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王震  夏英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8):220-221
农业技术供给不足影响了农业产业的科技竞争力,阻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对于促进农业技术服务具有重要作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引导科技特派员在创业过程中加快农业技术服务,成为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研究科技特派员通过创业实体开展农业技术服务行为的影响因素,利用山东、宁夏、内蒙和浙江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科技特派员农业技术服务行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制度萌芽,思想蒙启。改革开放年,制度创新30年。1999年以来,南平市委、市政府根据新时期农村工作特点,抓住当前农村基层群众亟需科技服务这个特点,建立了“科技特派员”下乡驻村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制度。此后,这棵制度嫩芽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 至今,这项制度走出南平已经8年,走进聊城已经4年。它让南平成了名,让聊城得了好。 白驹过隙,时不待我。从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开始,聊城市委、市政府就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这一工程的生命线来抓,把科技特派员“下得去、留得住,特别是能带动农民致富”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探索符合市场市场经济规律和现阶段农村实际泊农业科技推广新路子。体制创新,为聊城农村挖通了一条与城市相连的管道。通过此道,农村急需的各种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向农村。 《能者多劳》、《众人划桨》这两篇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思考文章,或许为您找到一点头绪……  相似文献   

3.
十百千科技特派员在行动 从2004年起,重庆市科委、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农办、市农业局六部门联合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以来,连续三年共选派1O名首席科技专家,100名市级科技特派员1000名区县(市)级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开展“十、百、千科技特派员下农村活动”。目前,1000余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村基层,在科技服务与农民需求之间找到了一个契合点,通过带技术、育品种、引项目,建立了大譬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一批专业大户、龙头企业也相继成长起来,科技对农业的贡献辜从三年前的较低水平得以显著提高,形成了“宝塔状立体网络、市区乡三级联动、团体式创新服务”的特派员工作格局,“十、百、千”科技特派员正在成为联结科技与农民的纽带。 他们不再局限于点对点的封闭服务,而是发展成为乡镇间联动,横向沟通,形成了一个更加开放的信息沟通渠道。并且,重庆市通过各种渠道,加强舆论宣传,有些区县开辟了“科技CEO及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宣传专栏,编制了特派员创业行动简报,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有根据特色优势产业的实际情况,以创新的思维知道科技特派员探索多种服务模式。有通过示范基地实施科技项目,推广优良品种“特派员+科技项目+示范基地+农户”的模式;有以投资或技术入股“特派员+专业合作社或协会+农户”模式……多种模式激发了科技特派员、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 “十、百、千科技特派员下农村行动”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晌应,它有效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使得嘉陵江边的风景线越发亮丽。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自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以来,在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介绍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内涵、河北省科技特派员创业与服务现状、科技特派员创业与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农村科技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在山东 山东省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于2004年4月首先在全省30个欠发达县开展。几年来,山东省注重围绕地区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起点高、规模大、有创新。截至2007年年初,全省累计派出科技特派员6109名,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1363个,推广引进新技术、新品种4117项,年项目总投资197704万元,实现年利润94609万元,安置农村劳动力36万人。 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有力带动了全省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县、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农业良种和科技培训等各项农业科技工程,在重点突破品牌农业、特色农业、高技术农业和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方面,加快了全省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山东省在实施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中,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主要体现在:一是项目带动,由科技特派员提出实施项目,专家评审,科技主管部门立项,县财政拨款,通过项目进行示范带动;二是工程拉动,试点县拨款,开展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三是基地推动,建立科技项目示范基地,推广新技术,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消除农民后顾之忧;四是创新选派形式,不仅选派个人特派员,还要选派法人特派员,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性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此外,山东省还整合本地科技力量,建立特派员激励政策,加强和高校院所战略合作,实施“项目、人才、基地”一体化的服务体系,保障机制健全和优质高效的作风,动员广大的有识之士来投身科技兴农事业。 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农村经济取得了更为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家口市大胆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搭建科技服务平台,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拓宽农村科技服务领域,丰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内涵。2006年,从全市农口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选派了270名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农业科技人员,作为科技特派员派驻到了全市20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型企业。为总结经验,张家口市科技局于2008年6~11月对全市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科技特派员制度从2002年试点开始,依靠市场机制把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管理等各种资源组织起来,使科技全面融人农业生产经营,融入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济效益,找到了科技服务支撑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探索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科技服务的新途径和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自2003年麒麟区被确定为云南省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区以来,云南省麒麟区委、区政府立足农村工作实际,围绕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目前全区共选派100名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服务活动,初步呈现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农民收入增加、锻炼技术干部、密切干群关系的多赢态势。  相似文献   

