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黄淮海棉区棉花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棉田面积大,植棉集中程度高,棉花产量多,棉花商品率高。本文重点论述黄淮海棉区棉花种植区域演变,棉花生产布局调整和种植制度的变化及其当前棉花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结合实际,论述了棉花与全国重点商品棉产区之一的山东德州地区经济的8个关系:棉花与农民的关系,棉花与粮食的关系,棉花与多种经营的关系,棉花与工业的关系,棉花与对外贸易的关系,棉花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棉花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棉花与增加农业效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李鹏程  董合林 《中国棉花》2017,44(10):43-47
以美国农业部近5年数据分析了全球棉花供求形势,2013/2014至2017/2018年度,全球棉花总产、出口量、进口量、库存量总体下降,而全球棉花消费量总体增加,库存消费比呈下降趋势。中国棉花总产、进口量、库存量下降,棉花消费量上升。印度棉花总产较稳定,棉花消费量和库存量增加,出口下降。美国棉花总产、出口、库存量增加。  相似文献   

4.
山东东营棉花机械化采收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苗兴武 《中国棉花》2018,45(5):41-42
机械化采收与人工采收相比,棉花品质下降,产量降低;加之,较小的棉花生产规模、不利的气候条件,限制了棉花机采的推广。为加快棉花机采推广速度,扩大机采面积,应该提高棉花生产的规模化程度,提高棉花遗传品质,减少棉花机采产量损失,研制适应我国棉花生产规模、棉田状况、种植模式的机采装备。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世界棉花生产水平较高的国家,也是棉花需求量最大的国家,因此棉花生产的发展将对促进中国国民经济产生很大影响。采用2000年至2020年的中国棉花进出口数据计算中国棉花国际竞争力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力指数,构建影响因素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测算出影响我国棉花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从国际竞争力来看,我国虽为全球十大棉花生产国之一,但棉花国际竞争力很低。从影响因素来看,与我国棉花国际竞争力关联密切的因素是棉花产量、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出、农业机械拥有量和农村人口比重。为提高我国棉花国际竞争力,需要提高棉花产量与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增强产业实力;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棉花生产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6.
2016年新疆石河子垦区影响棉花产量的气象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勇  张玲  杨明凤 《中国棉花》2018,45(6):40-42
2016年北疆石河子垦区棉花产量和品质出现明显下降。对垦区4个棉花主栽区棉花全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的气象条件分析和指标判断结果表明,阶段性低温冷害是影响垦区棉花生产的主要气象因子。春季及6―7月降水过程频繁,降水量偏多,棉花苗期、花铃期的持续阶段低温冷害,致使垦区棉花各生育时期普遍偏晚,造成垦区棉花大面积减产。建议垦区种植农户以后根据不同气候年份调整棉花品种,趋利避害,确保垦区棉花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7.
棉花质量是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的关键,本文剖析了在棉花收购和加工企业中存在着影响棉花质量的症结,并时加强棉花收购和加工中的质量管理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促进纺织业快速健康发展,提高我国棉花在世界棉花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总结棉花生产管理经验,汲取教训,更好地指导来年棉花生产,分析了2021年新疆阿克苏地区棉花减产原因,其中2021年气候异常是造成棉花减产的重大外因,极端灾害性天气是造成部分地方棉花减产的致命因素,中期管理不到位是造成棉花旺长的主要原因,放松后期管理是造成棉花早衰的关键因素。据此提出了夺取棉花高产的几项措施:一是浇好冬灌水,重施底肥,打好高产基础;二是合理密植,力争一播全苗,确保实收株数;三是促苗长蕾控初花,保证棉花中期稳长;四是适时打顶,确保棉花多结铃,结大铃;五是加强水肥管理,严防棉花早衰,达到秋桃盖顶;六是关注农业气象预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这些分析和建议可为阿克苏地区棉花生产提质增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长江流域棉花种植面积与总产持续下降,生产成本逐年上升,价格连续下滑。棉花机械化生产远远落后于国外,在机采棉的研究上进展不大。棉花品质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需求。为了在棉花产业上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亟需推进棉花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步实现棉花生产生态优先、提质增效。本文从棉花生产成本、种植模式、机械化生产方面,分析长江流域棉花机械化生产现状、趋势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长江流域棉花机械化生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牛娜 《中国棉花》2016,43(11):44-46
近年来,滨州市棉花面积下滑,棉花纤维品质总体偏差,影响了全市棉花产业链可持续发展。为探索本市棉花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路子,2015年引进良好的棉花国际项目经过1年的实施,成效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11.
