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小麦春季冻害的症状及危害小麦春季冻害是指小麦返青后至孕穗期发生的冻害,称为霜冻。春季冻害发生时间不同,对小麦植株器官的危害以及对产量造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春季天气变暖后又突遇降温变冷,这种现象俗称“倒春寒”。倒春寒往往伴随霜冻,对农作物特别是小麦造成冻害。小麦返青前期是最易遭受冻害的时期,因而一定要加强管理,注意预防。  相似文献   

3.
侯马市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发生小麦春季低温冻害,对产量影响极大,尤其是2007年4月初发生大面积小麦冻害,给农民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根据全市这两年的小麦冻害情况,分析小麦春季低温冻害的发生原因,以便及早进行预防,或在冻害发生后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使冻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4.
一、小麦冻害 小麦冻害是商丘市小麦生产上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它发生频繁,面积大、危害大,严重影响和制约小麦的生产.近年来,小麦冻害几乎年年发生,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一)小麦冻害类型 小麦冻害的类型有两种:冬季冻害和春季冻害.  相似文献   

5.
我省地处黄淮南片冬麦区,气候属黄淮平冻害型,该区冬前气温较高,入冬降温剧烈,个别年份冬季极端严寒,春季气温回升快而不稳,是小麦冬季冻害和春季晚霜冻害的高发区,小麦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冻害发生,给农民造成巨大的损失,针对冻害发生的原因,应采取以下措施,避免或降低冻害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冻害显著影响小麦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并造成小麦减产,减产幅度达13.3~69.4 kg/亩,产值减少30~104元/亩。结合农业气候变化实际,设置试验研究反复冻害对小麦苗期生理指标的影响,旨在为春季气温异常年份小麦生产上冻害防控,实现小麦稳产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小麦进入返青期后,抗寒能力明显减弱,早春若遇降雪、寒流、冰冻等低温天气,易发生冻害。一是小麦返青至拔节期间,麦苗生长加快,抗寒力明显下降,寒流侵袭造成死苗而形成冻害;二是小麦拔节至抽穗期间,生长旺盛,抗寒力很弱,春季气温骤降造成晚霜冻害。  相似文献   

8.
春季天气变暖后又突然变冷,甚至出现霜冻,这种现象叫“倒春寒”。小麦返青前期易遭受冻害,受害小麦减产10%~30%,重者达50%以上。因此,一定要加强管理,注意预防小麦冻害。  相似文献   

9.
小麦春季冻害和小麦生长后期倒伏对小麦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影响小麦的产量,在合理的栽培管理下能达到减灾与增产。  相似文献   

10.
肖杰 《河南农业》2013,(21):42-42
冻害是冬小麦常见自然灾害之一。小麦冻害的发生,受品种类型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很大,选择抗寒性强的优良品种,适期播种是防止小麦冻害的基础。加强田间管理是降低小麦冻害发生的最有效措施。针对2013年春季郸城县小麦发生的冻害,郸城县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在深入乡村向科技示范户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的同时,总结出了一套小麦春季冻害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申晓晴 《农业灾害研究》2020,10(2):40-41,51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春季极端温度波动加大,小麦晚霜冻害发生越来越频繁,给周口市冬小麦生产造成一定损失,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的主要灾害因子。通过对2010—2019年周口市小麦生育期资料及低温过程、小麦发生晚霜冻害的年份及危害程度等进行综合分析,探究小麦晚霜冻害发生特点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以期为当地冬小麦生产趋利避害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春季冻害是造成小麦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小麦冻害程度因品种、播期、墒情、土质、苗情等不同而差异很大.2月中旬后,小麦进入返青阶段,幼穗分化进入护颖分化期,植株起身拔节,抗寒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3.
冀中南地区小麦冻害发生规律与防御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麦冻害频繁发生影响小麦的稳产和增产。依据实践经验,深入阐述了小麦越冬冻害和春季霜冻的症状和为害,分析了冻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防御小麦冻害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应对气候旱化与春季低温冻害对小麦生产系统的不利影响,2017-2020年在山西临汾采用不同模拟方法(增降温装置、海拔高度、灌溉水量调控等),开展了小麦生产系统对关键气象因子温度升高、降雨减少及春季低温冻害的响应机制及适应性栽培途径研究,同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分析、凝练、吸收单项关键技术,单项技术组配集成生物、工程、农艺等适应性栽培途径,以适应性栽培途径构建了“黄淮海北片小麦应对气候旱化与春季低温冻害栽培技术方案”,以期为未来气候变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选取降水、气温及产量等资料,对2012~2013年度桓台县小麦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气候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春季低温冻害的相应对策。结果发现,2012~2013年度桓台县小麦播种期温湿条件适宜,小麦出苗均匀;冬前积温充足,利于形成壮苗;越冬期降水较多,利于小麦安全越冬;春季气象条件复杂,小麦冻害偏重,生育期推迟;后期光照偏少,风雨天气造成倒伏,不利于小麦充分灌浆,千粒重降低。  相似文献   

16.
正小麦抗逆性是指小麦耐受恶劣环境的能力,比如耐寒、耐干旱等,冻害是影响小麦小花分化及籽粒坐脐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春季冻害发生越晚,小麦对低温越敏感,造成冻害危害严重。小麦进入拔节孕穗阶段,温度低于4℃时就可能造成旗叶和幼穗寒害。小麦拔节后期至孕穗期,正处组织幼嫩时期,抵抗低温能力差。此时对低温特别敏感,一般低于5℃-6℃就会受害,低于4℃以下就可能造成伤害。主要表现为:幼穗干死在旗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豫南冬麦区小麦春季低温冻害发生规律、危害情况、预防措施、补救方法 4个主要方面的分析,提出小麦春季低温冻害的预防和补救措施,对于稳定小麦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商丘市小麦生产为研究对象,调查了2018年春季冻害的发生情况,分析了春季冻害对小麦危害及形成原因,提出了一套防御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刘忠强 《新农村》2021,(3):25-26,35
小麦冻害包括冬季冻害和春季冻害,一般年份小麦冻害减产10%左右,严重的可达30%以上。近年来,小麦冻害发生较为频繁,危害程度逐年严重。正确了解冻害形成原因,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冻害发生后加强田间管理,是小麦减灾增收的关键。1.冬季冻害(1)冻害表现冬季冻害主要是小麦在冬季遇到低温寒冷天气,导致小麦叶片部分或全部受冻,甚至植株受冻死亡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小麦冻害是淮北地区小麦生产中的重要灾害之一,主要发生2个阶段:一是越冬期冻害,另一个是春季冻害和低温冷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