9.
科技特派员制度从2002年试点开始,依靠市场机制把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管理等各种资源组织起来,使科技全面融人农业生产经营,融入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济效益,找到了科技服务支撑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探索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科技服务的新途径和新机制。  相似文献   

10.
1999年,福建省南平市,一批有特长的科技人员被直接下派到农村第一线,把科技直接导入农村基层,繁荣了农村经济,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2007年,河北省武安市,56名科技特派员奔赴22个乡镇、48个行政村、5个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科技服务,促进了农村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从福建南平到河北武安,区区几千里。从1999~2007年,8年,艰苦而又漫长。  相似文献   

11.
从2004年起,重庆市科委、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农办、市农业局六部门联合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以来,连续三年共选派10名首席科技专家,100名市级科技特派员,1000名区县(市)级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开展"十、百、千科技特派员下农村活动"。目前,1000余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村基层,在科技服务与农民需求之间找到了一个契合点,通过带技术、育品种、引项目,  相似文献   

12.
优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几十年里,作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主体——农技推广队伍面临着严峻形势,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园区、星火科技12396等逐步成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建立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推进创业链建设,将科技特派员创业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增强科技服务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中的创业聚合能力和倍增效应,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于2019年积极响应省科技兴农的号召,选拔出了一批科技特派员,以农业农村需求为导向,在项目组织领导、机制完善、选派对接、项目推动、媒体宣传等方面坚持做好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围绕对接的省定贫困村产业和科技需求开展服务和创业,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高职院校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秦皇岛市科技特派员工作自2004年开展以来,全市共下派各类涉农科技特派员504人次,服务211个村.推广农业新品种186个,农业新技术173项: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860多场次,培训农民8.3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2.5万份;培育建立各类服务组织35个,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32个,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新成果和新技术的推广和实施,促进了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受越演越烈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农业和农村经济受到的冲击不断加深。为早日摆脱这些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浙江省从2008年8月开始,在坚持原来“一乡一名”科技特派员的基础上,开展了法人和团队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南平市作为"南平机制"的发源地,一直都勇于创新和探索。1999年首创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正是基层创新科技工作新机制的一个实例。目前,全国已有十多万名科技特派员长期活跃在农村基层和农业一线,开展创业和服务。如今,南平市又将着力点放在了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信息化、农民职业化上,力图依靠现代科技支撑南平农业发展走向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科技特派员工作是湖北省农科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服务“三农”的~项重要工作。在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和省科技厅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指导下,湖北省农科院紧紧围绕湖北省农业农村工作实际,按照“双向选择”机制,精选科技特派员,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积极营造良好创业环境,鼓励一大批科技人员长期深入农村开展科技创业和技术服务,为促进湖北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科技》2008,(7):70-72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弥补农业发展中科技服务的缺位,湖北省自2003年开始积极推行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截至2007年10月,湖北省科技特派员共创建了159家利益共同体,87家龙头企业,年利润超过10亿元。目前,科技特派员已成为湖北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初步探索出科技、基地、农户、市场互相衔接的科技服务机制,有效地推动了农业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农民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在新的一年,湖北省科技特派员仍继续在经验中求创新、在成就中求完善。  相似文献   

19.
美国建立了以大学为基础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实现了农业教育、科研、推广的紧密结合,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推出了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人员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技创业.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组建多层次的科技特派员,围绕欠发达地区的木材加工产业、养殖产业、茶产业、竹产业等开展科技服务与技术支撑;同时,以法人科技特派员的形式与县域开展全面的科技合作与对接,有效地促进了地方农业科技进步,同时也为高校教师提高创业能力搭建了平台.这种以科技特派员为载体的大学服务社会的模式是中国农业科技推广的一个创新案例.  相似文献   

20.
受越演越烈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农业和农村经济受到的冲击不断加深。为早日摆脱这些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浙江省从2008年8月开始,在坚持原来“一乡一名”科技特派员的基础上,开展了法人和团队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