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汤浩 《中国马铃薯》2012,(3):155-158
试验以马铃薯品种中薯3号和紫花851为材料,进行了4种栽培模式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对提高产量的次序为:稻草包芯>稻草覆盖>常规栽培>地膜覆盖;但从效益来看,在4种栽培模式下,效益高低的次序为:稻草覆盖>稻草包芯>地膜覆盖>常规栽培。在相同栽培模式下,中薯3号比紫花851表现出更高的产量和商品性,且产量除在稻草包芯栽培模式下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外,其余3种栽培模式差异均表现为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冬种马铃薯稻草包芯栽培的生长发育特性及其生理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南方冬种马铃薯区推广的稻草覆盖栽培有多种方式,应用前景较大。为探讨冬种马铃薯稻草包芯栽培增产机理,以无覆盖稻草(裸地)为对照,研究了稻草包芯栽培与稻草免耕覆盖栽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及其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包芯栽培为每667m2产量1727.8kg,比对照增产12.04%。从产量构成因素看,其高产优势缘于该栽培方式具有较高的平均单株薯块重和薯块数,而光合能力强、根系活力高、生物产量高是其高产的生理基础,具体表现为叶面积、光合势、根系活力和生物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9.1%、68.3%、36.3%和63.7%。稻草包芯栽培操作简便,稻草用量少,农民易接受。包芯后减少杂草,保水增温,疏松土层,能有效减少裂薯率和绿薯率,提高商品率,增产显著,综合表现良好,适于在福建等南方冬种区推广。  相似文献   

3.
宁德市马铃薯不同稻草覆盖方式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稻草包芯栽培的增产效果,以紫花851为供试材料,进行了稻草覆盖免耕、稻草包芯等不同栽培方式产量、效益及其商品性的比较。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同覆盖栽培方式对产量、效益、商品性影响不同,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处理与当地普通栽培处理相比,产量、效益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具增产增效、省工省力等优点;稻草包芯栽培处理与当地普通栽培处理相比,产量、效益差异也达显著水平,具有增产增效、操作简便、节省稻草等优点,并较好地解决了稻田土壤板结不利于薯块膨大和裂缝引起绿薯的问题,可扩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4.
长沙地区春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马铃薯早熟品种东农303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春马铃薯地膜覆盖、稻草覆盖、稻草加地膜覆盖、敞土4种栽培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无论从出苗速率、植株生长势、产量与效益方面均明显优于其它栽培方式,与敞土(CK)栽培相比,地膜覆盖增产,每667m2增收515.2元;稻草加地膜覆盖栽培增产不显著;稻草覆盖栽培反而减产16.0%。改进稻草覆盖栽培技术可提高春马铃薯的产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5.
1984—1986年于滟南农学院实验农场对湘油5号(Brassica napus)用地膜覆盖,稻草覆盖和不覆盖(对照)三种处理进行了覆盖栽培的研究。结果表明:覆盖栽培均增高土温和保持土壤水分,尤以地膜覆盖比稻草覆盖更显著。稻草覆盖比地膜覆盖能抑制杂草,和增多土壤中的有效氮、磷、钾素,尤以增多钾素更突出。覆盖栽培促进根系生长,增大叶面积和提高生物产量。但地膜覆盖的在入春后绿叶数减少,p/R比值较低,稻草覆盖的则与此相反。覆盖栽培增产显著,盖蟆的主要是增加第一次分枝的有效角数,而盖稻草则主花序和第二次分枝的有效角均增加。  相似文献   

6.
以中熟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春马铃薯的地膜覆盖栽培、敞土常规栽培、地膜加小拱棚覆盖栽培、稻草覆盖栽培、稻草加地膜覆盖栽培、稻草加小拱棚覆盖栽培和稻草加地膜加小拱棚覆盖栽培,共7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稻草加地膜覆盖栽培无论是在出苗速率,还是在植株生长势、抗病性以及产量和商品薯率等综合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几种栽培方式,与敞土常规栽培(CK)相比,增产明显,达到了324.2%;其次是稻草加小拱棚覆盖栽培,增产220.3%;而地膜覆盖栽培和稻草覆盖栽培,增产则较小,分别增产42.0%和27.1%。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技术的增产效果,我们进行了稻草多种覆盖方法的试验。试验结果以盖土+稻草覆盖(A处理)产量最高,比对照即直接盖土增产19.5%,达极显著水平。盖有机肥+盖土、盖有机肥+稻草、盖稻草+盖土都比对照增产,但增产不显著,增产率分别为7.6%,7.3%和3.1%。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播种时采用先盖土再盖稻草的方法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可以在生产上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8.
覆盖方式对旱作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品种P 88S/1128为材料,设置地膜覆盖和稻草覆盖2个处理,以裸地旱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覆盖栽培方式对旱作水稻光合产物积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覆盖方式对旱作水稻的干物质积累有显著的影响,整个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以地膜覆盖处理最高,为136.31 g/穴,稻草覆盖处理为123.69 g/穴,均显著高于对照;成熟期地膜和稻草覆盖的穗部干物质积累显著提高,分别比对照提高26.46%和14.49%;另外,覆盖有效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其产量也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覆盖方式对旱作水稻后期冠层生理生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超级杂交稻组合P88S/1128为材料,设置地膜覆盖、稻草覆盖和液体膜覆盖3个处理,以裸地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对旱作水稻群体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覆盖方式对旱作水稻群体微气象因子和水稻的个体生长都有明显影响,表现为覆盖显著降低了高温季节特别是高温时段水稻冠层的温度,提高了相对湿度,营造了群体内部良好的微气象环境。覆盖处理的叶片蒸腾作用增强,叶片的温度降低,叶片的抗高温胁迫能力提高,从而光合速率显著提高。覆盖栽培下产量构成各因子均有明显优化,其中地膜覆盖栽培下的每穗粒数和结实率最高,产量较对照增加16.81%;稻草覆盖处理的有效穗增多,较对照增产9.59%。但液体膜覆盖的增产效果不明显,产量构成因子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低温冻害对我国黄淮油菜产区油菜产量的影响,以甘蓝型油菜丰油10号为材料,于2009-2012年间进行3年覆盖处理田间试验,测定不同覆盖物及覆盖时期对各小区不同土层的温度、冻害程度、经济性状、产量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处理可有效调节土壤温度,降低冻害指数,显著提高油菜越冬存活率。覆盖稻草的两个处理冻害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覆盖处理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在1.55%~58.28%,且以冬前对油菜进行覆盖处理的增产效果较好。这主要是得益于单株有效结角数和千粒重的显著提高,各覆盖处理单株有效结角数比对照增加4.48%~20.39%,千粒重比对照增加29.97%~41.11%。因此认为,黄淮油菜产区稻草覆盖和培土壅根均能保温、防寒,有利于油菜增产,相关措施宜在冬前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