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蝉拟青霉(Paecilomyces cicadae)菌株进行液体发酵,并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实现蝉花真菌液态发酵条件包括pH值、温度、摇床转速、培养基装液量的优化。结果表明,蝉花液体发酵的最优条件为pH值7.4、摇床转速150 r/min、温度28℃、装液量40%;在此条件下,测得的真菌多糖含量为107.45 mg/g,虫草酸含量为95.82 mg/g,真菌多糖、虫草酸含量皆高于天然蝉花。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蝉拟青霉液体深层发酵过程中添加6-苄氨基嘌呤(6-BA)和3-吲哚乙酸2种激素以考察激素对蝉拟青霉代谢途径的影响。[方法]在蝉拟青霉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按照5 mg/L的比例添加激素6-苄氨基嘌呤和3-吲哚乙酸,研究激素对蝉拟青霉液体发酵过程中生物量、胞内总核苷和腺苷合成的影响。[结果]2个试验组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生长代谢节奏与对照组间存在一定差异;6-BA试验组和3-吲哚乙酸试验组蝉拟青霉于发酵第3天达到最大生物量,分别为6.135 g/L和5.860 g/L,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9.10%和13.7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试验组比对照组提前24 h达到最大值;6-BA试验组和3-吲哚乙酸试验组胞内总核苷最高含量分别达到18.49 mg/g和16.77 mg/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65.24%和49.87%;6-BA试验组胞内腺苷含量于发酵第4天达到最大值2.32 mg/g,3-吲哚乙酸试验组于第3天达到最大值1.82 mg/g,对照组于发酵第4天胞内腺苷含量达到最大值1.75 mg/g,统计分析后发现6-BA试验组胞内腺苷最高含量显著高于3-吲哚乙酸试验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2种激素在蝉拟青霉液体深层发酵过程中的添加对于提高虫草相关制品品质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说明激素确实会改变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及生长节奏。  相似文献   

3.
蝉拟青霉多糖反馈抑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摇瓶中考察了蝉拟青霉发酵菌丝体生长、多糖合成的动态过程,探讨了蝉拟青霉多糖自身反馈抑制作用。在培养144 h后,生物量达到最大值31.07 g/L;培养168 h后,蝉拟青霉多糖达到最高浓度3.24 g/L,大致与生物量变化的趋势呈正相关。在摇瓶培养基中添加同源多糖,以浓度梯度实验法考察培养基中的同源多糖浓度对蝉拟青霉菌丝体及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添加的同源多糖浓度大于0.6 g/L时,蝉拟青霉菌丝体及多糖的产生明显受到抑制,随着培养液中同源多糖浓度的增加,反馈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浓度达到2.2 g/L时,蝉拟青霉菌丝体的生长和多糖的产生完全被抑制。  相似文献   

4.
香菇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6,(4):506-508
以大小香菇为试验材料,以发酵液中香菇粗多糖含量为测定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该供试菌株液体发酵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装液量100 m L,接种量10%,摇床转速120 r/min,发酵时间7 d。此条件下发酵液中香菇粗多糖含量可达1.785 3 g/100 m L。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蝉拟青霉酯酶酶活较高的菌株及其高产量的蝉拟青霉酯酶,对8株蝉拟青霉胞内酯酶进行活力测定,从中筛选出酶活力高的菌株为GZDXIFR4611,并对其进行产酶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GZDXIFR4611产酯酶的最佳液体发酵培养基组成为可溶性淀粉10 g/L,酵母膏7.5 g/L,K2HPO40.35 g/L,MgSO4·7H2O 0.35 g/L.酯酶在48 h产量最高,酯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pH为6.5,最适反应时间为40 min,在25℃条件下半衰期约为58 h,在40℃时稳定性最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蝉花僵虫体、子座芽、孢子3个部分的分离培养,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生产虫草酸各营养因子的最佳种类和配比,以达到蝉花真菌的分离及液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蝉花真菌为拟青霉属蝉拟青霉[Paecilomyces cicadae(Miquel.)Samson];工艺优化后得出蝉花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40 g/L、蛋白胨15 g/L、KH_2PO_41.5 g/L、MgSO_4·7H_2O 0.5 g/L;生物量和虫草酸总产量能分别提高1.852 g/L、17.774 mg/g。  相似文献   

7.
刘青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4975-4976,4980
[目的]研究淡紫拟青霉多糖的提取工艺,为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首先通过液体发酵获得淡紫拟青霉菌丝,然后以水为提取剂,在不同的提取条件下提取多糖,并测定其含量。[结果]淡紫拟青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70℃、浸提料液比1:30、浸提3次,2h/次。[结论]该提取工艺操作简便、浸提时间短、提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8.
蝉拟青霉对蚜虫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忠  金道超  邹晓  刘爱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82-7883
[目的]蝉拟青霉在害虫防治上有很大的优越性。研究了蝉拟青霉菌株对中药材板蓝根蚜虫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生物测定法,对蝉拟青霉4个菌株致病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蝉拟青霉分生孢子、菌丝、发酵代谢产物均对蚜虫有一定的杀蚜效果。蝉拟青霉侵染蚜虫处理48 h后3 L菌株发酵产物对蚜虫的致死率最高,可达94.38%;处理7 d后孢子对蚜虫的校正死亡率可达83.52%,菌丝对蚜虫的校正死亡率可达82.35%。[结论]蝉拟青霉3716菌株和3L菌株对蚜虫的致死效果佳,作为蚜虫生物防治因子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从畜禽养殖场土壤中分离纯化、初筛到3株产纤维素酶的真菌菌株,通过摇瓶复筛,获得1株酶活性较高的菌株HX-02,经分类鉴定确定为青霉属(Penicillium sp.),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2%麸皮、3%酵母膏、0.05%MgSO4.7H2O、0.1%KH2PO4为液体发酵培养基,装液量20%、起始pH值6.0的条件下,以30℃、140 r/min发酵5 d,纤维素酶活可达到71.72(±0.53)IU/mL。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选育富硒灵芝高产菌株并研究其液体发酵性能。[方法]应用添加Na2SeO3的培养基筛选富硒能力较强、菌体生物量及菌体多糖产量均较高的菌株,并研究其发酵性能。[结果]筛选到菌株Ganoderma lucidumZ-4-25,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浓度0.08%的Na2SeO3即能有效促进菌体生长,在浓度0.16%的Na2SeO3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92 h,灵芝菌粉有机硒含量达到13 000μg/g菌体。在添加浓度0.08%的Na2SeO3条件下,10 L发酵罐发酵216 h,菌体生物量干重达到26.82 g/L,灵芝菌粉有机硒含量达到9 800μg/g菌体。[结论]该研究为富硒灵芝的液体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