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高温与鸡的生理反应 鸡是恒温动物,最适温度(等热区)为13.5~24.5℃.据试验,环境温度在等热区范围内变化,鸡体温正常,对鸡体不产生影响.当环境温度不在等热区范围内时,主要依靠化学方式调节体热,首先影响饲料的利用和产蛋减少,其次是体温的升高或降低,最后危及生命. 鸡体缺少汗腺,不能以出汗来散发体热,只能通过张口呼吸、伸张双翼来达到体温平衡(称为热性喘息).温度与鸡体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虽已立秋,但目前气候依然十分炎热,很容易导致蛋鸡热应激综合征的发生,鸡无汗腺,体内热量的散发几乎完全靠增加呼吸次数来进行,当环境温度高于28℃时,鸡体温升高,食量减少,饮水增加,当环境温度长时间超过37℃鸡会呼吸加快,  相似文献   

3.
提高夏季养鸡效果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无汗腺,夏季不能通过出汗来散发体热,因此,鸡很怕热。鸡舍内的温度上升到28℃以上时,鸡就展翅散发体表的热量,随之进行热性深呼吸(喘气),排出体内的热量。当鸡舍内的温度超过30℃时,鸡便不停地进行一分钟160次以上的热性深呼吸,并大量饮水,采食量也大幅度下降。结果粪便变得稀软。若排出水样粪便,便表明鸡体力已耗竭。这时产蛋下降,处于“夏衰状态”。  相似文献   

4.
产蛋鸡适宜的温度为18~25℃。鸡没有汗腺,又身披羽毛,当环境温度过高(超过30℃)时,体热散发不出去,会出现食欲降低,采食量减少,随之产蛋率下降,蛋重变轻,蛋壳变薄,蛋白变稀,严重时中暑死亡。  相似文献   

5.
鸡没有汗腺,体内热的散发几乎全靠增加呼吸次数来进行,根据我们天明种场种鸡饲养过程中中暑现象测定,当环境温度高于30℃时,鸡体温升高、吃量减少、饮水增加,当环境温度长时间超过35℃时,鸡群将出现死亡。因此,在炎热的夏季,应认真分析鸡群中暑发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1鸡群中暑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日本曾有人试验,将产蛋鸡分别饲养于舍温25℃、30℃、32.5℃、35℃条件下,饲喂营养水平相同、含粗蛋白质18%、代谢能13230千焦/kg的颗粒饲料,给以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结果证明,鸡的采食量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平均舍温每上升1℃,采食量递减1.7%。从而说明高温对蛋鸡生产的不利影响。其实,环境温度的过高或过低均为蛋鸡生产的制约因素,尤其是高温。鸡无汗腺,夏季不能通过出汗来散发体热。一般认为,产蛋鸡适宜的环境温度大体为15℃~23℃,当舍温达到25℃以上时,鸡的采食量开始减少,蛋壳变薄,蛋白变稀;当舍温升高至28℃以上时,鸡多靠展翅散发体…  相似文献   

7.
有人试验: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蛋鸡的采食量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平均舍温每上升1℃,采食量递减1.7%。其实,环境温度的过高或过低均为蛋鸡生产的制约因素,高温尤甚。鸡无汗腺,夏季不能通过出汗来散发体热。一般认为,产蛋鸡适宜的环境温度大体为15℃~23℃,当舍温达到25℃以上时,鸡的采食量开始减少,蛋壳变薄,蛋白变稀;当舍温升高达28℃以上时,鸡多靠展翅散发体表热量,张口喘息以排除体热,产蛋量下降10%~20%,食欲降低,如舍温上升至32℃以上,食欲大减或消失,产蛋率急剧下降或停产;若舍温升高至35℃以上时,鸡群随时有发生中暑与死亡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在炎热夏季,鸡舍温度过高,对鸡生产甚为不利。蛋鸡在13~26℃环境中,其维持体温所需代谢能最低,饲料转化率最高,因而,其生产性能最高。当周围环境温度高于26℃时,鸡体与环境温度差减少,体热散发困难,体温升高,鸡体就会感到不适,采食量减少,生产性能下降。当环境温度超过了32℃时,生理功能趋于失调紊乱,体温升高。鸡体为了加速散热,即出现张口呼吸,采食量和生产性能进一步下降,当环境温度继续上升时,症状更为明显。蛋种鸡还会引起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并引起肠道疾病,甚至死亡。因此,在炎热夏季,应积极采取如下措施:1.合理调整饲料…  相似文献   

9.
夏季肉鸡生产对策周永伦译自《畜产春秋》1993,(5)一、热应激动物通常通过一定的途径散发体热,鸡由于被覆羽毛,体表热量无法散失,且缺乏汗腺,体内水分又不能以出汗形式散发,因此,代谢热散发较少。鸡主要是通过呼吸蒸发散热。当环境温度接近其体温时,鸡伸展...  相似文献   

10.
鸡没有汗腺,对体内热量的散发,几乎完全靠增加呼吸次数来进行。据观察测定,当环境温度高于28℃时,鸡体温升高,吃量减少,饮水增加,当环境温度长时间超过37℃时,鸡群将出现死亡。因此,在炎热的夏季,必须认真分析鸡群中暑死亡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1.避光遮阴。在鸡舍两旁空地上,架设塑料遮光网(宜选用遮光率达90%以上者),自檐边下0.2米处  相似文献   

