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后瘫痪、酮病、胎盘停滞是奶牛最常见的三种代谢病。近些年来,随着奶牛产奶量的不断提高,代谢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代谢病的发生,不但损害了奶牛的健康,而且降低了其生产性能,必须予以重视。 一、产后瘫痪。又名乳热症,多发于产乳性能高的乳牛。从发病的时间看,约有3%的奶牛在分娩前发病,6%在分娩时发病,75%在分娩后1~24小时内发病,12%于分娩后25~48小时内发病,4%在以后的时间内发病。可见,产后瘫痪主要发生在奶牛产后  相似文献   

2.
奶牛分娩后8~12小时仍不排出胎衣,即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正常情况下奶牛产后4~6小时排出胎衣.  相似文献   

3.
奶牛子宫脱出是一种较常见的奶牛产后疾病,母牛在分娩后3~4h内,子宫角可翻入子宫腔内,这时如果母牛强力努责、腹压过高,部分或者全部子宫可翻出于阴门外。  相似文献   

4.
奶牛产后低血钙是成年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营养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钙浓度降低,知觉丧失,肌肉无力及四肢瘫痪,亦称生产瘫痪。此病多发生高产奶牛,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多数见于3~6胎。  相似文献   

5.
奶牛产后生殖机能恢复的好坏是衡量奶牛营养、饲养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是提高奶牛繁殖效率的重要措施。作为奶牛场的经营者和管理者 ,必须将奶牛产后生殖机能的监控放在重要位置 ,以确保奶牛的正常生产和可持续发展。1 奶牛产后生殖机能监控目标多繁殖是奶牛正常生产的前提和基础 ,奶牛产后生殖机能监控的目标是达到理想(最佳 )的繁殖指标。具体指标见表 1。表 1 奶牛最佳繁殖指标项目最佳指标存在严重问题分娩间隔 /月 13>14分娩后首次发情平均天数 /d <4 0 >6 0受胎所需配种次数 /次 <1 7 >2 5泌乳牛一次配种受胎率 / % 5 0~ 6 0 <4 …  相似文献   

6.
<正>生产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营养代谢病,主要发生在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通常在3~6胎最易发生,初产牛几乎不发病,多发生在分娩后数天内,个别牛在分娩前和分娩过程中发病。  相似文献   

7.
产后截瘫,是奶牛分娩后出现躺卧、后躯不能起立的一种疾病。 2004年到2007年,笔者共治疗奶牛产后截瘫病牛19例,其中头胎奶牛4例、三胎奶牛3例、四胎奶牛5例、五胎以上奶牛7例。治愈16例,未治愈而淘汰3例,治愈率为84.2%。其中1d治愈7头,2d治愈及3~5d治愈的各有4头,10d以上治愈1头。  相似文献   

8.
<正>生产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营养代谢病,主要发生在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通常在3~6胎最易发生,初产牛几乎不发病,多发生在分娩后数天内,个别牛在分娩前和分娩过程中发病。  相似文献   

9.
胎衣不下也称胎衣滞留,是指奶牛分娩后,经过8-12小时仍不排出胎衣。正常情况下,奶牛胎衣排出时间应在分娩后4-6小时。1病因(2)产后子宫收缩无力①奶牛怀孕期间饲养不良、缺乏维生素和矿物  相似文献   

10.
奶牛产后瘫痪是母牛分娩后突发的一种代谢病。此病多发于高产奶牛,大多发生于3~6胎(5~9岁),初产母牛几乎不发生此病。此病多发生在顺产后的头3d内(多发生在产后12~48h),临床主要表现为低血钙,感觉散失、全身肌肉无力、四肢瘫痪。  相似文献   

11.
<正>1病因分析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疾病,其临床症状以四肢瘫痪、卧地不起、知觉消失、头颈转向一侧为特征。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第3~6胎的高产奶牛,在产后3天内多发,少数在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前数小时发病,初产母牛则几乎不发生此病。一般认为引起生产瘫痪的直接原因是分娩前后血钙浓度急剧降低而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2.
奶牛胎衣不下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在奶牛产后12h未能排出胎衣,就表示异常。正常健康奶牛分娩后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在6%左右,异常分娩的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升高,最高可达50%。胎衣不下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子宫炎、乳房炎、不孕、酮病、败血症或死亡,给养牛业造成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1发病情况本病常发生于产后奶牛、奶山羊,其他家畜也有发生。笔者收治的11头瘫痪奶牛病例中,病程最短4天,最长15天。奶牛是在分娩后1~4天发生瘫痪,膘情中等6例,膘肥体壮5例。经诊断主要是饲料中矿物质及维生素含量不足,从而引起血钙浓度下降,加上分娩时体液丧失过多,导致奶牛瘫痪。  相似文献   

14.
生产瘫痪亦称乳热症或低血钙症,是奶牛分娩后突发的一种营养代谢疾病。奶牛发病特征为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此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极易造成奶牛被淘汰。 1 临床症状 生产瘫痪多发生于3~6胎(5~9岁)的高产奶牛,也有头胎母牛即发生生产瘫痪的。  相似文献   

15.
<正>奶牛生产瘫痪,是指奶牛在分娩前24 h到分娩后72 h内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性疾病。少数则在分娩后数周或妊娠末期发病。其特征是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生产瘫痪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而且出现于产奶量最高的胎次,多数发生于第3—6胎,也可发生于任何一个胎次。本文重点介绍的是奶牛发生生产瘫痪后,使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获得良好效果。1症状1.1典型症状  相似文献   

16.
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严重营养代谢紊乱的一种疾病,是以血钙下降为主要原因知觉丧失和四肢瘫痪为特征,主要发生于营养良好的3~5胎的高产奶牛。  相似文献   

17.
<正>1病因分析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疾病,其临床症状以四肢瘫痪、卧地不起、知觉消失、头颈转向一侧为特征。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第3~6胎的高产奶牛,在产后3天内多发,少数在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前数小时发病,初产母牛则几乎不发生此病。一般认为引起生产瘫痪的直接原因是分娩前后血钙浓  相似文献   

18.
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分娩后48~72小时内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临床上以昏迷及瘫痪为主要症状.通常多发于5~8岁的高产牛.发病率约为3%~7%,有些品种的奶牛发病率甚至达30%。  相似文献   

19.
生产瘫痪又称为乳热症或低血钙症。通常在分娩前24h到分娩后72h内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性疾病。少数在分娩后数周或妊娠末期发病。其特征是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生产瘫痪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常出现于产奶量最高的胎次,多发生于第3-6胎(5~9岁)之间,第1~2胎、第7~11胎也有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它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给奶牛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1发病原因奶牛生产瘫痪的发病原因与分娩后血钙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