棉花/花生带状间作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2行棉花/2行花生、2行棉花/4行花生、3行棉花/6行花生3种不同间作比例模式,以单作棉花为对照,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农艺、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花生不同比例带状间作均缩短棉花生育期,棉花的株高、果枝平均长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相同面积下,棉花产量较对照减少,但多收获一季花生,单位面积经济产量远远高于对照。综合几种间作模式分析,以2行棉花/4行花生带状间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文内主要叙述了:1.棉花生产性波动是导致供求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棉花产量的高速增长和升降起伏构成了80年代以来棉花生产形势的主要特征,因此,采取适应性对策稳定棉花生产,是平衡棉花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2.棉花收购政策的相对稳定是供求平衡的关键。由于棉花收购政策对棉花生产影响极其敏感,因此注意棉花收购政策的延续性,避勉政策性失误,加强收购政策的科学性,减少全局性政策的影响,建立一定的法律监督和保护机制将十分重要。3。棉纺工业生产布局和结构调整是棉花供求平衡的重点。从地区结构上看,棉纺能力与棉花生产比重不协调,将加剧棉花调拨的困难,沿海和内地棉纺工业发展不均衡,将造成资源和加工优势不能互补,因此应在棉花生产和消费总量平衡的基础上调整供求双方的关系,加快实现棉纺工业技术革命和积极占领国内外棉纺品市场。  相似文献   

13.
刘永川 《江西棉花》2010,32(4):52-53
新疆喀什地区是国家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如何强化棉花加工企业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切实提高棉花质量,对于推进喀什地区棉花检验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作者依据从事棉花质量检验和监督检查情况分析,提出如下质量状况分析和对今后棉花质量管理工作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董天浴 《中国棉花》2010,37(3):39-41
菏泽是一个棉花生产大市,棉花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20万公顷以上,约占山东省棉花种植面积的1/4。近几年,皮棉单产稳定在1200kg·hm^-2以上。所以,菏泽棉花生产在山东棉花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同时,菏泽还是一个棉花加工大市,现拥有400万纱锭,正常开工年消耗棉花近60万吨。因此,抓好棉花生产事关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的大局。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推进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山东省棉花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进棉花补贴机制调整完善,本文对棉花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对山东棉花补贴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长江流域棉花种植面积与总产持续下降,生产成本逐年上升,价格连续下滑。棉花机械化生产远远落后于国外,在机采棉的研究上进展不大。棉花品质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需求。为了在棉花产业上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亟需推进棉花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步实现棉花生产生态优先、提质增效。本文从棉花生产成本、种植模式、机械化生产方面,分析长江流域棉花机械化生产现状、趋势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长江流域棉花机械化生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河北省棉花生产持续下滑,直落低谷。其原因一是棉田集中在黑龙港旱薄棉区,严重春旱直接影响了棉花播种面积;二是棉花比较效益低,棉农积极性低落;三是棉铃虫危害逐年加重,枯黄萎病迅速蔓延,已成为棉花生产上的一大障碍因素;四是科技贮备少,基层科技人员素质较低,现有科技成果不能尽快推广;五是棉花优惠政策不能全部兑现。基于此,国家如无大的举措,河北乃至鲁豫三省的棉花生产的危机将持续。文内建议棉花收购价提高到每公斤皮棉10元;加速选育抗病、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先部分放开棉花市场,加快流通体制改革速度;建立棉花奖励制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从1765~1990年期间出版的棉花著作文献,结合不同时期我国棉花生产的发展,从育种、栽培、植保方面棉花著作的收集,论述了我国植棉技术的进展。并就棉花著作在指导我国棉花科研总结棉花生产的作用做了系统论述。阐明了棉花著作文献在棉花生产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戴路  何翔 《中国棉花》2011,38(9):36-37
棉花生育动态监测是及时了解棉花生长发育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棉花阶段性管理技术,确保棉花达到理想产量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开展棉花苗情诊断的重要依据。因此,开展棉花生育动态监测成为阿克苏地区农技推广部门服务于棉花生产、有效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0.
我国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10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与总产持续下降,生产成本逐年上升,价格连续下滑。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其他棉区棉花生产机械化进展缓慢,特别是机械采收几乎是空白。本文分析了我国棉花产业和棉花生产机械化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发展机采棉,推进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