11.
鸡没有汗腺,对体内热量的散发,几乎完全靠增加呼吸次数来进行。据观察测定,当环境温度高于28℃时,鸡体温升高,吃量减少,饮水增加,血钙含量降低,体重减轻,蛋重和产蛋量明显下降,蛋的质量变差(如蛋壳变薄,蛋白变稀)。当环境温度长时间超过37℃时,鸡群将出现死亡。因此夏季养鸡必须注意下列因素。一、防暑降温:必须做到舍内通风换气良好,舍外种植树木并搭棚遮荫,遇到持续高温天气,每天午间要在鸡舍地面或直接在鸡身上喷洒凉水降温,必要时还可设置风扇或鼓风机,以防鸡中暑。  相似文献   

12.
鸡没有汗腺,夏季高温环境对产蛋鸡造成的热应激影响极为显著。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就必须通过增加呼吸频率来散发体热;对于没有经受过高温环境的鸡只,当温度突然升高到36℃时,则会发生死亡。高温、高湿环境造成鸡舍有害气体含量过高,高温条件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孳生或存活,长期热应激引起集体免疫力下降,诱发疾病,严重影响了蛋鸡的生产效益。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必须加强高温季节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3.
鸡热应激是指在盛夏高温环境下,鸡的体温调节及生理机能趋于紊乱而发生的一系列异常反应。鸡发生热应激会造成蛋鸡的生产性能下降,严重者出现休克,甚至发生死亡的现象。鸡没有汗腺,其体内热量的散发主要是依靠增加呼吸次数来进行的。试验表明,成年蛋鸡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5℃,表现为生长快、产蛋率高、饲料转化率最好;当环境温度高于28.5℃时,鸡体温升高,采食量减少,饮水增加;当环境温度长时间超过37℃时,鸡群将出现死亡。因此,在炎热的夏天,必须认真分析鸡群热应激发生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笔者遇到一例生石…  相似文献   

14.
一、夏季鸡特殊管理由于夏季环境温度高、湿度大,因此在热带或亚热带养鸡需采用特殊的管理措施。当鸡舍温度超过27℃时,就会使小鸡受损;28℃时可造成肉鸡和商品蛋鸡生产性能的急剧下降,鸡只因中暑而死亡。由于鸡缺乏汗腺,体热的散发主要通过气囊和呼吸道,故鸡只经受不住高温、高湿的同时袭击。在夏季,鸡只的饲种消耗量下降,需  相似文献   

15.
鸡是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超过其舒适区上限时,就会出现热应激,从而降低鸡的采食量,生产性能,饲料效率及产品质量,严重的表现为热喘息,甚至大批死亡。给蛋鸡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一般认为产蛋鸡舒适区温度为13℃~27℃,最大饲料效率的环境温度为24℃~27℃,肉鸡最大增长速度的环境温度为1O℃~22℃,最佳饲料效率的环境温度为27℃,热应激对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在炎热来临时,应预先采取措施,避免热应激,缓解热应激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由于鸡只没有汗腺,环境温度超过30℃时,就必须通过增加呼吸次数来散发体热。对于没有经受过高温环境的鸡,温度突然升高到36℃时,则会发生死亡。因此,在高温季节必须适当加强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7.
蛋鸡理想的环境温度是15℃~25℃,在此温度范围内生产性能最佳。环境温度超过30℃时,鸡就必须用增加呼吸次数来散发体热,随之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粪便变稀,产蛋减少,且蛋变小壳变薄,破蛋增多。高温能够引起鸡的热应激,导致蛋鸡增重和产蛋等生产性能严重下降,甚至引起蛋鸡死亡。如何克服高温带来的困扰,减少鸡的热应激,保证蛋鸡生产正常进行,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是养鸡生产者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鸡是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超过其舒适区上限时,就出现热应激。所谓热应激,是指鸡对其生理不利的热环境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它通过改变鸡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从而降低鸡的采食量、生产性能、饲料效率及产品质量,给养鸡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一般认为,产蛋鸡舒适区温度为13~27℃,最大饲料效率的环境温度为24~27℃;肉鸡最大增长速度的环境温度为10~22℃,最佳饲料效率的环境温度为27℃。热应激对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炎热来临时,应预先采取措施,避免热应激,缓解热应激带来的不良影响。一、防暑降温,…  相似文献   

19.
温度是影响鸡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测定,成鸡最理想的环境温度为20~25℃,在此温度范围内,鸡生长最快,饲料利用率也最高过高的环境温度将会对鸡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在炎热的夏季,当温度达到32℃以上时,就会引起鸡生理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时间一长,轻则影响生长和产量,严重时可迅速导致中暑死亡1鸡中暑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症状1.1蛋鸡中暑多发于舍温超过32℃的通风不良、卫生条件较差的鸡舍当舍温超过39℃时,就可迅速导致蛋鸡中暑而造成鸡的大批死亡.1.2种鸡特别是肉种鸡的高温耐受性较低,体格健壮、身体较肥胖的鸡往往最先死亡…  相似文献   

20.
环境温度和日粮能量水平对鸡血浆皮质酮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使用6×2因子设计,研究了环境温度(5℃~35℃,6个处理)和日粮能量浓度(2.8和3.2Mcal/kg,2个水平)对巴布考克型种公鸡血浆皮质酮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温度高于25℃时,鸡血浆皮质酮水平显著升高且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而当环境温度下降至5℃~25℃时,血浆皮质酮水平没有显著变化;日粮能量浓度对鸡血浆皮质酮水平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