,占7.4%;保护区兰科植物地理分布以热带成分为主,热带属占88.9%,温带属占11.1%。并分析了保护区兰科植物致濒因素,提出了相应的保育策略。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存在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管理体制不顺、经营主体不明确、保护与开发利用不协调、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必须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明确经营主体,健全管理机构,协调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以促进全省保护区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福建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经济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有野生经济植物108科503种,按其用途划分为15类.该区野生植物资源种类丰富、用途广、分布面积大、替代种类较多,且该区具有优越的野生植物再生条件,十分有利于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